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侨光中学 2025 年春季高一年第 2 次阶段考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试范围:必修
三第一课至砂八课) 命题者:方瑞目 审核者:黄金凤一、单选题(16 小题,每
小题 3分,共 48 分)
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
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
的手中换了人间。可见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 )
①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
②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60 年回归祖国时,云南班洪佤族群众过的是刀耕火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当地没有一
条公路、一座医院、一所学校。如今,当地的茅草房、石棉瓦房已换成了两层的砖混结构
房,家家有太阳能洗澡间,冰箱、彩电、微波炉一应俱全,还走出了一批批大学生。班洪佤

60 多年的社会巨变告诉我们( )
①要把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根本前提
③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④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把温暖带到
百姓身边。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国事多么繁忙,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抽出
时间,不辞辛劳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 )
①要根据宗旨和指导思想衡量一个政党的性质
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坚持的奋斗目标
④党将人民利益置于自身特殊利益之上的崇高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根据《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2025 年 2 月,中共
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
训工作规划(2024—2028 年)》的制定实施有利于( )
①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②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
④确立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他
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使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启示共产党员( )
A.坚守立场,履行国家职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应该摒弃
一切个人利益
C.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无愧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6.党的二十大后,从 2023 年 9 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 2024 年 1 月中共
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全面阐释,再到在 2024 年全国两会
上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拓展和深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
践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在于( )
①能够洞悉时代形势深刻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具有科学执政的能力,能够把握时代发展规律
③坚持纪律建设,坚守正确方向,增进使命自觉
④始终彰显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
益的问题,通过座谈、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
广泛协商;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
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这表明全过
程人民民主(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③展现出我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④是回应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待的制度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近期,针对泰缅边境地区连续发生的跨境电信诈骗恶性案件,中国、泰国、缅甸等国展
开了前所未有的联合打击行动。通过各国协同配合,多个电诈窝点被彻底铲除,大批犯罪嫌
疑人落入法网。我国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是( )
①应对境外颠覆破坏活动的表现
②履行国家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体现
③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体现
④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如果你是全国人大代表,针对漫画《饮“忧”》,你会( )
①积极行使人大代表的立法权,完善水污染防治法
②为解决百姓饮水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议案
③积极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④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23 年 9 月 4 日至 9 月中旬,受全国人大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三
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方式,对安全生产法、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和燃气管理条例的
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表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 A.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
觉接受全国人大领导
B.创新执法检查形式,提高监督效能
C.加强对“一府两院一委”实施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D.积极行使执法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2024 年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年度资金总计 5.57 亿元,实施援藏项目 66 个,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承载两地人民期盼,重点向基层和民生倾斜,涵盖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
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江苏省此举的意义在

( )
①有利于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③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
④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创造了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 年 10 月 18 日,南昌市东湖区政协召开“三有”协商议事工作推进会,通过实地
“看”、现场“说”、交流“议”等形式看变化、谈经验、亮成效,高效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
有效衔接在东湖区走深走实、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共收集意
见建议
965 件,开展协商议事 895 场,推进解决问题 813 个,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基层
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这一做法( )
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丰富民主形式
②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安排发挥了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的各个章节都涉及法治建设,将法治融入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实化细化了党
的二十大“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决策部署。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②要做到法治和改革相统一,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③党的政策主张经由法定程序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半夜楼上的“哐当”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不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不论
工作学习还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想静静”不容易。2022 年 6 月 5 日
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该
法颁布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B.发挥法律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强制作用,保障公众健康
C.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D.发挥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5.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湖北某市通过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
机制、“网上监督”平台,打通乡村治安盲区多、群众办事难、监督渠道不畅等乡村治理的堵
点,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述举措的作用在于( )
①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通过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了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四川一辅警在洪灾抢险中托举营救女童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友点赞的同时,呼
吁“这样的好警察应该马上转正”。公安机关回应称,辅警获记一等嘉奖并不意味着能马上转
正,这只是一个奖励,“转正意味着转事业编,是需要考试的”。符合条件的辅警可参加面向
辅警的定向招录事业编考试。公安机关的回应( )
①体现了公职招聘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②旨在打造阳光透明政务,推动实现“看得见的公正”
③助力公安部门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队伍正规化建设
④坚持了依法办事,做到了奖励英雄与尊重公平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4 年国内生产总值 1349084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 5.0%,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
2024 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特别是二、三季度,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出
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新思想引领
新征程,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
显回升,完成了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关知识回答:2024 年我国经济总量首超 130 万亿的
原因是什么?(12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某市出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举措,探索有效的基
层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美好小区 幸福家园”建设,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在街道
社区全面推行以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就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
户为主要内容的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搭建“居民夜话”等议事协商平台,
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加强社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坚持党建与基
层治理有效融合,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举措对提升基层
治理效能的作用。(12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坚持
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来抓,2022 年 8 月 25 日至 28 日,全国政协人
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强黑土地保护”专题调研组在黑龙江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调研组深
入抚远、建三江等地,现场察看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侵蚀沟治理项目等情况,详细了
解黑土地保护进展;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黑龙江黑土地保护情况介绍,与政府相关部门
和专家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座谈会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强黑土地保护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
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发挥好人民政协的作用,切实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把
宝贵的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8 分)
20.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对科
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0 分) 21.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2023 年 3月 21 日,北京市司法局发布行政复议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大
典型案例。有某公司不服某开发区管委会认定工伤决定书案;喻某某不服某街道办事处限期
拆除决定案;某有限公司不服某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案;赵某不服某公安分局行政处罚决
定案等。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市行政复议工作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
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
督制度,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
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
不适当决定。2023 年 9月 1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行
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完成了全面系统大修,并将于 2024 年 1 月 1 日施行。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说明实施行政复议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作用。
(10 分)
《侨光中学 2025 年春季高一年第 2次阶段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D A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C B D B
1.A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
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这说明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
族独立自主,①正确切题;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
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
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正确切题;③: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
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
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排除;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排除;故本题选 A。
2.D
【详解】③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班洪佤族 60 多年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
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我们要继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
信,推进共同富裕,③④符合题意。①: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①错
误。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但不是根本前提,②错误。
故本题选 D。
3.C
【详解】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①错误。
②: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把温暖带到百姓身边。习近平
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②正确。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国事多么繁忙,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抽出时间,不
辞辛劳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坚持的奋
斗目标,③正确。④: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
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 C。
4.A
【详解】①②:《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 年)》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增强党
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①②正确。③:党内法规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但其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规范体系,③排除。④:党的领导地位早已经确立,④排除。故本题选 A。
5.D
【详解】A: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而不是党员,A 错误。B:共产党员有自己的合法正当
的个人利益,“摒弃一切个人利益”的说法错误,B 错误。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体是
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党员,C 错误。D: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使我国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启示共产党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心有大
我,至诚报国,无愧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D 正确。故本题选 D。
6.A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能结合实际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并制定新质生产
力及要求,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党能科学执政,洞悉时代形势深刻变化,始终走在时
代前列,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党与时俱进,科学执政,未涉及党的纪律建设,③不符合
题意。④: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④排除。故本题选 A。
7.C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①排除。②:材料中
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民主生活,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②正确。③: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人
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③正确。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
性,其本身不是制度载体,④排除。故本题选 C。
8.C
【详解】①:颠覆破坏活动是指通过策划政治动乱,破坏社会稳定,必要时使用武力等手
段,旨在推翻某一合法政府的行为,材料中我国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并非应对境外颠覆
破坏活动的表现,①排除。②: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在国内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对内职能
的体现,②正确。③: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所以应该是国家职
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③排除。④:电信诈骗往往会骗取人民群众的钱财及生命
安全,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④正确。故本题选 C。
9.D
【详解】①选项错误,立法权是人大的权力。③选项表述错误,政府履行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题目中,针对漫画《饮“忧”》,作为人大代表应该为解决百姓
饮水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议案,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
求。故②④入选。选 D。
10.B
【详解】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接受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不是领导与被领导
关系,A 错误。B: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方式,体
现了该地人大常委会创新执法检查形式,提高监督效能,B 符合题意。C:对安全生产法、
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和燃气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是该地人大常委会行使
监督权的体现,加强法律实施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而不是加强对“一府两院一委”实施
监督,C 不符合题意。D: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是执行机关,不能行使执法权。其开展执法检
查是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实施,D 错误。故本题选 B。
11.C
【详解】①: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我国民族格局已经是多元一体,该选
项中“形成”一词表述错误,①排除;②③:江苏对口支援西藏,重点向基层和民生倾斜,涵
盖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干部人才交流
合作等,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增进民族团结,②③正确;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早已实现,不是为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创造了条件,④错误。故本题选 C。
12.B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协商民主,未涉及进一步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体系,①不符合
题意。②③:南昌市东湖区政协通过实地“看”、现场“说”、交流“议”等形式看变化、谈经
验、亮成效,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共收集意见建议 965 件,开展协商议事 895 场,
推进解决问题 813 个,这一做法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
了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③正确。④:材料强调的是协商民
主,不涉及民主监督,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13.C
【详解】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①错误。②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各个章节都涉及法治建设,将法治融入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
一步实化细化了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决策部署。从中我们可以认
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做到法治和
改革相统一,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不体现党的政策主张经由法定
程序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C。
14.B
【详解】A: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颁布与实施,而不是建立公民道德规范,A 不选。
B:《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颁布,有利于发挥法律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强制作
用,保障公众健康,B 入选。C: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颁布实施,让监管主体有法可依,没
有体现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C 不选。D: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职能是维护一定阶级统
治的作用,材料体现的是法的社会职能,D 不选。故本题选 C。
15.D
【详解】①:“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不属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体系,①不符合题意。②④:该市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
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打通乡村治理的堵点,为民办事保障群
众权益,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②④符合题意。③:民主权利是指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
事务的权利,题干未涉及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6.B
【详解】②③:材料强调的是辅警转正必须参加相关考试,与推动政务公开,促进公安部门
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无关,②③排除。①④:辅警舍己救人获授一等嘉奖不意味着能马
上转正,转正需要考试,这体现了公职招聘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进整
个警务队伍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还体现了公安机关坚持依法办事,做到奖励英雄与
尊重公平的有机统一,①④入选。故本题选 B。 17.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然
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克服重大阻力。(2 分)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为全国各族人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正确的
行动指南。(2 分)
③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集中力
量办大事,统筹各种资源,确保国家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 分)
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经济增长提供
强劲动力。(2 分)
⑤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党领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水平
对外开放始终坚持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为经济总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 分)
⑥全面从严治党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
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2 分)
【分析】背景素材:2024 年我国经济总量首超 130 万亿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
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
类主观题,需调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特别是二、三季度,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党应对挑战的角度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领
导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
争,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克服重大阻力。
关键词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
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角度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全国各族人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正确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关键词③: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从党执政方式的角度分析:坚持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
关键词④: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显回升,完成了全年主
要预期目标任务→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分析: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
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①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3 分)
②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或密切党
群关系);(3 分)
③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完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3 分)
④加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分)
【分析】背景材料:某市出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举措考点
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
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意
义类主观题,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作答,知识限定是《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要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可联系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基层
治理提供组织保证;(或者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基层治理提
供根本政治保证;)关键词②: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可联系有利于发
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或密切党群关系),提升服务社会与群众的效能;关键词③:完善党
建引领下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可联系有利于推进民主协商,提
升基层治理能力(或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效能/能力);关键词④:加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
设,使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可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
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①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4 分) ②人民政协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协商民主,履行民主监督、参政
议政职能;开展民主性监督调研,跟踪监督黑土地保护的进展情况;召开调研座谈会,与政
府部门、专家等协商讨论,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党和国家机关决策科学化民
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分)
【分析】背景素材: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强黑土地保护”专题调研考点考查:政
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
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
类试题,结合材料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
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开展民主性监督调研,跟踪监督黑土地保护的进展情况;召开调研座谈会,与政
府部门、专家等协商讨论,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可联系人民政协工作聚焦党和国
家中心任务,坚持协商民主,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关键词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可联系推动党和国家机关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0.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每小点结合材料得 2 分)
【详解】本题为简答题,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可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
解略。 21.①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主要功能是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
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积的合法权益。(2 分)
②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将规范政府的行政复议行为,监督政府规范行使职能,便其成
为职能科学、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3 分)
③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督促政府公正高效地行使权力,提升法治思维。积极履行职
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观善政。(3 分)
④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促进政府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
型关系。(2 分)
【分析】背景材料:实施行政复议法考点考查:法治政府的
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意
义类主观题,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作答,知识限定是法治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分
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
督制度,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可从行政复议的主要功能和法治政府的内涵角度分
析;关键词②: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
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决定→可从建设
法治政府的意义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侨光中学2025年春季高一年第2次阶段考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课至第八课)
命题者:方瑞目 审核者:黄金凤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可见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 )
①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
②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60年回归祖国时,云南班洪佤族群众过的是刀耕火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当地没有一条公路、一座医院、一所学校。如今,当地的茅草房、石棉瓦房已换成了两层的砖混结构房,家家有太阳能洗澡间,冰箱、彩电、微波炉一应俱全,还走出了一批批大学生。班洪佤族60多年的社会巨变告诉我们( )
①要把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根本前提
③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④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把温暖带到百姓身边。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国事多么繁忙,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抽出时间,不辞辛劳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 )
①要根据宗旨和指导思想衡量一个政党的性质
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坚持的奋斗目标
④党将人民利益置于自身特殊利益之上的崇高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202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制定实施有利于( )
①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②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
④确立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他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启示共产党员( )
A.坚守立场,履行国家职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应该摒弃一切个人利益
C.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无愧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6.党的二十大后,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全面阐释,再到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拓展和深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在于( )
①能够洞悉时代形势深刻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具有科学执政的能力,能够把握时代发展规律
③坚持纪律建设,坚守正确方向,增进使命自觉
④始终彰显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座谈、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这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③展现出我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④是回应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待的制度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近期,针对泰缅边境地区连续发生的跨境电信诈骗恶性案件,中国、泰国、缅甸等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联合打击行动。通过各国协同配合,多个电诈窝点被彻底铲除,大批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我国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是( )
①应对境外颠覆破坏活动的表现
②履行国家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体现
③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体现
④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如果你是全国人大代表,针对漫画《饮“忧”》,你会(  )
①积极行使人大代表的立法权,完善水污染防治法 
②为解决百姓饮水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议案 
③积极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④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23年9月4日至9月中旬,受全国人大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方式,对安全生产法、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和燃气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表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
A.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接受全国人大领导
B.创新执法检查形式,提高监督效能
C.加强对“一府两院一委”实施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D.积极行使执法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2024年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年度资金总计5.57亿元,实施援藏项目66个,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承载两地人民期盼,重点向基层和民生倾斜,涵盖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江苏省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③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
④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创造了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年10月18日,南昌市东湖区政协召开“三有”协商议事工作推进会,通过实地“看”、现场“说”、交流“议”等形式看变化、谈经验、亮成效,高效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在东湖区走深走实、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共收集意见建议965件,开展协商议事895场,推进解决问题813个,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这一做法( )
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丰富民主形式
②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安排发挥了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各个章节都涉及法治建设,将法治融入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实化细化了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决策部署。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②要做到法治和改革相统一,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③党的政策主张经由法定程序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半夜楼上的“哐当”声,窗外店铺大喇叭的吆喝声,不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隆声……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想静静”不容易。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该法颁布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B.发挥法律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强制作用,保障公众健康
C.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D.发挥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5.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湖北某市通过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打通乡村治安盲区多、群众办事难、监督渠道不畅等乡村治理的堵点,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述举措的作用在于( )
①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通过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了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四川一辅警在洪灾抢险中托举营救女童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网友点赞的同时,呼吁“这样的好警察应该马上转正”。公安机关回应称,辅警获记一等嘉奖并不意味着能马上转正,这只是一个奖励,“转正意味着转事业编,是需要考试的”。符合条件的辅警可参加面向辅警的定向招录事业编考试。公安机关的回应( )
①体现了公职招聘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②旨在打造阳光透明政务,推动实现“看得见的公正”
③助力公安部门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队伍正规化建设
④坚持了依法办事,做到了奖励英雄与尊重公平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
2024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特别是二、三季度,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显回升,完成了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关知识回答: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首超130万亿的原因是什么?(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某市出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举措,探索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美好小区 幸福家园”建设,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在街道社区全面推行以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就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搭建“居民夜话”等议事协商平台,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加强社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坚持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举措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作用。(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坚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来抓,2022年8月25日至28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强黑土地保护”专题调研组在黑龙江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调研组深入抚远、建三江等地,现场察看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侵蚀沟治理项目等情况,详细了解黑土地保护进展;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黑龙江黑土地保护情况介绍,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座谈会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强黑土地保护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发挥好人民政协的作用,切实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把宝贵的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8分)
20.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司法局发布行政复议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大典型案例。有某公司不服某开发区管委会认定工伤决定书案;喻某某不服某街道办事处限期拆除决定案;某有限公司不服某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案;赵某不服某公安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等。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市行政复议工作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
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督制度,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决定。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完成了全面系统大修,并将于2024年1月1日施行。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说明实施行政复议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作用。
(10分)试卷第1页,共3页
《侨光中学2025年春季高一年第2次阶段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D A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C B D B
1.A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这说明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①正确切题;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正确切题;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排除;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排除;故本题选A。
2.D
【详解】③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班洪佤族60多年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我们要继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共同富裕,③④符合题意。①: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①错误。②:乡村振兴为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但不是根本前提,②错误。
故本题选D。
3.C
【详解】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①错误。
②: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把温暖带到百姓身边。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②正确。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国事多么繁忙,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抽出时间,不辞辛劳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坚持的奋斗目标,③正确。④: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C。
4.A
【详解】①②:《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①②正确。③:党内法规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但其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③排除。④:党的领导地位早已经确立,④排除。故本题选A。
5.D
【详解】A: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而不是党员,A错误。B:共产党员有自己的合法正当的个人利益,“摒弃一切个人利益”的说法错误,B错误。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党员,C错误。D: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启示共产党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无愧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D正确。故本题选D。
6.A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能结合实际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并制定新质生产力及要求,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党能科学执政,洞悉时代形势深刻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党与时俱进,科学执政,未涉及党的纪律建设,③不符合题意。④: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④排除。故本题选A。
7.C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①排除。②:材料中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民主生活,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②正确。③: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③正确。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其本身不是制度载体,④排除。故本题选C。
8.C
【详解】①:颠覆破坏活动是指通过策划政治动乱,破坏社会稳定,必要时使用武力等手段,旨在推翻某一合法政府的行为,材料中我国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并非应对境外颠覆破坏活动的表现,①排除。②: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在国内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对内职能的体现,②正确。③: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所以应该是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③排除。④:电信诈骗往往会骗取人民群众的钱财及生命安全,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④正确。故本题选C。
9.D
【详解】①选项错误,立法权是人大的权力。③选项表述错误,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题目中,针对漫画《饮“忧”》,作为人大代表应该为解决百姓饮水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议案,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故②④入选。选D。
10.B
【详解】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接受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A错误。B: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方式,体现了该地人大常委会创新执法检查形式,提高监督效能,B符合题意。C:对安全生产法、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和燃气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是该地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加强法律实施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而不是加强对“一府两院一委”实施监督,C不符合题意。D: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是执行机关,不能行使执法权。其开展执法检查是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实施,D错误。故本题选B。
11.C
【详解】①: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我国民族格局已经是多元一体,该选项中“形成”一词表述错误,①排除;②③:江苏对口支援西藏,重点向基层和民生倾斜,涵盖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②③正确;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早已实现,不是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创造了条件,④错误。故本题选C。
12.B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协商民主,未涉及进一步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体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南昌市东湖区政协通过实地“看”、现场“说”、交流“议”等形式看变化、谈经验、亮成效,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共收集意见建议965件,开展协商议事895场,推进解决问题813个,这一做法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③正确。④:材料强调的是协商民主,不涉及民主监督,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3.C
【详解】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错误。②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各个章节都涉及法治建设,将法治融入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实化细化了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决策部署。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做到法治和改革相统一,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不体现党的政策主张经由法定程序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4.B
【详解】A: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颁布与实施,而不是建立公民道德规范,A不选。
B:《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颁布,有利于发挥法律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强制作用,保障公众健康,B入选。C: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颁布实施,让监管主体有法可依,没有体现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C不选。D: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职能是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材料体现的是法的社会职能,D不选。故本题选C。
15.D
【详解】①:“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不属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①不符合题意。②④:该市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打通乡村治理的堵点,为民办事保障群众权益,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②④符合题意。③:民主权利是指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题干未涉及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B
【详解】②③:材料强调的是辅警转正必须参加相关考试,与推动政务公开,促进公安部门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无关,②③排除。①④:辅警舍己救人获授一等嘉奖不意味着能马上转正,转正需要考试,这体现了公职招聘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进整个警务队伍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还体现了公安机关坚持依法办事,做到奖励英雄与尊重公平的有机统一,①④入选。故本题选B。
17.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克服重大阻力。(2分)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为全国各族人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正确的行动指南。(2分)
③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各种资源,确保国家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分)
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2分)
⑤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党领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坚持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为经济总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分)
⑥全面从严治党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2分)
【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首超130万亿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特别是二、三季度,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党应对挑战的角度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克服重大阻力。
关键词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角度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国各族人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正确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关键词③: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从党执政方式的角度分析: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
关键词④: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显回升,完成了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任务→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分析: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①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3分)
②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或密切党群关系);(3分)
③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完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3分)
④加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分)
【分析】背景材料:某市出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举措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作答,知识限定是《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可联系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基层治理提供组织保证;(或者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基层治理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关键词②: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可联系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或密切党群关系),提升服务社会与群众的效能;
关键词③: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小区议事协调运行机制。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可联系有利于推进民主协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或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效能/能力);
关键词④:加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使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可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①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
②人民政协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协商民主,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开展民主性监督调研,跟踪监督黑土地保护的进展情况;召开调研座谈会,与政府部门、专家等协商讨论,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党和国家机关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分)
【分析】背景素材: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强黑土地保护”专题调研
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结合材料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开展民主性监督调研,跟踪监督黑土地保护的进展情况;召开调研座谈会,与政府部门、专家等协商讨论,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可联系人民政协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协商民主,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关键词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可联系推动党和国家机关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0.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每小点结合材料得2分)
【详解】本题为简答题,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可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1.①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主要功能是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积的合法权益。(2分)
②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将规范政府的行政复议行为,监督政府规范行使职能,便其成为职能科学、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3分)
③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督促政府公正高效地行使权力,提升法治思维。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观善政。(3分)
④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促进政府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2分)
【分析】背景材料:实施行政复议法
考点考查: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作答,知识限定是法治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督制度,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可从行政复议的主要功能和法治政府的内涵角度分析;
关键词②: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决定→可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