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______,白露为霜。(《蒹葭》)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苏轼《卜算子 惠州定慧院寓居作》)
③《石壕吏》中,不仅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④山河千古在,______。(《南安军》)
⑤______,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增强内心的弹性,去适应所遇的各种变数”,所谓“弹性”,就是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变通的性质。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中的人物是“内心有弹性”的“智者”,请结合原著中具体的事件说明理由。
备选名著:《红岩》中的许云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提示:①至少联系两件事;②不少于80字。
3.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或阅读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请参考示例,从《海底两万里》或《经典常谈》中任选一本,谈一谈你在阅读时主要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阐述理由,并谈谈自己阅读该书的收获。
①选择性阅读法②快速阅读法
示例:在阅读《昆虫记》时,我主要采用选择性阅读。理由如下:本书是一部科学百科,涉及众多昆虫,章节相对独立,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我会重点精读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或知识性强的部分,如蜜蜂的社群生活、蝉的生长蜕变、螳螂的生存智慧等,品味其细腻描写与拟人化手法;同时对重复的实验过程或冷门物种适度速读。阅读这本书,让我既深入理解了昆虫的特征、习性,又感悟到作者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明白了应以尊重与好奇之心观察万物。
4.班级为各省份制作“经典名著与地域文化”的宣传手册,下列拟用于册子中的宣传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江西文旅:来到红色赣南,再忆红军五次反“围剿”的艰难历程。——《红星照耀中国》
B. 绍兴文旅:了解鲁迅生活的“那些年”,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朝花夕拾》
C. 新疆文旅:唐僧师徒西行起点花果山,“齐天大圣故里”就在新疆。——《西游记》
D. 北京文旅:寻访德胜门到西直门的辙印,领略京腔京味儿的市井烟火。——《骆驼祥子》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匆匆,我们总要通过各种志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角落,体查世界的千姿百态。【甲】翻开古书,有一群我们崇敬已久的朋友,伯牙弹琴,兴味悠长;郑燮画竹,秀颀傲然;米芾狂草,惟妙惟肖……【乙】这些记载在书册上的雅趣之事,不仅表现出文人们的美学追求和生活态度,更寄托着他们为人处世的修身之道和高洁品格。任凭外界宣嚣,他们始终寄情万物,抱着炽热的情感,坚守自我。【丙】或许我们也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培养一些爱好。【丁】你的生命就会更加充盈而精彩。
(1) 以下是同学们对黑板报内容的讨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兴味”的“兴”读为xìng,“记载”的“载”读为zǎi。
B.“体查”应该改为“体察”,“宣嚣”应该改为“喧嚣”。
C.“惟妙惟肖”用在此处不合适,形容书法遒劲,可以改为“入木三分”。
D.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该改分号为顿号。
(2) 以下语句“心无旁骛地浇灌它,养护它,培育它”放在文段中哪一处最合适______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6.为了呼吁更多的同学培养自身的品格,请你帮忙完成以下倡议书:
网络文明用语倡议书
亲爱的广大网民朋友们:
①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不仅丰富我们的表达,而且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追风使用网络语言会给我们的沟通带来一些困扰,甚至对语言文化传承产生了不良影响。③为了营造班级健康、文明、规范的用语,我们倡议:
一、以尊重和维护语言的规范性为前提,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文字;
二、_______
三、_______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④用实际行动,推进文明班级的发展和建设。
XX班级 2025年1月
(1) 下面有关倡议书语病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①句介词掩盖主语,需要删掉“随着”或者“使”。
B.②句关联词搭配不当,改为“不仅……更加……”更合适。
C.③句缺乏宾语,“语言”后面可以加上“环境”或者“氛围”二字。
D.④句“发展”与“建设”语序不当,应该调整语序。
(2) 请你在横线处再补充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完善倡议书的内容。
建议二:______;
建议三:______;
7.材料一
2021 年 11 月 14 日,王亚平、叶光富和翟志刚三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深情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这一幕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和“宇宙级的浪漫”。王亚平表示,文学和朗读很好地陪伴了他们的太空生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自 2014 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 9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近年来,我国图书品种结构日益优化,原创精品不断涌现:《国家相册》等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引人瞩目,《奇妙量子世界》等弘扬科学精神的健康读物广泛传播,《点亮小橘灯》等读物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人世间》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沁人心田……这些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中国好书”,为百姓提供了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材料二
近年来,位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 239 米高空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北京的西西弗、言几又、单向街等特色书店,都成为爱书人的聚集地。各地图书馆也以其丰富的馆藏,吸引着众多读者在书海中徜徉……这些洋溢着书香的精神驿站,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纸上有天地,云端品书香。丰富多彩的数字阅读形式,引领了阅读新风尚。国家图书馆新阅读空间开放,运用全景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打造了“全景展厅”“阅读树”等沉浸式阅读体验区。读者置身于超高清大屏环绕的全景空间,通过现场不同的设备终端,观看古代典籍、语国画、文物古迹、城市印象等 VR 视频资源,享受到有别于传统阅读模式的独特体验。当前,线上读书会、短视频荐书、读书打卡交流群、在线诗词擂台赛等活动,也推动了个人精读、思考分享、讨论碰撞,使参与者的体验更开放、深入,促进了书香中国的建设。
2022 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畅读一书”的文字相伴与“一屏万卷”的沉浸体验,都成为读者喜爱的阅读方式。
(资料来源: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多年来,“书展书市”“城市读书节”“校园读书活动”等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精彩纷呈。以“书香中国”活动为引导,各地利用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阅读日、好书推荐等形式,开展了系列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成功举办 11 届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构建了富有首都特色的全民阅读模式;连续举办 17 届的江苏读书节,助力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连年上升……此外,“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南国书香节”“书香八闽”等品牌活动遍地生花,点燃了大众的阅读热情。
“我来东莞 17 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 12 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来东莞图书馆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的留言令人动容;微信群里“每天读首诗”等阅读打卡活动,让“宅”在家里的人们享受难得的诗意生活……疫情之下,阅读如同一股清流,慰藉了无数紧张疲惫的心灵,带来温暖、振奋和感动。随着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
(1)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和图 3 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书香中国建设主要体现在: ① 、 ② 、 ③ 、 ④ 。(每空限 12 个字以内)
(3) 生活中,你去过哪些特色书店,或参加过哪些特色阅读活动?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作品阅读。
养一缸荷
张永春
①小满刚过,缸里的荷叶丛中露出尖尖的一朵蕾。它拇指那么大,依偎在一株荷叶旁,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粉嫩粉嫩,将头探出水面,怯怯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新世界。
②这是第三年养荷,却是第一次开花。
③在北方,大概缺水的缘故,以前很少能见到荷花。上学以前、对荷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姐姐给自己枕套绣的那几朵莲花上。上学后,读到周敦颐那篇《爱莲说》时,一下就被深深吸引,荷在心目中的好印象进一步加深。当时将这篇古文背得再熟,也没见过真的荷花,心里还是一直存有遗憾。来西安上大学的那个夏天,我特意用一天时间去莲湖公园看了荷花,当时就下定决心,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养一缸荷花。
④养荷花的念头,从来没有熄灭。可上班后,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养花,一年到头为生计奔波忙碌,总觉得闲情逸致要往后放。直至前几年,生活条件改善,自己的时间稍稍宽裕了,才又动了养荷花的念头。
⑤我先是费了老大劲从农村老家运回一个水缸,等一开春,就立刻去菜市场买来一堆莲菜头,按照自己想象的方法种下。那一刻,一朵硕大的荷花仿佛已经开在了我的眼前。在我的日思夜盼中,它却迟迟没见动静。等荷花开放季节已过,忍不住挖出来一看,那些莲菜头早已腐烂。我颇有些愤然,为什么辛辛苦苦竟然落得一无所获这个结局。那一刻,我甚至对那些莲菜头投去了鄙夷的神色。问了种荷花有经验的人,才知道可能是种得过早,气温太低,冻死了。
⑥有了第一年的教训,第二年,等到天气完全暖和,我才在水缸里埋下莲菜头。长势果然很好,没过多久就冒出几个尖头的荷叶,刚长出来的几片叶子不能直立,慢慢绽开后,贴着水面平铺开来。后来长出的叶柄粗了,可亭亭玉立于荷缸之中。有荷无鱼,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又买来几尾金鱼放入缸中,荷果然灵动起来,至此,“鱼戏莲叶间”的意境总算被我亲手营造了出来。
⑦我得意于自己的一缸荷,每日只要有空,就站在荷缸旁,看着鱼儿在荷叶间游来游去,它们一会钻进水中,一会露出水面,一会躲在荷叶下。如果遇到雨天,可见雨珠在荷叶上水银一样滚动,最后叮咚一声掉进水里,吓得鱼儿立刻没有踪影。有时候,甚至我觉得自己哪天早上一醒来,便会看见满缸又多又大的荷花。时光就在观荷看鱼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可惜的是,满满一缸荷叶居然没有开出一朵荷花。我的心里隐隐有几分失落。到了秋天,我本想把缸中荷叶作为垃圾全部扔掉。但当手触到即将干枯的荷叶时,我突然又改变了主意。人家虽然没开花,毕竟繁荣了一次,带给了我那么多欢乐,还是遵循自然,尊重它自身的生命旅程。于是,我便任由它们在萧瑟秋雨和清冽寒风中慢慢枯萎。我想,那应是属于荷的自由。
⑧今年,我早早就请教了爱种荷花的朋友。他告诉我,等天气暖和了,会寄藕秧给我,保准能开花。我喜不自胜,因为朋友是高手,每年都会种几缸荷花,而且开得很好。
⑨清明过后,朋友的包裹如约而至。打开后才发现,藕秧与莲菜头有很大区别,它只有拇指粗细,颜色也比莲菜要深。后来读到汪曾祺的《荷花》才知道,“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作藕秧子。”难怪以前种的荷花只长叶子不开花,看来做任何事仅凭热情还远远不够,得好好研究一番才不至于闹出笑话。
⑩第三年,终于等到荷花要开了。一朵荷苞从钻出水面那天起,就一直藏在一片荷叶下,像小姑娘害羞似的躲着不愿见人。每次看它,都得拨开荷叶,或者要蹲下身子。
可不是,从它露出水面到将头探出缸外,已过去整整一周。眼见它个子一天天长高,也和我熟络起来。它从荷叶下伸出来,刚出生时粉嫩的颜色逐渐褪去,脸上开始泛起了红晕,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过,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已没有前两次那么起伏,颇有点心如止水的感觉。因为我已经没那么多苛求。我不会奢求开多少朵荷花,仅一朵就足以让我欣慰。我也不指望这朵荷苞将来开得多大,绽放得多么艳丽,它带给我如此多的欢乐,我已经很满足,还得好好感谢它。是的,现在想来,甚至我还要感谢第一次夭折的荷和第二次未开花的荷,它们都滋养了我的内心。
回顾养荷花的经历,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随着它的生长,我也在成长,就像父母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一样。
养荷,也是在养心。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4年第10期,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 本文以“养荷”为线索,讲述了自己三次养荷花的经历。
B. 本文第③段到第 段均为插叙。
C. 第⑤段第一句中加点的“一”“就”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我”养荷花的急迫心情。
D. 本文的语言简净而又细致,幽默而又风趣。
E. 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荷的美好和超凡脱俗。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它拇指那么大,依偎在一株荷叶旁,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粉嫩粉嫩,将头探出水面,怯怯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新世界。
(3) 作者在结尾处说“养荷,也是在养心”,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古文阅读。
风雨游记
[清]裕瑞
是时也,夕阳已落,晚景苍茫,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银条垂空,电光一掣,金蛇激射,殊令人骇魂炫目。土人①告余曰:“暴风将至,早回步可也。”余曰:“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遂登石桥,历数十级,始及其顶。俄而烈风大作,湖水壁立,老木欲拔,加之雷声殷殷②,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急雨倾盆,打头扑面,须臾没路矣。余与从者共联臂扶行,衣履俱透,路皆焦泥,滑而且陷。阴夜迷漫,复怀倾坠之危,踉跄归馆,状致淋漓。然一路笑语不绝,未觉其惫,心怡然有得于中。归后,不暇更裳,衫袜犹滴沥,灯下走笔为记,题其名曰《风雨游记》。
(有改动)
【注释】①土人:当地之乡人。②殷殷:雷声低沉、连续不断的样子。
(1) 下列对作者游踪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作者在听闻暴风将至的情况下,仍决定继续前行,此时位于即将登石桥的位置。
B. 作者开始登石桥时,走过数十级台阶后到达石桥顶部,这是游踪的进一步推进。
C. 在石桥顶部,作者遭遇了烈风大作、急雨倾盆的恶劣天气,此后立刻返回馆舍。
D. 作者与从者相互挽着胳膊前行,在艰难的路况下踉跄归馆,但是并不觉得疲惫。
(2) 假设你和作者一同经历了这场风雨游历,在归馆途中,风雨渐小,此时你和作者交流此次游历的感受,你会说些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述。
(3) 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
殊令人骇魂炫目 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推断 ①______
遂登石桥 课内迁移法: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②______
不暇更裳 成语联想法:自顾不暇 ③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卒伐吴,会楚使申包胥聘于越。越王乃问包胥曰:“吴可伐耶?”申包胥曰:“臣鄙于策谋,未足以卜。”越王曰:“吴为不道,残我社稷,夷吾宗庙以为平原。吾欲与之徽天之中,惟是舆马、兵革、卒伍既具,无以行之。诚闻于战,何以为可?”申包胥曰:“臣愚,不能知。”越王固问,包胥乃曰:“夫吴,良国也,传贤于诸侯。敢问君王之所战者何?”越王曰:“在孤之侧者,饮酒食肉,未尝不分,孤之饮食不致其味,听乐不尽其声。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越王曰:“越国之中,吾博爱以子之,忠惠以养之。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王曰:“邦国南则距楚,西则薄晋,北则望齐,春秋奉币、玉帛以贡献焉,未尝敢绝。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哉!无以加斯矣,犹未可战。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断之。君、将不知,即无权变之谋,以别众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三军同饥寒之节,齐苦乐之喜;不勇,则不能断去就之疑,决可否之议。”于是越王曰:“敬从命矣。”
(节选自《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申包胥聘于越 聘:访问
B.臣鄙于策谋 鄙:粗俗
C.夷百宗庙以为平原 夷:铲除
D.越王固问 固:坚持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
A. 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
B. 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
C. 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
D. 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越王想集结越国军队攻打吴国,但无把握能一举攻克,故而询问楚国来使申包胥。
B. 申包胥认为越王善待侍从、克己享乐和爱护百姓、给予百姓财物之举不足以为战。
C. 越王强调在外交上对楚、晋、齐三国恭敬有加,常年进献礼物,可作为战争基础。
D. 申包胥认为战争成败的关键在于将帅是否具备“智”“仁”“勇”三种品德。
(4) 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断之。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有我,不负韶华;奋斗有我,铸就辉煌;奉献有我,温暖人间;责任有我,使命在肩;时代有我,绽放光彩……
请以“_____有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12.阿根廷足球运动员梅西曾说:“足球教会我两件事——永远盯着滚动的球,而不是记分牌;永远相信跑动的意义,哪怕离球门还有90分钟的距离。”
他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蒹葭苍苍,寂寞沙洲冷,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城郭一时非,毅魄归来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答案】示例一:我选《红岩》中的许云峰。理由:与市委书记李敬原茶园接头时,许云峰面对叛徒甫志高的搜索,有意将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引向自己,成功掩护了李敬原;在被特务头子徐鹏审讯时,许云峰巧妙将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被囚于无人看守的地窖中时,许云峰利用敌人的疏忽,进行着特殊的战斗,为战友们越狱秘密准备了通道。由此可见,许云峰是内心有弹性的智者。
示例二:我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理由:当保尔发现曾经思想纯美的冬妮娅与自己的信仰相冲突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党的事业,放弃了个人情感;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理性地拿起“文学”这一武器,开始了新的战斗。由此可见,保尔是内心有弹性的智者。
3.【答案】选择《海底两万里》
若采用选择性阅读法理由:《海底两万里》描绘了奇妙的海底世界,讲述了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书中有大量关于海洋生物、海底景观、潜水艇构造等科学知识介绍,也有精彩的情节发展。我们可以依据自身兴趣,比如对海洋生物感兴趣,就重点精读书中对鹦鹉螺、抹香鲸、章鱼等生物的描写部分,感受作者对这些生物细致入微的刻画;若对潜水艇构造好奇,便聚焦于对“鹦鹉螺号”内部设施、动力原理等内容。而对于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叙述可适度速读。
收获:通过这样的阅读,我深入了解了奇妙的海洋生物知识,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海底世界。同时,我被尼摩船长的勇敢、智慧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所打动,懂得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定和勇敢。
若采用快速阅读法理由:《海底两万里》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如“鹦鹉螺号”遭遇冰山封路、与章鱼搏斗等情节扣人心弦。快速阅读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故事的整体脉络,跟随主人公的冒险脚步,沉浸于紧张刺激的情节之中,感受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
收获:运用快速阅读法,我迅速了解了阿龙纳斯教授等人跟随尼摩船长在海底两万里的冒险历程,感受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让我拓宽了视野,也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选择《经典常谈》
若采用选择性阅读法理由:《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涵盖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不同读者对不同经典的兴趣程度不同,比如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重点精读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相关章节,了解诗词的发展脉络、艺术特色;对史学感兴趣的,则聚焦于介绍《史记》《汉书》等史学著作的部分。对于自己不太熟悉或兴趣较低的领域可适度速读。
收获:通过选择性阅读,我深入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著作知识,如明白了《诗经》的“风、雅、颂”分类和“赋、比、兴”手法,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若采用快速阅读法理由:《经典常谈》旨在普及经典知识,其内容丰富但篇幅有限。快速阅读可以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众多经典著作有一个初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各经典的主要内容、成书背景、历史地位等关键信息。
收获:借助快速阅读法,我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全貌有了宏观把握,构建起了经典文化的知识框架,为日后进一步深入研读具体经典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4.【答案】C
5【答案】
(1)D
(2)D
6.(1)B
(2)建议二:自觉抵制低俗、粗鄙、攻击性网络语言,传播积极健康的网络表达建议三:在班级交流群等网络空间,带头使用规范、文明、有内涵的用语,引导正向交流
7【答案】(1)示例:2008-2021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稳中有升,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2014年之后超过了图书阅读率。
(2)示例:①国家政策支持全民阅读 ②优质阅读内容供给 ③阅读方式丰富多样 ④阅读品牌活动精彩纷呈
(3)示例1:我曾去过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的钟书阁。文学、社科、艺术等多种藏书,应有尽有。随着书架的开合、转折,完整的空间被分割成不同的小空间,在这里点上一杯清茶,翻开一本心仪的好书,能够享受到静谧、悠闲的阅读时光。
8.(1)AC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荷蕾比作“刚出生的婴儿”,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蕾的粉嫩小巧;“依偎”“探”“怯怯地打量”等动词赋予荷蕾人的动作与情态,细腻地展现出荷蕾初绽时的娇憨与对世界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荷蕾的喜爱之情。
(3)作者通过三次养荷的经历,领悟到“养荷即养心”的道理。首次养荷因方法不当失败,让作者明白做事不能仅凭热情,需讲究方法;第二次养荷虽有荷叶却未开花,作者选择尊重荷的生命旅程,学会了接纳与释然;第三次养荷成功,作者不再苛求花开的数量与艳丽,懂得了感恩与满足。养荷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态从急切、失落转变为平和、淡然,如同荷的生长般,在岁月中逐渐沉淀,这正是“养心”的体现——在生活中学会尊重、接纳与感恩,以平和之心面对得失,实现内心的成长。
9.
(1)C
(2)(拍着作者肩膀笑)您瞧这浑身湿透的样子,倒像是从湖里捞出来的!方才在石桥上,那风刮得人站不稳,雨点子砸在脸上生疼,可您偏说“雨行饶趣”——现在想来,刚才扶着您踩进泥坑时,您还念叨“此乃天公赐景”呢!虽说衣袜滴着水,可这一路跌跌撞撞,倒比寻常游山更像与风雨较劲了!您看这满地焦泥里的脚印,算不算咱们跟老天爷抢来的趣事儿?
(3)①很,非常 ②于是,就 ③空闲,闲暇
参考译文;
这时,夕阳已经落下,傍晚的景色一片苍茫,天空北面乌云层层叠叠涌起,气势如同愤怒的骏马,颜色如同泼洒的墨汁。银色的雨条垂挂在空中,电光一闪,金色的闪电如金蛇般激射,非常让人胆战心惊、眼花目眩。当地的人告诉我说:“暴风将要来临,早点回去吧。”我说:“在雨中行走很有一番趣味。兴致还没有尽,怎么能说返回呢?”于是登上石桥,走过几十级台阶,才到达石桥的顶部。一会儿,狂风大作,湖水像墙壁一样直立起来,古老的树木好像要被拔起。再加上雷声低沉、连续不断,天空中好像老虎咆哮、牛吼叫一样,风吹得人几乎不能站立。急雨像盆泼一样,打在头上、迎面扑来,一会儿就淹没了道路。我和随从一起挽着胳膊互相扶持着行走,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道路都是黏糊的泥土,既滑又容易陷进去。阴暗的夜晚一片迷茫,又担心有摔倒坠落的危险,跌跌撞撞地回到馆舍,样子十分狼狈。然而一路上笑语不断,不觉得疲惫,心中怡然自得有所收获。回去后,没有空闲更换衣裳,衣衫和袜子还在滴水,在灯下快速地书写记下这件事,给它题名叫做《风雨游记》。
10.(1)B
(2)C
(3)B
(4)战争的方法,智慧是首要因素,其次要靠仁爱,还要靠勇敢来决断。
参考译文: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又全部调动国内的士兵攻打吴国,正好碰上楚国派申包胥到越国访问。越王就问申包胥说:“吴国可以攻打吗?”申包胥说:“我孤陋寡闻而不懂得出谋划策,不能够用我来预测啊。”越王说:“吴国施行暴虐,破坏我的国家,铲掉我祖宗的庙宇并将它们夷为平地。我想为祖宗求取上天的福佑,只是现在兵车战马、武器铠甲、军队已经具备了,却还没有办法使用它们。我真想听一下有关战争的事,用什么办法才行?”申包胥说:“我实在愚昧无知弄不清楚。”越王坚持问他,申包胥才说:“那吴国,是个善良的国家啊,在诸侯各国都传颂着他们的贤德。我胆敢问一下大王凭什么和他们作战?”越王说:“在我身边的人,我喝酒吃肉的时候从来没有不分给他们吃的;我吃饭不吃五味俱全的菜肴,听音乐不听五音俱全的曲调。希望凭借这些去作战。”申包胥说:“这些做法好倒是好,但还不可以靠它去作战。”越王说:“越国之内的民众,我以博大的爱心把他们当作子女来对待,以忠厚仁爱之心供养他们;我修改法令,放宽刑罚;布施民众追求的东西,除去民众憎恶的东西;赞扬他们的善行,掩盖他们的罪恶。希望凭借这些去作战。”申包胥说:“这些做法好倒是好,但仍不可以靠它去作战。”越王说:“我越国在天下之中,南边则到楚国和他们结交,西边则依附晋国,北边则敬仰齐国,一年四季拿礼品、财物贡献给他们,从未敢断绝。希望凭借这些去作战。”申包胥说:“好啊!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了,但还不可以去作战。战争的方法,智慧是首要因素,其次要靠仁爱,还要靠勇敢来决断。君主、将领如果没有智慧,就没有通权达变的计谋去明辨士兵数量的多少;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不能和全军将士一起节衣缩食、同甘共苦;如果没有勇敢,就不能决断是去还是留、是进还是退的疑惑,就不能裁定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于是越王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指教了。”
11、1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