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教学过程:一、课前精彩展示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并试着说一说从中明白的道理。(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二、复习旧知,目标导学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词。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陶罐和铁罐》。(设计意图:复习新词,熟悉课文,使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三、任务驱学,自主解疑任务一:默读课文,深入感悟。1、昨天我们读熟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任务二:揭示寓意,明白道理。1、看教材第19页插图,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多年以后,陶罐依然那样( )、( )、( ),而铁罐却( )了。2、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深入读文,独立思考,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激思展学,合作探究(五育融合点)1、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学生评价,教师及时点拨鼓励。2、指名交流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3、小组内交流生活中像陶罐和铁罐一样的事物。预设:铅笔和钢笔;叉子和勺子······教师小结:是啊,不仅生活中的事物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就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做一个谦虚、不骄傲、善于汲取别人长处的人。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珍视他们独特的见解和体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五、拓展延伸,反馈测学:1、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1)认真读一读《北风和太阳》,朗读后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这个故事。(3)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4)全班交流。教师总结:铁罐和北风都是因为骄傲自大,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短处,最终都没有好的结果。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推荐阅读:《伊索寓言》(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阅读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爱上阅读,产生想读更多寓言故事的渴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