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第十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第十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第十八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然東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环渤海高铁全长575km,设计时速达350km,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C”字环形高铁贯穿了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大城市群。环渤海高铁的运营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促使“C”形轴带空间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图示意环渤海沿线空间格局的演变态势。完成下面小题。
1.环渤海高铁轴带内高铁可达性差异显著,呈现的分异特征是( )
A.中间高,边缘低 B.边缘高,中间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环渤海高铁运营对“C”形轴带内城市群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同经济圈相互重叠,加剧城市群经济要素竞争 B.中心城市对边缘城市辐射作用增强
C.不同经济圈划分明确,加大城市群经济水平差距 D.“C”形轴带内城市群极化效应弱化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以下称京哈高铁)全线2/3的路段设在高架桥上,全线共有161座桥梁、46座隧道、228个涵洞,总长313k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京哈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路段采用高架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B.决定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
C.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是冻土、沼泽广布 D.京哈高铁的建设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网络化
4.京哈高铁开通运营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沿线各市市内交通运输发展 B.加快沿线各市矿产资源开发和流通
C.大大提升沿线各地城镇化水平 D.促进高铁沿线各区域联系与交流
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到2030年铁路版图将基本实现“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下图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高速铁路主通道主要分布特征( )
A.长度不同 B.呈“米”字形网格 C.东密西疏 D.沿河、沿海、沿疆
6.“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 )
A.京港(台)通道穿越台湾海峡,加强祖国大陆与台湾联系
B.京哈一京港澳通道沟通南北,促进“北煤南运”提质增效
C.陆桥通道穿越地势三级阶梯,大致与“黄金水道”平行
D.沪昆通道联通南方地区多省,沿线多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东西向的快速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途经雅安、甘孜、昌都、林芝和山南五个地区,全长1543km,设计时速160—200km,是中国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川藏铁路由成康铁路、康林铁路和拉林铁路组成。其中,成康铁路的成雅段于201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拉林铁路于2021年6月25日建成通车,康林铁路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车。如图示意川藏铁路区位。完成下面小题。
7.川藏铁路康林路段通车时间晚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线人口稀少,出行需求较小 B.建设里程最长,所需工期长
C.途经自然保护区,线路布局未定 D.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8.川藏铁路选择成都作为起点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该铁路建设的资金投入量 B.增强该铁路与其他铁路的连通性
C.促进沿线地区城市一体化发展 D.增强成都对拉萨的经济辐射作用
盘州至兴义地形复杂,2025年3月26日,新建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简称盘兴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妥乐隧道按期贯通,标志着盘兴高铁全线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按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盘兴高铁桥梁和隧道的比例达90.66%,是目前贵州高铁线路中桥隧比例最高的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贵州实现“市市通高铁”对区域发展主要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扩大贵州省人口迁出规模 B.促进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
C.只加强贵州省内经济联系 D.直接促进贵州省外贸发展
10.贵州修路桥隧占比高,主要是因为( )
A.资金力量雄厚B.造桥技术精湛C.受地形地质制约 D.地方政策支持
11.盘兴高铁全线通车后,可以( )
A.缩短贵州省的出海空间距离B.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C.改善高铁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D.彻底解决贵州省的交通问题
通苏嘉甬高铁纵贯苏、浙两省,其中,苏州市区部分路段采用隧道方式(长约15.5千米),被称为“中国城市高铁第一隧”。下图为通苏嘉甬高铁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通苏嘉甬高铁在苏州市区段多为隧道的原因有( )
①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干扰 ②保障高铁列车行车安全
③市区地下地质条件复杂 ④降低对城市景观的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通苏嘉甬高铁的建设运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 )
A.减弱苏州对周边小城镇辐射 B.缓解苏州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C.标志苏州城市等级的提高 D.加强区域间经济要素流动
2024年12月28日,广州首条地铁环线11号线正式开通。该环线途经多个核心城区和交通枢纽,设31座车站,其中26座为换乘站。环线建设需攻克岩溶塌陷、历史建筑保护等难题,并采用GIS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下图示意广州地铁11号线站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广州地铁11号线设计成环线的主要好处是( )
①促进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②填补地铁空白区域 ③提高通勤效率 ④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未来为更好带动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广州地铁11号线路应( )
A.提高地铁运行速率B.增加换乘站点C.连接更多城际铁路 D.延长运营时间
16.在地铁11号线施工时GIS技术可以( )
①模拟地下溶洞空间分布 ②实时监测噪声污染 ③优化物料运输路径 ④精准测量土地数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由成康铁路、康林铁路和拉林铁路组成;正线全长1543km,设计时速160—200km,是中国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其中,成康铁路的成雅段(成都—雅安)于2018年12月开通运营,拉林铁路(拉萨—林芝)于2021年6月建成通车,康林铁路(康定—林芝)目前尚未通车,计划于2026年建成。相比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的设计时速更快。下图为川藏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相比青藏铁路,川藏铁路设计时速更快,主要取决于( )
①经济发展需求②高铁技术的发展③地质构造条件④工程建设难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川藏铁路全线通车后,对沿线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改变沿线城市空间分布B.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C.形成新的物流拓展通道 D.提高城市之间的可达性
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内河航道、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等关键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而成,形成有效满足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运行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图示意长江经济带铁路规划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是( )
A.运输方式网络化B.经济发展同质化C.产业发展多样化 D.资源利用一体化
20.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长江经济带( )
①提升城市等级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东西部协调发展 ④发展外向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历史文化名城结构示意图,其中,早期城区距今2000多年。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21.功能区甲适宜规划为( )
A.工业区 B.高级住宅区 C.商业区 D.产业物流区
22.近年来该城市的新城区逐渐向东南部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优美的自然环境 B.充足的就业机会 C.丰富的煤铁资源 D.便利的交通运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网络经常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下图为某国平原地区某市区的道路交通状况,图中高铁站于2024年投入运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旧国道现已转变为城市内部道路,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线路过长 B.车流量过大 C.等级过低 D.远离火车站
24.新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城市内部运输B.方便城市对外运输C.缓解市内交通拥堵 D.促进城市用地扩张
25.高铁站的建成对该市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城市的等级 B.促进该市城市建设向西南发展
C.增加了城市货物的吞吐量 D.促进该市西北地区资源的开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25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 )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成兰铁路起于成都,经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向北连接南渝铁路通往兰州。成兰铁路于2023年底建成通车,结束了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成都至松潘、川主寺将只需约2小时,到黄龙、九寨沟景区也更加便捷。下图为成兰铁路成都至黄胜关段线路情况示意图。
(1)分析川西北地区前期一直没有修建铁路的社会经济原因。
(2)说出成都至黄胜关段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3)简述成兰铁路建成通车带来的积极影响。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于2024年8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柬埔寨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工程项目,预计耗资约17亿美元,资金来源来自柬埔寨国营企业、本地私人企业和中国路桥集团。项目由中国路桥集团承建,预计将于2028年建成通航。该运河全长约180公里,起点位于柬埔寨干拉省,流经茶胶、贡布、白马等省市,最终抵达沿海的白马省,预计能够通行排水量3000吨的船只,惠及沿岸约160万人口。但该项目受到越南的强烈反对。图为运河线路图。
(1)评价德崇富南运河的施工条件。
(2)说明“中柬合资,中国承建”运河的优越性。
(3)阐述德崇扶南运河建成后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凉爽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高原地区。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200米以上,兰新铁路、G30高速公路、国道312线和227线贯穿全境,航空陆路交通网日臻完善。张掖是我国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地,甘蓝、花椰菜、西兰花、大白菜、西芹、娃娃菜等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每年5月至10月,正是甘肃高原夏菜的丰收季节,每天菜农凌晨摘菜,蔬菜经专业检测、冷藏后即刻运往我国广东沿海、东南亚等地。下图示意张掖市位置。
(1)简述张掖市生产优质高原夏菜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张掖市高原夏菜对交通运输依赖性较强的原因。
(3)从生产角度,为张掖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C A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C A A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C B
26.(1)人口总量相对较少,且较分散,总体需求较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资金;铁路修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
(2)经过山区,地势起伏大;沿线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桥隧比例高,工程难度大;降水集中,位于断裂带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天气状况多变等。
(3)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建设,提高区域运输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更好地开发,带动经济增长;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等。
27.(1)有利:利用天然河道,缩短需开凿的运河长度;途经地区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中国企业承建,提供技术支持;中柬友好,政府扶持力度大。 不利:运河通航等级高,辅助设施多,工程量大;全年高温,雨季洪涝多发,增加施工难度。
(2)缓解柬埔寨资金困难,保证资金安全;中国提供施工技术,保证运河建设质量;加强中国与柬埔寨的经贸合作,促进两国友好发展。
(3)缩短湄公河下游到出海口的航程,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对越南湄公河出海口的依赖,提高航运效率;加强柬埔寨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联系,促进贸易;促进柬埔寨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8.(1)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蔬菜光合作用强,品质好; 海拔高,夏季凉爽,蔬菜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营养更丰富; 夏季低温、紫外线强,病虫害少; 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有机物的积累; 河流较多,且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稳定且相对丰富; 地势起伏较大,垂直地带性明显,不同海拔地区可以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蔬菜种类多样; 不同海拔地区蔬菜成熟时间不同,市场供应时间长; 地处冲积扇(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2)蔬菜易腐烂,保鲜期短,先进的冷藏保鲜运输条件可以保障蔬菜品质; 距国内外市场距离远,便捷的运输方式可以节省运输时间; 蔬菜生产量大,价格低,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蔬菜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标准化生产,减少化肥、衣药使用量,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状况;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灌溉用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