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 1—14 小题, 共2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14年留学归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通过不断的研究制出了氯化钠含量超过90%的精盐,结束了我国依靠进口精盐的时代,该化工先驱是A.侯德榜 B.张青莲 C.范旭东 D.钱学森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明代的《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天然气熬制井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 甲烷 B. 乙醇 C.氢气 D.一氧化碳3.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4.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等领域,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C.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空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下列有关分类错误的是A. 有机物: CO C H O K CO B. 碱: NaOH Ca(OH) NH ·H OC. 盐: NH Cl Na SO AgNO D.氧化物:7.维生素A(C H O)有助于保护视力,缺乏它会引起夜盲症。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三个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是286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C、H、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0:30:18.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对氮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物质的化学式为NH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D.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9.如图分别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镁离子的符号为C.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D.镁元素与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0.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稀盐酸B 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分别点燃C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用磁铁吸引D 检验 NaOH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硝酸钡溶液1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该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B.植树造林C.高空喷洒氢氧化钙溶液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在t ℃时,甲、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t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析出晶体质量为20gD.分别将t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3.在pH=1的环境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H 、K 、OH 、NO C. Ag 、Na 、Cl 、NO 14.物质X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一定含有C、H元素 B. 若a=2, X为C H C. X可能是乙醇 D.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可能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5.(4分)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写出一种材料,如2)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健康,除O、C、H、N、Ca等常量元素外,还必需摄入的微量元素有 (任写一种)。(3)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直接获取的自然资源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得到的新能源有 (任写,种)。(4)消毒防腐药是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一般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防腐。请写出一种消毒防腐药,如16.(5分)饮用水安全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某化学实践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1)该小组参观了某自来水厂,了解到工业生产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 (答一种即可)。(2)该自来水厂向水中加入二氧化氯(ClO )进行消毒,亚氯酸钠( 和氯气(Cl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小组测定了所取水样的硬度、浊度、微生物含量、酸碱度等指标,其中水样的pH值为4.86, 该水样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4)该小组进一步了解了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原理后,选用了塑料瓶、蓬松棉、木炭、石英砂、小卵石等物品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其中木炭能净水的原因是 。17.(6分)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3)为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F(从A-E中选择字母序号填空),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m”或“n”)导管口。18.(5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我国海岸线长3.2万千米,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图所示是用海水晒盐并获得氯化钠等产品的大致过程。(1) 图中①是 (填“蒸发”或“冷却”)池。(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海水进入“储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C.海水引入“结晶池”后继续浓缩,直至达到饱和析出食盐晶体(3)得到的“粗盐”中除泥沙外还含有 ;等杂质,若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加水溶解后先加入过量的 溶液除去 再加入过量的 3和 NaOH 溶液除去 过滤后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最后处理得到氯化钠。(4)氯化钠用途广泛,如 (任写一条)。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9.(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有气泡产生的是 (填字母序号)。(2)C中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探究D试管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D试管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和 HCl 猜想三:①【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I.取少量D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II.另取少量D 试管内的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 ②______ 猜想三成立,猜想一和二不成立【实验结论】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反思与评价】③能替代步骤Ⅱ中所用硫酸铜溶液也可得到相同结论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A.无色酚酞试液 B.铁粉 C.稀硫酸 D.氯化铁溶液④在考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四、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5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0.(5分)过氧化钠 可在消防员的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反应原理是: 据资料得知,每人每天消耗氧气1.6千克。某潜水艇上有50人,假设所需要的O 全部由) 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的 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C A C D C A B C D A B D B D注明:1.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化学式错误或未配平不得分,未注明条件或“↓”或“↑”扣1分。2、合理答案亦可得分。四、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15. (4分)(1)不锈钢等(合理答案即可)(2) Fe(或铁)等(同上)(3)氢能等(同上)(4)酒精等(同上)16.. (5分)(1)沉降等(合理答案即可)(3)酸性(4)其结构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性。17.(6分)(1)锥形瓶(或三角锥形瓶 )复分解反应(3) B、E、D, n18.(5分)(1)蒸发(2)A、C(3) BaCl (或氯化钡), CaCl 、BaCl 、MgCl (或同上写中文名称)(4)调味剂等(合理答案即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9.. (7分)(1) A(3)①NaCl和 NaOH②有蓝色沉淀产生③A、D④反应物过量(或反应物过剩)20、(5分)解:该潜水艇一天耗氧气: .........................................1分设该潜水艇一天所需的 的质量是x....................................................................................1分 1分32x 80kg 1分1 分答:该潜水艇一天所需的 的质量是390kg。 …………………………………………………1分(或其它合理解法皆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