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问答题)两部分,共计7页。
2.所有题目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小题。)
1.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国家治理奠定坚实法治根基。此后,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坚定不移依宪执政。这充分表明( )
A. 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党可以自主修改宪法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也带头遵守宪法
C.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遵循准则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2.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首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上述条文理解正确的是( )
A. 宪法的内容涵盖学前教育法的具体规范
B. 学前教育法的出台丰富了宪法的内容
C. 宪法是学前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D. 学前教育法是对宪法内容的细化
3. 某市政府计划新建一座大型体育场馆。按照法定程序,市政府将建设规划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家论证、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后,批准了该规划。随后,市住建局负责具体实施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接受市人大和市民的监督。由此可见( )
A. 市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城市重大建设项目
B. 市人大常委会直接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
C. 该事件体现了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规定行使权力
D. 市住建局在市人大和市民领导下开展工作
4. 某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村党支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综合各方意见形成优化方案,提交乡镇政府审核。乡镇政府结合上级政策和当地实际,提出完善指导意见。最终,形成该村规划实施方案。这一过程体现了( )
A. 村庄的事情按照每个村民意愿决策
B.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基层事务中的运用
C. 村民代表大会是国家基层权力机关
D. 乡镇政府全权决定该村庄建设方案
5. 下图漫画生动诠释了宪法在规范权力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对漫画整体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各类制度约束让权力无法正常地行使
②宪法的权威在于对权力最大限度约束
③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运行才能行稳致远
④权力的行使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张某因琐事与李某发生争吵并殴打了李某。经鉴定,李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做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张某不服,欲为自己申辩。虽违法事实清楚,办案人员仍依法认真听取了张某的申辩,并做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既然已经查明了违法事实,办案人员无需听取张某申辩
②办案人员应听取张某的申辩,否则是违反法定程序的
③张某的申辩对案件处理无实质影响,可听可不听
④听取张某申辩耽误了办案时间,拒绝也无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张某在甲市因涉嫌逃税罪被警方刑事立案。得知张某是乙县人大代表后,甲市警方依法释放了张某,同时向乙县人大常委会发去公函,提请批准对张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乙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许可甲市警方的刑事拘留申请。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对甲市警方和乙县人大常委会的权力运行情况评价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①甲市警方在得知张某是人大代表后依法释放并申请乙市人大许可,是法定职责
②甲市警方刑事立案后应直接拘留张某,未直接拘留且释放张某属于失职行为
③乙县人大常委会根据规定审议许可申请,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正确履职行为
④乙县人大常委会不应许可对张某的刑事拘留,许可则违反了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体现了( )
A. 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均有权制定宪法
B. 该宪法草案经全民讨论后,方可直接生效
C.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9. 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上述规定有利于( )
①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②保障宪法长期稳定,使国家长治久安
③保障公民所有权利都能得到实现
④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①② B. ①⑧ C. ②④ D. ③④
10. 在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未获通过。这表明( )
A. 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
B. 市政府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C. 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相互监督
D. 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负责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某省报送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该法规部分内容与宪法中公民平等权相冲突。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合宪性审查程序,要求该省对相关法规内容进行修改,以确保其符合宪法规定。该案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 )
A. 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B. 完善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
C. 审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宪行为
D. 健全监督程序,更好担负职责
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爷爷奶奶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幸福的一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以下有关小云一家享有的权利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小云去上学,体现了她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②妈妈当选县人大代表,体现她有参政议政权
③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的权利
④爷爷奶奶领养老金,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小云想长大后也像妈妈一样,参选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他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
①年满十八周岁②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③中国共产党党员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 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带领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弄醒并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该厂长及员工的行为( )
①属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②侵犯严某人身自由
③侵犯了严某的人格尊严
④非法入侵严某住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警察小郑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征用了某车主的摩托车。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申请相应补偿。警察征用摩托车涉及的车主基本权利为( )
A. 平等权 B. 文化权利 C. 物质帮助权 D. 财产权
16. 数字化对国家安全有深远影响。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以下行为符合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
①某网络安全公司自主研发先进的网络防护系统,为国家关键信息保驾护航
②某软件公司为获取短期利益,将大量用户数据出售给国外企业
③我国积极参与制定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在国际数字经济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④部分网民在网上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有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传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 征兵宣传片《火热军营精彩人生》在大学校园热播后,校园展板写着:远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这精彩那精彩,奋斗的青春最精彩。你不当兵,他不当兵,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义务依照兵役法规定服兵役。这告诉我们( )
①服兵役是去又苦又远的地方,要做好准备
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大学生都应立即行动,参军入伍
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我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8. 某些企业在过去一年的经营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主动自查税务问题,如实申报企业经营收入并缴纳税款
②聘请专业税务顾问,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规划企业节税
③企业财务人员隐瞒部分营业收入,减少纳税金额
④企业因经营不善收益减少,便经常拖欠税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斌等几个15岁的少年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经人民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小斌等人的行为属于( )
A. 一般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 D. 刑事违法行为
20. 法院对小斌等人的判罚告诫我们(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能做②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③违法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④年龄小犯罪也会被判有期徒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第Ⅱ卷(共60分)
二、问答题
21. 普及宪法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某住区为增强社区居民的宪法意识,拟组织一场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创意宣传】
(1)列举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并简要介绍活动内容。
【普法答疑】
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宪法宣传手册、设立宪法宣传展板、居民留言板等,帮助居民解疑答惑。
宪法宣传展板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留言板 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大事,和我们老百娃过日子没啥关系,平时买莱、上班、照顾家人,哪用得着宪法呀
(2)你是否同意“留言板”中居民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2. 聚焦两会民生弘扬宪法精神
阳春三月,全国两会聚焦民生热点,以依法治国为遵循,擘画国家发展新蓝图。
新闻一:3月11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新闻二:过去一年我国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制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
(1)从宪法基本原则角度,谈谈你对上述两则新闻的认识。
(2)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3. 聚力公民监督护航法治建设
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根本保障,公民监督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社会治理的不同场景中,推动着法治政府建设稳步前行。
【生活案例】
某校开展“践行法治精神,共建和谐家园”研究性学习活动,八年级学生小明留意到校因周边存在小商贩占道经营现象,有的摊位卫生状况堪忧,食物残渣随意丢弃,甚至有的同学食用路边摊食物后出现肠胃不适。占道经营的摊位还导致上下学道路拥堵不堪。
小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老师的支持下,小明拨打了城管部门的投诉电话12319,详细描述了占道经营的位置、时间以及对学生出行和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他还向市场监管部门投递信件,并附上了自己拍摄的现场照片作为证据。
(1)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明行为。
【部门治理】
接到投诉后,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行动。城管队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他们说明占道经营的危害和违法之处,要求他们停止占道行为,并协助商贩将摊位转移至合法经营区域。市场监管部门则对周边食品摊位的卫生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针对卫生不达标摊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还向商贩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2)运用权利义务知识,谈谈小商贩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带给我们的启示。
【思维拓展】
班级针对小明的做法组织了一场讨论活动。有的同学存在疑惑:对于生活中不满意的现象,我们是否可以随心所欲进行举报呢?
(3)运用所学知识为上述同学解惑。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问答题)两部分,共计7页。
2.所有题目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小题。)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A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20题答案】
【答案】19. D 20. D
第Ⅱ卷(共60分)
二、问答题
【21题答案】
【答案】(1)活动形式:组织宪法知识竞赛、有奖问答;设计宪法主题趣味游戏。
活动内容:①收集宪法相关资料,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手册、海报等。②了解社区居民可能存在法律疑问,准备好解答内容。
(2)不同意。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22题答案】
【答案】(1)新闻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新闻一中全国人大会议收到议案、表决通过一系列决议和法律修改决定,体现了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新闻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新闻二中我国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出台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政策措施,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各方面保障人民的权益。
(2)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3题答案】
【答案】(1)小明的行为是正确的,具有积极意义。①小明拨打城管部门投诉电话、向市场监管部门投递信件反映问题,是在积极行使监督权,这有利于维护校园周边的秩序,保障同学们的出行安全和身体健康。②小明在反映问题时,详细描述情况并附上照片作为证据,说明他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正确行使权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2)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小商贩有经营的权利,但也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秩序和食品安全的义务。②小商贩占道经营、卫生不达标等行为,没有正确行使权利,也没有履行相应义务,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理应受到处罚。③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同时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3)不可以随心所欲进行投诉。①公民行使监督权等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要采用合法的方式,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②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否则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自己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