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人: 审题人:题目ID:909115657646252032选择题(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指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发展需求所提供的各类惠益。按生态服务价值和人类活动强度不同可将空间分类为4种类型(见生态质量四象限图)。2002-2020年期间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前三类为林地、高水域和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上海市属于生态质量四象限图中的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④以加快铁路建设为重点,改善公路、航空、水运条件,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题目ID:997820020450926592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建设—繁荣—衰退—转型一振兴或消亡”。下图示意城镇和乡村人口比例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繁荣期至衰退期的人口变化状况最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适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间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B.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C.暂停人口养老服务 D.加强人口生育限制题目ID:997820030106210304下图示意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及附近地区。该区域分布有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且系统供给的生态服务年际波动显著。完成下面小题。5.绿洲生态系统分布于图中的(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6.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供给生态服务年际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表蒸发量 B.地表径流量 C.土壤肥力 D.人类活动7.为提升图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效益,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在甲区域发展高耗水农业 B.在乙区域种植速生经济林C.在丙区域发展铁矿精炼业 D.在丁区域设置禁止开发区题目ID:997820075140456448欧美发达国家城市群的人口增长往往经历中心城市集聚(Ⅰ)、圈层整体增长(Ⅱ)、中心城市复兴(Ⅲ)3个阶段。下图反映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中心城市与整个城市群人口增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城市群人口增长实现由阶段I向阶段Ⅱ的转变,大约在( )A.1860年 B.1900年 C.1940年 D.2000年9.该城市群计划再次提高中心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主要为了( )A.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效率 B.缓解边缘城市环境问题C.分散城市之间交通压力 D.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升级题目ID:997820081574518784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高级结构转变的过程。人工智能可通过辅助或替代劳动力生产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下表是我国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影响系数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影响系数 0.9148 0.7757 0.6624 0.032810.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人工智能可提高( )①劳动生产效率 ②信息交流程度 ③企业技术占比 ④员工工资水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作用显著的原因是( )A.人口密度大 B.资源储备多 C.研发技术强 D.开放程度高12.导致东北地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远低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通信 B.市场需求 C.人才技术 D.产业结构题目ID:997820086695763968产业协作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下图为2024年我国某通讯终端生产企业与法国等欧洲国家产业协作要素流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虚线箭头代表的是( )A.信息 B.原材料 C.劳动力 D.能源14.▲代表的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性的产业集群,主要影响因素是( )A.技术保护 B.生态环境 C.资源禀赋 D.人口规模题目ID:997820093477953536为了研究城市人工湿地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市区范围内选取了3块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数据见下表。其中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基本与外界隔离;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同时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下表为人工湿地水质综合富营养化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研究样地 溶解氧(mg/L) 叶绿素a(mg/L) 透明度(cm) 富营养化指数软件园 8.11 27.7 91 58.77荆川公园 14.3 32.5 53 59.74五星公园 7.65 24.5 33 74.7615.关于城市人工湿地的服务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缓坡的堤岸—净化水质—支撑服务B.荆川公园—美化环境—文化服务C.五星公园—提供居民用水—供给服务D.与外界联通的水道—调节气候—调节服务16.依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水体联通状况与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关联度不大B.水体透明度决定水体富营养化指数C.水体叶绿素含量越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低D.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题目ID:997820098842468352镍质坚硬,延展性好,且耐高温、抗腐蚀、磁性强,在不锈钢等领域应用广泛。截至2020年,我国镍资源储量在世界镍资源储量中占比约4.39%。为提升镍矿资源安全,我国采取了加强技术出口等措施。下图示意中国市场镍供需趋势变化(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17.推测图示时段我国镍矿资源安全度变化的特点是( )A.对外依存度呈先增后降趋势 B.国内资源支撑市场能力上升C.一直处于高风险状态 D.消费缺口完全由进口补充18.2000—2020年我国镍矿资源安全形势严峻,其直接原因是( )A.镍资源储量较少 B.消费量增加速度远超产量C.进口渠道狭窄 D.镍矿开采和冶炼工艺落后19.导致我国2020年以来镍矿安全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完善镍资源的储备、回收 B.加大镍矿地质勘探投入C.分散中国镍资源进口源 D.压缩国内不锈钢等产能题目ID:997820103674302464筏式养殖是指在浅海水面上利用浮子和绳索组成浮筏,并用缆绳固定于海底,使海藻(如海带、紫菜)幼苗和固着动物(如贻贝)幼体固定在吊绳上,悬挂于浮筏的养殖方式。下图为筏式养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采用筏式养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品品质 B.降低养殖成本 C.稳定养殖环境 D.加快养殖速度21.人工养殖海藻和固着动物的意义有( )①保障海产品供给②降低海产品价格③提高海产品品质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题目ID:997820109097541632如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②工业加工能力强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④能源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题目ID:909115793524924416二、材料分析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萨赫勒地区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与中部苏丹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自南向北由700毫米减至200毫米左右。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研究发现,撒哈拉沙漠地区原始条件下地表反射率极高,光伏设备的建设可降低地表反射率,太阳能发电场通过触发机制建立“反射率-降水-植被”正反馈,可改善萨赫勒地区的生态环境。如图示意萨赫勒地区的位置。(1)简述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2)请为萨赫勒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出合理建议。(3)简析萨赫勒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场可以触发“反射率-降水-植被”正反馈的原因。题目ID:997820119923036160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以巴中特色矿产~~石墨为基础,围绕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配套环节,以三类工业用地为基础,通过产业圈层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配套基地。2024年9月29日上午10时45分,渝昆高铁正式通车,西南地区首次形成成都、重庆、宜宾三个城市之间的350km高铁环线(如下图)。(1)分析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围绕成渝地区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述渝昆高铁通车对城市群边缘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简述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题目ID:997820129418944512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极被认为是地球上污染较少的地区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通过生物放大效应,在北极地区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体内大量富集。材料二渔猎和采集是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地大部分原住民居住在多年冻土区。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原住民的饮食习惯和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传统食物在其日常饮食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进口食物逐渐增加,对进口食物(价格较高)依赖程度的增加也引发了北极地区原住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下图为1953年、2007年、2018年格陵兰岛城镇和乡村居民传统食物消费情况统计图。(1)简述工业革命以来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食物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推测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比重下降的原因。(3)针对北极地区传统食物污染问题,有人提出用进口食物替代传统食物,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题目ID:9091156576462520321.C2.C【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上海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工业和商业活动频繁,因此人类活动强度非常高;但由于高度城市化,上海市的自然生态系统(林地、草地、水域等)占比较小,土地利用以建设用地为主,导致其生态服务价值(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相对较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结合所学知识,长江经济带的功能是多元复合的,既包括生态保护,也包括经济发展,其主体功能并非单纯提供生态产品,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①错误;长江经济带强调多中心协同发展,上海(龙头)、武汉(中部枢纽)、成都(西部中心)是核心城市,推动沿江城市群联动发展,形成绿色发展轴,②正确;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战略,强调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协同推进,③正确;长江经济带确实要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但水运才是重点,而非铁路,④错误。故选C。3.D4.A【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繁荣期经济发展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城镇人口变化比例为正值,农村人口变化比例为负值,②③错误。衰退期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大量迁出,城镇人口变化比例变为负值,①错误,④正确。故选D。4.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间,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以支持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多元化,A正确。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问题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人口结构失衡和劳动力不足,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对解决问题帮助有限,B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暂停养老服务会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转型,C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通常面临人口外流和劳动力不足,加强生育限制会进一步加剧人口问题,D错误。故选A。题目ID:9978200301062103045.C6.B7.D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资源量、水质、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等指标。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对该区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规范人类活动,确保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解析】5.绿洲一般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这里地形相对平坦,有高山冰雪融水等水源补给,能形成相对湿润的环境,利于植被生长和人类活动。丙区域位于河流出山口,水分条件充足,符合绿洲分布的特征,C正确;甲区域、乙区域距离河流出山口较远,水源条件相对较差,AB错误;丁区域海拔较高,地形条件不利于绿洲形成,D错误。所以绿洲生态系统分布于丙区域,故选C。6.该区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资源是制约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地表径流量决定了绿洲的水源补给情况,进而影响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B正确;地表蒸发量受气温等影响,但不是生态服务年际波动的最主要因素,A错误;土壤肥力相对稳定,不是年际波动主因,C错误;人类活动虽有影响,但根源还是水资源的变化,D错误。所以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供给生态服务年际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地表径流量,故选B。7.甲区域水资源相对缺乏,发展高耗水农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A错误;乙区域水源条件有限,种植速生经济林可能会过度消耗水资源,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B错误;丙区域是绿洲,发展铁矿精炼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错误;丁区域海拔高,生态脆弱,设置禁止开发区,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服务效益,D正确。故选D。8.C9.D【解析】8.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心城市集聚(Ⅰ)阶段为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即中心城市人口增速为正值,圈层整体增长(Ⅱ)阶段为城市群人口增长,即城市群人口增速为正值,结合阶段Ⅲ可知,阶段Ⅱ中心城市人口应该在减少,即增长速度为负值,所以该城市群人口增长实现由阶段I向阶段Ⅱ的转变应该是中心城市增速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时间,即大约在1940年左右,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再次提高中心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为中心城市复兴(Ⅲ)阶段,核心目标是产业结构升级,所以,提高人口吸引力可能更多是为了中心城市可能需要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而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效率,且基础设施效率提升通常在圈层整体增长阶段(Ⅱ)完成,A错误,D正确;提高中心城市吸引力将加剧人口向核心区回流,可能加重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与缓解边缘城市环境问题无直接关联,且边缘城市环境问题应通过产业疏解、生态修复解决,而非依赖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B错误;增强中心城市吸引力会提升核心区通勤需求,反而可能加剧交通压力,同时,缓解压力应通过“多中心网络化”或智能交通管理,而非单极强化,C错误,故选D。题目ID:99782008157451878410.A11.C12.D【解析】10.人工智能可通过辅助或替代劳动力生产,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其研发投入较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也直接提高了企业技术占比,①③正确。缺少人工智能的产业,其信息交流程度也可以很高,人工智能对提高信息交流程度影响不大,②错误。人工智能导致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减少,对于部分员工而言可能面临失业,而不是工资水平的提高,④错,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高级结构转变的过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技术人才多,研发技术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作用显著,C正确。人工智能更关注人口素质,而不是资源储备(尤其是自然资源储备)或人口密度,AB错误。相比于研发技术而言,开放程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D错误。故选C。12.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方向是巩固国家粮食压舱石地位,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全国钢铁、机械、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长期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存在一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型城市,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进程偏慢,对于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尚不具备需求规模与成熟条件,所以东北地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远低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D正确。东北地区交通通信并不比其他地区(如西部地区)差,A错误。相比于其产业结构,人才技术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东北地区依然有人工智能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市场需求,B错误。故选D。13.A14.A【解析】13.由图可知,▲为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国家,图中黑色虚线箭头是与高端科研零部件相关的要素进行的跨国流动,且流动的国家均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应该是信息或者专利技术的流动,A正确;高端零部件属于科技指向型工业对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的需求较小,BCD错误。故选A。14.▲代表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为保护自身技术优势和知识产权,企业往往会对技术进行严格保密,限制技术扩散,难以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A正确;生态环境对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影响不大,B错误;资源禀赋主要影响依赖资源的产业,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主要依赖技术和人才,而非资源,C错误;人口规模对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制约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A。15.B16.D【解析】15.城市人工湿地能提供多重生态服务功能,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娱乐用途等,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荆川公园湿地美化了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属于文化服务,B对;净化水质属于湿地的调节服务,A 说法错误;从材料“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同时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可知,五星公园主要是蓄洪,不是提供居民用水的,供给服务的说法不对,C错误;与外界联通的水道调节气候的作用有限,D说法错误。故选B。16.看表知,五星公园与外来水系相连通,富营养化指数最高,A错误;表中软件园湿地透明度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最低,表中荆川公园透明度低,但富营养化指数却与软件园相近,可知B错误;表中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不是最低,C错误;材料“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较好水质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而且表中软件园湿地富营养化指数最低,可见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D对。故选D。题目ID:99782009884246835217.A18.B19.D【解析】17.镍矿进口量的变化体现安全度变化,表现为2000年以前比较稳定,2000—2020年快速增加,其后又减少,A正确。国内产量平稳上升,但与市场需求差距扩大,国内资源支撑市场能力下降,B错误。2006年后对外依存度很高时才处于高风险状态,C错误。消费缺口大多数年份主要但不完全由进口补充,D错误。故选A。18.2000—2020年我国镍矿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呈增加趋势,但消费量增加速度远超生产量,导致我国镍矿安全快速下降,A错误,B正确。先有短缺形势,才有进口渠道的影响,C错误。我国镍矿技术并不落后,D错误。故选B。19.我国2020年以来镍矿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量下降导致的进口比例下降,很可能是压缩产能所致,D正确。完善储备、回收和分散中国镍资源进口源起到稳定供给的作用,但不能改变对外依存度,A错误。加大镍矿勘探投入,增加国内镍资源产量并没有扭转大量进口的局面,B错误。故选D。题目ID:99782010367430246420.C21.D【解析】20.读图结合材料信息,筏式养殖借助固定于海底的浮筏,使海藻幼苗或固着动物幼体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生长。筏式养殖能够固定养殖吊笼,使养殖的海藻、固着动物不随着海水的流动而迁移,同时也有利于养殖户在收获季集中进行捕捞,稳定养殖环境,C正确;采用筏式养殖并没有改变海域环境,对养殖的海产品的品质影响不大,A错误;也不会影响海产品的养殖速度,D错误;筏式养殖需要投入相关设施,养殖成本并未降低,B错误。故选C。2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人工养殖海藻和固着动物能够增加海产品的产量,保障海产品的供给,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①④正确;人工养殖海藻和固着动物并不一定能够降低海产品价格,影响海产品价格的因素还有运输、政策、仓储等,排除②;与野生的相比,人工养殖的海藻和固着动物的品质会存在一定的差距,③错误。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题目ID:99782010909754163222.A23.C【解析】22.“一带一路”联系国家多,范围广,但受地域范围及交通影响,有些国家互联互通能力不足,这是推进“一带一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符合题意;“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差,资金、技术不足,这是推进“一带一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②符合题意;“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完善,③不符合题意;各国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这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中国地处“一带一路”东部,不处于中心位置,①不符合题意;中国劳动力丰富,制造业较为发达,被称为世界加工厂,工业加工能力强,②符合题意;中国在世界上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占领先地位,且“一带一路”国家中,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中国参与,③符合题意;相比一些资源富集的国家,中国在能源矿产资源方面不是突出优势,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题目ID:99782011401746022424.【答案】(1)地处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大且季节变化明显;人口剧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2)控制人口数量;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调整农林牧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3)太阳能发电场的建设会降低地表反射率,提高地表温度,气流辐合上升,降水增加;降水增加会使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增大;植被增加进一步降低地表反射率,“反射率-降水-植被”正反馈建立。【分析】本题以萨赫勒地区的位置作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情境,考查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萨赫勒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出合理建议、萨赫勒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场可以触发“反射率-降水-植被”正反馈的原因等知识,共3道小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综合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素养。24.【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萨赫勒地区地处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是其生态脆弱的重要基础。降水空间上南多北少差异大,且季节变化明显,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降水稀少,这种不稳定的降水条件使得植被生长受限,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弱。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加,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人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频繁,对原本就脆弱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快是导致该地区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人口数量能从根源上减少对资源的过度需求,缓解生态压力。植被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恢复植被,可减轻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避免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实现生态与生产的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当地居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萨赫勒地区原始条件下地表反射率高,而太阳能发电场建设会降低地表反射率。地表反射率降低后,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表温度提高。地表温度升高促使气流辐合上升,空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从而使降水增加。降水增加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更充足的水分条件,使得植被覆盖度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大。植被增加后,地表被植被覆盖,进一步降低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建立起“反射率-降水-植被”正反馈,持续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题目ID:99782011992303616025.【答案】(1)拥有特色矿产石墨,原料基础较好:距离成渝地区较近,使于产业对接和产品运输;以三类T业用地为基础,土地资源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成渝地区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发展良好,配套需求大,市场广阔。(2)加强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的联系,便于人才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市场范围利于边缘城市的产品销售和资源获取;提高交通便利性,吸引人才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使边缘城市更好地融入区域产业体系,形成产业互补。(3)成都市和重庆市是区域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西部崛起;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分析】本题以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为素养,创设学习探索情境,涉及产业园发展的有利条件、高铁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25.【解析】(1)由材料 可知,巴中拥有特色矿产石墨 ,这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配套环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读图可知,巴中距离成渝地区较近,能够快速响应成渝地区主导产业对配套产品的需求,便于产业对接,同时降低了产品在途时间和运输成本,提高了产业协作效率;由材料可知,以三类工业用地为基础,充足的工业用地可以为产业园的建设、企业的入驻和扩张提供空间保障,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由材料可知,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良好,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围绕这些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发展,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获得稳定的订单和收益,市场广阔。(2)联系已学可知,核心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技术,高铁通车后,边缘城市企业与核心城市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交流更加频繁,有助于边缘城市吸引人才流入,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促进产业升级;高铁的便捷交通使得边缘城市的产品能够更快速地到达更远的市场,利于产品销售,同时,也方便边缘城市获取更广泛区域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铁开通提高了交通便利性,增强了边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多人才的流入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满足产业发展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边缘城市可以依据自身优势,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形成产业互补,实现整个城市群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布局,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3)联系已学可知,成都市和重庆市是区域核心城市,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产业发展上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方便人员、物资、信息的快速流动,带动周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周边城市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通过产业转移,将部分产业环节扩散到周边城市,促进周边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与周边城市开展产业协作,带动周边城市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促进西部崛起; 发挥大城市在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周边城市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援助和信息服务。题目ID:99782012941894451226.【答案】(1)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大气环流、洋流等方式从中低纬度地区被输送到北极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增多,人类活动增强,向北极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全球变暖,北极地区部分海冰、冻土和冰川融化,释放出有害物质。(2)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北极地区原有的动植物数量减少,导致原住民传统食物来源减少;全球变暖,部分海冰、冻土和冰川融化,北极地区原住民捕捞、狩猎条件改变,导致捕获物减少,传统食物来源减少;全球变暖使得环北极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进口食物增多,替代了部分传统食物。(3)赞成。理由: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海洋环境发生变化,北极地区原住民获取与保存食物的难度升高;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食物中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受污染物影响较大,长期食用会危害北极地区原住民的身体健康;进口食物相对安全,能够满足北极地区原住民饮食需求;环北极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进口食物增加,进口食物可以替代传统食物。不赞成。理由:传统食物可以维系北极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进口食物价格较高,当地原住民难以长期负担;若运输条件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过度依赖进口食物可能会导致区域内食物短缺,价格上涨,进而引发区域安全问题。【分析】本大题以1953年、2007年、2018年格陵兰岛城镇和乡村居民传统食物消费情况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素养。26.【解析】(1)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从外来污染物和当地污染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北极地区原住民以渔猎为生;②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通过径流、大气环流、洋流等形式从中低纬地区输送到北极地区,通过生物放大效应,在北极地区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体内大量富集;③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速度加快。北极地区海洋生物体内含有的污染物来源于大气和海洋,大气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被输送到北极地区,海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海水运动到达北极地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速度加快,北极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增多,人类活动增强,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地区部分海冰、冻土和冰川融化,释放的有害物质增多。(2)全球变暖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缩小或发生变化,导致北极地区原有的动植物数量减少;例如,一些依赖低温环境生存的物种,因气温升高而难以适应,种群数量下降,使得原住民传统食物的来源减少;海冰、冻土和冰川的融化,改变了北极地区的地貌和水文条件,使得原住民的捕捞和狩猎条件恶化;比如,原本可以在冰面上进行的狩猎活动,因冰面融化而无法进行;一些适合捕鱼的区域也可能因水位变化等原因变得难以到达,导致捕获的食物减少,传统食物来源进一步受限;全球变暖使得环北极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如港口设施的完善、道路的建设等,这使得进口食物更容易进入北极地区;进口食物种类丰富,且相对便捷,逐渐替代了部分传统食物,导致传统食物在日常饮食中的比重持续下降。(3)若赞成,可结合材料,从传统食物来源减少、捕捞与狩猎困难、污染物富集,进口食物安全性高等角度分析。若不赞成,可从有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民族认同、进口食物价格较高、过度依赖进口食物的不利影响等角度分析。赞成:全球变暖使北冰洋海洋环境变得不稳定,海冰减少、极端天气增多,原住民获取和保存传统食物的难度显著升高;而进口食物可以通过相对稳定的供应链获得,不受北极地区恶劣环境变化的直接影响;北极地区传统食物中的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受污染物影响较大,长期食用会对原住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相比之下,进口食物在生产和监管过程中,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安全性相对较高,能够减少污染物对原住民健康的威胁;交通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进口食物的运输成本,增加了运输量,能够满足北极地区原住民的饮食需求;同时,进口食物种类多样,能够为原住民提供更丰富的营养选择。若不赞成:传统食物在北极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紧密相连。用进口食物替代传统食物,可能会导致原住民的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削弱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进口食物通常价格较高,而北极地区原住民的经济收入相对有限,长期依赖进口食物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可能导致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压力增大;北极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运输条件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过度依赖进口食物,一旦运输受阻或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食物短缺,价格大幅上涨,进而引发区域粮食安全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