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答案】4.C
5.D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6.C
7.B
【知识点】风沙地貌
【答案】8.B
9.C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答案】10.D
11.C
12.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答案】13.C
14.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5.A
16.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日出日落方位规律: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计算夜长=24-昼长,昼长=昼弧/15°=日落-日出=(12-日出)*2=(日落-12)*2。
15.从图中可知,139°W是昼半球的一半,其地方时为12:00时,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东加西减的原则,可以计算出,119°E的地方时为5:12时,图中,高邮位于晨线上,说明该地日出时间为5:12时,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计算出高邮的白昼时长为13小时36分钟,夜长=24-昼长时间=10小时24分,A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A、图中可知,Q点的地理坐标是(139°W,70°S),高邮市的地理坐标(119°E,33°N),两地经度大于180°,符号相反。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高邮位于Q点的西北方向,A错误;
B、从图中可知,70°S开始出现极夜现象,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于东北。江苏某滨海景区的游客欣赏海上日出时应当朝向东北方向,B错误;
C、70°S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C错误;
D、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139°W是昼半球的一半,39°W为正午12点即太阳直射的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N,139°W),D正确。
故答案为:D。
17.【答案】(1)太阳辐射;减少
(2)陆地内;地表径流
(3)长江径流;夏季
(4)变浅
(5)钱塘江天天有潮汐是因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不断变化。月月有大潮是因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地球、月球和太阳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最大。每年中秋节前后最为壮观是因为此时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较近,引潮力较大,且秋季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一致,助长了潮势,同时钱塘江入海口为喇叭形,口大内小,海水涌入时,潮位堆高。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
18.【答案】(1)B
(2)甲;上升
(3)丙、丁、甲、乙
(4)乙;海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19.【答案】(1)自北向南;北高南低。
(2)地形: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河流:跨越多条河流。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会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夏季气温高,容易中暑。
(3)方便两国人民出行;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中老两国的人文和经济交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4)自然方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面:水运便利。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城乡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20.【答案】(1)顶平、身陡、麓缓。
(2)两种岩层水平相叠,上部岩层硬下部岩层软;地壳抬升,风雨侵蚀、河流切割使岩层剥落,形成山体;风化作用塑造出贝力克多阶熔岩台地,山顶为残余的硬岩层。
(3)随着风雨侵蚀、河流切割作用的继续;下部软岩层不断被侵蚀,顶部的硬岩层也随之不断崩塌后退;当硬岩层最后分解为孤立散布的低矮碎石,侵蚀殆尽,台地形态不再明显。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外力作用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ENSO-是低纬度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现象,在海洋方面表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转变,在大气方面表现为南方涛动(SOI)。受ENSO影响,2022年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总体偏冷。下图示意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SOI指数逐月监测实况,其负向变化为厄尔尼诺现象,正向变化为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22年相比,2019年(  )
A.东南信风减弱
B.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下降
C.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加
D.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上升补偿流增强
2.2022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赤道附近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变慢
B.南赤道暖流的势力增强
C.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温度差异减小
D.秘鲁沿岸海雾发生频率减少
3.2022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地区总体偏冷,主要是因为ENSO导致(  )
A.亚洲高压势力减弱 B.我国冬季降水增多
C.日本暖流势力减弱 D.海陆温度差异增大
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图2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示意图,曲线为该海区的等温线(数值关系为a>b>c),箭头表示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洋流M与①②③④所示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示M、N洋流对甲处和乙岛东岸气候的影响分别是(  )
A.增温增湿,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降温减湿
C.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D.降温减湿,增温增湿
下图为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完成 。
6.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  )
A.西北风 B.南风 C.东南风 D.北风
7.图中各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为 (  )
A.甲—堆积 B.乙—侵蚀 C.丙—侵蚀 D.丁—堆积
下图为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其后退速度约为1.2米/年,但后退速度在逐渐变慢。完成问题。
8.瀑布后退原因是水蚀作用中的(  )
A.下切侵蚀 B.溯源侵蚀 C.侧向侵蚀 D.冰川侵蚀
9.瀑布后退速度快慢的显著影响因素是①流量大小②横向环流③基岩软硬程度④河道弯曲状况(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1.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12.为了缓解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硬质路面。
B.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C.增加下凹式绿地面积。
D.改造地下排水管网,如缩小管径,雨、污分离。
下图为甘肃省年太阳辐射(单位:千卡/厘米2)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甘肃省年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东部大体与纬线平行 B.西部大体与经线平行
C.总体由南向北渐增加 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14.影响甘肃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天气状况 C.地形 D.植被
下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日高邮夜长为(  )
A.10小时24分钟 B.13小时36分钟
C.10小时36分钟 D.13小时24分钟
16.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邮位于Q点的东北方向
B.江苏某滨海景区的游客欣赏海上日出时,应面朝东南方向
C.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D.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N,139°W)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左示意水循环环节,图右示意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
(1)左图中环节⑥的能量最主要是   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⑧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   循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环节是   。
(3)下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正常年份,甲地(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在一年中距离大陆较远的季节是   。
(4)一艘货轮从甲地航行到乙地,货轮吃水深度的变化特点是   。
(5)钱塘江天天有潮汐,月月有大潮,每年中秋节前后最为壮观。试分析原因
18.大气运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深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热力环流示意图。
(1)图1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图2中代表此时石质地面的是   ,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做   运动。
(3)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4)假若图2表示的环流为海陆风,则甲、乙两地中表示白天海洋的是   地,海洋与陆地之间吹的是   (海或陆)风。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13日8时08分,首趟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复兴号动车组从中国云南昆明南站始发,运行10小时30分钟抵达老挝首都万象。
(1)中老铁路多次跨过湄公河,说出湄公河的流向,并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
(2)中老铁路是中国投资修建的,从地形、河流、气候三方面说出修建中老铁路时遇到的困难。
(3)说说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通给中老两国带来的好处。
(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从自然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原因。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力克多阶熔岩台地海拔1300m以上,厚度约80m,是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和局部坳陷形成的四级阶地。据史料记载,在二百万年前这里是一处湖泊,由于湖底平坦,周边火山喷发,熔岩流向湖底,平铺在上面,形成玄武岩层,后期受地壳垂直升降等内力作用,平顶山区域被整体抬升,河水切割和风雨侵蚀等外力作用也在同时进行,在内外两股巨大力量的助推下,逐渐变成今天所见的奇特景象。下图示意贝力克多阶熔岩台地的形成过程。
(1)归纳贝力克多阶熔岩台地地貌典型的形态特征。
(2)说明贝力克多阶熔岩台地的形成过程。
(3)推测贝力克多阶熔岩台地的未来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