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一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及试卷。2.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考生须首先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选择题用2B铅笔准确填涂作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天水因麻辣烫爆红。为了使“爆红”变为“长红”,当地政府以“天水麻辣烫+”为模式积极打造乡村旅游业、扶持本地产业、树立品牌,吸引了大量外出劳动力回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下图为天水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天水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 交通 C. 气候 D. 地形2. 影响天水市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①政策②资源③经济④文化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下图示意2001—2020年我国18个城市群常住人口的年均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3. 2010—2020年,常住人口数量下降的是( )A. 京津冀城市群 B. 黔中城市群 C. 成渝城市群 D. 哈长城市群4. 影响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文化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环境因素占里侗寨是黔东南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海拔300多米的河谷,生育习俗独特,人口数量长期保持在700人左右。清代中叶,由于人口增多出现了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砍伐剧增等一系列问题,占里侗寨立下严格的规定:人口总数不能超过700人。从此,占里侗寨的人口数量得到控制。完成下面小题。5. 占里侗寨规定人口总数不能超过700人,其主要依据( )A. 土地资源紧缺 B. 山区交通闭塞 C. 生育习俗独特 D. 森林破坏严重6. 下图中能示意占里侗寨清代中叶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是( )A 时间① B. 时间② C. 时间③ D. 时间④大圩古镇位于漓江左岸,古镇以一条几乎与漓江平行的青石板老街为骨架,由多条巷道与码头相连,老街现存的房子多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集商、住于一体。下图为“大圩古镇商业街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大圩古镇商业街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取水便利 B. 地形平坦开阔 C. 河流航运繁忙 D. 地租高低相同8. 历史上,大圩古镇的功能区主要包括( )①商业区②居住区③旅游休闲区④文化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中学生小明计划暑假去大圩古镇游玩,通过某电商平台搜索“大圩古镇住宿”,发现大部分宾馆分布在古镇外围的国道、县道两侧,少部分分布在漓江右岸,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①古镇中心用地紧张②游客到达古镇交通以公路为主③游客游览古镇方式乘船④政策规划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逆城镇化,即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迁移的现象。日本的城镇化经历了城镇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过程。如图表示1960-2022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面小题。10. 日本经历再城镇化的时期是( )A. 1960年—1975年 B. 1975年—2000年 C. 2000年—2010年 D. 2010年—2022年11. 2010年之后,日本城镇人口增长率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国际人口迁移 B. 人口自然增长 C. 国内人口迁移 D. 逆城镇化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后,《华阳国志》记载川西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唐朝诗人杜荀鹤诗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生动的描述了苏州水乡景观,水乡临河建筑外墙多为白色,屋顶用青灰小瓦,木制柱廊漆以黑、褐色,朴素淡雅。左下图为川西林盘空间结构示意图,右下图为苏州历史街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影响川西林盘和苏州历史街区景观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A. 气候湿润 B. 地势低平 C. 水源丰富 D. 水运繁忙13. 对两地地域文化及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古蜀先民聚落选址于高地预防洪涝灾害 B. 川西居民择水而居更好开辟农田C. 人家尽枕河水道是交通和商贸通道 D. 临河建筑“白墙青瓦”经济落后,颜料昂贵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冬季果蔬供应严重依赖进口。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广布,全年高温少雨。下图示意英国某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来源地。完成下面小题。14. 英国冬季果蔬严重依赖进口,其果蔬种植的不利因素是( )A. 热量 B. 地形 C. 土壤 D. 水分15. 沙特阿拉伯生产的西红柿能够进入英国超市,其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气温年较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B. 光照充足,西红柿品质优良C. 降水丰富,色泽鲜艳 D. 土壤肥沃,西红柿产量大16. 英国的超市能买到产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主要得益于(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③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0年代开始,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贸易逐渐兴起,90年代中期,当地将小商品制造业和小商品贸易打造为主导产业。目前义乌已形成了数量众多、产业链完备的制造业集群,并实现了产销一体化。产销一体化是指企业将生产和销售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供应链高效协作。完成下面小题。17. 90年代中期,小商品制造业成为义乌主导产业的主要因素是( )A. 劳动力 B. 市场 C. 政策 D. 地租18. 义乌小商品制造企业实现产销一体化的直接目的是( )A. 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B. 提高产品质量 C. 增强产品运输能力 D. 增加产品产量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浦江畔,陆家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如今这里汇聚了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投资和信息服务机构,以及上百家中外金融机构。完成下面小题。19.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 资金、信息、技术、人才 B. 动力、网络、技术、人才C. 资金、信息、土地、劳动力 D. 政策、信息、技术、劳动力20. 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投资和信息服务机构,以及上百家中外金融机构在陆家嘴汇聚,有利于( )①促进金融业产业专业化发展②共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降低成本③信息沟通和传递④完善上海交通运输布局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自2023年广深港高铁全面恢复通车以来,香港居民热衷在周末和节假日前往深圳消费。据统计,2024年1月12和13日两天内有超过50万港人北上,成为了深圳经济新的增长点。下图为广深港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广深港高铁线路较短,但沿线站点较多,是因为沿线( )A. 运输需求量大 B. 地势起伏较大 C. 城市等级较高 D. 运行速度较慢22. 狮子洋隧道是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水下隧道,其建成得益于( )①沿线河网密布②运输需求增加③资金充足④技术进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3. 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行后,可以带动深圳快速发展的产业是( )A. 房地产业 B. 港口物流业 C. 零售业 D. 金融业“小岛屿国家联盟”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结成的联盟,目的是强化其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话语权。完成下面小题。24. 小岛屿国家联盟十分关注以下哪两种资源的年产量报表( )A 木材和淡水资源 B. 化石能源和淡水资源C. 木材和化石能源 D. 铁矿资源和化石能源25.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计划,遵循了(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共同性原则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新疆的中药材声名鹊起。据统计,新疆可供开发的药材资源超过2200种,且相当一部分中药材为新疆独有,尤其是中药民族药资源居全国首位。新疆陆续出台专项规划,推进中药材保护种植、研发加工、市场流动、人才培养,激发新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其中,伊犁河谷是新疆药用植物分布最多的区域,左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右下图为伊犁河谷伊宁市气候资料。(1)推测伊犁河谷中药材品种多、品质优的自然原因。(2)简述新疆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势条件。(3)分析新疆采用“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开发利用中药材方面的积极影响。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国际铁路)成功开行以来,成都、西安、武汉等数十个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去往欧洲多个城市的集装箱班列。截止到2023年10月,中欧班列(渝新欧)稳定运行线路已近50条,通达亚欧100多个城市。目前重庆已经建成了铁、公、水、空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图和中欧海运路线图。(1)结合材料,简述2011-2023年中欧班列沿线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2)简述中欧班列开行对沿线地区经济的有利影响。(3)与海运相比,说明中欧班列铁路运输的优势。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的是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左下图为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右下图为四川省地形图。(1)简述四川省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2)简述四川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有人认为可以在甘孜、阿坝两州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一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及试卷。2.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考生须首先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选择题用2B铅笔准确填涂作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D 2. A【3~4题答案】【答案】3. D 4. A【5~6题答案】【答案】5. A 6. C【7~9题答案】【答案】7. C 8. A 9. B【10~11题答案】【答案】10. C 11. B【12~13题答案】【答案】12. C 13. D【14~16题答案】【答案】14. A 15. B 16. B【17~18题答案】【答案】17. C 18. A【19~20题答案】【答案】19. A 20. A【21~23题答案】【答案】21. A 22. D 23. C【24~25题答案】【答案】24. B 25.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伊犁河谷地形复杂(多山脉),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不同海拔、坡向等环境多样,适宜多种药用植物生存;区域包含河谷、山地等不同地貌,生态环境类型丰富;当地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中药材积累有效成分;生态环境相对洁净,污染少,药材生长受干扰小。(2)新疆可供开发药材超2200种,独有品种多,中药民族药资源全国首位,原料丰富且独特;出台专项规划,从保护种植、研发加工到市场、人才全产业链推进,助力产业发展;伊犁河谷等区域药用植物集中,利于规模化、特色化开发,激发产业潜力。(3)公司:凭借资金、市场渠道和管理经验,统筹生产销售,保障产品推向市场,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与运作效率;注入技术,开展药材品种改良、加工工艺研发,提升药材品质与附加值,推动产业创新。合作社:组织农户规范种植,统一标准(如种植、采收),保障原料质量和稳定供应;增强农户议价能力,维护各方利益。农户:获得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降低种植风险;通过稳定产销渠道增收,提升种植积极性,保障原料持续产出。【27题答案】【答案】(1)线路数量增多,从首列渝新欧班列起步,到2023年稳定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范围扩大,从重庆等少数城市开行,拓展到成都、西安、武汉等数十个城市,通达亚欧100多个城市。运输方式:重庆建成铁、公、水、空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运输方式从单一铁路逐步向综合立体联运发展。(2)对中国沿线城市: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展欧洲市场;促进物流、商贸等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对欧洲沿线城市:扩大中国商品输入,丰富市场供给;带动当地物流、仓储等产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中欧贸易平衡,激活区域经济活力。对沿线跨境区域:加强贸易往来,推动跨境产业链合作(如中欧制造业协同);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带动经济协同发展。(3)铁路运输耗时远低于海运,中欧班列能大幅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速度更快。海运易受台风、海啸、冰冻等海洋灾害及航线拥堵影响,铁路沿陆地运行,受恶劣天气、海洋环境制约少,运输稳定性高。铁路集装箱运输标准化程度高,衔接多式联运便捷,可实现“门到门”高效运输;海运需多次装卸、转运,环节复杂,效率较低。【28题答案】【答案】(1)四川省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部(如甘孜、阿坝等地)城市化地区分布少。(2)多平原、丘陵,地形较平坦,利于农耕;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众多(结合四川省地形图中河流分布),灌溉水源充足;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3)赞成理由:甘孜、阿坝两州(属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资源丰富(如高原风光、民族文化等),大规模旅游开发可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与居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不赞成理由:两州生态环境脆弱(高原、山地地形,生态恢复难),大规模旅游开发易破坏生态,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且可能冲击当地传统文化,不利于生态与文化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