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3.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自学探究】定义:力的释放。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地几个基本概念震中距:等震线:烈度:定义:是表示地震释放的等级。地震一次地震只有个震级质震级最先提出的是分类标准级发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级发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定义: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和灾一次地震有个烈度震级震源深度烈度影响因素震中距地质构造害地面建筑物易发区:板块与的交界处分布地震带地震带地震带定义:是山地斜面坡上不稳定的,在作用下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岩体植被形成(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地势滑坡山地丘陵区多发区工程建设的地区滑坡体的影响强度的因素滑坡体的危害定义:是山区沟谷中的由、等引发的,含有大量、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地形形成条件具有丰富的短时间内有大量危害定义:是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洪水现象发生条件:以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分类定义:是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涝渍水发生条件:在、排水不畅的洪涝从气候看:中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文分布地区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多发从地形看:低湿洼地易发生灾定义:指由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发生地区:在或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相互影响的地区发生季节:季节风暴潮台风风暴潮影响地区:台风影响的害特点:来势,速度、强度、破坏力分类发生季节:季节温带风暴潮发生地区:沿海地区,以欧洲沿岸、美国、我国沿海为多特点: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农作物病害:、、棉花枯萎病、分类森林病害:、松疱锈病、、泡桐丛枝病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作物的抗病力降低生病害发病原因外来入侵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死亡,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物常见的:、黏虫、水稻螟、棉铃虫农作物虫害危害最大的:蝗虫灾常见:松材线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虫害和鼠害森林虫害最具危险性的:害鼠害:重灾区——、及森林危害发生季节:季节有害生物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成因适宜繁殖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带的概念:全球自然灾害地空间上的分布现象主要灾害:全球75℅的,80℅以上的,2/3的、以及世界主要环太平洋沿岸损失严重的原因:、经济发达自然灾害带主要灾害:灾害,灾主要灾害带北纬20度—灾害,山地—50度之间灾害严重的原因:地势高差,自然灾害带地形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台风现象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2.寒潮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B.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日本和东南亚国家3.下列四在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A.稻瘟病B.蝗虫C.森林火灾D.赤潮5.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台风过境6.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隆冬季节B.盛夏季节C.初春季节D.仲秋时节7.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A.干旱B.寒潮C.地震D.热带气旋8.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A.震中B.震级C.震源D.震波9.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C.植被覆盖较差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10.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非洲11.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D.降水丰富的山地12.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台风、夏秋季节节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C.寒潮、春秋季节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1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城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14.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重力能B.地球的内能C.重力能D.潮汐能二、综合题: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16.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1)B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依据是:。(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社会原因是: 。(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C5.B6.C7.A8.C9.C10.B11.B12.D13.D14.C二、综合题:15.(1)④②(2)A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 http: / / www.21cnjy.com )坡、泥石流。原因: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②地势起伏,坡度较陡;③降水集中,植被较少。(3)B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16.(1)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多从西南流向东北。(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3)突发性 群发性 防灾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严密监视相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及时接收和发布BCA0°100°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