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若A×40=860,则A×4=(  )
A.86 B.43 C.8600
2.一根4千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  )米。
A.1000 B.2000 C.3000
3.有语文、数学、品德三种书,小明、小丽、小红各拿一本;小明说:“我拿的是数学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语文书”。小红拿的是(  )书。
A.数学 B.语文 C.品德
4.在24×12的计算中,表示的是(  )。
A.12个24的和 B.10个24的和 C.1个24的和
5.(  )打字打得更快。
小强:我4分钟打了385个字
小红:我5分钟打了512个字。
A.小红 B.小强 C.一样快
6.下列的图形中有(  )个是对称图形.
A.2 B.3 C.5
7.妈妈买了三种水果,其中梨比苹果少1个,桃子比梨少3个。三种水果中数量最多的是(  )。
A.苹果 B.梨 C.桃子
8.甲说:“可把1991部电话按每部电话与5部电话相连接的方式连接起来.”乙说:“不可能把1991部电话,按每部电话与5部电话相连接.”你认为(  )
A.乙对 B.甲对 C.甲乙都对 D.甲乙都不对
二、判断题
9.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
10.将图形平移或旋转后,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
11.6□4÷3,要使商的中间有0,余数也是0,□里只能填2。(  )
12.960×80与96×800的积相等。(  )
13. 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0。 (  )
14.3□×45,要使积的末位是0,□里只能填2。(  )
15.2米的彩带用去 ,还剩下 米。(  )
三、填空题
1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红今年上三年级,她身高145   ,体重38   。她在超市买了一袋苹果共5个,每个大约重200   ,这袋苹果一共重1   。
17.817÷4的商是   ,余数是   。
18.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818,余数是2,除数正好是余数的4倍,则除数是   ,商是   。
19.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20.402÷6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26×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1.如图所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ABCD,那么∠1=   °
22.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所得到的3个余数之和是50,那么这个整数是   。
23.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每段长度是这根绳子的   。(填分数)
四、口算与估算
24.直接写得数。
400×5= 16×5= 5.9+4.5= 229×0 = 2.8+2=
6.9-5.6= 60×40 = 3.4-1.5=
五、竖式计算
25.列竖式计算。
32×12= 27×23= 18×27=
72×49= 34×74= 16×71=
48×34= 82×16= 47×93=
66×67= 77×18= 77×26=
六、脱式计算
26.脱式计算。
(1)350÷7×12 (2)65×21—36
七、操作题
27.怎样移动图形①~⑤,即可顺利地拼成书桌?
八、解决问题
28.下面是一个楼梯的截面图,楼梯共有10级台阶,每级台阶的高都是20cm,这个楼梯的截面周长是多少米?
29. 5只动物同时过河,怎样乘船比较合适
30.一次能全部运走吗?
31.阳光小学三年级有8个班,每班42人。学校的报告厅里有23排座位,每排15个。三年级同学集体到报告厅开会,够坐吗?
32.体育老师对六年级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图①是根据六(1)班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画的图,图②是根据六(2)班男生的成绩画的图。哪个班男生的成绩好些?
33.已知被除数是248,除数是3,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4.星红小学每间教室里安装8组日光灯和4台吊扇,一共安装了144组日光灯。星红小学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一共安装了多少台吊扇
35.某医院要组织42 名“白衣天使”旅游,怎样租车最便宜?(限乘人数不包含司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4=86。
故答案为:A。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4千米=4000米
4000÷2÷2=2000÷2=1000(米)
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100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每对折1次,长度是原来的一半;对折2次,长度是原来一半的一半,据此解答。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故答案为:B。
【分析】从题中可以得到,小明拿的是数学数,小丽拿的不是语文书,那么她拿的是数学书,所以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在24×12的计算中,表示的是12个24的和。
故答案为:A。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小强:385÷4≈96(个/分)
小红:512÷5≈102(个/分)
小红打字快。
故答案为:A。
【分析】打的字数÷打的时间=打字速度。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这几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共5个.
故答案为:5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左右两边能够完全相同,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由此判断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答】 梨比苹果少1个,桃子比梨少3个,则桃子比苹果少1+3=4个,则苹果最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条件“ 梨比苹果少1个”可知,苹果比梨多1个,由条件“桃子比梨少3个”可知,梨比桃子多3个,则苹果最多,梨第二,桃子最少,据此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于每条线连接2部电话,
则连接的线数为:1993×5÷2=4977.5条,
这不是个整数,所以不能.
故选:A.
【分析】因为1991部电话中的每一部都与其他的5部相连接,则连接的线数为:1993×5÷2=4977.5条,(每条线连接2部电话)
这不是个整数,所以不能.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许多图案都是由一些规则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得到的。
10.【答案】正确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要使6□4÷3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1、2;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6□4÷3中,被除数最高位6是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小于3即可。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960×80=96×80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由于计算中积的末尾可能会产生0,所以积末尾0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0×45=1350
32×45=1440
34×45=1530
36×45=1620
38×45=1710,3□×45,要使积的末位是0,□里可以填0、2、4、6、8。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因数的个位数是5,只要和5相乘得整十的数,3□×45积的末位都是0。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2米的彩带用去 米,还剩下 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去 ”表示把总长度平均分成4份,用去了3份。它与“用去了米”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6.【答案】厘米;千克;克;千克
【解析】【解答】解:小红今年上三年级,她身高145厘米,体重38千克;她在超市买了一袋苹果共5个,每个大约重200克,这袋苹果一共重1千克。
故答案为:厘米;千克;克;千克。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17.【答案】204;1
【解析】【解答】解:817÷4=204......1
817÷4的商是204,余数是1。
故答案为:204;1。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18.【答案】8;102
19.【答案】;;;
【解析】【解答】; ;
; 。
故答案为:;;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据此解答。
20.【答案】十;两
【解析】【解答】解:因为最高位4小于6不够除,所以需要看前两位,则402÷6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26×50=1300。
故答案为:十;两。
【分析】整数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1.【答案】135
【解析】【解答】解:∠1=90°+45°=135°。
故答案为:135。
【分析】看图可知:∠1是由一个直角及∠ACD组成。AD和DC是正方形的两条边,所以AD=DC,并且∠ADC是直角,所以△AD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我们可知∠ACD=45°,所以∠1=直角+∠ACD=90°+45°。
22.【答案】29
【解析】【解答】解:这个整数是29。
故答案为:29。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整数是除数,(70+110+160)-50=290, 50÷3=16……2,除数应当是290的大于17小于70的约数,只可能是29和58,110÷58=1…….52,52 > 50,所以除数不是58。70÷29=2...….2,110÷29=3.....3,160÷29=5.……5,12+23+15=50,所以这个除数是29。
23.【答案】
【解析】【解答】解: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每段长度是这根绳子的。
故答案为:。
【分析】把一根绳子对折1次平均分成2段,再对折1次平均分成4段,根据分数的意义确定每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积可。
24.【答案】400×5=2000 16×5=80 5.9+4.5=10.4 229×0 = 0 2.8+2=4.8
6.9-5.6=1.3 60×40 =2400 3.4-1.5=1.9
【解析】【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解答;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据此解答。
25.【答案】解:32×12=384
27×23=621
18×27=486
72×49=3528
34×74=2516
16×71=1136
48×34=1632
82×16=1312
47×93=4371
66×67=4422
77×18=1386
77×26=2002
【解析】【分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26.【答案】(1)600;(2)1329
27.【答案】解:①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5格;②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7格;③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10格;④向上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6格;⑤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7格,即可顺利地拼成书桌。
【解析】【分析】图形的平移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距离决定的,先找对应点,然后对比对应点的变化,找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8.【答案】解:楼梯向上、向右平移后,刚好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280厘米,
长方形的宽:20×10=20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200+280)×2=480×2=960(厘米)
960厘米=9.6米
答:这个楼梯的截面周长是9.6米。
【解析】【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
29.【答案】解:5吨=5000千克
4800+180=4980(千克)
220+35+340=595(千克)
答:大象和马乘限载5吨的船,剩下的三只动物乘限载600千克的船比较合适。
【解析】【分析】先单位换算5吨=5000千克,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看哪几只动物质量的和小于或等于哪只船的限载质量,才能同时乘船。
30.【答案】解:800×7=56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600>5000
答:一次不能全部运走。
【解析】【分析】1个箱子的质量×7=7个箱子的质量,7个箱子的质量>卡车的载重,说明一次不能全部运走。
31.【答案】解:8×42=336(人)
23×15=345(人)
336人<345人
答:够坐。
【解析】【分析】学校报告厅可以坐的人数=平均每排能坐的人数×排数,阳光小学三年级的人数=平均每班的人数×三年级班级的个数,然后比较大小。
32.【答案】解:六(2)班男生的成绩好一些。
【解析】【分析】观察每个数量的人数的个数,图①中数量少(低于5个)的人数比较多,图②中数量多的(超出5个)的人数比较多,所以二班的成绩好一些。
33.【答案】248÷3=82……2
答:商是82,余数是2。
【解析】【分析】已知被除数、除数,要求商和余数,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列式解答。
34.【答案】解:144÷8=18(间)
18×4=72(台)
答:星红小学一共有18间教室,一共安装了72台吊扇。
【解析】【分析】一共安装的日光灯组数÷每间教室里安装的组数=教室的间数,教室的间数×每间教室里安装的吊扇台数=一共安装的吊扇台数。
35.【答案】解:方案一:全租小车。
42÷6=7(辆),100×7=700(元)
方案二:全租大车。
42÷9=4(辆)……6(人),4+1=5(辆)
120×5=600(元)
方案三:租4辆大车和1辆小车。
42÷9=4(辆)……6(人),6÷6=1(辆)
120×4+100×1
=480+100
=580(元)
580<600<700
答:租4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便宜。
【解析】【分析】先全部租小车,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小车乘的人数求出辆数,然后计算总费用。再全部租大车,用总人数除以大车乘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把余下的人也租1辆大车,然后计算费用。还可以在第二种方案剩下的人数租1辆小车,这样租4辆大车,1辆小车,然后计算总费用。比较三种租车方案的费用,选择最便宜的方法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