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巴西》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的保护措施。【教学重难点】运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分为“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三个部分,对巴西的学习不仅是了解一个国家,也间接了解拉丁美洲。学生通过对巴西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的学习达成“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出某国家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等。本节课程以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砖国家经济迅速崛起为背景。通过分析巴西经济崛起的地理条件和破坏热带雨林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人地协调的观念。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材料】金砖国家 【提出问题】 你知道BRICS是什么吗 回答问题 通过金砖国家的经济崛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 发展中的工农业 【展示图片】巴西农业和农产品分布 【提出问题】 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的农产品 读图思考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概括明确:巴西咖啡、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展示材料】南美洲气候类型图 【提出问题】读图说出巴西的气候类型 读图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展示材料】气候统计图、甘蔗、咖啡树的生长习性 【提出问题】根据甘蔗、咖啡树的生长习性和巴西的气候特征,分析巴西为什么适合种植甘蔗和咖啡 阅读材料,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概括明确: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作物【展示材料】 巴西地形图 【提出问题】说出巴西主要的地形区,归纳总结巴西的地形特征 读图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概括明确: 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展示材料】巴西农业和农产品分布 【提出问题】读图找出咖啡和甘蔗的主要种植地区 读图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展示材料】 南美洲气候类型图、巴西地形图 【提出问题】 根据甘蔗、咖啡树的生长习性结合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咖啡和甘蔗主要产区这样分布的原因 读图思考,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括明确:甘蔗主要分布在东北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更加湿热;咖啡主要分布在20°S以南的低山和东部沿海地区,气候炎热,阳光充足【展示材料】巴西的居民 【提出问题】 阅读材料说一说巴西为什么有许多像卞卡这样的家庭 阅读材料,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展示材料】 巴西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 阅读材料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明确: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为巴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示材料】巴西的矿产分布 【提出问题】 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在图上任意找出三座城市,完成下表。总结巴西工业集中分布在哪里 读图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展示材料】 巴西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分布、巴西主要城市和人口密度分布 【提出问题】巴西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读图思考,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括明确:巴西东南沿海地区靠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气候温和,巴西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环节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讲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合作讨论 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展示视频】巴西亚马孙雨林2019年11月砍伐面积创纪录 【提出问题】 巴西为什么要砍伐热带雨林 落实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概括明确:为了经济发展,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展示材料】亚马孙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 【提出问题】 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阅读材料,合作讨论 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环节四 当堂练习环节五 课堂小结四、当堂练习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巴西大豆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优越B.全年高温多雨C.大部分位于亚马孙河流域D.大部分位于回归线以北2.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2019年8月发生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烧毁了大面积的雨林,引起全球关注。据此完成3~4题。3.此次森林大火会导致( )A.氧气释放增加 B.二氧化碳吸收减少C.雨林植物种类增加 D.大气对地面增温作用减弱4.有利于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大规模兴建牧场,发展乳畜业 B.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开发雨林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据此回答5~6题。5.影响巴西铁路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城市C.气候 D.资源6.利用巴西的矿产资源最有利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 B.有色金属C.钢铁 D.化工【参考答案】A;B;B;C;B;C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巴西(第2课时)二、发展中的工农业1.农业主要农产品:咖啡、甘蔗、柑橘、大豆自然条件:气候湿热,地形平坦2.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3 / 4(共27张PPT)第九章 西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 巴西第二课时辨识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归纳巴西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描述巴西人口的特点,探究其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工业分布等因素的关系。获取知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一起挑战使用工具地图、图片、数据。得到素养学习目标·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探究其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工业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认识巴西工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认识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分析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究热带雨林合理的开发与保护途径。地理实践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五个国家经济迅速崛起。目前,金砖五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达到2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金砖国家(BRICS),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情境导入:金砖国家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自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巴西的经济开发经历了三次繁荣时期。1548年,从非洲引种甘蔗后,制糖业迅速发展,形成1550~1700年巴西第一个经济繁荣时期。甘蔗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因此,沿海一带成为蔗糖海岸。1690~1800年,因黄金和金刚石的开采而形成巴西第二个经济繁荣时期。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先后发现金矿和金刚石矿,淘金采矿者蜂拥而至。1840~1930年,圣保罗州大量种植咖啡形成第三个巴西经济繁荣时期,桑托斯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咖啡输出港。二战前巴西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思考,葡萄牙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生产分组讨论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的农产品。( 限时3分钟)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巴西主要的农作物:可可、咖啡、玉米、甘蔗、大豆巴西农业区的分布:东南沿海地区巴西甘蔗园收割巴西咖啡园巴西咖啡园晒豆分组讨论分析巴西甘蔗和咖啡的种植条件。( 限时3分钟)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要求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咖啡树最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1.5℃以上,绝对最低气温在4℃以上。年降雨量在1250mm以上,日照充足。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作物根据甘蔗、咖啡树的生长习性和巴西的气候特征,分析巴西为什么适合种植甘蔗和咖啡。( 限时3分钟)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巴西主要矿产和工业的分布分组讨论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的矿产和工业( 限时3分钟)巴西主要的矿产:铁、锰、金、石油、煤、钨等。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汽车工业等。巴西工业区的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限时3分钟)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靠近原料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气候温和( 限时3分钟)分组讨论巴西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限时3分钟)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支线客机生产国2013年,巴西的全国汽车生产总量达到374万辆,位居全球第7位思 与 学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在巴西的汽车加油站,往往能看到一排加油机,分别对应不同比例的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巴西政府规定,汽油中必须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巴西的汽车都使用混合燃料。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西汽车靠“喝进口油”才能在路上跑。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巴西充分发挥热带气候的优势种植甘蔗,积极发展生物燃料。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甘蔗年产量常年居世界第一。以甘蔗为原料提取乙醇能有效缓解巴西的能源问题。课堂活动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限时3分钟)1.20世纪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区种植大豆。结合下图,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巴西南部适合种植大豆的原因。巴西气候的分布巴西地形的分布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灌溉技术、研制高效农药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优良品种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温带作物。19世纪未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巴西的大豆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各国,是我国与巴西贸易中重要的商品。巴西南部纬度较高,属亚热带,气候相对凉爽。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适合大豆种植。课堂活动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限时3分钟)2.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在大量引进大豆品种的基础上,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结合下图,说说育种技术对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影响。巴西大豆主产区(2020年)育种技术提高了大豆对环境的适应性(耐热性),大豆主产区向热带地区扩张。巴西气候的分布课堂活动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限时3分钟)3.结合下列资料,说明科技对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巴西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因此大豆的种植面积显著增加。采用高效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巴西大大豆产量显著提高。1970年巴西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大豆种植面积不足10万公顷。2020年巴西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大豆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公顷。( 限时3分钟)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调节全球气候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限时3分钟)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分组讨论巴西为什么要砍伐热带雨林。( 限时3分钟)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人们砍伐雨林,焚烧野草在烧荒后的土地上开展农牧业。为了养殖更多的牛羊,人们砍伐雨林,种植牧草。为了扩大农场面积,人们砍伐雨林,开垦农场。为了得到更多木材,人们砍伐雨林。许多大树遭受灭顶之灾。为了开发矿产资源,人们砍伐雨林,修公路,办工厂。( 限时3分钟)课堂活动讨论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 限时3分钟)请你进一步查找资料,加入他们的讨论。谈谈你对保护与开发热带雨林的看法, 写下你的论点和论据。论点:论据: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巴西大豆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全年高温多雨C.大部分位于亚马孙河流域 D.大部分位于回归线以北2.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2019年8月发生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烧毁了大面积的雨林,引起全球关注。据此完成3~4题。3.此次森林大火会导致( )A.氧气释放增加 B.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C.雨林植物种类增加 D.大气对地面增温作用减弱4.有利于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大规模兴建牧场, 发展乳畜业 B.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开发雨林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据此回答5~6题。5.影响巴西铁路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城市C.气候 D.资源6.利用巴西的矿产资源最有利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 B.有色金属C.钢铁 D.化工主要农产品:咖啡、甘蔗、柑橘、大豆自然条件:巴西气候湿热,地形平坦,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农业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飞机主要工业中心: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分布: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工业巴西的经济发展搜集资料,了解巴西政府以及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探究实践桑巴舞旋欢意畅,足球风劲热情彰。咖啡香漫天涯路,南美明珠绽异光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巴西(第2课时)教案.docx 第2节 巴西(第2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