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海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下列器官中,位于腹腔右上部的是( )A. 胃 B. 肺 C. 肝 D. 小肠2.下列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描述是( )①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②小肠有皱襞和绒毛③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3.尿液形成过程中,与完成重吸收作用相关的结构是(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输尿管 D. 肾小管4.如图是某反射弧模式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A. 感受器B. 传出神经C. 神经中枢D. 效应器5.人的手碰到针尖就会马上缩回,然后感到疼痛。产生缩手动作和感觉疼痛的神经中枢依次是( )A. 脊髓,大脑 B. 大脑,脊髓 C. 脊髓,脊髓 D. 大脑,大脑6.下列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暴饮暴食相关的疾病是( )A. 艾滋病 B. 肺炎 C. 肥胖 D. 呆小症7.实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测定水蚤的心率。图中水蚤心脏的编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下列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C.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D. 抗体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9.与人体第二性征出现有关的激素主要是( )A. 胰岛素 B. 性激素 C. 生长激素 D. 甲状腺激素10.如图①~③表示人工呼吸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11.下列属于苔藓植物特征的是( )A. 根系发达 B. 依靠种子繁殖C. 植株高大 D. 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12.鲸属于哺乳类而非鱼类,其不同于鱼类的特征有( )A. 依靠鳍进行游泳 B. 利用鳃进行呼吸 C. 以乳汁哺育幼仔 D. 体表覆盖鳞片13.科学家在三峡地区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夷陵虫化石。经研究,夷陵虫身体分节,有背腹分化和两侧对称的特点,如图所示。目前对夷陵虫所属类群尚无定论,从形态特征上看,夷陵虫最接近于( )A. 腔肠动物 B. 线虫动物 C. 环节动物 D. 软体动物14.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青霉,其中属于繁殖结构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5.某兴趣小组探究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降解效果(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表组别 处理方式 7天的降解率甲 无微生物 5%乙 酵母菌 12%丙 乳酸菌 8%丁 酵母菌+乳酸菌 25%A. 酵母菌和乳酸菌共同作用的降解效果优于单一菌种B. 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降解效果一定比无氧环境下更好C. 乳酸菌降解能力比酵母菌强D. 所有微生物均能降解厨余垃圾16.下列分类阶元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A. 界 B. 纲 C. 属 D. 种17.沙漠中仙人掌的叶为刺状,这种适应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光照 B. 水分 C. 温度 D. 土壤18.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可以用来( )①科学灭鼠,避免鼠害泛滥②规划渔业捕捞,控制捕捞量③制定针对性策略,保护濒危动植物④随意砍伐林木,获取充足木材资源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淀山湖中的水生植物和鱼类 B. 长兴岛郊野公园内的所有动物C. 大金山岛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 上海植物园里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20.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A. 对湿地进行大规模围垦造田 B. 定期对湿地的动植物种群进行监测C. 向湿地大规模排放工业废水 D. 在湿地核心区域频繁举办大型观光活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21.内环境稳定性的维持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表1为小申运动前后的几种生理数据,请回答:表1心率(次/分) 呼吸频率(次/分)运动前 75 14运动中 150 30运动结束后10分钟 78 16(1)比较运动前后的人体生理数据,可以发现:运动时,心率会 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运动结束后10分钟,心率会逐渐 _____。这表明,人体的心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保持 _____的状态。(2)运动时,呼吸频率会 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3)上述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是由 ______系统和 ______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小申在运动中不慎摔伤膝盖,出现了血流不止的现象。表2是他的血常规检测报告单的部分数据,如图是他的血液涂片示意图,请回答(方括号内填写编号):表2检测项目 结果 参考值白细胞 8.9×109/L (4~10)×109/L红细胞 5.2×1012/L (3.5~5.5)×1012/L血红蛋白 148g/L 120~176g/L血小板 81×109/L (100~300)×109/L(4)小申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中异常的血细胞是图中的[______],其数量 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参考值。(5)假如小申没有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导致伤口被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则图中[______]的数目可能增加。(6)下列对小申伤口处理的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A.用干净纱布按压伤口进行止血B.如果伤口较深,应立即在伤口处涂碘酒消毒C.用绷带包扎伤口时,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D.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22.图1是人体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图2是某家族卷舌性状的遗传图解。请回答:(1)人体体细胞中第23对染色体在男性和女性中形状差异较大,称为 ______染色体。图1表示的是 ______(选填“男性”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2)染色体是由DNA和 ______组成的。DNA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称为 ______。(3)据图2分析,父母都能卷舌,儿子不能卷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23.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常在餐后一段时间出现左上腹腹胀、腹痛或反酸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会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在日常生活里,共用餐具、水杯等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机会。图1为胃壁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1)胃是人体的消化 ______(选填“器官”或“系统”)。(2)胃溃疡主要的受损部位是图1中的 ______(选填“①”“②”“③”或“④”)。(3)幽门螺杆菌 ______(选填“有”或“无”)成形细胞核。(4)如图2所示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之一。患者购买时,______(选填“不需要”或“需要”)医生的处方。(5)提出一条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措施:______。24.南宋《山家清供》中记载的名菜“蟹酿橙”是以柑橘类果实为容器,挖去果肉后填充蟹肉蒸熟烹饪而成。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用甜橙果实作为容器烹饪这道名菜。图1是河蟹一个附肢的形态示意图,图2是甜橙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河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具有坚硬的 ______,能够保护内部器官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和附肢均 ______,有助于灵活运动。(2)图2中,甜橙的花粉从③______中散发出来落在④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甜橙的果实是由①______发育而成;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是由许多②______发育而成。(3)同学们发现,使用甜橙(Citrus sinensis)烹饪后,蟹腥味较重且口感不佳。若想换用一种与甜橙同属的柑橘类果实作为容器,应选用 ______。A.Citrus junosB.Fortunella margaritaC.Poncirus trifoliataD.Solanum lycopersicum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兴趣小组同学前往生态果园,参观了“蟹稻共生”区域和柑橘类果树立体种植区域。(4)在“蟹稻共生”区域中,蟹粪能作为水稻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水稻上的飞虱等昆虫是幼蟹的天然饵料。请再举一例说明“蟹稻共生”养殖模式的优势:______。(5)参观后,同学们对如何建设生态果园提出了如下两条不同的建议,并列举了4条具体措施。请将与建议配对的措施编号填入表格右列。措施编号建议一提高资源利用率 ______建议二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______①果树下种植耐阴草药,充分利用光能②在果园内引入天敌昆虫,控制虫害③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④果园四周种植防护林,防止风沙侵蚀25.红树是指秋茄、桐花树、木榄等一类植物,因其树枝断面易氧化成红色而得名。请回答:(1)部分种类的红树具有“胎生”繁殖的现象,它们的种子直接在果实内萌发,成熟后脱离母树直接插入泥滩生长。它们属于 ______。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种子植物D.苔藓植物(2)某种红树具有“叶椭圆形,叶尖钝圆;叶对生着生,革质;胎生果实”等特征。若使用以下检索表,鉴定其具体名称,检索的顺序是 ______(选填“1→2→3→4”或“1→2→3→5”)。红树林不仅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被称为“蓝碳”库。如图是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3)图中直接影响某种小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有 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虾类和蟹类之间是 ______关系。(4)鹭可以从多条食物链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若每个营养级间能量流动的效率相同,写出鹭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5)若蟹类的数量减少,在短时间内浮游动物的数量将 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但一段时间后蟹类、浮游动物的数量又可以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6)腐生细菌和真菌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的作用是 ______。(7)红树林通过 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储存“蓝碳”。(8)A、B、C三个沿海城市尝试引种红树,A、B两地引种成功,而C地红树无法存活三地的主要环境因子数据如表。据表推测,限制C地红树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 ______。表地区 年均雨量(毫米) 最高年均气温℃ 最低年均气温(℃ 环境盐度(%)A 1071.4 24.4 17.5 18.95B 1081.7 24.4 17.5 16.80C 1080.5 10.8 4.0 17.40(9)提出一条保护红树林的具体措施:______。26.利用红外相机可以通过监测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记录动物的活动。为调查生境花园中动物的种类,对A、B、C三个生境花园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进行了红外相机拍摄,得到了如表所示结果。请回答:表生境花园 植被复杂程度(植物种类数) 鸟类种类数 猫的探测比例A 8种 3种 85%B 15种 8种 40%C 22种 11种 12%注:“猫的探测比例”是指红外相机拍摄到猫活动的天数占总调查天数的比例(1)研究时,三个生境花园面积、光照、观察时段等条件应尽可能 ______(选填“保持一致”或“不同”)。根据数据推测,生境花园中鸟类种类数随植被复杂程度的增加而 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随猫的探测比例增加而 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若要进一步研究生境花园中某一因素对鸟类种类数的影响,还可以从人类活动、植被类型或邻近绿地的数量等角度提出一条假设: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C 【解析】解:胃位于人体的左上部,肺位于胸腔,肝位于人体的右上部,小肠位于人体的中下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人等哺乳动物的体内有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有心脏,肺器官;腹腔内有胃、肠、肝脏等器官。掌握人体的构造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A 【解析】解:①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约有5~6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②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③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物质;因此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描述是①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小肠的结构和功能。3.【答案】D 【解析】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故尿液形成过程中,与完成重吸收作用相关的结构是肾小管,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尿液的形成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掌握尿液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B 【解析】解: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皮肤是感受器,肌肉是效应器,缩手反射中,传出神经迅速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故①表示的是传出神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图中:①传出神经。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A 【解析】解: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完成缩手反射和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脊髓和大脑。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关键。6.【答案】C 【解析】解: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与缺乏体育锻炼和暴饮暴食没有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B、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部感染,与缺乏体育锻炼和暴饮暴食没有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C、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和暴饮暴食会导致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肥胖的风险,C符合题意。D、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与缺乏体育锻炼和暴饮暴食没有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知识。7.【答案】C 【解析】解:水蚤体小,呈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水蚤的心脏呈白色,位于腹部偏上部位。故图中水蚤心脏的编号是③,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图中:①复眼、②胸肢、③心脏、④卵巢。掌握水蚤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D 【解析】解:ABC、皮肤的屏障作用、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C不符合题意。D、抗体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故选:D。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掌握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B 【解析】解:雄激素和雌激素会分别促进男孩和女孩第二性征的出现。因此,与人体第二性征出现有关的激素主要是性激素,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官外男女性特有的外部特征。掌握性激素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B 【解析】解:人工呼吸正确的操作步骤:若口中有异物,先挖出口中异物;放正头部;急救者将一只手放在病人颈后,抬高颈部,另一只手按压病人前额,以使病人头部向后切斜;再用压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子,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包绕住病人的唇,将气体吹入口中,吹气完毕,松开鼻孔的手,让病人把肺内的气“呼”出。再重复上述步骤,正确顺序应为:①→②→③。故选:B。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掌握人工呼吸是解题关键。11.【答案】D 【解析】解:A、苔藓植物通常没有真正的根,而是有假根,这些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并不具备发达的根系来吸收水分和养分,A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而不是种子。种子繁殖是种子植物(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C、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它们没有输导组织来输送水分和养分,这限制了它们的生长高度,C不符合题意。D、苔藓植物虽然简单,它们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D符合题意。故选:D。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为假根。假根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2.【答案】C 【解析】解:鲸是胎生,以乳汁哺育幼仔,属于哺乳动物,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不断向前游动,鱼卵生,体外发育,C正确,ABD错误。故选:C。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不断向前游动。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哺乳动物、鱼类的特征。13.【答案】C 【解析】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夷陵虫身体分节,有背腹分化和两侧对称的特点,所以夷陵虫属于环节动物,C正确,ABD错误。故选:C。(1)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2)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3)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4)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正确识记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答类似题的关键。14.【答案】A 【解析】解:青霉是多细胞真菌,通过孢子来进行繁殖,由图可知,属于青霉繁殖结构的是①孢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图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④细胞核。掌握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A 【解析】解:A、由表格可知,丁组7天的降解率高于甲、乙、丙组,则说明酵母菌和乳酸菌共同作用的降解效果优于单一菌种,A正确。B、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故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降解效果不一定比无氧环境下更好,B错误。C、由表格中7天的降解率可知,酵母菌的降解能力比乳酸菌强,C错误。D、只有营腐生的微生物才能降解厨余垃圾,D错误。故选:A。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答案】A 【解析】解: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分类的单位和特点。17.【答案】B 【解析】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B正确,ACD错误。故选: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8.【答案】A 【解析】解:①了解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特点后,我们可以科学灭鼠,避免鼠害泛滥,①符合题意;②了解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应规划渔业捕捞,控制捕捞量,合理的利用渔业资源,②符合题意;③在了解相关濒危动、植物种群的特点后,可以制定针对性策略,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保护濒危动植物,③符合题意;④应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能随意砍伐林木,④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2、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可以让我们对野生生物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掌握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答案】C 【解析】解:A、淀山湖中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B、长兴岛郊野公园内的所有动物只有消费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C、大金山岛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确。D、上海植物园里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只有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故选:C。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B 【解析】解:A、对湿地进行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A不符合题意。B、定期对湿地的动植物种群进行监测,有助于预测动物种群数量的增减趋势,从而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种群崩溃或失衡,有利于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B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化学毒素等有害物质,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或毒性累积,破坏水生植物和动物栖息环境,生物种类减少,不利于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C不符合题意。D、在湿地核心区域频繁举办大型观光活动,人流密集,产生大量垃圾,还会伴随噪音、交通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生物的生存,不利于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B。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2、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1.【答案】增加;减小;动态变化; 增加; 神经;内分泌; ①;低于; ③; B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运动时的心率从75次/分增加到150次/分,运动结束后10分钟心率降至78次/分。因此,运动时心率会增加,运动结束后心率会逐渐减小,这表明人体的心率是保持动态变化的状态。(2)根据表格数据,运动时的呼吸频率从14次/分增加到30次/分,因此运动时呼吸频率会增加。(3)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调节和控制的。(4)根据表格数据,小申的血小板数量为81×109/L,低于参考值(100~300)×109/L。图中的①血小板数量低于参考值。(5)如果伤口被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白细胞的数量可能会增加,因为白细胞是身体对抗感染的重要细胞。因此,图中③白细胞的数目可能增加。(6)对于小申伤口处理步骤的分析:A.用干净纱布按压伤口可以帮助止血,A正确。B.如果伤口较深,不应立即在伤口处涂碘酒消毒,因为这可能会加剧炎症或损伤深层组织,应先清洁伤口再进行消毒,B不正确。C.用绷带包扎伤口时应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C正确。D.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是必要的,D正确。故选:B。故答案为:(1)增加;减小;动态变化;(2)增加;(3)神经;内分泌;(4)①;低于;(5)③;(6)B。图中①为血小板,②为红细胞,③为白细胞,④为血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心率、出血的初步护理。22.【答案】性;男性 蛋白质;基因 变异 【解析】(1)图1中显示人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1对染色体在形状上相互间具有大差异,称为性染色体。图1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图1表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组成。(2)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称为基因。(3)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据图2分析,父母都能卷舌,儿子不能卷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故答案为:(1)性;男性。(2)蛋白质;基因。(3)变异。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变异的概念,男、女染色体的组成及人类的性别决定。23.【答案】器官 ④ 无 不需要 食物要充分煮熟(或聚餐时使用公筷、或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等) 【解析】(1)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人体的消化器官。(2)胃溃疡主要的受损部位是图1中的④黏膜层和③黏膜下层,严重时,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3)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4)如图2所示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之一,具有OTC标识,属于非处方药,所以患者购买时,不需要医生的处方。(5)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措施有:食物要充分煮熟、聚餐时使用公筷、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等,防止病从口入,切断其传播途径。故答案为:(1)器官(2)④(3)无(4)不需要(5)食物要充分煮熟(或聚餐时使用公筷、或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等)(1)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3)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4)处方药(Rx)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非处方药(OTC)不需凭处方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5)图中的①浆膜、②肌层、③黏膜下层、④黏膜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特点、器官的概念、胃的结构与功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安全用药的常识等相关知识。24.【答案】外骨骼;分节; 花药;子房;胚珠; A; 例如,除了蟹粪作为天然有机肥和水稻上的飞虱等昆虫作为幼蟹的天然饵料之外,蟹在稻田间活动还能帮助松动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稻田的水也能为蟹提供生存环境,这种共生关系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①③;②④ 【解析】(1)河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这层外骨骼不仅能够保护内部器官,还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同时,河蟹的身体和附肢都呈现出分节的特征,这种结构使得它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动。(2)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甜橙的花粉从③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在④柱头上的过程,这被称为传粉。甜橙的果实是由①子房发育而来的,而果实中的许多种子则是由许多②胚珠发育而成。(3)甜橙学名为Citrus sinensis,根据双名法规则可知,其属名为Citrus;若想换用一种与甜橙同属的柑橘类果实作为容器,应选用A.Citrus junos(柚子),柚子和甜橙同属。(4)“蟹稻共生”养殖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例如,除了蟹粪作为天然有机肥和水稻上的飞虱等昆虫作为幼蟹的天然饵料之外,蟹在稻田间活动还能帮助松动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稻田的水也能为蟹提供生存环境,这种共生关系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5)①通过种植耐阴草药,可以在果树下方的空闲土地上再利用光能,增加收益。③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这样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再利用,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①③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②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维护果园生态平衡。④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保护果园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④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故答案为:(1)外骨骼;分节;(2)花药;子房;胚珠;(3)A;(4)例如,除了蟹粪作为天然有机肥和水稻上的飞虱等昆虫作为幼蟹的天然饵料之外,蟹在稻田间活动还能帮助松动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同时稻田的水也能为蟹提供生存环境,这种共生关系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5)①③;②④。(1)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传粉。(3)林奈的双名法是指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图2中,①子房、②胚珠、③花药、④柱头。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命名方法、生态农业、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25.【答案】C; 1→2→3→4; 虾类(鹭);竞争; 植物→虾类→鹭; 增加;自动调节能力; 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光合; 气温;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加强法制管理,禁止乱砍滥伐;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答案不唯一) 【解析】(1)胎生现象是它们的种子直接在果实内萌发,成熟后脱离母树直接插入泥滩生长。因此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方式,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都是孢子繁殖,所以具有“胎生”繁殖现象的红树属于种子植物。故选:C。( 2)根据检索表,首先看“叶对生着生,革质”,符合检索表中1→2的描述;由“叶椭圆形,叶尖钝圆”,符合检索表中2→3的描述;再看果实特征,胎生果实符合3→4的描述;故检索的顺序是1→2→3→4。( 3)虾类是小型鱼类的食物,鹭与小型鱼类存在捕食关系,所以直接影响小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有虾类和鹭;虾类和蟹类都以浮游动物等为食,所以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4)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一条能量损耗最少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即植物→虾类→鹭,鹭获取能量最多。( 5)蟹类数量减少,其捕食的浮游动物天敌减少,短时间内浮游动物数量将增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蟹类、浮游动物的数量又可以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6)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红树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储存“蓝碳”。( 8)A、B两地最高年均气温为24.4℃,C地最高年均气温为10.8℃;最低年均气温为17.5℃,C地最低年均气温为4.0℃,红树一般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所以限制C地红树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气温。(9)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加强法制管理;禁止乱砍滥伐;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故答案为:(1)C;(2)1→2→3→4;(3)虾类(鹭);竞争;(4)植物→虾类→鹭;(5)增加;自动调节能力;(6)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7)光合;(8)气温;(9)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加强法制管理,禁止乱砍滥伐;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答案不唯一)。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可见分类依据的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26.【答案】保持一致;增加;减少 人类活动越多鸟类种类数越少(答案不唯一) 【解析】(1)研究时,三个生境花园面积、光照、观察时段等条件应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探究植被复杂程度与动物种类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生境花园中鸟类种类数随植被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猫的探测比例增加而减少。(2)人类的活动越多会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所以鸟类种类数就越少;生境花园邻近的绿地越少,鸟类就会大量生活在生境花园中,鸟类种类数就越多。故答案为:(1)保持一致;增加;减少(2)人类活动越多鸟类种类数越少(答案不唯一)1、调查要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2、在对照性的探究活动中,应保持变量唯一。掌握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