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次大单元考试地理试题2025.6一、单选题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昼夜长短等要素。下图是某地在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A. 14小时和8小时 B. 13小时40分钟和7小时40分钟C. 15小时和9小时 D. 13小时30分钟和10小时30分钟2. 日影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 )A. 13:00 B. 11:20 C. 12:40 D. 11:003. 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A. 河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辽东半岛 D. 东北平原火星冲日是指火星运行到地球的背后,地球居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上排列时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火星冲日天文观测,2025年1月16日至春节期间都是观测火星冲日的最佳时机。如图为1月16日兴趣小组绘制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示意图,∠β比∠α大3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该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 哈尔滨(126°E,45°N) B. 北京(116°E,40°N)C. 上海(120°E,30°N) D. 海口(110°E,20°N)5. 该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火星冲日天文观测期间经历的节气是( )A. 冬至 B. 大寒 C. 小寒 D. 春分张明一家新搬到H城市(公路大致呈方格状),要去位于胜利西路的万达广场购物。左图为张明行到某处看到的路牌信息,右图为该区域街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此路牌最可能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7. 从当前位置去万达的线路可以是( )A. 前方路口右转→沿前进南大街北行→下个路口左转进入胜利西路→经过一个红绿灯到达B. 前方路口右转→沿前进南大街南行→下个路西口左转进入胜利西路→经过一个红绿灯到达C. 前方路口右转→沿庆丰街南行→下个路口左转进入胜利路→经过一个红绿灯到达D. 前方道路直行,在第三个红绿灯处到达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开口朝北的“喇叭口”谷地中,该城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甲、乙、丙三个气象站。下图示意三个气象站2011~2015年夏季山谷风风向、风力(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的日平均变化。完成下面小题。8. 丙气象站谷风明显强于甲、乙的原因是(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狭管效应 D. 焚风效应9. 谷风对该地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是( )A. 城北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南转移 B. 城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北转移C. 城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南转移 D. 城北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市中心和城北转移洱海周边的局地环流包括山谷风和湖陆风。图左为“洱海周边地形及气象站位置示意图”,图右为“2017~2021年四气象站年平均局地风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北京时间7时,与四个气象站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 Ⅰ、Ⅱ B. Ⅰ、Ⅳ C. Ⅱ、Ⅲ D. Ⅲ、Ⅳ11. S2气象站对应的站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2. 四个气象站局地环流共性特征是( )A. 环流强度白天小于夜间 B. 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C. 正午风力为一天中最大 D. 环流于日出日落时逆转1983-1994年,西班牙东北部蒙特塞尼山区常出现含有大量沙尘的“红雨”现象,其发生频率、雨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甲区域(见下图)也有“红雨”现象,但受东地中海气流和北大西洋低压影响,“红雨”现象发生频率不高。研究发现,这些沙尘主要来自W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推测蒙特塞尼山区“红雨”现象频发的季节和原因分别是( )A. 夏季山区昼夜温差大 B. 春季受锋面气旋影响C. 夏季副热带高压南移 D. 春季地中海水温回升14. 与甲区域相比,蒙特塞尼山区“红雨”现象发生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山区( )①地形抬升,增加降水②距海较近,水汽充足③受高压控制时间更长④沙尘输入更加稳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图中正在控制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16. 与西安相比,图示时刻南京的天气状况是( )①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②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③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④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云南省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某科研小组将该省划分为多个区域,对不同区域的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年降水量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模型。下图示意该省四个分区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四分区内部年降水量差异受海拔影响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 四分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9. 若仅考虑海拔对降水的影响,则甲、乙、丙、丁四分区( )A. 海拔越低,年降水量差异越小 B. 海拔1000m以下,年降水量均低于500mmC. 海拔越高,年降水量差异越小 D. 海拔2000m以上,年降水量均超过2000mm读“局部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左图乙地的气候特点是( )A. 冬季温和湿润 B. 终年寒冷干燥 C. 夏季高温多雨 D. 终年炎热干燥21. 据右图可知( )A.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 甲风带冬季影响我国中部地区C. 受丙风带影响我国多伏旱天气 D. 地中海沿岸冬季受丙风带控制“大气河”是指地球大气对流层中跨越中纬度地区的长条状水汽带,受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大气河”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最为典型的大气河,从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延伸到美国西海岸,因其带来的水汽常常能够缓解美国加州等地区的干旱,被称为“夏威夷消防水龙带”。“夏威夷消防水龙带”多出现在1—2月,其形成与温带气旋(多出现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图1示意“夏威夷消防水龙带”的位置,图2为加利福尼亚州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图示地区“夏威夷消防水龙带”的水汽输送方向为( )A. 由东北向西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南向西北23. “夏威夷消防水龙带”水汽输送量大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蒸发旺盛②温带气旋南移③副热带高压阻挡④低纬信风控制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降水现象,多发生在冬半年,贵州省发生频率最高。2020年11月17日12时至20日11时,东北地区出现罕见冻雨现象。下图为影响此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风向为东北风,风力较强②乙地风向为西北风,风力强劲③丙地正经历冻雨④丁地正经历冻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5. 下列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A. B. C. D.二、综合题(共25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中MON表示晨昏线(O为其中点且一年中有一天出现极昼),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材料二:图2示意图1中O点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材料三:图3为某住宅小区(21°34′N)部分楼宇分布图。(1)图1的观察视角是从____(填“南极点”或“北极点”)俯视。(2)比较M、O两点的自转线速度____;比较M、O两点的自转角速度____。(3)图1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4)图2中O点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若此时O点地方时为10:00时,则图2中观测者的影子朝向____方位。(5)李先生准备在某地(21°34′N)买房。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时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的影子遮挡(如图3所示)。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3米,共10层,楼间距为18米。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李先生在北楼买房至少要买在____层及以上。为了避免全天无采光的情况出现,请你为建设新楼盘提出两点建议____。27. 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2月13日起,美国本土遭遇强烈寒潮袭击,强大的冷空气从加拿大中部出发,横扫美国中部,2月14日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气温降至-32℃,创2月份气温最低记录。(1)描述乙地区冬季多风雪天气的过程。(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第二次大单元考试地理试题2025.6一、单选题【1~3题答案】【答案】1. C 2. C 3. A【4~5题答案】【答案】4. D 5. B【6~7题答案】【答案】6. B 7. B【8~9题答案】【答案】8. C 9. A【10~12题答案】【答案】10. B 11. D 12. B【13~14题答案】【答案】13. B 14. B【15~16题答案】【答案】15. A 16. C【17~19题答案】【答案】17. D 18. A 19. A【20~21题答案】【答案】20. D 21. A【22~23题答案】【答案】22 C 23. A【24~25题答案】【答案】24. B 25. D二、综合题(共25分)【26题答案】【答案】(1)南极点 (2) ①. M>O ②. M=O(3)(23°26′N,120°E)(4) ①. 46°52′ ②. 西南(5) ①. 5 ②. 降低南楼的高度;加大楼间距。【27题答案】【答案】(1)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极地冷空气长驱直入,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在乙地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冷暖气团间气压差大,造成大风天气;北方南下的强冷空气,使乙地冬季的降水,多以降雪的形式出现。(2)特点:冬季多、夏季少。原因:甲地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