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11.3严于律己课件(共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11.3严于律己课件(共1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青少年
如何严于律己,加强自我防范

生活观察
情境一:安某嫌下楼扔垃圾费劲,把垃圾从楼上扔了下去,砸到了人。
情景二:黄某拨打火警电话,想看看消防人员是否会来,结果消防车真来了!
情景三:袁某借了吴某的钱一直不还,吴某把他关了几天让他还钱。
思考:如何避免上述情景中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探究与分享 P100
案例一:16岁的中学生秦某在学校多次无故殴打、辱骂同学郭某,还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郭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秦某无故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其行为触犯刑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二:依依无端被同校的一群16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在各种线上课堂、社交平台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依依的网络信息,甚至将网络聊天群的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依依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终,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
思考:学生欺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 遇到这些行为该怎么办
你身边有这样的未成年人吗?你知道他们犯罪的原因吗?
个人方面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谨慎交友;等等。
家庭方面
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学校方面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社会方面
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法律常识:年满十二周岁的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P100
阅读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P100
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也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必须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不良行为:
(一)吸烟、饮酒;
(二)多次旷课、逃学;
(三)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四)沉迷网络;
(五)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七)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八)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想一想:这只青蛙为什么会丧生?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被煮熟。
温水煮青蛙
温水煮青蛙
不良行为就像这口温暖的大锅,如果放松警惕,一开始不跳出去,他就会慢慢把你拉向地狱。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做法
怎样严于律己,预防犯罪?P99-102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P99 (意识)
②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P100 (意识)
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P102 (行动)
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P102 (行动)
小结:
意识上:认清犯罪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行动上: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随堂练习
1.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下列最能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B.罪孽本自微末始, 陷身囹圄悔方迟
C.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随堂练习
2.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慎独”
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