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原卷 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原卷 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15 个空,共 30 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可以通过( )、( )等方式更好地了解自己。
与同学相处时,要学会( )他人的不同意见,遇到矛盾用( )的态度协商解决。
诚实守信要求我们说话做事要( ),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 )。
家乡的( )和( )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要主动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
邻里之间应该相互( )、相互( ),共同维护和谐的居住环境。
公共设施是为( )服务的,故意破坏公共设施不仅不文明,还可能违反( )。
常见的现代通信方式有( )、( )等,使用时要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
选择交通方式时,除了考虑距离,还需要综合( )、交通状况等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上“√”,错误的打“×”)
为了让自己在同学面前有面子,可以适当夸大自己的优点。( )
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任务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部分,不用管其他人。( )
家乡的老房子又旧又破,应该全部拆除重建。( )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只是影响自己,不会妨碍其他人。( )
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自行车,应该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
传统的书信通信方式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
为了节省时间,骑自行车可以逆行。( )
帮助他人时,要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能强迫。( )
游戏规则是用来限制人的,遵守不遵守都无所谓。( )
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时,可以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10 个题,共 20 分)
下列行为中体现 “我能行” 的是( )
A. 遇到难题,直接放弃
B. 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
C. 看到别人表演节目,自己不敢尝试
当发现同学抄袭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跟着一起抄
B. 当作没看见
C. 提醒同学这是不对的,并鼓励独立完成
以下属于家乡传统习俗的是( )
A. 每天去超市购物
B. 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
C. 周末去公园玩耍
下列行为中,不利于邻里和谐的是( )
A. 帮邻居照顾宠物
B. 在楼道里堆放杂物
C. 主动和邻居打招呼
下列公共设施中,用于保障行人安全过马路的是( )
A. 红绿灯
B. 垃圾桶
C. 长椅
给远方的亲人送生日祝福,最快捷的通信方式是( )
A. 寄信
B. 发微信
C. 发电报
从上海到南京旅游,比较合适的交通方式是( )
A. 步行
B. 乘坐高铁
C. 坐飞机
小明看到有人在公园的草坪上踢球,他应该( )
A. 加入一起踢
B. 当作没看见
C. 上前劝阻,说明不能破坏草坪
下列选项中,体现遵守规则的是( )
A.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B. 排队时插队
C. 按照交通信号灯过马路
与好朋友发生争吵后,正确的做法是( )
A. 再也不理对方
B. 找机会报复
C. 冷静下来,主动沟通和解
四、材料分析题(30 分)
材料一
(14分)
在学校运动会的接力赛中,三(2)班因为小强在交接棒时失误,导致班级成绩不理想。比赛结束后,有的同学埋怨小强,甚至说他是 “班级的累赘”。
这些同学埋怨小强的做法对吗?为什么?(6 分)
如果你是这个班级的同学,你会怎样安慰小强并鼓励大家?(8 分)
材料二(16分)
张奶奶家的水管漏水,水渗到了楼下王阿姨家的天花板上。王阿姨非常生气,直接冲到张奶奶家大吵大闹。
王阿姨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6 分)
如果你是邻居,你会如何调解她们之间的矛盾?(10 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答案与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15 个空,共 30 分)
答案:自我反思;与他人比较(答案不唯一,如照镜子、他人评价等)
解析:对应教材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伴”,了解自己的途径是多样的。自我反思能让我们从内心审视自身的行为和想法;与他人比较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特点 ,像在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对比,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答案:尊重;平和
解析:出自第一单元 “同学相伴”。在集体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同观点,尊重他人意见是友好相处的基础。当矛盾产生时,保持平和的态度去协商,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同学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
答案:实事求是;做到
解析:依据教材中关于诚实的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我们言行一致,说话做事要基于事实,不夸大、不虚假。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完成,这是诚信的具体体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答案: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关联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家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家乡的自然景观、身边的人以及生活中的事物,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承载着美好的回忆,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能增强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答案:理解;帮助
解析:对应第二单元邻里相处知识。邻里生活中,大家的生活习惯、需求可能不同,相互理解能减少矛盾;在邻居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忙,能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促进邻里关系融洽。
答案:大家;法律
解析:源自第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公共设施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故意破坏公共设施,不仅违反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严重的还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受到法律制裁。
答案:微信;电话(答案合理即可,如 QQ、短信等)
解析:根据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这些通信方式方便快捷,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模式。但在使用时,要遵循道德规范,文明通信,保护个人隐私和他人权益。
答案:时间;费用(答案合理即可,如交通状况、舒适度等)
解析:出自第四单元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内容。不同的交通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时间紧迫时,可能优先选择速度快的交通方式;考虑经济成本时,则要对比不同交通方式的费用 ,以满足出行需求。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答案:×
解析:夸大自己的优点是不诚实的表现,违背了教材中倡导的诚实守信原则。这种行为不仅无法真正获得他人认可,还可能失去朋友的信任,不利于良好品德的养成。
答案:×
解析: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任务,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只关注自己的部分,忽视团队协作,会影响任务的整体完成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不符合第一单元 “同学相伴” 中合作学习的理念。
答案:×
解析:家乡的老房子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是家乡记忆的重要载体。对于老房子应进行合理保护和修缮,而不是全部拆除重建,这体现了第二单元对家乡文化保护的要求。
答案:×
解析:图书馆是公共学习场所,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会干扰他人阅读和学习,破坏公共秩序,违反了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文明礼仪,对应第三单元公共生活规则的内容。
答案:√
解析:公共自行车属于公共设施,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及时制止或报告有关部门,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符合第三单元爱护公共设施的知识点。
答案:×
解析:虽然现代通信方式便捷高效,但传统书信通信方式具有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传递情感、保留纪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单元通信方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这一观点。
答案:×
解析:骑自行车逆行违反交通规则,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对应第四单元交通安全知识。
答案:√
解析:帮助他人的前提是尊重对方意愿。如果强迫他人接受帮助,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适,甚至伤害对方自尊心。真正的帮助应该是在对方需要且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进行,体现了友善待人的正确方式。
答案:×
解析:游戏规则是为了保证游戏公平、有序进行而制定的。遵守游戏规则能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不遵守规则会破坏游戏氛围,甚至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对应第三单元规则的重要性。
答案:×
解析:在网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威胁到自身安全和隐私。使用网络通信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对待个人信息,遵循第四单元通信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三、选择题(每题 2分,10 个题,共 20 分)
答案:B
解析:A 选项遇到难题直接放弃,是缺乏自信和勇气的表现;B 选项主动报名参加绘画比赛,体现了对自己能力的认可,相信 “我能行”;C 选项不敢尝试,没有展现出积极挑战自我的态度。本题考查第一单元自我认知与自信的知识点。
答案:C
解析:A 选项跟着抄袭作业违反了诚实原则,不利于自身学习;B 选项当作没看见,没有履行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责任;C 选项提醒同学并鼓励独立完成,既帮助了同学,又维护了良好的学习风气,符合教材中诚实和同学互助的要求。
答案:B
解析:A 选项每天去超市购物是日常消费行为,不属于家乡传统习俗;B 选项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传统习俗,具有浓厚的家乡文化特色;C 选项周末去公园玩耍是休闲活动,与家乡传统习俗无关。本题考查第二单元家乡文化的内容。
答案:B
解析:A 选项帮邻居照顾宠物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有利于邻里和谐;B 选项在楼道里堆放杂物,占用公共空间,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邻里关系;C 选项主动和邻居打招呼,是友好相处的表现。本题对应第二单元邻里相处之道。
答案:A
解析:A 选项红绿灯通过控制交通流量,保障行人安全过马路;B 选项垃圾桶用于收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C 选项长椅供人们休息。本题考查第三单元公共设施功能的知识。
答案:B
解析:A 选项寄信速度慢,不能及时传达祝福;B 选项发微信方便快捷,能即时将生日祝福传递给远方亲人;C 选项发电报操作复杂,且不常用。本题考查第四单元通信方式特点的内容。
答案:B
解析:上海到南京距离适中,A 选项步行耗时过长,不现实;B 选项乘坐高铁速度快、便捷,是比较合适的选择;C 选项坐飞机虽然速度快,但手续繁琐,且对于短距离出行成本较高。本题考查第四单元交通方式选择的实际应用。
答案:C
解析:A 选项加入踢球会一起破坏草坪,是错误行为;B 选项当作没看见没有履行爱护公共环境的责任;C 选项上前劝阻,制止破坏草坪的行为,是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环境的正确做法,符合第三单元知识点。
答案:C
解析:A 选项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关爱他人的文明行为,但不属于遵守规则;B 选项排队时插队违反了公共秩序规则;C 选项按照交通信号灯过马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本题考查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答案:C
解析:A 选项再也不理对方会使矛盾加深,不利于友谊发展;B 选项找机会报复会激化矛盾,导致更严重的后果;C 选项冷静下来主动沟通和解,能有效化解矛盾,修复友谊,符合第一单元处理同学关系的正确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30 分)
材料一(14分)
答案:这些同学埋怨小强的做法不对。(2 分)接力赛是团队活动,比赛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小强交接棒失误可能是因为紧张或意外。(2 分)埋怨和指责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小强的自尊心,打击他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团结。(3分)
解析:结合第一单元 “同学相伴” 中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知识点。强调在集体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尽力了,不应因一次失误就指责他人,要理解和包容,共同面对失败,培养团队凝聚力。
答案:我会对小强说:“小强,别难过,一次失误不代表什么,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你在比赛中已经尽力了,而且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4 分)然后对同学们说:“大家别埋怨了,接力赛是我们一起的比赛,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努力的过程。这次失误让我们发现了问题,下次比赛我们多加练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还是团结的班集体!”(4分)
解析:从安慰小强和鼓励班级同学两个角度出发,运用教材中友善待人、团结协作的理念。安慰小强时要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班级同学时要强调团队精神,引导大家正确看待比赛结果,共同进步。
材料二
(16分)
答案:王阿姨的做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遇到问题没有冷静处理,直接大吵大闹,这种冲动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2 分)其次,没有采取合理沟通的方式,应该先心平气和地向张奶奶说明情况,共同协商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指责。(2 分)最后,这种行为破坏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影响了社区的生活氛围。(2 分)
解析:依据第二单元邻里相处的知识。强调邻里之间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避免情绪化的行为,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
答案:我会先分别安抚张奶奶和王阿姨的情绪,让她们冷静下来。(4 分)然后对王阿姨说:“王阿姨,您别生气了,张奶奶也不是故意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漏水的问题。”(3 分)再对张奶奶说:“张奶奶,王阿姨家天花板被渗水,确实挺着急的,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水管修好,给王阿姨家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4 分)接着,我会建议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来检查和修理水管,维修费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解决。(4分)最后,鼓励她们互相理解,以后继续友好相处,共同维护邻里和谐。(4 分)
解析:从调解矛盾的实际步骤出发,运用邻里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原则。先稳定双方情绪,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促进邻里关系恢复和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