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每空 2 分,15 个空,共 30 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可以通过( )、( )等方式更好地了解自己。与同学相处时,要学会( )他人的不同意见,遇到矛盾用( )的态度协商解决。诚实守信要求我们说话做事要( ),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 )。家乡的( )和( )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要主动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邻里之间应该相互( )、相互( ),共同维护和谐的居住环境。公共设施是为( )服务的,故意破坏公共设施不仅不文明,还可能违反( )。常见的现代通信方式有( )、( )等,使用时要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选择交通方式时,除了考虑距离,还需要综合( )、交通状况等因素。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上“√”,错误的打“×”)为了让自己在同学面前有面子,可以适当夸大自己的优点。( )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任务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部分,不用管其他人。( )家乡的老房子又旧又破,应该全部拆除重建。(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只是影响自己,不会妨碍其他人。( )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自行车,应该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传统的书信通信方式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为了节省时间,骑自行车可以逆行。( )帮助他人时,要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能强迫。( )游戏规则是用来限制人的,遵守不遵守都无所谓。( )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时,可以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10 个题,共 20 分)下列行为中体现 “我能行” 的是( )A. 遇到难题,直接放弃B. 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C. 看到别人表演节目,自己不敢尝试当发现同学抄袭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 )A. 跟着一起抄B. 当作没看见C. 提醒同学这是不对的,并鼓励独立完成以下属于家乡传统习俗的是( )A. 每天去超市购物B. 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C. 周末去公园玩耍下列行为中,不利于邻里和谐的是( )A. 帮邻居照顾宠物B. 在楼道里堆放杂物C. 主动和邻居打招呼下列公共设施中,用于保障行人安全过马路的是( )A. 红绿灯B. 垃圾桶C. 长椅给远方的亲人送生日祝福,最快捷的通信方式是( )A. 寄信B. 发微信C. 发电报从上海到南京旅游,比较合适的交通方式是( )A. 步行B. 乘坐高铁C. 坐飞机小明看到有人在公园的草坪上踢球,他应该( )A. 加入一起踢B. 当作没看见C. 上前劝阻,说明不能破坏草坪下列选项中,体现遵守规则的是( )A.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B. 排队时插队C. 按照交通信号灯过马路与好朋友发生争吵后,正确的做法是( )A. 再也不理对方B. 找机会报复C. 冷静下来,主动沟通和解四、材料分析题(30 分)材料一(14分)在学校运动会的接力赛中,三(2)班因为小强在交接棒时失误,导致班级成绩不理想。比赛结束后,有的同学埋怨小强,甚至说他是 “班级的累赘”。这些同学埋怨小强的做法对吗?为什么?(6 分)如果你是这个班级的同学,你会怎样安慰小强并鼓励大家?(8 分)材料二(16分)张奶奶家的水管漏水,水渗到了楼下王阿姨家的天花板上。王阿姨非常生气,直接冲到张奶奶家大吵大闹。王阿姨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6 分)如果你是邻居,你会如何调解她们之间的矛盾?(10 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每空 2 分,15 个空,共 30 分)答案:自我反思;与他人比较(答案不唯一,如照镜子、他人评价等)解析:对应教材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伴”,了解自己的途径是多样的。自我反思能让我们从内心审视自身的行为和想法;与他人比较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特点 ,像在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对比,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答案:尊重;平和解析:出自第一单元 “同学相伴”。在集体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同观点,尊重他人意见是友好相处的基础。当矛盾产生时,保持平和的态度去协商,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同学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答案:实事求是;做到解析:依据教材中关于诚实的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我们言行一致,说话做事要基于事实,不夸大、不虚假。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完成,这是诚信的具体体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答案: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关联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家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家乡的自然景观、身边的人以及生活中的事物,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承载着美好的回忆,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能增强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答案:理解;帮助解析:对应第二单元邻里相处知识。邻里生活中,大家的生活习惯、需求可能不同,相互理解能减少矛盾;在邻居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忙,能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促进邻里关系融洽。答案:大家;法律解析:源自第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公共设施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故意破坏公共设施,不仅违反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严重的还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受到法律制裁。答案:微信;电话(答案合理即可,如 QQ、短信等)解析:根据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这些通信方式方便快捷,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模式。但在使用时,要遵循道德规范,文明通信,保护个人隐私和他人权益。答案:时间;费用(答案合理即可,如交通状况、舒适度等)解析:出自第四单元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内容。不同的交通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时间紧迫时,可能优先选择速度快的交通方式;考虑经济成本时,则要对比不同交通方式的费用 ,以满足出行需求。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答案:×解析:夸大自己的优点是不诚实的表现,违背了教材中倡导的诚实守信原则。这种行为不仅无法真正获得他人认可,还可能失去朋友的信任,不利于良好品德的养成。答案:×解析: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任务,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只关注自己的部分,忽视团队协作,会影响任务的整体完成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不符合第一单元 “同学相伴” 中合作学习的理念。答案:×解析:家乡的老房子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是家乡记忆的重要载体。对于老房子应进行合理保护和修缮,而不是全部拆除重建,这体现了第二单元对家乡文化保护的要求。答案:×解析:图书馆是公共学习场所,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会干扰他人阅读和学习,破坏公共秩序,违反了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文明礼仪,对应第三单元公共生活规则的内容。答案:√解析:公共自行车属于公共设施,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及时制止或报告有关部门,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符合第三单元爱护公共设施的知识点。答案:×解析:虽然现代通信方式便捷高效,但传统书信通信方式具有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传递情感、保留纪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单元通信方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这一观点。答案:×解析:骑自行车逆行违反交通规则,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对应第四单元交通安全知识。答案:√解析:帮助他人的前提是尊重对方意愿。如果强迫他人接受帮助,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适,甚至伤害对方自尊心。真正的帮助应该是在对方需要且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进行,体现了友善待人的正确方式。答案:×解析:游戏规则是为了保证游戏公平、有序进行而制定的。遵守游戏规则能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不遵守规则会破坏游戏氛围,甚至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对应第三单元规则的重要性。答案:×解析:在网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威胁到自身安全和隐私。使用网络通信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对待个人信息,遵循第四单元通信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三、选择题(每题 2分,10 个题,共 20 分)答案:B解析:A 选项遇到难题直接放弃,是缺乏自信和勇气的表现;B 选项主动报名参加绘画比赛,体现了对自己能力的认可,相信 “我能行”;C 选项不敢尝试,没有展现出积极挑战自我的态度。本题考查第一单元自我认知与自信的知识点。答案:C解析:A 选项跟着抄袭作业违反了诚实原则,不利于自身学习;B 选项当作没看见,没有履行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责任;C 选项提醒同学并鼓励独立完成,既帮助了同学,又维护了良好的学习风气,符合教材中诚实和同学互助的要求。答案:B解析:A 选项每天去超市购物是日常消费行为,不属于家乡传统习俗;B 选项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传统习俗,具有浓厚的家乡文化特色;C 选项周末去公园玩耍是休闲活动,与家乡传统习俗无关。本题考查第二单元家乡文化的内容。答案:B解析:A 选项帮邻居照顾宠物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有利于邻里和谐;B 选项在楼道里堆放杂物,占用公共空间,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邻里关系;C 选项主动和邻居打招呼,是友好相处的表现。本题对应第二单元邻里相处之道。答案:A解析:A 选项红绿灯通过控制交通流量,保障行人安全过马路;B 选项垃圾桶用于收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C 选项长椅供人们休息。本题考查第三单元公共设施功能的知识。答案:B解析:A 选项寄信速度慢,不能及时传达祝福;B 选项发微信方便快捷,能即时将生日祝福传递给远方亲人;C 选项发电报操作复杂,且不常用。本题考查第四单元通信方式特点的内容。答案:B解析:上海到南京距离适中,A 选项步行耗时过长,不现实;B 选项乘坐高铁速度快、便捷,是比较合适的选择;C 选项坐飞机虽然速度快,但手续繁琐,且对于短距离出行成本较高。本题考查第四单元交通方式选择的实际应用。答案:C解析:A 选项加入踢球会一起破坏草坪,是错误行为;B 选项当作没看见没有履行爱护公共环境的责任;C 选项上前劝阻,制止破坏草坪的行为,是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环境的正确做法,符合第三单元知识点。答案:C解析:A 选项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关爱他人的文明行为,但不属于遵守规则;B 选项排队时插队违反了公共秩序规则;C 选项按照交通信号灯过马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本题考查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答案:C解析:A 选项再也不理对方会使矛盾加深,不利于友谊发展;B 选项找机会报复会激化矛盾,导致更严重的后果;C 选项冷静下来主动沟通和解,能有效化解矛盾,修复友谊,符合第一单元处理同学关系的正确方法。四、材料分析题(30 分)材料一(14分)答案:这些同学埋怨小强的做法不对。(2 分)接力赛是团队活动,比赛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小强交接棒失误可能是因为紧张或意外。(2 分)埋怨和指责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小强的自尊心,打击他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团结。(3分)解析:结合第一单元 “同学相伴” 中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知识点。强调在集体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尽力了,不应因一次失误就指责他人,要理解和包容,共同面对失败,培养团队凝聚力。答案:我会对小强说:“小强,别难过,一次失误不代表什么,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你在比赛中已经尽力了,而且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4 分)然后对同学们说:“大家别埋怨了,接力赛是我们一起的比赛,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努力的过程。这次失误让我们发现了问题,下次比赛我们多加练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还是团结的班集体!”(4分)解析:从安慰小强和鼓励班级同学两个角度出发,运用教材中友善待人、团结协作的理念。安慰小强时要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班级同学时要强调团队精神,引导大家正确看待比赛结果,共同进步。材料二(16分)答案:王阿姨的做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遇到问题没有冷静处理,直接大吵大闹,这种冲动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2 分)其次,没有采取合理沟通的方式,应该先心平气和地向张奶奶说明情况,共同协商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指责。(2 分)最后,这种行为破坏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影响了社区的生活氛围。(2 分)解析:依据第二单元邻里相处的知识。强调邻里之间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避免情绪化的行为,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答案:我会先分别安抚张奶奶和王阿姨的情绪,让她们冷静下来。(4 分)然后对王阿姨说:“王阿姨,您别生气了,张奶奶也不是故意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漏水的问题。”(3 分)再对张奶奶说:“张奶奶,王阿姨家天花板被渗水,确实挺着急的,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水管修好,给王阿姨家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4 分)接着,我会建议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来检查和修理水管,维修费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解决。(4分)最后,鼓励她们互相理解,以后继续友好相处,共同维护邻里和谐。(4 分)解析:从调解矛盾的实际步骤出发,运用邻里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原则。先稳定双方情绪,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促进邻里关系恢复和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doc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答案与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