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检测试卷(原卷 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检测试卷(原卷 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期末考试模拟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在与他人交往中,若因特殊情况无法兑现承诺,应及时( )并说明原因,寻求对方的理解。
校园欺负不仅包括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 )、起侮辱性绰号等语言上的伤害。
购买食品时,除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还需留意( ),避免购买到含有可能导致自身过敏成分的食品。
( )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工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需经过多道工序,其中( )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的劳动虽然不同,但都值得我们( )和学习。
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如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潍坊的( ),都是当地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
家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环境污染、( )破坏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解决。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即( )。
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不仅是为了保留艺术形式,更是为了传承其中蕴含的( )和民族精神。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上“√”,错误的打“×”)
为了不让朋友失望,即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应该先答应下来。( )
面对校园欺负,找几个好朋友以同样的方式 “反击” 回去,能有效解决问题。( )
只要商品价格便宜,即使没有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也可以放心购买。( )
没有农业,人们的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也会受到制约。( )
现代化工业生产完全依靠机器,不需要劳动者进行任何操作。( )
只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劳动者才值得尊重,普通劳动者不需要尊重。( )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民间艺术逐渐失去价值,没有必要再花费精力传承。( )
家乡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破坏,这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
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无论何种原因都可以无条件要求商家退货。( )
学习民间艺术制作方法,不仅能提升个人技能,还能为传承民间艺术贡献力量。(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下列做法中,最符合 “说话算数” 要求的是( )
A. 小明和同学约好周六上午 9 点去图书馆,结果周日才去
B. 小红答应妈妈每天读半小时书,一直坚持执行
C. 小刚向同学借了一本书,说好一周后还,结果拖了一个月
当发现同学被欺负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当作没看见,赶紧离开
B. 围观起哄,跟着欺负人的同学一起嘲笑被欺负者
C. 及时报告老师,或者寻求其他成年人的帮助
购买文具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只看文具外观是否漂亮
B. 随意拆开文具包装查看
C. 查看文具是否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下列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 纺织棉布
B. 种植茶树
C. 制造汽车
以下工业产品中,与人们出行密切相关的是( )
A. 冰箱
B. 手机
C. 高铁列车
我们尊重劳动者,是因为( )
A. 他们的工作很有趣
B. 他们为社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
C. 他们的工资很高
下列属于民间艺术的是( )
A. 制作蛋糕
B. 京剧
C. 打篮球
家乡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积极变化是( )
A. 新建了很多工厂,就业机会增多
B. 河流受到污染,水质变差
C. 大量古建筑被拆除,文化遗产减少
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对方态度强硬时,我们应该( )
A. 针锋相对,坚决不让步
B. 先冷静下来,等双方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C. 找家长来学校,让家长解决问题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拨打的投诉电话是( )
A. 119
B. 12315
C. 120
为了传承民间艺术,我们可以( )
A. 在网络上随意诋毁民间艺术作品
B. 积极参加民间艺术兴趣班,学习相关技艺
C. 认为民间艺术太老土,不屑一顾
以下行为中,属于浪费行为的是( )
A. 把没写完的作业本扔掉
B. 用淘米水浇花
C. 重复使用塑料袋
农业生产不包括( )
A. 养殖蜜蜂
B. 开采石油
C. 种植小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产品的质量与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无关
B. 民间艺术只能在特定的节日中展示
C. 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家乡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困境,我们应该( )
A.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 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加强保护
C. 认为失传了也没关系,反正有新的文化形式出现
四、材料分析题(30 分)
材料一
周末,小辉和同学约好去公园踢足球。出发前,爸爸突然说要带他去爷爷家,小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和爸爸去爷爷家,没有通知同学。等同学在公园等了很久联系他时,小辉才说自己不去了,同学很生气。
小辉的做法对吗?为什么?(6 分)
如果你是小辉,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6 分)
材料二
某超市在促销一款食品,价格比平时便宜很多。王奶奶看到后,没有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买了很多。回家后发现食品已经临近保质期,没几天就过期了,造成了浪费。
王奶奶的购物行为存在哪些问题?(6 分)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消费者在购物时应该注意什么?(6 分)
材料三
近年来,家乡大力发展工业,新建了许多工厂,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但同时河流受到了污染,空气也不如以前清新,很多村民对此感到担忧。
家乡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3 分)
针对家乡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 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期末考试模拟检测试卷
答案与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答案:道歉
解析: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基础。当因特殊情况无法兑现承诺时,及时道歉并说明原因,是负责任的表现,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应教材中关于诚信与人际交往的内容 。
答案:辱骂
解析:校园欺负形式多样,语言上的伤害如辱骂、起侮辱性绰号等,同样会对被欺负者的心理造成创伤。这考查学生对校园欺负全面概念的理解,与教材中校园安全和人际交往的知识点相关 。
答案:成分表
解析:购买食品时,查看成分表能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所含成分,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尤为重要,可避免购买到含有过敏成分的食品,保障自身健康,属于消费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范畴 。
答案:农业
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人们提供食物、衣物原材料等生活必需品,是 “衣食之源”。这是教材中关于农业重要性的核心内容,强调农业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答案:质量检验
解析: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使用安全和产品市场信誉,对应工业生产流程相关知识 。
答案:尊重
解析:各行各业劳动者虽分工不同,但都通过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他们的劳动都应得到尊重。这是教材中尊重劳动者价值观的体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
答案:风筝
解析:潍坊风筝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民间艺术地域特色的了解,拓宽对民间艺术的认知 。
答案:传统文化
解析:家乡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同时也可能因过度开发等造成传统文化破坏,如古建筑拆除、传统习俗流失等。这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家乡发展,关注文化传承问题 。
答案:自主选择权
解析: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的重要权益之一,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不受他人强迫。这是教材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知识点,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
答案:传统文化
解析:民间艺术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呈现,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如传统技艺背后的工匠精神、艺术作品中的吉祥寓意等。传承民间艺术,本质上是传承文化根脉,本题考查对民间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层理解 。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答案:×
解析:答应他人的事若做不到,不仅会让朋友失望,还会破坏信任关系。在承诺前应先评估自身能力,不能为了不让朋友失望而盲目答应,违背诚信原则,考查诚信行为的正确判断 。
答案:×
解析:面对校园欺负,以同样方式 “反击” 会加剧矛盾冲突,甚至引发更严重后果,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正确做法应是通过合理途径,如告知老师、家长或报警来处理,考查正确应对校园欺负的方法 。
答案:×
解析:无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的商品属于 “三无” 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存在安全隐患。购物时不能仅图价格便宜,应关注商品关键信息,确保消费安全,考查理性消费和安全购物意识 。
答案:√
解析:农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物资,是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来源(如棉花用于纺织工业)。没有农业,人们生活将受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也会因缺乏原材料而受限,体现农业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
答案:×
解析:现代化工业生产虽依赖机器,但仍需劳动者进行操作、监控和维护,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质量把控等也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和经验,二者相辅相成,考查对工业生产全面认识 。
答案:×
解析:所有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都应得到尊重。尊重劳动者不应以贡献大小为标准,而应基于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平等尊重劳动的观念 。
答案:×
解析: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价值,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发展,更需要传承和保护,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考查对民间艺术重要性的理解 。
答案:×
解析:家乡发展过程中,环境破坏并非必然结果。通过合理规划、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考查对家乡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辩证认识 。
答案:×
解析:消费者退货需符合相关规定和条件,如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符合 “七天无理由退货” 等要求,并非无条件退货。本题考查对消费者权益与义务的正确理解,避免错误认知 。
答案:√
解析:学习民间艺术制作方法,一方面能提升个人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为保护和弘扬民间艺术贡献力量,体现传承民间艺术的实际意义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答案:B
解析:小红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践行对妈妈的承诺,符合 “说话算数” 的要求;小明爽约、小刚拖延还书,均违背诚信原则,考查对诚信行为的判断能力 。
答案:C
解析:发现同学被欺负,及时报告老师或寻求其他成年人帮助,能有效保护被欺负者,制止欺负行为;A 选项冷漠旁观、B 选项参与起哄都不可取,考查正确对待校园欺负的态度和做法 。
答案:C
解析:查看质量检验合格证能确保文具质量有保障;仅看外观、随意拆包装属于不恰当的购物行为,前者忽视质量,后者不尊重商家,考查理性购物和文明购物意识 。
答案:B
解析:种植茶树属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种植业;纺织棉布是工业生产(纺织工业),制造汽车属于汽车制造业,考查对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活动的区分 。
答案:C
解析:高铁列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出行密切相关;冰箱用于储存食物,手机是通讯工具,均与出行关联不大,考查工业产品与生活需求的对应关系 。
答案:B
解析:劳动者因辛勤劳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值得尊重的根本原因;工作是否有趣、工资高低并非尊重劳动者的主要依据,考查尊重劳动者的本质原因 。
答案:B
解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形式;制作蛋糕是生活技能,打篮球是体育活动,均不属于民间艺术,考查对民间艺术概念的理解 。
答案:A
解析:新建工厂增加就业机会是家乡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河流污染、古建筑拆除属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考查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辩证认识 。
答案:B
解析:与同学发生矛盾,对方态度强硬时,先冷静下来,待双方情绪稳定后沟通,有助于理性解决问题;针锋相对易激化矛盾,盲目找家长不利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考查冲突解决策略 。
答案:B
解析:12315 是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19 是火警电话,120 是急救电话,考查消费者维权常识 。
答案:B
解析:积极参加民间艺术兴趣班学习技艺,能直接为传承民间艺术贡献力量;诋毁民间艺术、认为其老土都是错误态度,不利于民间艺术传承,考查传承民间艺术的正确做法 。
答案:A
解析:扔掉没写完的作业本属于浪费行为,浪费纸张资源;用淘米水浇花、重复使用塑料袋是节约资源的环保行为,考查节约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判断 。
答案:B
解析:养殖蜜蜂、种植小麦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畜牧业和种植业);开采石油属于工业生产中的能源开采领域,考查对农业生产范畴的掌握 。
答案:C
解析:A 选项中工业产品质量与劳动者技术水平密切相关;B 选项民间艺术展示不受限于特定节日;C 选项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是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考查对劳动、民间艺术等知识的综合理解 。
答案:B
解析:家乡民间艺术面临失传,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加强保护,是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表现;A 选项冷漠对待、C 选项消极态度都不利于民间艺术保护,考查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感 。
四、材料分析题(30 分)
材料一
答案:小辉的做法不对。原因是:小辉与同学约好踢足球,却在未通知同学的情况下爽约,这是不遵守承诺、说话不算数的表现,违背了诚信原则,会伤害同学感情,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6 分)
解析:从诚信角度分析小辉行为,结合教材中诚信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指出其行为后果,考查学生运用诚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
答案:如果我是小辉,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先和爸爸商量,说明已经和同学约好踢足球的事情,看能否改时间去爷爷家;如果不能改时间,我会及时打电话或发信息通知同学,诚恳道歉并说明原因,和同学另约时间 。(6 分)
解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践行诚信的能力,答案需体现积极沟通、合理解决问题和维护承诺的意识 。
材料二
答案:王奶奶的购物行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于注重价格,看到促销就盲目购买,缺乏理性消费意识;二是没有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忽视了食品安全关键信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三是大量购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导致过期浪费,没有做到节约资源 。(6 分)
解析:从理性消费、食品安全和节约资源等角度分析王奶奶行为,结合教材中消费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答案: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消费者购物时应注意:首先,保持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购买促销商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次,仔细查看商品标签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成分表等,确保商品质量和安全;最后,合理购买商品数量,避免因过多购买导致浪费 。(6 分)
解析:基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强调理性消费、关注商品信息和合理购买,考查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能力 。
材料三
答案:家乡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有:经济方面,新建工厂使人们收入增加;社会方面,就业机会增多,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 。(3 分)
解析: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家乡发展积极变化,结合材料信息,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分析归纳能力 。
答案:针对环境问题,建议如下:政府方面,加强环境监管,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工厂安装环保设备,达标排放;企业方面,积极采用环保生产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减少污染;个人方面,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如节约用水、绿色出行,并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3 分)
解析: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涵盖政策监管、技术改进和个人行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