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写作 修改润色任务一 着眼整体-改“对”学习小组正在开展作文初稿的互评活动,小文的习作片段引发了组内同学的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帮助小文解决发现的问题。任务二 言意结合-改“好”请阅读这篇修改后的《寻人启事》,对比教科书第91页“写作实践”的原文,完成评析。寻人启事欧斯怡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解寻人启事的写作要点,一边让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首先,寻人启事要说明所寻找的人的姓名和性别。”老师说道。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然后快速地在纸上写下自己妈妈的名字和性别。“接着,我们还要告诉别人妈妈的年龄是多少,便于帮助别人更好地辨认妈妈。”老师有条不紊地说着。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下了妈妈的年龄,有的同学虽然要思考几秒但也很快写出来了。可是,还有的同学只在纸上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最后也没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我想,他们的妈妈知道后会很失望吧。过了一会儿,老师问:“同学们写好了吗?写好了我们就要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了。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有什么外貌特征吗?”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答道:“我妈妈有一颗痣!”“很好,”老师说,“但是要写出痣的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妈妈的模样:她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她胳膊上到底有没有疤呢?在不确定中我只好胡编乱造了几个特征赶忙写上去,而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老师接着说:“此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穿着。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早上妈妈穿了什么衣服?”“我妈妈好像穿了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今天也穿了吗?”······大部分同学都为此苦思冥想着。这时,我忽然想到,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同学们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出门的妈妈穿了什么衣服,却没有人注意过。想到这儿,我内心满是愧疚。最后,竟没有一个人将这则简单的寻人启事写完整。回家后,我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只见她稍作思考,便迅速又具体地写好了。妈妈很爱我们,总是时刻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又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评析]修改后的文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更加通顺。去掉了 等口语化的表述,改正了原文中常见的用词不当和缺少主语等语病。二是内容具体饱满。在老师的教学语言、同学们的写作情态和“我”的感悟联想几方面多着笔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 。三是主题愈加凸显。相较于原文叙事的戛然而止,文章在结尾增添了“ ”,可谓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我”与妈妈面对同样的写作任务却反应不同的原因呼之欲出,反问句引人深思,点明了文章的写作主旨。总体而言,文章语言和内容都更加完善。任务三 加工润色-改“优”(1)在改“好”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请从下面三个片段中任选一个,参考“小贴士”中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润色。小贴士①补充内容,使概括的内容具体化,如补充事例、增加描写等。②细化动作,使短暂的动作持久化,如借助叙述者的回想、加入叙述者的心理活动、详细记录动作细节等。【片段一】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片段二】我有一个好奶奶。十年前,奶奶66岁,我4岁。她常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接送我,短发在风中飞舞着。奶奶好高,我总是看着她,看她一遍遍擦着额上的汗。-张语涵《我的奶奶》【片段三】她站在跳台上,纵身一跃。身体在空中旋转360度,又重新回到水中,几乎没有一点水花。我选择片段 ,修改如下:(2)除补充内容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删减内容来润色文章。如删减拖沓无关的情节、对话、心理活动等,让文章言简意丰,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小文班里在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后,开展了以“托物抒怀”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请你运用修改符号,帮助小文修改文章,并写出修改理由。这条古街有着独特的古色古香,一条条街巷围绕着它铺散开来,好似有着那老北京胡同儿的悠闲感。回想过去,那时的街道,道路又短又窄。一条路上满是坑坑洼洼,很不平整,到处是坑。而现在道路宽阔,游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去那儿逛。一到晚上就灯火明亮,整条街上非常热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都在那儿玩。街边大大小小的店面开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店内外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此时,我思绪万千,外婆家门前的那棵小桃树应该长得很高了吧?很快就应该结出果子了吧?我与这儿的每一处都很熟。每次我过去,都会买上一碗红豆汤,红豆汤可好喝了,浓郁香甜的红豆汤,在灯火明亮的古街上像似两种风景,却又如此的融洽,仿佛就应该这般如此。回首往日,以前这个被忽视的城市一角,这个没有人会来的地方,现在居然成了当地一道舰丽的风景。这真让人感慨万分啊!我的修改理由:任务四 自我审视,养成修改习惯(1)选择一篇自己以前的文章,参考表格中的修改角度,先以读者的身份提出修改建议,再逐项完成修改。表4-6 修改旧作我修改的文章是《 》步骤 修改角度 需要修改之处改“对” 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病句语序不当改“好” 通顺选材详略顺序改“优” 精彩之处补充内容(可选)删减内容(可选)(2)运用自我提问法对文章进行检查,可以帮助你养成修改的习惯。请对照文章,完成下表。除了下面的问题,你还可以补充一些吗?表4-7 文章自查表问题 检查记录题目合适吗?是否与内容一致?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吗?要表达的重点信息是什么?与主题有关吗?分段是否合理?顺序是否恰当?口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适合我的读者吗?文章可以大声地读出来吗?有没有感情甚至是激情?能感染读者吗?用词符合文章的风格吗?能吸引读者吗?句式是否富有变化?搭配是否合理?结尾如何?是否让人回味?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