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练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k的符号 k>0 k<0图像性质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 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 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A,PB,则所得的矩形PMON的面积S=PAPB=。。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点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解:,故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故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故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故该函数的图象经不过点.故选:D.2.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A. B. C. D.【答案】A【解析】解:∵点(3,4)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m2+2m=3×4=12,A、2×6=12,因此(2,6)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B、2×(-6)=-12,因此(2,-6)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C、4×(-3)=-12,因此(4,-3)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D、3×(-4)=-12,因此(3,-4)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选:A.3.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解:,,、,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不合题意;、,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符合题意;、,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不合题意;、,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4.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有三个点,,,其中,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解: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三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又点,,,,,在图像上,且,点,,,在第三象限,,点,在第一象限,,,故选:B.5.一次函数y1=k1x+b和反比例函数y2=(k1 k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 )A.﹣2<x<0或x>1 B.﹣2<x<1C.x<﹣2或x>1 D.x<﹣2或0<x<1【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当y1>y2,的取值范围为x<﹣2或0<x<1.故选D.6.函数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A. B.C. D.【答案】B【解析】∵k<0,∴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函数也必经过第二、四象限,又∵函数过点(-1,0),∴的图象在第二、三、四象限,故选:B.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分别在轴和轴上,双曲线经过、两点,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A. B.3 C. D.4【答案】C【解析】解:过点C作CE⊥y轴于E,设点A的坐标为(m,0),点B的坐标为(0,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AB,∠ABC=90°,∴∠EBC+∠ABO=∠ABO+BAO=90°,∴∠EBC=∠OAB,又∵∠BEC=∠AOB=90°,∴△BEC≌△AOB(AAS),∴,,∴点C的坐标为(n,m+n)∵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点P为AC的中点,∴点P的坐标为(),∵点C、P都在反比例函数上,∴,∴或,∴,故选:C.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点B(10,8),点D在BC边上,连接AD,把ABD沿A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C边上点E处,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点D,则k的值为( )A.20 B.30 C.40 D.48【答案】B【解析】解:∵△ABD沿A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C边上点E处,点B(10,8),∴AE=AB=10,DE=BD,∵AO=8,AE=10,∴OE==6,CE=10﹣6=4,设点D的坐标是(10,b),则CD=b,DE=8﹣b,∵CD2+CE2=DE2,∴b2+42=(8﹣b)2,解得b=3,∴点D的坐标是(10,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k=10×3=30,故选:B.9.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点C,D为AC的中点,若△AOD的面积为1,则k的值为______.【答案】4【解析】解:∵AC⊥x轴,垂足为点C,D为AC的中点,若△AOD的面积为1,∴△AOC的面积为2,∵S△AOC=|k|=2,且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第一象限,∴k=4,故答案为:4.10.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点和点,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或【解析】解:将点,代入一次函数,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将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得k=4×2=8,∴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当时,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图可知:当时,或.11.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没有交点,则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解:∵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没有交点,∴当正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时没有交点,或当正比例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时没有交点,∴或,解得:或.故答案为:或.12.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一个交点为 ,当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上方时,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解:由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即正比例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当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即>,解得或.故答案是或.13.已知函数,与成正比例,与成反比例,当时,;当时,.求:(1)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时,y的值.【答案】(1);(2)【分析】(1)根据题意设,,则,把x=4,y=11;x=1,代入,得,,即,解得,k=4,m=3,则y与x函数关系式为:;(2)把x=9代入,得,.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对角线,相交于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分别与,交于点,.(1)若,求的值;(2)连接,若,求的面积.【答案】(1)28;(2)【分析】(1)解:∵在矩形ABCD中,AB=8,BC=6,而OC=10,∴,∴B(4,0),A(4,8),C(10,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点E为AC的中点,∴E(7,4),把E(7,4)代入y=得k=7×4=28;(2)解:∵,∴BE=EC=5,∵BF+BE=11,∴BF=6,设OB=t,则F(t,6),E(t+3,4),∵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E、F,∴6t=4(t+3),解得t=6,∴k=6t=3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当x=12时,y=,∴G(12,3),∴△CEG的面积=.15.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1)已知点的横坐标为3.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②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①;②或;(2)【分析】(1)把x=3代入,可得,∴A(3,4),把(3,4)代入,可得m=3×4=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或,∴A(3,4),B(-3,-4),结合图象可得不等式的解集是或,故答案为:或(2)解: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或,∴A(,),B(,),∴,∵,∴,解得,故答案为:.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过点和的直线分别与AB,BC交于点M,N.(1)求直线DE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判断点N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M(4,4);(2);点N在函数的图象上;(3)16≤m≤32【分析】(1)解: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k≠0),∵点D,E的坐标为(0,6)、(12,0),∴,解得,∴直线DE的解析式为.∵点M在AB边上,B(8,4),且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M的纵坐标为4,又∵点M在直线上,∴;∴x=4;∴M(4,4);(2)解:∵经过点M(4,4),∴m=16.∴.又∵点N在BC边上,B(8,4),∴点N的横坐标为8.∵点N在直线上,∴y=2;∴N(8,2);∵当x=8时,,∴点N在函数的图象上.(3)解:当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通过点M(4,4),N(8,2)时m的值最小,当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通过点B(8,4)时m的值最大,∴4=,则m的最小值为16,4=,则m的最大值为32,∴16≤m≤32.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经过点A(3,m)与B(6,m﹣6),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连接AB、BC.(1)求m的值;(2)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3)第一象限是否存在D、E,使得D在双曲线上,且以点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见解析;(3)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D,E,理由见解析【解析】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与,且,,解得:;(2)如图,过作于点,,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纵的坐标为6,即,的纵坐标为12,则,,,垂直平分,,为等腰三角形;(3)不存在,理由如下:如图,以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过作于点,,,,在与中,,,,,,,,,∴,,又∵,,,∴,,解得:,,∴点E的坐标为(9,-3),点在第四象限,不合题意;如图,以为对角线作正方形,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H,过点B作BF⊥EH,垂足为点F,∵四边形为正方形,∴,,∴,∵BF⊥EH,EH⊥CH,∴,∴,∴,在与中,,,∴,,设,,∵,,∴,,∴,解得:,∴,∴点E的坐标为(1.5,4.5),∵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得:,,∴点D的坐标为(7.5,1.5),∵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经过点B(6, 6),∴k=6×6=36,∵7.5×1.5≠36,1.5×4.5≠36,∴点D、E均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此时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D,E,如图,以为边在左侧作正方形,过B作于点F,过E作于点H,∵四边形为正方形,∴,,∴,∵BF⊥OC,EH⊥OC,∴,∴,∴,在与中,,,∴,,∵,,∴,,∴,,∴,∴点E的坐标为(-3,3),点在第二象限,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在第一象限不存在D、E,使得D在双曲线上,且以点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2练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k的符号 k>0 k<0图像性质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 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 y的取值范围是y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 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A,PB,则所得的矩形PMON的面积S=PAPB=。。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点是( )A. B. C. D.2.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A. B. C. D.3.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 B. C. D.4.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有三个点,,,其中,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5.一次函数y1=k1x+b和反比例函数y2=(k1 k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 )A.﹣2<x<0或x>1 B.﹣2<x<1C.x<﹣2或x>1 D.x<﹣2或0<x<16.函数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A. B.C. D.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分别在轴和轴上,双曲线经过、两点,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A. B.3 C. D.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点B(10,8),点D在BC边上,连接AD,把ABD沿A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C边上点E处,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点D,则k的值为( )A.20 B.30 C.40 D.489.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点C,D为AC的中点,若△AOD的面积为1,则k的值为______.10.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点和点,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1.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没有交点,则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2.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一个交点为 ,当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上方时,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3.已知函数,与成正比例,与成反比例,当时,;当时,.求:(1)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时,y的值.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对角线,相交于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分别与,交于点,.(1)若,求的值;(2)连接,若,求的面积.15.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1)已知点的横坐标为3.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②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过点和的直线分别与AB,BC交于点M,N.(1)求直线DE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判断点N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经过点A(3,m)与B(6,m﹣6),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连接AB、BC.(1)求m的值;(2)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3)第一象限是否存在D、E,使得D在双曲线上,且以点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科版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假衔接讲义第12练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暑假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苏科版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假衔接讲义第12练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暑假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