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印江县第二集团校2025年中考冲刺考试卷九年级历史(共75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下列史料中,能锻为我们了解“牧野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最为准确直接凭证的是A,良渚遗址中出土的文物B.对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C.司马迁《史记》中的相关记载D.青铜器利簋中的铭文内容2.如图所示为甘肃魏晋墓出土的壁画,画中女子将种子撒入地中,男子手执铁农具进行培土。该画可用于研究A.人口持续南迁 B,民族交流交融C.农耕文明初现 D.海外贸易兴盛3.学习历史,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其时间换算为世纪纪年法,表述正确的是A.公元12世纪初期B.公元12世纪晚期 C.公元13世纪初期 D.公元13世纪晚期4.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庭都护府②宣政院③驻藏大臣 ④台湾行省A. 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5.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法,西安事变发生于A.民国二十五年 B.民国二十六年 C.民国二十七年 D.民国二十八年6.请将下列四幅图片所示内容归纳为一个主题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近代经济发展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A.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B.对西式现代化的彻底否定C.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佳方案D.为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8. “1978年18户农民拼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这个地方”应该是A.上海浦东 B.广东深圳 C.海南省 D.安徽凤阳小岗村9.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是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荷马10.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到19世纪中后期, 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 跃.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重点在于发展轻工业B.工匠引领发明创造C.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11.“1921年,苏联实行了新的政策,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用劳动力,该政策成功地应付了数年战争留下的直接危机。”材料反映的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苏联新宪法D.斯大林农业集体化12.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署《慕尼黑协定》BJ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宜言》G1945年2月,苏、美、英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D.1945年9月,“二战”结束,这是世界正义力量和民主阵营团结一致、携手抗敌的结果第II卷(非选择题共51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3.距今约3万年, 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14.词在宋代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女词人 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后期的作品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15.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 ,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16.20世纪60-70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先驱性地发现了 ,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7.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三、综合问答题(共46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1)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材料一图A中①处 、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图B人物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 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6分)材料二:汉武盛世的出现绝非偶然。朝堂上,汉武帝用足智多谋的“内朝智囊团”扮演“反对党”的角色;地方上,他采取措施使得诸侯王国实质变成中央直辖的政区,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以监察郡国。他曾“挟郡国豪杰訾(财)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也曾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命各郡国举孝、廉。他不仅全面恢复而且超过了秦朝的版图,而且通过官方提倡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全体民众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摘编自侯杨方《盛世:西汉》(2)根据材料二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作用(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推动了“汉武盛世”局面的出现的措施。(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认识。(4分)19.近现代中国的报刊,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报刊见证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7分)【挣脱思想枷锁】材料一: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顺, 其义至明,有可为之机,有可取之法,有不将不行之势,有不容少缓之故……——摘自《时务报》1896年第1期【传播解放声音】 材料二:北伐军已经来到我们宝庆了……五卅之后,帝国主义者知中国民气不可侮,而假手于卖国军阀吴佩孚、张作霖联合向民众进攻……为救国家、救种族、救自己计,而终不得不出于一战,此所以粤、桂、湘国民革命军服从民意而有此北伐之举也。 ——摘自《民国日报》1926年7月29日 共产党早期组织 创办的工人刊物八一的午后四时,杭大举行四千人以上的欢送四期毕业同学上前线的大会。活泼的青年战士们在这毕业礼场上,合唱出他们的毕业歌:是时候了,同志们!——该我们走上前线,我们要去打击侵略喀者,怕什么艰难万险!我们的血沸腾了 !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快跟上来吧,我们手牵手,去和我们的敌人血战, 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摘自《新华日报》1938年9月1日【重返国际舞台】材料三:材料四;“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30日(1)指出材料一中的“治旧国必用新法”思想推动出现的改革名称(1分)依据材料一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报》和《青年杂志》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2)指出材料二左图刊物宣传的主要思想(1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北伐军的奋斗目标(2分)。依据材料二,简述抗大毕业歌反映的精神(2分)(3)材料三左图中的声明以哪一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指出材料三右图报道中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取得该成就的原因(3分)(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探究, 请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认识。(3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早期的黑奴贸易,主要集中在非洲沿岸.…1501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从此,在大西洋航线上,一船又一船的黑人奴隶被运往美洲,他们大部分被送往美洲的甘蔗种植园。 -—摘编自(特多)埃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1)指出开通材料一图中航行路线A航海家。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黑奴贸易”产生的影响。(3分)材料二大事年表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1848年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1-1865年 美国内战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1922年 苏联成立(2)请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2分)(3)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观点: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科学理论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我选择的观点: 选择史事(2分): 阐述或说明(4分):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