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练--押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练--押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练--押题卷
本试卷共10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品茗的习惯慢慢从江南地区扩散到了北方黄河一带。在京城及其周边城市,茶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自江淮地区的茶叶通过船只和车辆源源不断地运来,堆满了各个地方,品种和色泽繁多。该史料可用于研究唐代(  )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南方城市商业活动兴盛 D.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
2.明朝时期,番船络绎“携银入中国,易货物而去……岁计不下百万之息”,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成为百姓缴纳赋税的主要货币。这表明明朝(  )
A.商帮长途贩运兴盛 B.卷入全球经济互动
C.中外文化交往密切 D.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3.郭守敬编写《授时历》时,在全国设置了27个观测点进行广泛的天文测量,实测范围“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最北的观测点已至北极圈附近。这说明元朝(  )
A.民族政权并立 B.推行行省制度
C.疆域范围辽阔 D.实行因俗而治
4.唐太宗认为,亲民之官“实治乱所系”,他把各地的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降免升迁)”。上述材料体现了唐太宗(  )
A.注重法治 B.虚心纳谏 C.重视吏治 D.提倡节俭
5.宋太祖时期,官员总数仅数千人,到宋神宗时,正式在编的官员已增至数万人,且文官占主导地位。这反映了北宋政府(  )
A.推行崇文抑武 B.提高行政效率
C.分化宰相事权 D.缓解财政压力
6.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的爆发 D.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7.“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的召开
8.今天的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普通的一家企业,但在140多年前,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该厂创办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9.兴中会95%的成员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反映出同盟会的成立(  )
A.传播了革命思想 B.拓宽了革命道路
C.凝练了革命纲领 D.团结了革命力量
10.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孔子宗教化,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资源。新文化运动后,孔子为宗教家的论调基本消退,转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学问家、教育家等。这一变化表明(  )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B.历史解释越新越接近真相
C.还原历史真相需要考辨史料 D.历史人物的形象很难还原
11.“中国梦宏伟蓝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共同的主题是
A.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B.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C.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3.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促使祖国完成统一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 我国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生产过剩的问题
C 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当时核大国的核垄断
D 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交
A.A B.B C.C D.D
14.一位同学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根据馆中壁画《日出东方》手绘了以下作品。画中红色地标以天安门为中心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伟大征程。请为以下党的伟大征程经历的大事进行排序 (  )
A.③②①⑤⑥⑦⑧ B.②③⑦⑥⑤⑧①
C.②③⑦⑤⑥⑧① D.③②⑦⑧⑥⑤①
15.下表是老师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三次重大分期的梳理,这表明 (  )
分期 时间 主题
第一时期 第二时期 1840—1915年 1915—1931年 向西方学习技术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三时期 1931—1949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借鉴先进文明必须经过技术、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B.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C.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束
D.中国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借鉴包含吸收、内化和创新的过程
1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极其重要的基础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主张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分开论述。对此,注敬虞认为:“对近代中国而言,当他的一只脚踏进半殖民地社会,另一只脚必然进入半封建社会。”汪氏意在强调 (  )
A.“半殖民地”“半封建”范畴不同 B.“半殖民地”“半封建”相互决定
C.“半殖民地”“半封建”不可分割 D.“半殖民地”“半封建”内涵相同
17.下表反映1905—1910年武汉地区重要报刊的创办情况。到1911年爆发了由新军发起、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参与的武昌起义。这说明 (  )
报刊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者 共同点
中文《楚报》 1905 日知会会员主笔 大都传递于军学两界,倡导革命,影响政治局面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E报》 1908 共进会会员
《雄风报》 1910年 共进会会员
《大江报》 1910年 振武学社和文学社机关报
A.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成为社会共识 B.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C.报刊在影响日常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D.革命思想传播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
18.诗歌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下列诗歌,推断其反映的是 (  )
《悲平壤》(节选) 黄遵宪 大东喜舞小东怨,每每倒戈飞暗箭。 长矛短剑磨铁枪,不堪狼藉委道旁。 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一将囚拘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 《哀威海卫》(节选) 袁昶 我军左威右镏鸟,形胜天然鬼工造。 增台巨炮震九地,火弩水雷环百道。 堡坞却作偃月形,杀气飞鸟不敢停。 如何黑云朝压垒,壮士夕化虫沙井。
A.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9.下面两张图片分别为1915—1936年和1937—1945 年中国新建厂、矿的密度分布地图,由两张图的变化可知 (  )
A.战争的爆发影响了工业布局 B.反帝爱国斗争决定经济发展
C.政府腐败导致民族工业萧条 D.抗战时期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20.创办于1957年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后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最初主要面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1972年以后,美国成为广交会最重要的客户米源地。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环境的恶化 B.中国与美国建交
C.外交政策的调整 D.美国的经济繁荣
21.以下为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纸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22.下表展示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节日讲话文本中的高频词汇,其中甲和乙所对应的历史阶段分别是 (  )
甲 “群众”“公有制”“工业”“计划”“探索”“创新”
乙 “市场”“开放”“经济”“科技”“创新”“进步”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3.印度尼西亚国务院秘书处曾于1965年4月,在万隆会议十周年之际,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赠送了一枚铜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直径12厘米,设计独特,两个大写字母A分别代表亚洲(ASIA)与非洲(AFRICA),中间是罗马数字十,这一纪念章表现了(  )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 B.亚非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C.亚非国家改变了两极格局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24.如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创作的漫画《片面的经济》(1954年出版),原本是讽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化的作品,原图中有三组文字,一是右腿上的“军事工业”,二是左腿上的“民用工业”,三是腹部上的“资本主义经济”。而经修改后的漫画则被误用于说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由此可知(  )
A.漫画的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B.史料运用应注意全面客观
C.运用史料应注意论从史出 D.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结论
25.下表为19世纪中后期日本、美国、俄国在的部分措施对比。其共同作用是(  )
国家 措施
日本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允许贫民自由择业;取消武士特权,推动阶层流动。
美国 颁布解放宣言,解放叛乱州奴隶;允许黑人参军,削弱南方经济基础。
俄国 宣布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允许赎买土地,农奴可进城务工。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实现了自由平等
C.建立了民主政体 D.打破了人身依附
26.有媒体报道:“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这主要说明(  )
A.霸权主义引发世界局部冲突 B.国际旧秩序影响国家间合作
C.经济全球化受到威胁和挑战 D.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27.下图是某班历史知识角展示的图片。下列标题最符合此次知识角主题的是(  )
A.“危机与应对” B.“繁华与衰败”
C.“文明与野蛮” D.“侵略与反抗”
28.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合作探究时绘制的一幅示意图,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
A.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D.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布局
29.下图为某学习小组参观展览时看到的一组图。据此推测,该展览的主题为(  )
1979年我国科学家绘制的一副想象未来的插图 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
A.“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B.“接力——逐梦星辰大海”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2023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标志着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近年欧盟出台《人工智能法案》,美国、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颁布了行政法令,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表明(  )
A.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关系的新变革 B.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 D.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最终取代人类劳动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3分,第32小题13分,第33小题14分)
31.翻译活动对于延续中华文明和促进民族交融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反正没有消逝。……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
——季羡林《中国翻译词典序》
材料二 金世宗曾问宰臣:“取女真进士,考试是要他们写策论,这是行之已久的了。现在再添一项,考他们经义,行不行?”宰臣说:“五经中《书》《易》《春秋》已经译出来了,等《诗》《礼》两经译出后,可以试一试。”金世宗告诉宰臣:“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直(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当时,《孔子家语》和《孙膑书》(兵书)等汉籍也被译为女真文字。
——摘编自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
材料三 见下图。
清康熙皇帝命人翻译的西方微积分著作《御制数理精蕴》 1687年法国出版的柏应理《中国哲学家孔子》,译自《大学》《中庸》《论语》 清代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并行书写的“四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大注入”所指的史事,并说明这些史事所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特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世宗大量翻译汉籍的目的和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代前期翻译领域表现出的新特点。
32.某校九年级学生正在参加“立足广东,了解中国,面向未来”的博物馆研学之旅,邀请你共同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研学任务一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陈的既有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也有从沉船中发掘的众多文物。
文物图片
沉船船舱结构示意图
金腰带
青釉菊花瓣纹盘
文物介绍 “南海一号”是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船型,尖底设计使它适宜远洋航行 腰带全长1,72米,工艺精良,其形制不见于国内,极具异城风情,专家推测为中东地区器物样式 “南海一号”出水碗、盘、壶、罐等各种瓷器大约16万件,来自江南景德镇、浙江龙泉等各个窑
根据上表中材料,概括这些文物所反映的南宋社会经济状况。
(2)研学任务二 【探访民主革命策源地】
广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革命纪念类博物馆,见证了广东的光荣革命传统,是历史学习的生动教材。
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推荐卡
推荐博物馆 推荐理由 推荐博物馆 推荐理由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人。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主要事迹:
叶挺纪念馆 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 主要事迹:
选择任务二材料中的一位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将博物馆推荐卡补充完善。
(3)研学任务三 【探求改革开放前沿地】
广东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闻名遐迩。深圳博物馆馆藏文物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深圳博物馆馆藏文物
照片《乘业专列到达深圳的队伍》 照片《港商与深圳皮鞋厂员工合影》
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股金证存根
图片介绍
从 1979年底到1983年,2万多名基建工程兵先后从全国各地奔赴深圳支援特区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港商是建设经济特区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在成就自身的同时,也推动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 1983年7月,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公开向社会发售全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股票,在全国率先进行股份制集资
请从任务三材料中概括深圳能成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原因。
(4)请结合本次研学之旅,谈谈建设博物馆的现实意义。
33.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人类学家所称的“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请你参加关于这一法则的项目式探究。
(1)任务一 【探究14—18世纪的中国与欧洲】
  中国 欧洲
经济 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
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开展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文化 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经历①、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
对外交往 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 完成②,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近代科技产生
写出上表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并为14——18世纪欧洲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
(2)材料一 英国在资源配置上任由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完全信赖资本的逐利性,而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了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
(美国)利用英国单方面的开放,到英国设厂,如福特公司、通用电气,奥的斯电梯、杜邦公司、辛格公司等纷纷在英国设厂生产。
德国利用英国敞开的自由贸易大门,凭借化工等新技术的突破而形成强劲的工业竞争力,反过来大举占领英国市场。
———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
任务二 【探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阶段 年份 A B 法国 D
1 1861—1873年 3.3%(1851—1873年) 5.0% / 3.8%
2 1874—1890年 1.7% 5.2% 2.1%(1870—1890年) 3.5%
3 1891—1900年 1.6% 3.5% 2.6% 4.8%
——数据源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上表中,哪两个字母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 英国的增长率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美国在第1阶段有高增长率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说明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落后,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的症结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任务,围绕“受到阻滞的领先”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价值观正确)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A B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B D C D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D D C A D B C
31.【答案】(1)史事:东汉至隋唐佛教传入中国;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和科技传入中国。
特性: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
(2)目的:学习中原王朝统治方式(或制度);顺应女真部落体制改革需要;提倡儒学,加强思想控制(教化);学习中原治国理政及军事经验;因俗而治,缓和民族矛盾等。
历史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等。
(3)新特点:中西互译;民族语言的翻译常态化;对西方科技翻译增多;中华典籍西译等。
32.【答案】(1)南宋社会经济状况:造船技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对外贸易可达中东地区);手工业发达(制瓷业发达,南方地区是制瓷业中心)。
(2)孙中山:先后建立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叶挺: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铁军”英勇作战;参加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3)原因:全国各地支援深圳建设;引进外资参与特区建设;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进行股份制集资。
(4)现实意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对民众进行革命教育;记录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33.【答案】(1)开史事件: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开辟
主题: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西欧走向近代;西欧步入近代社会)。
(2)国家:A英国:D美国。(2分)特点:增长速度处于下降趋势。政治原因:美国南北战争。
症结:美国和德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积极采用新技术,工业增长速度最快,而英国属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淘汰旧设备,所以增长速度较慢。
(3)观点:近代西欧的崛起体现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
论述: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地区。由于在海外获得大量财富,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的文化中心也因此发生了转移,启蒙运动在西欧兴起,英国成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中心。而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却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而走向衰落。近代西欧各国的崛起和意大利的衰落说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某些内在或者外在的因素,一些落后地区会在时代巨变中崛起,而一些先进地区则可能走向哀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由于种种原因反应较慢,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这也体现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
结论:近代西欧崛起的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崛起与衰落体现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