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公共艺术.美术篇北京出版社01020304不同的美术门类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欣赏美术作品美术实践活动基础模块05060708中国传统工艺摄影中国书法设计拓展模块第三章 欣赏美术作品公共艺术.美术篇概说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做到“形神兼备”,在造型与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欣赏中国画,可以从“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这六种方法入手。这六种方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西方绘画史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尤为凸显。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是反映圣经故事。而19 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是相对于17 世纪的古典主义的美术流派而言的。其美术特征是:严峻的重大题材,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艺术形式;强调完整性的构图;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同时期的现实主义流派则赞美自然,歌颂劳动,展现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描绘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以及大自然的壮美。随后的印象派绘画也称作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将历史的文化生活形态引入美术鉴赏,就是通过文化主题对整个美术的外延和内涵进行一种探索,展开思考,进行探究性学习。采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展开学习,通过中外的相互比较来认识各自文化的差异,这种鉴赏有助于了解文化艺术的不同特点,了解地域文化对美术的影响。例如,宗教建筑在东西方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艺术形态,其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由此引申而出的问题,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愿望,并学会用另一种思路去思考世界美术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建筑有楼、台、厅堂、亭、榭、廊、阁、轩、舫等形制。厅堂为中国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堂往往呈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其他形制也各自有不同的功用和特点。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作品欣赏乐寿堂北京颐和园内的乐寿堂,原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 年)时期的清漪园建筑,也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体建筑,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乐寿堂”的“乐寿”二字,追溯起来,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乐寿堂面阔7 间,进深3 间,周围廊。通面阔36.15m,通进深23.20m,建筑面积839m 。乐寿堂是我国古建筑的杰作。颐和园 乐寿堂作品欣赏远香堂远香堂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它是江南私家园林厅堂样式的一种,四面设落地窗,利于四面观景。似亭似榭,似亭似堂,因其四面皆为窗轩,故为四面厅。远香堂为四面厅,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拙政园 远香堂厅堂 殿堂 亭阁一、厅堂在建筑构造上厅堂按横架竖直划分结构层次,其内柱一般都随檩生起,室内空间的高下主要靠生起的内柱控制,铺作仅仅起调节檐部高度与联结内外柱的作用。厅堂房屋每一间缝用梁柱的形式和柱网平面布置的形式,是互为因果的。每一座房屋的每个间缝,可以采用不同的柱梁组合形式,所以厅堂除每间前后用一根檐柱外,屋内柱的多少及其位置可以各不相同。南北朝以前厅堂屋面下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第一种在柱头之上用拱承檐枋及横梁,第二种是在柱头之上用头拱承通联数间的纵架。第三种是在柱头之上用斗拱直接承托纵架,使纵架与檐柱的联系加强。燕誉堂厅堂 殿堂 亭阁二、殿堂殿堂是中国佛寺和宫殿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所以统称为殿堂。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殿多为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在皇家建筑中则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故宫太和殿厅堂 殿堂 亭阁三、亭作为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亭”与“阁”,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是古代行人休息的地方。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近方形,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醉翁亭厅堂 殿堂 亭阁四、滕王阁滕王阁建于唐永徽四年(653 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都督时所创建。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1942 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滕王阁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滕王阁动脑和动手 >1. 请在互联网上查询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选取一处你认为有特色的厅堂,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简介。2. 为你的简介绘制一幅四面厅式建筑的示意草图。古典与反古典,是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主流。第三节 西方绘画作品欣赏《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又名《永恒的微笑》,作者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类型是在画板上绘制的油画,尺寸:长77cm,宽53cm,现收藏于世界上最大的法国美术馆卢浮宫内。《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达·芬奇父亲一位朋友的妻子丽莎·格拉迪尼,她是一名有5 个子女的家庭主妇,在创作这幅画时丽莎·格拉迪尼正遭遇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由于画家精湛的绘画技艺,用画笔表现出模特内心的复杂心理。因此到后来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作品欣赏《泉》《泉》(图3-3-2)为布面油画,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56 年创作的。《泉》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为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是安格尔的代表作之一。《泉》展示的内容为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出来,其中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少女的肌肉因安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色彩运用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泉》作品欣赏《日出·印象》《日出·印象》(图3-3-3)是克劳德·莫奈所画,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莫奈《日出·印象》作品欣赏《向日葵》文森特·威廉·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 幅,有10 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即《向日葵》。《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梵高《向日葵》现实主义绘画作品鉴赏一、《拾穗者》《拾穗者》(图3-3-5)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拾穗者》这幅画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拾穗者》作品欣赏现实主义绘画作品鉴赏二、《石工》库尔贝于1849 年完成的《石工》,是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库尔贝描绘“石工”,目的是寄寓形象以贫困、疲惫、听天由命、衰老和希望的思想主题。观众只要仔细鉴赏画上形象的真实的感性一面,就能立刻理解,库尔贝反映的目的,在于为他们呼吁。但也有人指出,他自己并非有意或者只是为了指出一种不公正,而在这儿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石工》作品欣赏动脑和动手 >1. 谈谈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画派的特点和区别。2. 通过本节的学习,说说你对印象主义的理解,可以拿起笔画一画你想象中的向日葵,和伟大的画家梵高的画作比一比。西方古代建筑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主要以石块砌垒。其中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拜占庭建筑普遍使用“穹窿顶”、整体造型中心突出、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色彩灿烂夺目。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强调装饰华丽。第四节 西方的建筑艺术一、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图3-4-1)是为当时新成立的耶稣会建造的教堂,新教堂的设计简单、新颖,独具特色。教堂正立面充分体现了反理性、反传统的设计。罗马耶稣会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建造的。它被看做是欧洲建筑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罗马耶稣会教堂 教堂内部二、古典复兴主义建筑——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国会大厦(图3-4-3)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国会大厦,于1793 年9 月18 日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1800 年投入使用。1814 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美国国会大厦二、古典复兴主义建筑——美国国会大厦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m 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国会大厦建于1793—1800 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也未能幸免于1814 年英美战争的损毁。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又进行了包括1851—1867 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格局。整幢国会大厦是一座三层的平顶建筑, 全长233m,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其中央是一座高高耸立的圆顶,也分三层。圆顶之上立有一尊高6m、重6.8 t的青铜“自由雕像”。自由雕像二、古典复兴主义建筑——美国国会大厦国会大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中央圆形大厅,游人一般从东门进入。东门又称哥伦布门,铜铸的门扇上浮雕着哥伦布的事迹。穿过雕塑大厅向南走就到了众议院会议大厅。参议院的会议厅在国会大厦北翼,与众议院会议厅相对称,设有100 个席位。穹顶绘画西方建筑艺术群一、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图3-4-6)是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 ~ 5m,最大不过7 ~ 8m。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古希腊建筑 雅典的日落作品欣赏西方建筑艺术群二、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在欧洲几乎随处可见,且各有其神采特色与地方情调。如果要从这么丰富多彩的建筑世界中,找出罗马式建筑的一系列明显特征,那么必须先找到它们的共同点。罗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而且教堂还是当时最富有、最有学问、设备最好且无所不在的机构。在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最关键、特别的则是建筑的屋顶,从屋顶的特点来看,中世纪的匠师与工人们创造出一个建筑体系,或者说,他们创造了一种风格。罗马大教堂的穹顶作品欣赏西方建筑艺术群三、拜占庭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的艺术形式,以基督教为背景。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索菲亚大教堂作品欣赏西方建筑艺术群四、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图3-4-9)是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崛起而迅速流行起来,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飞券以及新的框架结构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高耸而富有空间感,再结合镶嵌有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米兰大教堂作品欣赏西方建筑艺术群五、洛可可式建筑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以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 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作品欣赏动脑和动手 >1. 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主义、新古典主义建筑有何联系?请同桌之间讨论后,依次写出。2. 请使用卡纸制作林肯纪念堂模型。感谢您的聆听指导公共艺术.美术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