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术实践活动 课件(共34张PPT)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2020版)北京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美术实践活动 课件(共34张PPT)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2020版)北京版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公共艺术.美术篇
北京出版社
01
02
03
04
不同的美术门类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欣赏美术作品
美术实践活动
基础模块
05
06
07
08
中国传统工艺
摄影
中国书法
设计
拓展模块
第四章
美术实践活动
公共艺术.美术篇
概说
强调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提升审美能力是美术实践活动的目标。这是艺术学习探索、参与、改革、实践的机会。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加强理解和领会,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和理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在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多点切入,兼及其余从美术的范例出发。美术门类各自有独特的魅力,又有共同的规律,范例的学习并不限定某一门特定的艺术,而提倡从总的文艺样式多角度灵活切入,这样可以得到不同教学结构的设计与实施效果。(二)加强联系,体现综合联系,包括课程本身所包含的学科间的联系。艺术具有与其他相关社会、自然、科技的综合,也有艺术各个门类之间的综合。艺术的综合活动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如美术作品品鉴、网页设计与制作、小品编创与表演,艺术品展示与交流等,结合范例搜集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科技方面的信息与资料,在更加宽广的文化、科学背景下展开艺术学习活动。(三)整体设计,内容分解对美术、工艺各艺术门类的综合,总体上采取“分科切入,各科综合,多种选择,兼容整合”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将大的问题分解,分小组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整合、提炼。总之,美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触类旁通地领会类别的特点、特性以及历史沿革,达到以“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在通识、情感、价值、功能等方面获得艺术的滋养。
《清明上河图》综合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一)
活动目的1. 学习、借鉴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学会欣赏画作,又要能够通过分析画作吸收传统文化,并将创新理念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来。2. 运用多媒体搜集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准备展示内容。活动任务网上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欣赏画作。正确理解画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指导学生结合本文学习相关绘画知识,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画作特色,教师作适当点拨。2. 理解《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市井风俗画的主旨,活动不能偏离这一主题。3. 活动前:教师要特别留意各小组的准备状况,随时指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4. 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评,及时鼓励,遵循市井风俗画反映当时社会百态这一方向,引导学生着重从画作的观察体会。5.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各组长组成评价小组,研究评分标准,展开评价活动。
古典主义绘画作品欣赏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二)
活动目的了解绘画艺术具有的历史性,抒发绘画作品的艺术感受,提高艺术审美和人文修养。活动任务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介绍同学们去看一些关于古典主义绘画的视频,去更加深刻地了解古典主义。2. 布置作业时给出每组的重点,以及分配好每组的成员和作品,以免撞车。3.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询问其不太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QQ 咨询,达到及时反馈信息的目的等。4. 介绍生活中的美。对于众多的知识点可以从基础知识开始或者从学生自发感兴趣的点进行展开教学,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知识量在解读美术作品和回答问题时采用开放式的答案。
欣赏古典复兴主义建筑《先贤祠》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三)
活动目的1. 让学生体会古典复兴主义特有的艺术气息,感受建筑之美,学习借鉴这一时期的艺术观点——既要学会欣赏,又要能够通过分析建筑本身吸收古典复兴主义的文化内涵,并将创新理念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来。2. 学生在多媒体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检索、处理、获取信息的终身学习能力。活动任务以古典复兴主义建筑《先贤祠》为欣赏对象,分小组谈谈自己的艺术感觉。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指导学生结合文本学习相关建筑知识,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作品特色,教师作适当点拨。2. 理解古典复兴建筑所反映的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描绘世俗生活的主旨,活动不能偏离这一主题。3. 活动前:教师要特别留意各小组的准备情况,随时指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4. 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评,及时鼓励,遵循建筑风格反映当时人文思想这一方向,引导学生着重从建筑的欣赏中观察体会。
泥塑欣赏课内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四)
活动目的1. 了解中国民间泥塑的概念、种类及特点。2. 通过欣赏中外泥塑作品,认识泥塑艺术独特的美感和表现特点。活动任务通过动手制作泥塑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2. 知识准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特色。动手制作,根据每个人的想象力,自由发挥。教师及时做好引导、激励工作。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3. 活动拓展。指导学生做好思维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和评价泥塑作品。
民间剪纸课内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五)
活动目的1. 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2.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独特的美感和表现特点。3. 感受民间美术作品和谐的艺术价值,体会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4. 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任务分小组进行活动,了解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活动步骤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活动前:教师进行分组,布置好任务。2. 活动中:注意各小组的讨论和交流情况,教师及时做好引导、激励工作。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3. 活动后:做好思维拓展,学生学会欣赏和评述艺术作品。
摄影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六)
活动目的1. 了解相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常用键的功能。2. 通过欣赏照片画面,了解基本的画面构成原则,学会处理主体与陪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照片中的构图、光线、色彩的运用,让学生关注到照片情节以外的东西。活动任务拍摄照片,实践摄影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拍摄,自己感受相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提升自己对照片的审美能力以及操作能力。2. 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际操作的活动,要让同学说自己的构思和技巧,同学们要指出其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3. 展示者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构思一下重新拍摄的思路。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扩展。4. 活动前:教师要特别留意各小组的准备情况,随时指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评,及时鼓励,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活动后:及时总结,分组练习拍摄。
《祭侄文稿》综合实践课内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七)
活动目的1. 学习借鉴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学会欣赏书法作品,又需要通过分析书法作品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陶冶审美情趣,并让美学走入自己的生活。2. 运用多媒体收集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展示内容,培养检索、获取、处理信息的终身学习能力。活动任务以《祭侄文稿》为资料,了解颜真卿及其作品。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指导学生结合文本学习相关绘画知识,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作品特色,教师作适当点拨。2. 理解《祭侄文稿》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悲愤的心情,活动不能偏离这一主题。3. 活动前,教师要特别留意各个小组的准备情况,随时指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4. 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评,及时鼓励,遵循史实背景和作者悲愤心情这一主题方向,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观察体会。
家居设计的流行风格及特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活动(八)
活动目的1. 学习现今家居设计的几种典型风格流派及其特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模拟设计一个自己的新家。可以以文字与图片说明。2. 运用多媒体搜集不同设计风格的经典设计案例,培养同学们信息收集和检索分析能力,提高自己家居设计的评析审美能力。活动任务了解家居设计的流行风格,把握不同风格家居设计的特点。活动步骤活动建议1. 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综合阐述。个人自行设计方案并由老师和评选组进行评比点评。2. 指导学生结合文本学习相关室内家装设计知识,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家装方案,教师作适当点拨。3. 活动前教师要特别留意各小组的准备情况,随时指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点评,及时鼓励。感谢您的聆听指导
公共艺术.美术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