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模拟测验题(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模拟测验题(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模拟测验题(二)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A D A D B B A D C C B A D B
17.
(1)做对照,排除O2氧化I-的干扰 (2分)
(2)+2I-=2+I2 (1分)
(3)取适量反应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向所得混合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分)
(4) 3.0 (1分) 2.0(1分)
(5) 无Na2S2O3时,生成少量I2后淀粉即变蓝,无法确定与I-反应的浓度变化(2分)
强于 (1分)
生成的I2与Na2S2O3迅速反应,待Na2S2O3消耗完,继续生成I2时,淀粉才变蓝 (2分)
(6)1.67×10-5(2分)
(6)(NH4)2S2O8与Na2S2O3反应的活化能大于与KI反应的活化能(或浓度相同时,(NH4)2S2O8与Na2S2O3反应的速率较(NH4)2S2O8与KI的小);c(Na2S2O3)<c(KI) (2分)
18.
(1)(1分)
(2) (2分)
(3) (2分) (2分)
(4)利用反应除镁,若太小,正向移动,减小,除镁不完全 (2分)
(5) (2分)
(6) (1分) (2分)
19.
(1)3(1分)
(2) ①(1分)
② (2分) ③bc (2分) (2分) (1分)
(3) (3分)
含锂有机层[c([Li(L)x]+)=0.060mol·L 1],体积V(o)=200mL,则n([Li(L)x]+)= 0.060mol·L 1×200×10-3L=0.12mol=120mmol,SLi%=60%,依据三段式:
DLi=;
(2分,画出随V(o)增加,SFe%减小即可,趋势正确即可。)
20.
(1) C7H6O3 (1分) 还原反应(1分)
(2) (每空1分)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H2,催化剂,加热 \\ 加成反应
b 浓溴水 取代反应
(3)高于(1分) M形成分子间氢键,A形成分子内氢键(1分)
(4)或者(2分)
(5) (2分)(2分)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模拟测验题(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i 28 Cl 35.5 Mn 55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历史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下列出土的文物中主要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文物图示
选项 A.战国·水晶杯 B.三彩骑卧驼陶俑 C.鹭鸟纹蜡染百褶裙 D.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
A.A B.B C.C D.D
2. “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在众多领域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福建舰”航空母舰防腐涂料中使用的石墨烯是乙烯的同系物
B. “华龙一号”核反应堆采用二氧化铀(UO2)陶瓷芯块,中子数为92
C. “蛟龙”载人潜水器的耐压球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的硬度比钛大
D. “神舟号”载人飞船上常携带一定量的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还原性去除呼吸废气中的异味
3.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粉可以用于食品干燥剂
B.青蒿素属于精细化学品,可依次通过萃取、柱色谱分离的方法提纯青蒿素
C. X射线衍射实验可鉴别玻璃仿造的假宝石
D. 铅笔芯在纸上留下痕迹,是由于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力较弱
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B.2-丁烯的键线式:
C. 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D. 分子中 键的形成:
5.下列描述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时用铁做阳极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C.港珠澳大桥安装铝块是牺牲阳极法
D.在镀件上电镀锌时用锌做阳极
6.劳动创造幸福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不合理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氧化铁调配红色油漆 氧化铁呈红棕色且在空气中性质稳定
B 果农往未成熟水果的包装袋中充入乙烯 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C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燃煤脱硫 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A.A B.B C.C D.D
7.实验室由正丁醇制备正丁醛(微溶于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需加入过量的
B.步骤②的操作是水洗,该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
C.无水的作用是检验正丁醛是否含有水
D.蒸馏时使用球形冷凝管,可提升冷凝效率
8.下图是合成具有抗肿瘤等作用药物Z的一个片段,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中溶解性: B.Y→Z属于消去反应
C.X、Y、Z均能发生水解 D.X、Y、Z含有相同数目的手性碳原子
9.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键数目为
B.1L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D.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分子数均为
10.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制乙炔并检验乙炔具有还原性 C.吸收氨气 D.验证AgCl和AgI的大小
A.A B.B C.C D.D
11.下列陈述I与陈述II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 转化为的反应放热
B 丙三醇可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 丙三醇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C 分子间作用力:H2O>H2S 稳定性:H2O>H2S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CO气体
A.A B.B C.C D.D
12. 一种由短周期四种元素W、X、Y、Z组成的化合物Q有广泛应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和Y位于同一主族,W和Z可形成一种常见的碱性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Q中X与Y的杂化方式完全相同
B. Q分子间可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
C. Q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Z原子
D. Q可用于制作阻燃剂和防火材料
13.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分别与b、g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工业制备得ⅰ的浓溶液常温下不与铁反应
D.d、h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溶液酸性均减弱
14.不对称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循环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B.步骤③的反应涉及手性碳原子的生成,步骤④的反应不涉及手性碳原子的生成
C.L-脯氨酸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D.若用苯甲醛和二苯甲酮()作为原料,也能完成上述羟醛缩合反应
15.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的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B.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
C.C中溶液pH降低,证明Fe3+氧化了SO2
D.检验C中的溶液含有Fe2+,证明Fe3+氧化了SO2
16.如图,b为标准氢电极,可发生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a、c分别为、电极。实验发现:1与2相连a电极质量减小,2与3相连c电极质量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与2相连,盐桥1中阳离子向b电极移动
B.2与3相连,电池反应为
C.1与3相连,a电极减小的质量大于c电极增大的质量
D.1与2、2与3相连,b电极均为流出极
非选择题,共56分。
17.实验小组探究(NH4)2S2O8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及其速率,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已知:i.(NH4)2S2O8具有强氧化性,能完全电离,S2O易被还原为SO;
ii.淀粉检测I2的灵敏度很高,遇低浓度的I2即可快速变蓝;
iii. I2可与S2O发生反应:2S2O+I2=S4O+2I-。
编号 I II
实验操作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立即变蓝
(1)实验I的目的是 。
(2)(NH4)2S2O8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检验实验II中存在的具体操作及现象为 。
为了研究(NH4)2S2O8与KI反应的速率,某小组同学分别向两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并记录变色时间,如表。
试验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0.4%的淀粉溶液/滴 溶液/ 变色时间/s
III 4.0 0 4.0 2 2.0 立即
IV 4.0 1.0 2 30
(4)上述实验IV中的 ; 。
(5)实验III不能用于测定(NH4)2S2O8与KI反应的速率,原因除变色时间过短外还有 。
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NH4)2S2O8先与Na2S2O3反应,Na2S2O3消耗完才与I-反应,继续生成I2时,淀粉才变蓝;
猜想2:(NH4)2S2O8先与KI反应, 。
①甲同学提出猜想1的依据:由信息iii推测,Na2S2O3的还原性 (填“强于”或“弱于”)KI的。
②补全猜想2: 。
(6)查阅文献表明猜想2成立。根据实验IV的数据,计算3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S2O)= mol·L-1·s-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工业常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杂质为、、、等元素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8.1 6.3 1.5 8.9 3.4
完全沉淀的 10.1 8.3 2.8 10.9 4.7
(1)“酸浸”时,滤渣1的成分为和 (填化学式)。
(2)“氧化”涉及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调”的目的是除铁和铝,则调节的合理范围为 。当铁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
(4)“除镁”时,若溶液太小会导致除镁不完全,试分析原因: 。
(5)“沉锰”时,涉及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氨水,同时通入空气,可制得某种锰的氧化物,其立方晶胞结构及小立方体A、B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若晶胞密度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边长为 nm(列出计算式即可)。
19.利用液—液萃取法从盐湖卤水(含高浓度Mg2+)中提取Li+引发关注热潮,其中使用最广泛的萃取剂是磷酸三丁酯(以L表示)。
(1)基态P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
(2)在萃取过程中添加FeCl3能有效提高Li+的提取率。
①Fe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Fe3+溶于卤水后可发生反应a:Fe3+(aq)+4Cl (aq) (aq) ΔH
已知:
则反应a的ΔH= 。
③某小组为研究FeCl3用量(其它条件相同)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利用模拟卤水[c0(Li+)=0.05mol·L 1、c0(Mg2+)=3.5mol·L 1、c0(H+)=0.03mol·L 1]进行萃取,实验中V(o)=V(aq),结果如图1所示。
已知:I.萃取时发生反应b:Fe3+(aq)+4Cl (aq)+Li+(aq)+xL(l) [LiLx]+(o)+[FeCl4] (o)。aq代表水层,o代表有机层。
II.分配系数DM=,其中c[M(o)]、c[M(aq)]代表平衡浓度。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b达到平衡时,v正(Fe3+)=4v逆(Cl )
b.一定条件下,DLi越大,c[LiLx]+(o)越大,c[Li+(aq)]越小
c.随n()增大,Li+与Mg2+分离越不彻底
d.若升温使反应b平衡左移,则DLi会增大
ii.根据图1中数据,当n()=1.2时,水层中剩余的c(Li+)为起始时的 ;DMg= 。(均用分数表示)
(3)用10mL3mol·L 1盐酸对含锂有机层[c([Li(L)x]+)=0.060mol·L 1]进行反萃取,得到高浓度的LiCl水溶液。有机层体积对各离子反萃取率(SM%=×100%)的影响如图2所示。
反萃取时发生反应c:H+(aq)+[LiLx]+(o) Li+(aq)+H+(o)+xL(l)。
①已知当V(o)=200mL时,SLi%=60%,计算此时DLi (写出计算过程)。
②结合反应b及图2的信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用蒸馏水作反萃取剂,有机层体积对SFe%的影响曲线 。
20.水杨酸A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其可作为医药工业的原料,用水杨酸制备平喘药沙丁胺醇的路线如下(Ac表示-COCH3;Ph表示-C6H5)。
(1)化合物 A的分子式为 ; 的反应类型为 。
(2)根据化合物 C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反应
b 浓溴水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M()是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其沸点M A(填“高于”或“低于”),理由是 。
(4)化合物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最多能与4倍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 3:2:2:1
(5)以水杨酸、乙二醇以及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利用的原理及所学知识,合成
基于你设计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水杨酸出发,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最后一步反应中,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