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六单元 教材解读
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目录
单元整体分析

学习主题及单元目标

单元任务群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评价及教学建议

单元整体分析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为一上第二个识字单元, 由《对韵歌》《 日月明》《小书包》《升国旗》四篇识字课、一个语文园地以及“和大人一起读”组成。四篇课文以浅显的韵文、儿歌为主,培养学生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之美,养成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自豪。
单元整体分析
识字要素:初步认识会意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识字。
学生借助儿歌探究会意字的构字方式。
学生将进一步拓展学习会意字,感知会意字的特点。
学生练习运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单元整体分析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朗读儿歌,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停顿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对韵歌》节奏感强,读出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掌握好停顿,可边拍手边读课文;《升国旗》中基本采用四字词语,朗读时要注意四字词语间稍稍停顿,读出四字词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
单元整体分析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 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审视单元教材文本特点、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四篇课文定位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
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4)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对应:认识会意字, 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对应: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单元整体分析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审视教材单元,精准定位任务群。结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定位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
教学提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并注意将语言积累、梳理与体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第一学段应多认少写,要求 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合理安排识字与写字的量。
(3)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 言名句,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汇总、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创意语言资料库,并能学以致用。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 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学习主题及单元目标

认识49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2个生字和3个笔画。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能看图写词语,并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对韵歌》《升国旗》。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

感受汉语的音韵美。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养成爱惜文具的好习惯。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 了解生活常识,感受故事的趣味。
学习主题及单元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围绕“初步认识会意字”的单元重点,以“‘字有妙趣’汉字文化节”为真实情境,设计“识字打卡,兑换明信片”“收集汉字乐趣多”“感受汉字魅力”“举办汉字文化节”四个语文实践活动任务。学生在积累一些汉字后,通过有趣的活动巩固和拓展识字,认识不同的汉字。通过读儿歌、猜字谜、汉字归类、了解汉字故事等方法识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汉字的独特文化内涵。根据积累的汉字制作汉字收集卡,在汉字文化节上展出,多种方式玩转汉字,促使学生今后更加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
学习主题
单元任务群设计
‘字有妙趣’汉字文化节
任务发布:识字打卡,兑换明信片(1课时)
任务一:收集汉字乐趣多
(4课时)
任务二:感受汉字魅力
(4课时)
任务三:举办汉字文化节
(2课时)
活动一:汉字可以对出来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
活动二:升旗台上识字多
活动一:识字方法乐分享
《对韵歌》
《小书包》
《日月明》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活动二:制作收集卡,装进小书包
活动二:布置小展位,游园文化节
《升国旗》
任务发布:识字打卡,兑换明信片
(一)发布情境任务。
将举办一场汉字文化节,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专属的小展位,展示你认识的字和收集的汉字故事,你可以自己布置,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布置。赶快行动吧!
(二)出示单元学习图景。
1.要做好小展位,大家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呢 出示单元学习思维导图。
2.教师讲解各个学习任务,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汉字文化节明信片,在汉字文化节当天参与游戏,还可加盖纪念章。
2.读一读,认一认。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确。
3.发现规律,说句子。
(1)你发现这4组词语的规律了吗
(2)你能运用每组词语说句子吗 交流 1:学校里有老师;老师在学校里。
4.拓展职业及工作的地方,说句子。
5.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发布:识字打卡,兑换明信片
(四)字词句运用。
1.复习易混淆声母:sh s zh z l n
(1) 按顺序出示,学生认读发音。
(2) 打乱顺序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全班跟读。
2.认读词语,对比练习。
(1) 学生自由拼一拼,读一读,圈画出音节的不同之处。
(2) 同桌合作读、“开火车”检查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3.出示小游戏认读,巩固练习,奖励读对的同学明信片。
4.发现草字头与木字旁代表的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带“艹”“木 ”的字
5.发现生活中的汉字。在生活中你还认识了哪些字 请学生上台展示识字剪贴卡册。
6.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 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图画上都有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
(2) 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在画上的田字格里 ,注意书写工整。
(3) 发挥想象,试着说一两句话。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收集汉字乐趣多(4课时)
01
活动一:汉字可以对出来
02
活动二:制作收集卡,装进小书包
活动一:汉字可以对出来
(一)对子导入,读好课题。
1.互动游戏:对对子。如:天对( ),上对( ),古对( )。
2.出示对联图片,让学生知道这个“对”就是对联的“对”,再联系已有经验,说说生活中其他的“对 ”。
3.创设情境 ,再读课题。在汉字王国中认识了这么多汉字 ,我们可以通过认识的汉字进行游戏、阅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多形式朗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4.多种形式对读课文,在活动中学习读出节奏。
(三)图文结合,读中识字。
1 观察插图,交流看到的景物。学生说,教师相机在图中出示相关字词。
2.教师引导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师生圈读“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山、水、柳、桃”。
3.多种方法识字。
活动一:汉字可以对出来
(四)初步感受对韵。
1.配乐朗读,感知对韵。
师生交流发现每一句都有“对”字,发现“对”字前后字数相同。
2.去“对”组词,感受美好。
将每一句的“对”字去掉,教师带读新词,结合图片感受“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美好景象。
(五)学习“云、雨、虫、山、水”的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笔顺,说清楚笔画名称,练习书空。
1.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练习笔画,书写到位。
2.书写评价:教师巡视,对于共性问题,集中讲评。
活动二:制作收集卡,装进小书包
(一)猜谜读题,认识生字。
(二)认读词语,集中识字。
1.你的小书包里装着哪些文具呢 指名说,相机贴出文具图片,拿出文具的词语卡片,请学生试着贴到相应的文具下面,贴对的带读词语。
2.多形式读词语,指名读、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3.分类识记生字:
4.把生字送回词语里读。
(三)了解用处,整理书包。
1.读一读6个词语,从小书包里找出它们。
2.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小书包里的宝贝:我的小书包里有 ,有 ,还有 。
3.戴上头饰,分角色扮演,介绍文具的用处:我是 ,我可以 。
4.把文具送回家,你能整齐地把它们放到书包里吗
5.自由整理书包。指名整理出色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其他同学对照整改。
活动二:制作收集卡,装进小书包
(四)熟读儿歌, 随文识字。
1.出示儿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你知道为什么这些文具被称为“宝贝”吗 指名说。
3.因为这些宝贝“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出示第三句话。加一加识记生 字:“日”加“十”就是“早”。
4.同桌练习,把文具有序地放在铅笔盒里,把作业本、书本摆放好。(夸一夸会摆放文具的好孩子,奖励明信片。)
(五)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指名说每个字的写法、注意事项。“本”的竖与竖中线重合,撇捺要舒展;“刀”先写横折钩,再写撇,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先重后轻;“少”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边的点要对称,最后一笔撇要舒展。
(六)布置制作汉字收集卡。
小书包里不仅装上书本和文具,还要装上一件重要的东西—汉字收集卡。教师展示部分汉字收集卡,回家把积累的生字,以多种形式呈现在收集卡上,在汉字文化节上进行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二:感受汉字魅力(4课时)
01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
02
活动二:升旗台上识字多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
(一)读课题,猜“明”字义。
“日”和“月”这两个字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明”。看太阳图和月亮图,猜测“明”的字意。
日、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两个字合在一起,造成了一个新的字,表示明亮的意思。像这样的字,本节课还要学习很多,赶快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
(二)读课文,初识会意字。
小组汇报可以用语言表达意思,也可以借助表演。如,小组内三个同学凑在一起,表演“众”字的意思。
小结:“尖、尘、众、双、森”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组合而成。(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字是会意字 )
(三)再读韵文,理解意思。
1.再读儿歌,数数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2.打着节拍朗读,读出节奏感。
3.比较读,感受儿歌韵律。
4.读儿歌,理解句意。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学写“木、力、男、土、心”。
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结构、关键笔画、笔顺。提醒重要笔画,“土”字两横, “力”的撇,“心”字的三个点的方向和位置及卧钩书写。
(1)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评价。
(2) 再练写,和之前写的字进行比较。
(五)总结拓展。
1.指名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积累会意字,写到汉字收集卡上。
3.收集有关汉字的故事,制作汉字故事卡,准备在汉字文化节展出。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
(一)谈话揭题,认识生字。
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学校升国旗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出示图,我们的祖国叫—— 中国的国旗是——
2.指名汇报课前圈画的生字。
(三)品读课文,了解升旗。
1.学习第一句。思考: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呢 认识“国旗”。
出示国旗图片,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 (出示词卡:国旗)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再仔细观察我们的国旗 ,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习第二句。
播放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视频,教师讲解: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3.学习第三、四、五句。
用“多么”说话训练。国旗特别美,可以说成“国旗多么美丽”;地面特别干净,可以说成“地面多么干净”。生活中你还想夸夸什么 带着赞美,读一读句子。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
(四)感情升华,背诵积累。
1.除了学校会举行升旗仪式,还有哪里会举行升旗仪式
是啊,遥远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每天和太阳一同升起,战舰上的海军叔叔会升国旗,边防战士会升国旗,中国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夺得金牌,赛场也会升起五星红旗…… 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会飘扬起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就是中国啊。
2.播放国歌,全体起立跟唱国歌,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与激昂。
3.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读准音,记住形。每一个中国人,不光要说好中国话,也要写好中国字,今天就一起来学写“中”字。提示写法、占格。“口”要写得宽扁,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老师范写 ,学生练习 。
3.指导写好其他几个字 ,学生仿写 ,教师巡视 ,方法同上 。
(六)总结拓展。
1.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2.了解与国旗相关的故事,说说五星红旗的美丽体现在哪些地方。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三:举办汉字文化节(2课时)
01
活动一:识字方法乐分享
02
活动二:布置小展位,游园文化节
活动一:识字方法乐分享
(一)展示收集卡,导入新课。
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汉字收集卡越来越多,认识了这么多字,你们可真棒!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看看你又可以在汉字文化节上展示哪些作品呢。
(二)练习书写,发现规律。
总结写法:书写时一定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写。展示优秀作业。
(三)学习《古朗月行(节选)》。
1. 自古以来 ,就有许多喜欢想象、善于发现的人,大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之 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了解一下他小时候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李白又就月亮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呢
2. 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3. 通过图片了解诗人为什么将月亮比作“白玉盘”。
5. 试着将图画与诗歌联系在一起 ,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
1. 借助拼音读故事,整体感知内容。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对话读得生动有趣。
3. 你们知道植物的果实都长在什么地方吗 课件出示不同种类的植物结果的图片,教师介绍相关知识。
活动二:布置小展位,游园文化节
(四)感情升华,背诵积累。
1.除了学校会举行升旗仪式,还有哪里会举行升旗仪式
是啊,遥远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每天和太阳一同升起,战舰上的海军叔叔会升国旗,边防战士会升国旗,中国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夺得金牌,赛场也会升起五星红旗…… 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会飘扬起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就是中国啊。
2.播放国歌,全体起立跟唱国歌,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与激昂。
3.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读准音,记住形。每一个中国人,不光要说好中国话,也要写好中国字,今天就一起来学写“中”字。提示写法、占格。“口”要写得宽扁,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老师范写 ,学生练习 。
3.指导写好其他几个字 ,学生仿写 ,教师巡视 ,方法同上 。
(六)总结拓展。
1.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2.了解与国旗相关的故事,说说五星红旗的美丽体现在哪些地方。
活动二:布置小展位,游园文化节
(一)做好活动准备。
1. 布置教室,学生的绘画、书法等作品也进行展示,营造氛围。
2. 根据桌椅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摆成造型,合作布置好展位。
3. 准备好汉字展示的内容、需要的道具、游戏等。
(二)宣布活动开始,介绍小组展位。
1. 小主持人宣布汉字文化节活动开始。
2. 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小组展位的名字、取名的理由以及小组优势等。
(三)循环参观,互相学习。
1. 每个展位留下两名同学,为其他前来参观的同学讲解,组内另外两名同学可以到别人的展位去参观学习。
2. 第一轮参观结束 ,组内讲解的两名同学和参观的两名同学交换分工,开启第二轮。
3. 参观过程中,随时互动,参与汉字游戏,获胜者可在明信片上加盖纪念章。
(四)总结收获。
汉字文化节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收获,学生展示参与汉字游戏得到的大小纪念章, 促进学生今后更加喜欢学习汉字。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 1.认识49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2个生字和3个笔画。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图文对照等多 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能看图写词语。
☆☆☆
阅读与鉴赏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对韵歌》《升国旗》。朗读、背诵《古朗月行 (节选)。 2.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 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
表达与交流 1.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职业。 2.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学习到的识字方法。 4.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生活常识,感受故事的趣味。 ☆☆☆
梳理与探究 1.能有目的地搜集、分类、整理、筛选汉字故事等资料,运用多种形式整理和呈现信息。 2.能采用多种媒介阅读、运用资料,辅助表达。 ☆☆☆
学习评价及教学建议
学习评价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识字写字要素 ,要循序渐进地落实到每一课中,抓住文本中生字的不同特点有侧重 地进行训练,但总体要指向单元要素:初步认识会意字, 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多种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突出字理,渗透汉字文化
学习评价及教学建议
1.多种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本单元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将识字寓于充满童趣的古诗、儿歌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了解 汉字的文化内涵, 巩固识字成果的同时落实朗读训练。
学习评价及教学建议
2.突出字理,渗透汉字文化。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其中象形、会意和形声较容易被学生理解,本单元重点学习会意字。《日月明》是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朗朗上口的短句,不仅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还能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他们更大的识字热情。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栏目,以学习小伙伴的口吻提出“很多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所以,要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汉字的兴趣。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