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是不为0的数,你认为下面式子表示的结果最大的是( )。A. B. C. D.2.把42.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A. B. C.3.图中是某城市局部街道示意图,小明想从街道口A沿路走到街道口B,要使走的路程最短,不同的走法有( )种。A.8 B.9 C.10 D.114.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 )A. B.2倍 C.5.一种零件长0.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是( )A.1:10 B.10:1 C.1:100 D.100:16.下图是一个长3厘米、宽与高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将它挖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 )。A.比原来小 B.比原来大 C.无法确定 D.不变7.一个长方体长7cm,宽6cm,高5cm,把它的表面涂成红色。如果把这个长方体全部切割成棱长是1 cm的小正方体且没有剩余,那么切割成的小正方体中两面涂红色的有( )个。A.8 B.210 C.94 D.48二、判断题8.“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写成百分数是35%。( )9.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9倍。( )10.妈妈把5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半年,年利率为1.30%。到期时妈妈一共可以取回5065元。( )1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2.黑兔只数比白兔只数少20%,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成反比例。 ( )13.图中,一共有3条线段。( )14.1千克油用去 千克,还剩下 。( )三、填空题15.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340km,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c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与行驶的速度成 比例。16.一个三位小数的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把它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17.观察下面图形,若它们的高用字母h表示,则它们的面积之和是 平方厘米。18.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柱后,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如果把原来的这根木料分成两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19.下边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 厘米。20. -31.8读作 ,正零点零八写作 。21.要从四名男生和三名女生中各选派一人参加混合双打比赛,一共有 种不同的组队方案。22.小明新买了一把弹簧秤,挂质量为3千克的苹果,弹簧长12.75厘米,挂质量为5千克的榴莲,弹簧长13.25厘米;如果挂质量为1千克的草莓,那么弹簧长 厘米。四、口算与估算23.直接写得数。2千米:500米=五、脱式计算24.用递等式计算。7×5×13 2400÷(3+5) 360-60÷5六、竖式计算25.列竖式计算,带※的验算。248+693= 752×6= ※1000-394=七、解方程26.解方程①20%x=2.5②③+0.6x=1.4八、操作题27.辰辰和玲玲的家都离学校600米。辰辰家在学校北偏东30°方向上,玲玲家和学校、辰辰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1)那么,玲玲家在学校的 偏 °方向上。(2)请在图中标出辰辰和玲玲的家。九、解决问题28.1000张纸摞起来的厚度是9cm,平均每张纸厚多少厘米?29.迎阳小学图书阅览室有连环画625册,儿童小说比连环画少48册,两种图书一共有多少册?30.把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1. 爸爸拿100 元买粮食,先买了 14 千克面枌,每千克 3.5 元。剩下的钱用来买每千克 3.4 元的大米,还可以买大米多少千克?32.清明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纪念园祭扫先烈。学校为四年级每位同学准备的午餐是2个面包和1盒牛奶。每位同学的午餐花了多少钱?33.用画图、编故事或者直接讲道理等办法说明等式3×4+3×2=3×(4+2)是成立的.34.小明带了50元到书店,想买下面3本书,够吗?够的话,还剩多少钱?不够的话,还差多少钱?35.6袋大米和4 袋面粉共重 350千克,那么9袋大米和6袋面粉共重多少千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解:设y=1A项:B项:C项:D项:2>1.5>1.12>1.09。故答案为:D。【分析】设y=1,分别代入计算,然后再比较大小。2.【答案】B【解析】【解答】 把42.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故答案为:B。【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据此解答。3.【答案】C【解析】【解答】解:3+2+3+2=10(种)。故答案为:C。【分析】要求从 A 地到 B 地路程最短,必须只向下或向右行走即可,分析可得,需要向下走3次,向右2次,共5次。从5次中 3次向下,剩下2次向右即可,则有10种不同的走法。4.【答案】B【解析】【解答】解: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3-1=2倍。故答案为:B。【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大2倍。5.【答案】D【解析】【解答】解:5厘米:0.5毫米=50:0.5=100:1。故答案为:D。【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6.【答案】B【解析】【解答】1×1×4-1×1×2 =4-2 =2(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增加了2平方厘米. 故选:B.【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原来这个棱长1厘米(挖掉的那个)外露2个面,把它挖掉后外露了4个面,所以表面积增加了2个面,据此解答即可.7.【答案】D【解析】【解答】解:7-2=5(块)6-2=4(块)5-2=3(块)5×4+4×4+3×4=20+16+12=36+12=48(个)。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长方体切割后小正方体涂色情况的分析。两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位于长方体的棱上(不包括顶点),因此需要计算每条棱上符合条件的小正方体数量,再乘以对应棱的数量。两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位于长方体的12条棱上,但每个顶点处的小正方体会有三面涂色,因此需排除顶点处的正方体。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写成百分数是35%。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可以说是百分之几十;几成几就是十分之几点几,也可以说是百分之几十几。9.【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3×3×3=27倍。原题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n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n的立方倍。10.【答案】错误11.【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非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12.【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黑兔只数比白兔只数少20%,黑兔只数÷白兔只数=(1-20%)÷1=80%(一定),则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成正比例。 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白兔只数为“1”,则黑兔只数就是白兔只数的(1-20%),也就是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的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二者成正比例关系。13.【答案】错误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1-=(千克)÷1=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还剩下的质量=总质量-用去的质量,还剩下的分率=剩下的质量÷总质量=。15.【答案】6.8;反【解析】【解答】解:340千米=34000000厘米34000000×=6.8(厘米)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所用时间与行驶的速度成反比例。故答案为:6.8;反。【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反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16.【答案】6.060;0.001;6060;6.1【解析】【解答】解:一个三位小数的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是6.060,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有6060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把它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1。故答案为:6.060;0.001;6060;6.1。【分析】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小数点左边部分是整数部分,数位和计数单位与整数相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求小数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把十分位“四舍五入”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把百分位“四舍五入”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把千分位“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17.【答案】12h18.【答案】160;100.48【解析】【解答】解:4×2×10×2=160(平方厘米),3.14×42×2=50.24×2=100.4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0;100.48。【分析】切开后的新增面积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为圆柱高10厘米,宽为底面直径8厘米,切开后新增两个圆形底面,每个底面积=πr2,据此求解。19.【答案】220【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30+60)×2+20×2=90×2+20×2=180+40=220(厘米)故答案为:220【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该几何体的周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周长加上20×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代入数据即可求解20.【答案】负三十一点八;+0.08【解析】【解答】解:根据负数的读写规则,负数前需加“负”字,因此-31.8应读作“负三十一点八”。根据正数的写法,正数前需加“+”号,因此“正零点零八”应写作“+0.08”。故答案为:负三十一点八,+0.08【分析】正数:正数可以不写正号(+),例如,5 可以写成 +5,但在通常情况下,正号会被省略。正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例如,1、2.5、都是正数。负数:负数总是带有负号(-)。例如,-3、-0.75、都是负数。负数表示比0小的数。21.【答案】12【解析】【解答】解:4×3=12(种)故答案为:12.【分析】每名男生与女生搭配时,都有不同的3种搭配方法,所以用4乘3即可求出组队的总方案。22.【答案】12.25【解析】【解答】解:(13.25-12.75)÷(5-3)=0.5÷2=0.25(厘米)12.75-0.25×(3-1)=12.75-0.5=12.25(厘米)。故答案为:12.25。【分析】先求出每增加1千克的质量,弹簧的长度伸长的长度;再用12.75减去这个数即可。23.【答案】9÷=12 ÷= 6-=5 ×=:5= ×0.4= 18:30= 2千米:500米=4【解析】【分析】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比值的求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出的商。带单位的比的求法:先将单位统一,再进行计算。24.【答案】解:7×5×13=35×13=4552400÷(3+5)=2400÷8=300360-60÷5=360-12=348【解析】【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5.【答案】941;4512;60626.【答案】① 20%x=2.5解: x=2.5÷20%x=12.5②解: x=3.8x=3.8÷x=2.4③+0.6x=1.4解: 0.6x=1.2x=1.2÷0.6x=2【解析】【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①、②应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③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7.【答案】(1)南;西;30(2)解:600÷200=3(格)【解析】【解答】解:(1)南和北相对,西和东相对,玲玲家在学校的南偏西30°方向上。故答案为:(1)南;西,30。【分析】我们首先要确定观测点即“我在哪里”,然后确定观察的对象即“看什么”,最后根据地图上各个方向的基本知识:在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与北之间是东北,东与南之间是东南,西与北之间是西北,西与南之间是西南,“站在”观测点去看观察对象在哪里即可确定方向与位置。然后根据每段表示的距离及两地之间的段数确定实际距离,每段表示的距离×段数=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28.【答案】解:9÷1000=0.009(厘米).答:平均每张纸厚0.009厘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纸的总厚度÷纸的张数=每张纸的厚度,据此列式计算,一个数除以1000,直接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据此解答即可.29.【答案】解:625-48+625=577+625=1202(册)答:两种图书一共有1202册。【解析】【分析】两种图书一共的册数=连环画的册数+儿童小说的册数;其中,儿童小说的册数=连环画的册数-少的册数。30.【答案】1000平方厘米31.【答案】解: (元)100-49=51(元)51÷3.4=15(千克)答:还可以买大米15 千克。【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面粉单价×数量=面粉总价,买粮食的钱-面粉的总价=剩下的钱,剩下的钱÷大米的单价=大米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32.【答案】解:2×3.90+2.50=7.8+2.5=10.3(元)答:每位同学午餐花了10.3元。【解析】【分析】每位同学午餐花的钱数=面包的单价×数量+牛奶的单价。33.【答案】解:3×4+3×2=3×(4+2)是成立的。【解析】【分析】有3排正方形和3排圆,正方形每排2个,一共3×2=6个;圆每排4个,一共3×4=12个;也可以先求1排正方形和圆一共(4+2)个,一共3排,一共有3×(4+2)个图形,即3×4+3×2=3×(4+2)是成立的.34.【答案】解:17.45+15.8+14.69=47.94(元)47.94元<50元,够50-47.94=2.06(元)答:买这3本书,够。还剩2.06元。【解析】【分析】三本书的总钱数<50元,说明够;50元-三本书的总钱数=还剩的钱数。35.【答案】解:350÷2=175(千克)175×3=525(千克)答:9袋大米和6袋面粉共重525千克。【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不出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的质量。可以把3袋大米和2 袋面粉看成一个整体。由“6袋大米和4 袋面粉共重 350千克”,可知3袋大米和2袋面粉共重350÷2=175(千克);因为9÷3=3,6÷2=3,所以9袋大米和6袋面粉的总质量是175千克的3倍。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