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陀螺【教学目标】1.认识“兵、败”等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否、恨”等15 个字,会写“手舞足蹈”等词语。2.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体会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及原因,感受作者对陀螺的痴迷。(重点)3.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主题1.孩子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家里都有哪些玩具呢?你和小伙伴一起玩过哪些玩具呢?(如玩偶、积木、橡皮泥、溜溜球等。)2.玩具总会让我们爱不释手,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难以忘怀。有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玩具,就能演化为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一段无法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陀螺》,去感受童真,去体会快乐吧!了解作者。高洪波,诗人,散文家。1951年12 月生于内蒙古。先后出版过《鹅鹅鹅》《种葡萄的狐狸》等多部儿童诗集,和散文集《波斯猫》《我喜欢你,狐狸》等,散文集有《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整旗鼓”“溃败”等词语的意思。2.通读课文,要求遇到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并多读几遍。阅读时在有疑问或有体会的地方作批注,可以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两句话。3.检查生字词。铁钉 旋转 金兵 帅气 恨不得彻底 溃败 否则 自豪 丑小鸭读好多音字“钉(dìng)上一枚铁钉 (dīng)”中多音字“钉”的读音。“旋(xuán)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xuàn)风般撞向对手”“在旋(xuàn)床上旋(xuàn)出来的”中多音字“旋”的读音。5.小结:初读课文时,遇到有疑问的、写得好的、体会深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一画,写一写,是很好的批注方法。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陀螺写了哪些事?请你边读边圈画,尝试用小标题“( )陀螺”的形式标注在相应段落的旁边。2.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3.小结方法:用小标题概括内容也是批注的一种形式。四、了解构造,知晓玩法1.陀螺又叫什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它的玩法又是怎样的?请你默读第1-3 自然段,圈画出相关词句。2.交流反馈,出示陀螺图片及实物,直观感受木制的冰尜儿的特点。预设一: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小家伙”运用拟人修辞手法,透露出作者对陀螺的喜爱。预设二: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从材料、玩的时间和地点、镶嵌滚珠的原因三个方面写陀螺的特点。——“妩媚”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对陀螺的喜爱。预设三: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从“旋转”“舞蹈”体会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透露出作者对陀螺的喜爱。预设四: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从“奋勇搏斗”“旋风般”写出了陀螺在孩子们手下变成了战斗中的士兵,奋力进攻。从侧面刻画了小伙伴们抽打陀螺的状态。4.小结方法:品读文本,可以从修辞手法、联系生活、体会情感等方面作批注。5.欣赏陀螺图片、实物,观看玩陀螺的视频,熟悉陀螺,体会陀螺的玩法。五、品读词句,体悟情感1.交流感悟。过渡:围绕着陀螺,“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有哪些描写“我”心情的语句?预设一:“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的批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得不到好质量陀螺的懊恼、难过,体现了“我”对陀螺的痴迷。(2)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懊恼。(3)体会比喻的妙处,读出“懊恼、难过”的情绪。预设二:“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我的批注:“一整天”“恍惚的状态”表现了“我”盼望得到陀螺的状态,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对陀螺充满了无限的渴望。“这消息”指什么消息?——我的叔叔答应送我陀螺。(2)试想一下,这时候“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期盼(3)什么叫“恍惚”?你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因为某一件事(物),吃饭时想,走路时想,睡觉时也想,整天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样的状态就叫“恍惚”。(4)过渡:在我整日恍惚的期盼中,叔叔送的陀螺出现了。预设三: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出来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我的批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陀螺比作鸭蛋,表现了陀螺的外形特点是又圆又光滑。——我的批注:写出了“我”得到陀螺后高兴的样子,也反映了“我”想去和小伙伴比一比的急切心情。从句末的“!”,你能体会到“我”什么样的心情?——兴奋。(2)小结方法:结合关键的标点符号作批注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3)“我”为什么会如此兴奋呢?展示陀螺实物(视频播放),示范旋转陀螺,并联系上文,了解大滚珠的作用。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在陀螺的锥尖镶嵌大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4)指导学生读好兴奋之情。预设四:“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我”的陀螺之所以会找来嘲笑,是因为它不伦不类,不具备作战能力。“士气大减、不敢挑战”流露出我失落的心情,与前边的兴奋激动形成鲜明对比。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不伦不类,不具备作战能力。——理解“不伦不类”:不像这类,也不像那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成规范。(2)出示插图,引导观察:哪个陀螺是“我”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3)这时候“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郁闷。(4)朗读体会。预设五:“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我的批注:通过“尝到”“品到”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的陀螺彻底击败别人大陀螺时的喜悦心情。(1)这样“不伦不类”的陀螺根本不敢跟别人挑战,可后来为什么又斗了,还斗赢了,让“我”感到十分自豪呢?预设六: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什么叫“挑衅”?学生演示挑衅的动作、神情姿态。——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预设七: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我的批注: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从“摇头晃脑、挺着肚皮、冲”等词语体会到大陀螺的嚣张、傲慢。——我的批注: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从“不动声色”词语体会到“丑鸭蛋”的镇定从容。(1)这样的结果“我”想到没有?小伙伴们想到没有?引读句子。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我的心情怎么样?——自豪。2.小结写法:作者用了这样丰富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从做不出陀螺的懊 恼,到期盼得到叔叔送的陀螺时的兴奋;从小陀螺被嘲笑时的郁闷,到小陀螺战胜大陀螺的自豪,这心情变化真可谓是跌宕起伏啊! (请学生将黑板上的词卡位置进行调整,随机板画表示心情起伏的线条)懊恼 期盼 兴奋 郁闷 自豪4.领悟内涵。一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打败了大陀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奇的事啊!所以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小陀螺长得不好看,却很有用,不能以貌取人。——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或问题时,不能从表面出发,而是要看起内在的本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文中是指什么呢 ——小陀螺长得丑,初次亮相被人嘲笑,“我”不敢向任何人挑战;但是小陀螺与大陀螺比拼时显得那么勇敢,并最终战胜对手,彻底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3)引导学生:你交流看到了怎样的大陀螺和小陀螺 ——骄傲、不可一世的大陀螺,冷静、勇敢的小陀螺。(4)这句话单单是写“我”的陀螺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和事物吗?——深藏不露的班级同学,拾金不昧的环卫工人,英勇救人的快递小哥,身残志坚的科学家……(5)小结:在平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或事物,不可以只凭外表来判断,这也是作者从赛陀螺中悟出的道理。(板书:人不可貌相)六、课堂总结,归纳方法1.小小的陀螺给作者带来了丰富的情感变化,为我们再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快乐,也让我们有了无尽的思考和感悟,同时我们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会了从关键词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角度去阅读批注。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内容,自读。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七、小练笔设计,拓展延伸1.和同学赛一次陀螺(悠悠球或其他玩具),把游戏中的所做、所见、所感写下来,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起来。板书: 陀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懊恼 期盼 兴奋 郁闷 自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