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校九年级开展“探寻草原美景,感受塞外风情”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语段,体验草原的秋季之美。第一缕秋风轻拂过草原,便悄然拉开了秋日的序幕。草原上的绿意渐渐的褪去,换上了金黄的盛装。秋风吹来,牧草摇y生姿,仿佛在向离去的夏天作挥手告别。秋天的草原,那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洒在草原上,将每一根草尖都染成了金色,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放眼望去,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一直延伸到天边,与蓝天白云相接,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澜、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牧人的歌声和羊群的咩咩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首秋日草原上最和谐的旋律。牧民们骑着马,赶着羊群,穿梭在草原上,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草海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生动的牧归图。正所谓:霜刃裁云秋宇净,草尖悬露缀晶莹。金莲漫野浮曦色,沙半旋空坠羽翎。湖洗月轮沉碧鉴,风梳桦雪响银铃。忽闻长调穿霞过,万点牛羊下紫冥。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2.用正楷准确、规范抄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3.草原的秋季让人沉醉,你能否从此文段中找寻灵感,描写下草原的夏季景色。(2分)我从草垛上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的草不躺着,它们站立在甲一(A宽厚/B,敦厚)的泥土上,头顶飘过白云。早上,曦光从山顶射过来,草尖的露水闪烁光芒,好像手执刀剑。六月末,大地花朵盛开,像从山坡上跑下来,挥动红的、黄的和蓝的头巾。城里人习惯用花盆栽花,花在家具之间弧零零地开。草原上,大片的花像没融化的彩色的雪。花朵乙(A恣意盛开/B一枝独秀),才叫怒放。开花,只是草在一年中几天里所做的事而已。①花朵如一群小女孩子,甩掉鞋子跑到草叶身后捉迷藏。②野花夹杂在草里,和草一同嬉戏。③草浪起起伏的节律,让人想到歌王哈扎布唱蒙古长调的气息。④明明没有风,却看见草叶的袖子摆动。歌者把腹中所有的气吐尽,吸气时喉间颤动,气息沿上颚抵达颅顶,进入高音区并轻松地进入假声。这种演唱方法如草浪在风里俯仰,深缓广大,无止息。在哈扎语文第1页(共7页)布的演唱中找不到一个接头,找不到停顿或换气口,像透明的风,一直在呼吸却听不到风的呼吸声。4.语段画横线处的语句排序不当,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5.从语段括号内为甲、乙两处选择适合语境的词语。(2分)6.本文是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文章,他对草原上的花草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请你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种植物,进行描写。(2分)“救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又不失灵秀俊美的草原风光盛景。让我们走进草原深处,感受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当你邀上三五好友,在草原看到牧民自由自在的生活,必会用王绩《野望》一诗中的“牧人驱犊返,①一,”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而内蒙古不止有草原,也有那塞外大漠。古代文人常以独特笔触描绘塞外之美,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②③一,”勾勒塞外大漠雄浑壮阔的风光;岑参在塞外望雪压枝头,共赏“④,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妙雪景。7.将语段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5分)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分布着上千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它们蜿蜒曲折,构成了草原独特的绚丽画卷。呼伦贝尔草原以她初春嫩绿的妩媚,盛夏浓绿的生机,晚秋金黄的殷实,隆冬银白的高傲,使人心胸开朗,融入自然。因为有了九曲十八弯般的河滩,成群的牛羊,浩瀚雄浑的草原便增加了温柔婉转的气息。这是一种刚柔相济之美8.上述这段文字是以“草原”为表达对象,辅以“河难”“牛羊”等景物,对草原场景进行了静态描写。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仍以“草原”为表达对象,要求写一段动态描写,不少于30字。(3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一12题。(11分)【甲】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祈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块、如带、如规、如钩,其色如鉴如琅环、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洄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①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候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④。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语文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