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1张PPT)减数分裂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知识梳理·填准记牢一、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概念1.魏斯曼关于减数分裂的预测(1)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________一半。(2)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____________。减少恢复正常都相同父方母方配对不相同减数配对3.联会与四体(1)联会:________________两两配对的现象。(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____。小提醒:人的X、Y两条性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形状、大小均不同,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得多。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有性生殖器官内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2.过程时期 图示 相关变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________,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Ⅰ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常发生互换中期 __________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 __________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结束 ①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②染色体数目减半复制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 前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中期 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 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结束 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着丝粒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的形成(1)场所:________(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卵巢(2)过程卵原初级卵母极体极体次级卵母卵小提醒: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3)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________卵细胞,三个极体都____________。一个退化消失2.减数分裂的概念有性生殖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一次两次一半知识应用·强化落实1.连线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2)精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3)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解析: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4)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的相同。( )(5)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解析: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暂时加倍,此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精子中染色体数的两倍。×解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6)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 )(7)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 )(8)精子和卵细胞形成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解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解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是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的分裂是均等分裂的。学习主题一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任务驱动任务一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染色体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2.图乙中,a、a′的关系是 。a、b的关系是 。a、c的关系是 。a、a′和b、b′合称 。提示:A、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D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有A、C,A、D,B、C,B、D。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3.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图乙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各有几个(条) 4.互换(结合图丙作答)(1)时期:减数分裂Ⅰ前期。(2)范围:同源染色体中 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图乙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任务二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否都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是否都相同?提示:不一定,若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可以发生联会,则为同源染色体,否则不是。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高等动物的性染色体。师说解惑1.图解四分体等相关概念2.联会和四分体的相互关系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而四分体是联会的结果,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由上图可知,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3.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确定染色体数①若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示形式出现,可根据“着丝粒数=染色体数”来确定。②若已知体细胞染色体数,判断其他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体(DNA)复制后,其数目不变;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减半一次。(2)确定染色单体数①染色单体出现在复制后,着丝粒分裂前这段时期,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②在DNA复制前和着丝粒分裂后的时期,染色单体数为零。(3)确定DNA数①有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单体数。②无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体数。(4)确定同源染色体数①有丝分裂全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②减数分裂Ⅰ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无同源染色体。③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等于染色体数的一半。(5)确定四分体数只有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才有四分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易错提醒】 同源染色体的几个认识误区(1)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其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过程评价单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B.只有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可形成四分体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四分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中期,A、B、C正确;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本的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本的3号染色体,D错误。2.下列关于染色体、染色单体、联会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B.由同一个着丝粒连着的染色单体属于姐妹染色单体C.联会的结果是形成四分体,人的配子形成过程中会出现23个四分体D.染色单体会因为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答案:A解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A错误;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B正确;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就有几个四分体,因为人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会形成23个四分体,C正确;着丝粒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D正确。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①③两条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学习答案:D解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B正确;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②相连,C正确;图中为有丝分裂,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是该生物全部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主题二 精子的形成过程任务驱动任务一 观察教材P18~19图2-2,讨论并分析下列问题: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其数目和形态结构有何变化?提示: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染色体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一条染色体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3.经减数分裂Ⅰ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有什么不同?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提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形态大小一一对应且两两相同。4.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相同吗?5.以染色体组成划分,若不考虑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说明原因。提示:数目相同,形态结构不同。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提示:两种类型。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又会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变形后成为两个染色体组成相同的精子。任务二 如图为雄性动物体内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提示:A为初级精母细胞,C为次级精母细胞,G为精细胞。提示: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3.染色体数目减半和染色单体消失分别发生在图中哪个过程?4.细胞B、C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即甲过程;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即乙过程。提示:细胞B、C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5.细胞B与C、D与E的染色体组成是否相同?6.不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是否相同?如果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呢?提示:细胞B与C的染色体组成不同,而细胞D与E的染色体组成相同。提示:相同。不一定相同。师说解惑1.精子形成过程的两种图示比较2.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假设体细胞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均为2n)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 有 无着丝粒变化 不分裂 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 2n→n n→2n→n核DNA数目 4n→2n 2n→n染色单体数 4n→2n 2n→0过程评价单1.下列关于人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B.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可能相同C.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D.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答案:A解析: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减数分裂Ⅰ末期结束之前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46条,A正确;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核DNA数目为46×2=92(个),减数分裂Ⅰ结束后核DNA平均分配到2个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中,核DNA数目减半为46个,故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不相同,B错误;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结束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均被分配到2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中,故进入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减数分裂Ⅰ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子染色体,D错误。2.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和该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数目都相同的是( )答案:A解析:A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A正确;B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细胞内的核DNA是体细胞的2倍,B错误;C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此时细胞内的核DNA是体细胞的2倍,C错误;D图示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3.如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D.③⑥②④①⑤答案:D解析:①图中有2个细胞,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②图所示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③图所示细胞中形成四分体,但四分体不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④图中有2个细胞,细胞中均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染色单体,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⑤图中有4个细胞,表示减数分裂Ⅱ末期结束;⑥图所示细胞中含有四分体,且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学习主题三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任务驱动任务一 如图是某种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提示:D和E。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提示:B和G。分别叫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3.A中发生的现象叫什么?C中有无同源染色体?4.通过F细胞可判断生物性别吗?提示:A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C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提示:不能,雌性和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Ⅱ中均可出现该图所示现象。5.胚胎发育早期分裂活动旺盛,却不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据此分析,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最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任务二 请完善表格(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c为例)。细胞分裂图像 相关时期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间期 2n ________ ________减数分裂Ⅰ 前期 ________ 4c 4n中期 2n 4c 4n后期 ________ ________ 4n末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c→4c0→4n2n2n4c2n→n4c→2c4n→2n减数分裂Ⅱ 前期 n ________ 2n中期 n 2c 2n后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末期 2n→n 2c→c 02c2n2c0任务三 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任务四 请结合减数分裂相关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柱形图(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判断各时期细胞名称。A. ;B. ;C. ;D. ;E.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任务五 结合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变化曲线,分析讨论回答:1.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增加分别在什么时期?其原因主要是什么?2.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与体细胞数目相同在哪些时期?提示:染色体数目增加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核DNA数目增加发生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原因是DNA的复制。提示: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和末期。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有哪些时期?提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师说解惑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2.分裂图像的辨析注:若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若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3.归纳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4.图像的分析(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判断方法“斜线”有无有DNA变化 连续2次 直线下降减数分裂 1次直线 下降有丝分裂无染色体变化 先减再增 终成半减数分裂 加倍后 再恢复有丝分裂(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的直方图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也可反映染色体、核DNA或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在直方图中,染色体和核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5.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A→B B→C C→D D→E减数分裂对应时期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分裂Ⅰ全过程和减数分裂Ⅱ前期、减数分裂Ⅱ中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减数分裂Ⅱ末期有丝分裂对应时期 间期 前期和中期 后期 末期6.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曲线变化过程评价单1.[2024·湖南株洲高一月考]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A错误;图丙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误;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错误。2.[2024·安徽滁州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一个卵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D.卵巢中的细胞经分裂一定生成卵细胞答案:D解析: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A正确;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B正确;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C正确;卵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卵巢中的细胞经分裂不一定生成卵细胞,D错误。3.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某种生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C.图乙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如果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答案:A解析:图乙中染色体数目为2N,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但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不分裂,A正确,C错误;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但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结构,B错误;如果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发生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而图丙中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N,只可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不发生联会,D错误。4.图①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的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②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图②处于EF段的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B.图②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两个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C.图②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D.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答案:C解析:图②DE段表示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A错误;图②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拉开的,B错误;图②可表示有丝分裂(乙细胞)或减数分裂Ⅱ(丙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C正确;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判断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D错误。网络建构主干落实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2.精(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卵)细胞。3.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4.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5.1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6.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不均等的。1.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每个时期答案:A解析: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四分体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有丝分裂过程含有同源染色体,其复制后不联会,不形成四分体,B错误;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C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D错误。2.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四分体 ③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④联会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②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③减数分裂Ⅰ末期,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④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因此,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为④②①③。3.雌兔的某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粒分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B.该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内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答案:B解析: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A正确;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则该细胞可能是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B错误;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则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D正确。4.下列有关果蝇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有同源染色体B.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D.核DNA分子的含量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分裂Ⅱ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中核DNA分子含量不相同,D错误。5.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增殖及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找到一张画有关于细胞分裂坐标图草图的纸片,下列是各位同学对该草图的猜想。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B.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C.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D.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在间期开始形成,前期出现,后期消失,所以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A正确;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出现,减数分裂Ⅱ后期消失,所以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B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可能为0,所以该图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分裂Ⅰ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D正确。6.如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a~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过程中的________数量变化。(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3)细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曲线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丝染色体e、ba、d、e④⑤⑥a、d、e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解析:(1)题图曲线可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在②阶段,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增加了一倍,故①~③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2)曲线中②⑤时期染色体数量均加倍,说明此时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的数量上看,②为4n、⑤为2n,则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⑤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别对应e、b细胞。(3)a~e细胞分别表示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Ⅱ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d、e。曲线中从④开始,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已经进入减数分裂Ⅱ时期,处于④⑤⑥时期的细胞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4)与体细胞相比,核内DNA含量加倍为4n的细胞为a、d、e。(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问题探讨1.提示: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的差别在于(1)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2)配子的染色体是从体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2.提示: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根据配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或猜想。旁栏思考题1.提示:配子中含有与体细胞数目一样的染色体。2.提示: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3.提示:在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上述过程还可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生物的变异率,增强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4.提示:精细胞变形之后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有利于与卵细胞结合。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1)× 提示:玉米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减少一半,有10条。但不能说有5对,因为“对”其实是指“同源染色体对”。由于卵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只能说卵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2)√ 提示:在减数分裂Ⅰ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使得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染色体数目减半。2.B 提示: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形成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3.C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4.提示:(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2)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3)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4)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5)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6)略。二、拓展应用1.提示:减数分裂Ⅰ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分裂Ⅱ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2.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分裂Ⅰ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分裂Ⅱ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少)一条或几条。再如减数分裂(无论是减数分裂Ⅰ还是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性状也会出现异常。3.提示:(1)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以便传给下一代;(2)丢掉大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器,可使精子体积减小,运动便捷;(3)精子的快速运动主要依靠尾部的摆动,其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线粒体;(4)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的意义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线粒体的生理活动能形成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Ⅰ,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减数分裂Ⅰ,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减数分裂Ⅱ,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减数分裂Ⅱ,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Ⅰ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主要是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并在分裂后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及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暂时加倍的现象。2.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丙→戊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3.关于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粒②相连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A正确;每条染色体均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均位于赤道板两侧,表示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B正确;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也为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4.[2024·山东济南高一月考]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形成的同源染色体各向两极转移的情况为( )A.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随机向两极移动,发生自由组合现象B.通常所有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所有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C.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D.发生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未发生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答案:A解析: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结合,A正确。5.某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的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B.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C.丙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D.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交换,①中相同位置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答案:C解析: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的核DNA分子含量相同,细胞质中的DNA含量不一定相同,A错误;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染色体复制已经完成,B错误;丙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C正确;丁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的不同是因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如果互换的是相同基因,则①中相同位置上的遗传信息相同,D错误。6.图①~④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B.图①中的交叉现象在精子产生过程中常有发生C.图③所示行为发生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发生图④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①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图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图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分裂Ⅰ后期;图④发生着丝粒分裂,为减数分裂Ⅱ后期。因此,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应为①③②④,A正确。交叉现象常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Ⅰ前期,B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图④发生着丝粒分裂,为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7.[2024·江苏南京高一月考]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C.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D.雌性动物体内可出现甲、乙、丁细胞答案:B解析:甲和丙细胞都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正确。乙和丁细胞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B错误。图中甲和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乙和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即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C正确。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雌性动物体内可出现甲、乙、丁细胞,D正确。8.[2024·福建莆田华侨中学高一期末]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bc段可能出现四分体B.ab段染色体数目加倍C.a之前的细胞没有mRNA的合成D.d之后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此阶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出现四分体,A正确;ab段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a之前表示G1期,此时期细胞内正在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此有mRNA的合成,C错误;d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其中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9.(12分)[2024·黑龙江牡丹江二中高一月考]如图为精子的形成过程细胞图像,请分析回答:(1)根据精子的形成过程,对上述细胞图像进行正确的排序:__________________。(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4)减数分裂Ⅰ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数分裂Ⅱ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③④⑥⑤②⑦①减数分裂前的间期③④⑥⑧②③④⑤⑥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10.如图所示是某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特定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图乙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C.图甲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D.图乙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答案:C解析: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A错误;图乙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错误;图甲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着丝粒没有分裂,所以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正确;图乙中,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11.[2024·江西萍乡高一期中]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某研究人员对某只蝗虫染色体进行分析,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这张照片展示的是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B.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C.该蝗虫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46、23、12、11四种情况D.该蝗虫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答案:B解析:这张照片展示的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故为雄蝗虫,A错误;雄蝗虫只有1条性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可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形成11个四分体,B正确;该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条,进行分裂时可能出现的染色体数目共有46(有丝分裂后期、末期)、23(细胞分裂的间期,体细胞或减数分裂Ⅰ)、12(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11(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24(减数分裂Ⅱ后期、未期)、22(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这6种情况,C错误;该蝗虫能产生染色体条数为11条和12条的两种类型精子,D错误。12.[2024·广东汕头高一月考]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唐汪川是有名的“桃杏之乡”,所产大接杏为甘肃三大名杏之一。如图是大接杏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四个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按照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应为a→c→b→dB.a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并正在移向两极C.b细胞发生了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a到c过程中发生了DNA数目的加倍答案:D解析: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表示减数分裂Ⅰ后期;b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c无同源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排列,表示减数分裂Ⅱ前期;d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Ⅱ末期,故按照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应为a→c→b→d,A正确。a表示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并正在移向两极,B正确。b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正确。a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c表示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D错误。13.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二倍体)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假设和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着丝粒分裂不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f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答案:A解析: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结构,不会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A错误;图乙中有染色单体,因此不可能发生着丝粒分裂,B正确;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和减数分裂Ⅰ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该过程中,C正确;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f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出现四分体,D正确。14.如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以及核内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B.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C.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目相同的核DNAD.在IJ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由于间期DNA复制加倍,图中实线表示细胞核内DNA数量的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A错误;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即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B正确;在MN段,着丝粒分裂,经减数分裂Ⅰ减半的染色体数目在当前阶段暂时加倍,所以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目相同的核DNA,C正确;IJ段是减数分裂Ⅰ,在四分体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在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15.(12分)如图所示,图①和图②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1)图①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图①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2)图①中Ⅱ时期的数量关系对应图②中的________,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②中________的过程。(3)图②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Ⅰ、Ⅱ乙乙→丙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4)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16.(15分)图①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②表示此动物处于某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1)此动物一定是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依据是图②中的________,此图和另一性别的同一时期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至乙过程属于______分裂。(2)图②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①中的CD段,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雄性丙细胞雌性个体内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有丝丙、丁着丝粒分裂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3)图②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4)图②中丁细胞的子细胞称为__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________。8减数分裂Ⅰ后精细胞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解析:(1)图②中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配,由此可判断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雌性个体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甲至乙过程属于有丝分裂。(2)图①中CD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即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图②中丙细胞和丁细胞中均含染色单体,故二者与图①中的CD段对应;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3)图②中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4)图②中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其上所含基因应该完全相同,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学习目标】 1.通过列表法比较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异同、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2.通过比较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并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3.通过总结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和分析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及分裂图像辨析,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观察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夯基提能·分层突破学习主题一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任务驱动任务一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染色体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2.图乙中,a、a′的关系是 。a、b的关系是 。a、c的关系是 。a、a′和b、b′合称 。3.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图乙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各有几个(条) 4.互换(结合图丙作答)(1)时期:减数分裂Ⅰ前期。(2)范围:同源染色体中 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任务二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否都是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是否都相同?师说解惑1.图解四分体等相关概念2.联会和四分体的相互关系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而四分体是联会的结果,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由上图可知,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3.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确定染色体数①若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示形式出现,可根据“着丝粒数=染色体数”来确定。②若已知体细胞染色体数,判断其他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体(DNA)复制后,其数目不变;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减半一次。(2)确定染色单体数①染色单体出现在复制后,着丝粒分裂前这段时期,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②在DNA复制前和着丝粒分裂后的时期,染色单体数为零。(3)确定DNA数①有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单体数。②无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体数。(4)确定同源染色体数①有丝分裂全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②减数分裂Ⅰ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无同源染色体。③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等于染色体数的一半。(5)确定四分体数只有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才有四分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易错提醒】 同源染色体的几个认识误区(1)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其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过程评价单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B.只有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可形成四分体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2.下列关于染色体、染色单体、联会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B.由同一个着丝粒连着的染色单体属于姐妹染色单体C.联会的结果是形成四分体,人的配子形成过程中会出现23个四分体D.染色单体会因为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①③两条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学习主题二 精子的形成过程任务驱动任务一 观察教材P18~19图2-2,讨论并分析下列问题: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其数目和形态结构有何变化?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3.经减数分裂Ⅰ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有什么不同?4.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相同吗?5.以染色体组成划分,若不考虑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说明原因。任务二 如图为雄性动物体内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3.染色体数目减半和染色单体消失分别发生在图中哪个过程?4.细胞B、C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5.细胞B与C、D与E的染色体组成是否相同?6.不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细胞D、E的染色体组成是否相同?如果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呢?师说解惑1.精子形成过程的两种图示比较2.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假设体细胞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均为2n)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同源染色体 有 无着丝粒变化 不分裂 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 2n→n n→2n→n核DNA数目 4n→2n 2n→n染色单体数 4n→2n 2n→0过程评价单1.下列关于人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B.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可能相同C.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D.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2.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和该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数目都相同的是( )3.如图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学习主题三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任务驱动任务一 如图是某种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图像有哪些?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3.A中发生的现象叫什么?C中有无同源染色体?4.通过F细胞可判断生物性别吗?5.胚胎发育早期分裂活动旺盛,却不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据此分析,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最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什么?任务二 请完善表格(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c为例)。细胞分裂图像 相关时期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间期 2n ________ ________减数分裂Ⅰ 前期 ________ 4c 4n中期 2n 4c 4n后期 ________ ________ 4n末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减数分裂Ⅱ 前期 n ________ 2n中期 n 2c 2n后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末期 2n→n 2c→c 0任务三 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任务四 请结合减数分裂相关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柱形图(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判断各时期细胞名称。A. ;B. ;C. ;D. ;E. 任务五 结合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变化曲线,分析讨论回答:1.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增加分别在什么时期?其原因主要是什么?2.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与体细胞数目相同在哪些时期?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有哪些时期?师说解惑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2.分裂图像的辨析注:若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若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3.归纳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4.图像的分析(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判断方法“斜线”有无有DNA变化 连续2次 直线下降减数分裂 1次直线 下降有丝分裂无染色体变化 先减再增 终成半减数分裂 加倍后 再恢复有丝分裂(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的直方图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也可反映染色体、核DNA或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在直方图中,染色体和核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5.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A→B B→C C→D D→E减数分裂对应时期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分裂Ⅰ全过程和减数分裂Ⅱ前期、减数分裂Ⅱ中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减数分裂Ⅱ末期有丝分裂对应时期 间期 前期和中期 后期 末期6.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曲线变化过程评价单1.[2024·湖南株洲高一月考]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2.[2024·安徽滁州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一个卵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D.卵巢中的细胞经分裂一定生成卵细胞3.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某种生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C.图乙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如果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4.图①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的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②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图②处于EF段的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B.图②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两个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C.图②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D.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强化落实·学业达标网络建构主干落实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2.精(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卵)细胞。3.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4.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5.1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6.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不均等的。高效课堂·实践运用1.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每个时期2.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四分体 ③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④联会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3.雌兔的某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粒分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B.该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内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4.下列有关果蝇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有同源染色体B.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D.核DNA分子的含量可能相同5.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增殖及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找到一张画有关于细胞分裂坐标图草图的纸片,下列是各位同学对该草图的猜想,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B.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C.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D.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6.如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a~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过程中的________数量变化。(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3)细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曲线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疑难解答·全程培优问题探讨1.提示: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的差别在于(1)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2)配子的染色体是从体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2.提示: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根据配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或猜想。旁栏思考题1.提示:配子中含有与体细胞数目一样的染色体。2.提示: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3.提示:在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上述过程还可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生物的变异率,增强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4.提示:精细胞变形之后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有利于与卵细胞结合。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1)× 提示:玉米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减少一半,有10条。但不能说有5对,因为“对”其实是指“同源染色体对”。由于卵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只能说卵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2)√ 提示:在减数分裂Ⅰ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使得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染色体数目减半。2.B 提示: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形成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3.C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4.提示:(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2)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3)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4)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5)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6)略。二、拓展应用1.提示:减数分裂Ⅰ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分裂Ⅱ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2.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分裂Ⅰ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分裂Ⅱ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少)一条或几条。再如减数分裂(无论是减数分裂Ⅰ还是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性状也会出现异常。3.提示:(1)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以便传给下一代;(2)丢掉大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器,可使精子体积减小,运动便捷;(3)精子的快速运动主要依靠尾部的摆动,其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线粒体;(4)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的意义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线粒体的生理活动能形成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减数分裂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夯基提能·分层突破学习主题一【任务驱动】任务一1.提示:A、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D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有A、C,A、D,B、C,B、D。2.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3.提示: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图乙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4.(2)非姐妹染色单体任务二提示:不一定,若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可以发生联会,则为同源染色体,否则不是。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高等动物的性染色体。【过程评价单】1.解析:四分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中期,A、B、C正确;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本的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本的3号染色体,D错误。答案:D2.解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A错误;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B正确;联会形成四分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就有几个四分体,因为人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会形成23个四分体,C正确;着丝粒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D正确。答案:A3.解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B正确;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②相连,C正确;图中为有丝分裂,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是该生物全部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答案:D学习主题二【任务驱动】任务一1.提示: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染色体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一条染色体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3.提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形态大小一一对应且两两相同。4.提示:数目相同,形态结构不同。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5.提示:两种类型。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又会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变形后成为两个染色体组成相同的精子。任务二1.提示:A为初级精母细胞,C为次级精母细胞,G为精细胞。2.提示: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3.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即甲过程;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即乙过程。4.提示:细胞B、C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5.提示:细胞B与C的染色体组成不同,而细胞D与E的染色体组成相同。6.提示:相同。不一定相同。【过程评价单】1.解析: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减数分裂Ⅰ末期结束之前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46条,A正确;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核DNA数目为46×2=92(个),减数分裂Ⅰ结束后核DNA平均分配到2个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中,核DNA数目减半为46个,故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核DNA含量不相同,B错误;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结束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均被分配到2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中,故进入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减数分裂Ⅰ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子染色体,D错误。答案:A2.解析:A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A正确;B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细胞内的核DNA是体细胞的2倍,B错误;C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此时细胞内的核DNA是体细胞的2倍,C错误;D图示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答案:A3.解析:①图中有2个细胞,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②图所示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③图所示细胞中形成四分体,但四分体不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④图中有2个细胞,细胞中均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染色单体,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⑤图中有4个细胞,表示减数分裂Ⅱ末期结束;⑥图所示细胞中含有四分体,且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答案:D学习主题三【任务驱动】任务一1.提示:D和E。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2.提示:B和G。分别叫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3.提示:A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C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4.提示:不能,雌性和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Ⅱ中均可出现该图所示现象。5.提示: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任务二2c→4c 0→4n 2n 2n 4c 2n→n 4c→2c 4n→2n 2c 2n 2c 0任务三提示:如图任务四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任务五1.提示:染色体数目增加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核DNA数目增加发生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原因是DNA的复制。2.提示: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和末期。3.提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过程评价单】1.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A错误;图丙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误;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错误。答案:B2.解析: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A正确;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B正确;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C正确;卵原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卵巢中的细胞经分裂不一定生成卵细胞,D错误。答案:D3.解析:图乙中染色体数目为2N,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但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不分裂,A正确,C错误;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但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结构,B错误;如果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发生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而图丙中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N,只可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不发生联会,D错误。答案:A4.解析:图②DE段表示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A错误;图②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拉开的,B错误;图②可表示有丝分裂(乙细胞)或减数分裂Ⅱ(丙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C正确;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判断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D错误。答案:C高效课堂·实践运用1.解析: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四分体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有丝分裂过程含有同源染色体,其复制后不联会,不形成四分体,B错误;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C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D错误。答案:A2.解析: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②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③减数分裂Ⅰ末期,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④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因此,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为④②①③。答案:B3.解析: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A正确;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则该细胞可能是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B错误;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则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D正确。答案:B4.解析: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分裂Ⅱ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中核DNA分子含量不相同,D错误。答案:C5.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在间期开始形成,前期出现,后期消失,所以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A正确;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出现,减数分裂Ⅱ后期消失,所以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变化的部分曲线,B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可能为0,所以该图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分裂Ⅰ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D正确。答案:C6.解析:(1)题图曲线可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在②阶段,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增加了一倍,故①~③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2)曲线中②⑤时期染色体数量均加倍,说明此时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的数量上看,②为4n、⑤为2n,则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⑤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别对应e、b细胞。(3)a~e细胞分别表示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Ⅱ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d、e。曲线中从④开始,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已经进入减数分裂Ⅱ时期,处于④⑤⑥时期的细胞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4)与体细胞相比,核内DNA含量加倍为4n的细胞为a、d、e。(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答案:(1)有丝 染色体 (2)e、b (3)a、d、e ④⑤⑥ (4)a、d、e (5)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