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题 号 一 二 总 分得 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请将第一部分的答案填写在题后相应的答题栏内。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30 分)得 分 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2 分,计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引发的“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等矛盾心理,让我们感到烦恼。面对这些矛盾心理,我们合理的做法是 ( )A.学会自我暗示,回避烦恼 B.寻找网友倾诉,毫无保留C.参加体育活动,转移注意 D.尝试自我调节,随意宣泄2.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以“如何看待异性交往”为议题组织教学,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与异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亲 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③与异性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④与异性交往,要掌握分寸,举止得体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3.青少年逐步走向性成熟,会对性产生好奇,也会产生困惑,有必要了解性知识。下列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 )①听专家讲座 ②阅读科普读物 ③浏览色情网站 ④向家长、老师咨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4.小飞由于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情绪有些焦虑,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的倾向。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他重拾信心,坚信只要足够努力,就有机会赢得美好未来。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注意转移 B.合理宣泄 C.放松训练 D.认知调节5.当读到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我的情绪低落;当读到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我感到愉悦……这表明 ( )A.人的情绪复杂多样,无法捉摸 B.人的情绪是会受到感染的C.人的情绪相对稳定 D.人的情绪受自然环境的影响6.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展示了如下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共同告诉我们(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士可杀不可辱”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A.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B.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C.真正的自尊只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D.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7.小明学习成绩不错,却因自己说话有些口吃而畏惧与同学交往,虽然他心里非常渴望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但总是害怕被人嘲笑,不敢去尝试。对此,小明应该 ( )①重视他人的态度,不去尝试 ②正视自己的不足,练习改善③发现自身的长处,树立自信 ④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以免被嘲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8.中国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学习这一精神,青少年需要( )①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身价值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③培养坚强意志、进取精神,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④掩饰自身缺点,让自己时刻保持完美形象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其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分别蕴含的思想理念是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10.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特质,下列关于这一思想的理解,最符合其精神实质的是 ( )A.坚持过去的做法,不改变既有的规则和习惯B.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创新,不涉及制度和观念的更新C.完全放弃传统,追求全新的发展模式,不必考虑历史D.保持传统优势,淘汰过时的观念和做法,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11.晏子向齐景公解释“和”与“同”的区别时,以“五味调和”作比喻,强调只有不同味道相互配合才能成就美味。这一故事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的思想,下列行为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在班级管理中要求所有人言行完全一致,消除分歧B.坚持自己的观点,拒绝接受他人的建议C.尊重不同意见,协调各方差异以达成共识D.为避免冲突,表面附和他人意见而不表达真实想法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名句中,能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的是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公民( )A.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B.培养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C.遇到侵害时能够正当防卫 D.应对违法犯罪时要见义“智”为14.小吴发现自己健身前后胖瘦对比的照片被用于某整形美容公司的广告宣传,这给小吴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该整形美容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小吴的 ( )A.肖像权 B.健康权 C.继承权 D.生命权15.赵某因驾车闯红灯被处以扣 6 分、罚款 200 元的处罚。据此判断,赵某的行为属于( )A.违反道德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 案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50 分)得 分 评卷人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3 题,计 50 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不断战胜挫折与困难,做更优秀的自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小秦所在学校围绕上述要求,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6. (22 分)做自信自强之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胜自我 汲取榜样的力量】材料一 小刚在英语课上不敢举手发言,担心发音不标准被嘲笑。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每天朗读课文并录音,一个月后主动参与课堂演讲,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材料二 小华因意外失去右臂,但坚持游泳训练,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练习,最终在残奥会赛事中夺冠。小秦同学围绕“自信自强”这一话题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我们应如何做自信自强的人。 (4 分)【学习核心思想理念】古人的智慧令人深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为学习相关理念,小南摘抄了以下名言名句。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②得民心者,可以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 ——《为政九要》(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名言名句分别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并谈谈你对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 (6 分)【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小安同学搜集了以下陶渊明的田园诗。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你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生活理念 并谈谈倡导这一理念的意义。(6 分)【践行诚信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4)上述规定内容不仅是民法典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的体现,请你写出三句体现诚信原则的名言名句。 (6 分)17. (14 分)明确完善法律体系的意义 保护知识产权【探究完善法律体系之意义】自 2024 年 8 月起,一批新法新规陆续实施。为了解和学习这些新法新规,同学们整理了相关资料。在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小浩同学产生了疑问:“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为什么还要不断推出新的法律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小浩同学答疑解惑。 (4 分)【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艺术方面,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每年的 4 月 26 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2)请你列举三种生活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6 分)(3)请就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4 分)18. (14 分)做守法公民 远离违法犯罪【以案说法】七年级(1)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以下两个案例。案例 违法行为类型案例一:某照相馆因擅自使用钱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 赔偿 500 元。 ①_______案例二:孙某因非法狩猎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②_________ 6 个月。(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案例警示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严于律己。 (6 分)【增强法治意识】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小陈遭遇高年级学生勒索,他不敢告诉别人也不敢报警,心里既害怕又无助……对此,同学们众说纷纭。小倩:小陈,你越害怕、越不敢说,他们就会越欺负你!冬冬:小陈,你当时把钱给他们是对的,但要记住他们的长相,最好还能知道他们的住址、姓名,事后再报警。(3)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请你为大家总结,如果碰到类似遭遇,我们该怎样做 (4 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 案 C D B D B A C A B D C D B A C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16. (1)①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②克服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③磨砺坚强意志,坚持不懈。(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2)①名言①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尊老爱幼。理解: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尊重和关爱老年人与未成年人。②名言②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是民本思想。理解: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统治者要得民心。(每点 3 分,共 6 分)(3)生活理念:亲近自然、追求闲适。意义:①有利于人们放松身心,保持良好心态;②有助于感受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点 2 分,共 6 分)(4)①人无信不立;②言必信,行必果;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每点 2 分,共 6 分)17. (1)①法律需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②不断推出新法能完善法律体系,更好地规范和保护公民行为与权益;③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律保障。(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2)①抄袭他人文章;②盗版书籍、音像制品;③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专利。(每点 2 分,共 6 分)(3)①政府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②公民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侵权产品。(每点 2 分,共 4 分)18. (1)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每点 2 分,共 4 分)(2)①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尊重他人合法权益。(每点 2 分,共 6 分)(3)①保持冷静,尽量不与歹徒发生冲突;②记住歹徒特征和相关信息;③事后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报警。(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