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则a的值为
A. B.0 C.2 D.8
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3.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4.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
A.方程,移项,得
B.方程去括号,得
C.方程,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1
D.方程,去分母,得
5.已知x=y,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x-3=y-3 B.x+5=y+5 C.-2x=-2y D.
6.关于x的方程6x+3a=22和方程3x+5=11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
A. B.54 C.27 D.40
7.甲 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快车甲的速度为,慢车乙的速度比快车甲慢,A B两地相距,求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行时间,如果设后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 B.
C. D.
8.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与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为(  )
A.7 B. C. D.5
9.若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则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  )
A. B. C. D.
10.规定:对于任意实数x,通常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π]=3,[2]=2,[-2.1]=-3给出下列结论:①[-x]=-x;②若[x]=n,则x的取值范围是n≤x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11.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长800米的隧道,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50秒的时间,在隧道中央的顶部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照到火车上的时间是18秒,则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米/秒.
12.定义运算,观察下列运算:
, ,
, ,
, .
请你认真思考上述运算,归纳运算的法则,并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______.
(2)若,则________.
13.、、各代表一个数,根据,=63,,求得   
14.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   .
15.在一张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正方形,剩下一个长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在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再剪下一个正方形,剩下一个长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若在第n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为正方形,则称原长方形为 n 阶奇异长方形。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如果AB=2,BC=6,那么称长方形 ABCD 为2 阶奇异长方形。已知长方形ABCD 的一边长为20,另一边长为a(a<20),且它是3阶奇异长方形,那么a所有可能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6.解方程:
(1).
(2).
17.当为何值时,关于的方程和的解相同?
18.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试行每月阶梯电价收费制度,具体执行方案如下:
档次 每户每月用电量(度) 执行电价(元/度)
第一档 小于或等于200 0.5
第二档 大于200且小于或等于450时,超出200的部分 0.7
第三档 大于450时,超出450的部分 1
(1)一户居民七月份用电300度,则需缴电费__________元.
(2)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缴电费290元.已知该用户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且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均小于450度.
①请判断该户居民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分别属于哪一个档次?并说明理由.
②求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分别用电多少度
19.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某数 比它本身小6,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倍与3的和等于这个数与7的差.
20.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有事离开了教室.
(1)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作出解答.
(2)若先由徒弟做1天,再两人合作,完成任务后共得到报酬450元,如果按各人的工作量计算报酬,那么应如何分配
21.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 黄河并列,舍称“江海河汉”.每年汛期来临之时,汉江防汛指挥部都会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一组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A射线自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已知灯A转动的速度是/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秒,假定这一带汉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且,转动时间是t秒.
(1)当 秒时,灯A射线第一次平分,此时灯A射线记为射线,当 秒时,灯A射线第一次与射线垂直;
(2)若两灯同时转动,秒时,两束光线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填“平行”或“垂直”)
(3)若灯B射线先转动3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
2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在线段AD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P、Q分别从点B、A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D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时,   ,   .
(2)当时,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   ,   .
(3)是否存在以Q、D、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把x=1代入原方程中得2+a=4,
解得,a=2
故答案为:C.
【分析】把x=1代入方程中,再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A选项正确;
B、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据此判断.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中,方程,移项得,故A不符合题意;
B中,方程去括号,得,故B不符合题意;
C中,方程,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故C不符合题意;
D中,方程,去分母,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可判断A不正确;利用去括号的法则,可判断B不正确;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可判断C不正确,D正确,即可得到答案.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x=y ,根据等式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同时减去3,等式依然成立,∴ x-3=y-3正确,不符合题意;
B、∵ x=y ,根据等式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同时加上5,等式依然成立,∴ x+5=y+5正确,不符合题意;
C、∵ x=y ,根据等式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同时乘以-2,等式依然成立,∴-2x=-2y正确,不符合题意;
D、∵ x=y ,根据等式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m,等式才依然成立,由于此题没有强调m≠0,故∴不一定成立,此题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3x+5=11
移项得:
解得:
把代入6x+3a=2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3x+5=11的解为x=2,再将其代入6x+3a=22中即可求出a值.
7.【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是,
相遇后甲行驶的路程+乙行驶的路程=,
可列方程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是,根据相遇后甲行驶的路程+乙行驶的路程=,即可列出方程。
8.【答案】B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
∴,
∵ 方程的解为 ,
∴关于y-5的方程的解为y-5=6,
解得:y=11.
故答案为:D.
【分析】将方程变形为,由方程的解为 ,可得关于y-5的方程的解为y-5=6,解之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当[x]=a时,a≤x,①不一定正确;
若[x]=n,则x的取值范围是n≤x当-1当x=0时,[1+x]+[1-x]=1+1=2;
当0∴当-1由题意得4x-2[x]+5=0,
∴x-[x]=-x-2.5,
∵0≤x-[x]<1,
∴0≤-x-2.5<1,
解得-3.5<x≤-2.5,
当-3.5<x<-3时,方程为4x-2×(-4)+5=0,
解得x=-3.25;
当-3<x<-2.5时,方程为4x-2×(-3)+5=0,
解得x=-2.75;
∴方程有两个解,④错误;
∴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②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目定义即可判断①和②;再结合题意分类讨论:当-111.【答案】25
12.【答案】(1)
(2)或
13.【答案】
14.【答案】-5
【解析】【解答】解:解方程,得,
解方程,得,
∵关于x的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互为相反数,
∴,
解得:,
故答案为:-5.
【分析】先求出两方程的解,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最后求出a的值即可。
15.【答案】5或8或12或15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20-a
第二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0-2a,a或2a-20,20-a
∵长方形ABCD是3阶奇异长方形
∴20-2a=2a或a=2(20-2a)或20-a=2(2a-20)或2a-20=2(20-a)
解得:a=5或8或12或15
故答案为:5或8或12或15
【分析】由题意可得第一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20-a,第二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0-2a,a或2a-20,20-a,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6.【答案】(1)
(2)
17.【答案】
18.【答案】解:(1) 170
(2)①因为两个月的总用电量为500度,所以每个月用电量不可能都在第一档;假设该用户五、六月每月用电均超过200度,此时的电费共计200×0.5+200×0.5+100×0.7=270(元),而270<290,不符合题意;又因为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所以五月份用电量在第一档,六月份用电量在第二档.
②设五月份用电x度,则六月份用电(500-x)度,
根据题意,得0.5x+200×0.5+0.7×(500-x-200)=290
解得x=100,500-x=400.
答: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分别用电100度、400度.
【解析】【解答】(1)(1) ∵200<300小于450∴应缴电费:200×0.5+100×0.7=170(元)
故答案为:170
【分析】(1)根据阶梯电价收费制度,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七月份用电300度属于第二档,得出应缴电费200×0.5+100×0.7=170(元);
(2)①根据两个月的总用电量为500度,得到每个月用电量不可能都在第一档;假设该用户五、六月每月用电均超过200度,得到电费共计270(元),结合270<290,不符合题意,从而确定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分别位于哪一档;
②设五月份用电x度,得到六月份用电(500-x)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求解.
19.【答案】(1)解:设这个数为x,列方程得
13x-x=-6
即-23x=-6
x=9
∴这个数为9
(2)解:设这个数为x,列方程得
2x+3=x-7
2x+3-3-x=x-7-3-x
x=-10.
∴这个数为10
【解析】【分析】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时,一般先利用等式的性质1,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往等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往等号的右边,合并同类项后,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
20.【答案】(1)解: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设两人合作需x天完成,则由题意,

解得x=2.4,
即2.4天可完成.
(2)解:徒弟先做一天,则这天徒弟做了总工作量的,剩下了的工作量.
设徒弟做1天后,师傅徒弟一起还要y天能完成剩余工作量,由题意,

解得y=2,
所以徒弟共完成总工作量的,报酬为×450=225(元);
师傅完成总工作量的,报酬为×450=225(元).
答:师傅徒弟每人均应得225元.
【解析】【分析】(1)答案不唯一,比如补充“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再设需要x天可以完成,则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出x的值.
(2)徒弟先做一天,很容易可以求出第一天徒弟做了总工作量的,剩下了有徒弟与师傅共同完成,可设徒弟师傅还需y天完成剩余的,则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出y的值,然后按工作量比例分配报酬.
21.【答案】(1)25;55
(2)平行
(3)当A灯转动15秒或82.5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
22.【答案】(1)14;20
(2);
(3)解:存在以Q、D、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时,
∵点Q从A运动到Q,所用时间:16÷1=16(秒).
点P从B运动到C,所用时间:(秒).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或时,以Q、D、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解答】解:(1)2秒时,AQ=t=2,BP=3t=6.
∴t=2时,DQ=AD-AQ=16-2=14,PC=BC-BP=26-6=20.
故答案为:14;20.
(2)点P从B运动到C,所用时间:(秒).
故当时,点P在线段BC上运动,
故;.
故答案为:;
【分析】(1)表示出AQ和BP,即可得到DQ和PC的长.
(2)判断出P在BC上运动,可得DQ=16-AQ,PC=26-BP,即可用t表示出DQ和PC.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分和两种情况列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