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物种的概念1、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统称为一个物种。同一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区域,构成不同的种群。马(2n=64)驴(2n=62)骡子(2n=64)×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如:马和驴、狮子和虎、斑马和驴物种的概念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由于突变和选择因素的不同,其基因组成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改变,导致种群间出现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但是,它们并不一定分化为不同的物种。那么,什么是物种?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不是同一个物种呢?1. 亚洲人和欧洲人都是一个物种吗?( )2.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不是一个物种?( )3.马和驴可以交配产生骡,所以他们是同一物种?( )不是是不是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狮子与老虎因杂种不育而形成生殖隔离荇菜与梅花因花期不同而出现生殖隔离孔雀与巨嘴鸟因求偶方式不同二出现生殖隔离曼陀罗的花粉在其他植物的花的柱头上不能完全萌发成为花粉管,使得两性生殖细胞不能融合而形成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个体间因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隔离①地理隔离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②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隔离: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隔离的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之间的联系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两个鼠种群间可能不能自由交配,也可能能自由交配。如果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形成了两个新物种;如果能自由交配并产生了可育后代,说明还是同一物种。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之间的联系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如果把东北虎和华南虎放在同一片森林中,它们仍然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这说明东北虎和华南虎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能否发生基因交流呢 思考讨论:1.只要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就一定产生新物种吗?不一定,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明显差异,不一定出现新物种,只有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2.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吗?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活环境都不发生变化、变化很小或者发生相似的变化,则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相同,不会出现生殖隔离。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一物种地理隔离,阻隔基因交流突变、基因重组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总结: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质变时期、物种形成的 标志。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但不是所有的地理隔离都可以导致生理隔离的出现;也不是所有的生殖隔离都需要经过生殖隔离的。自然选择2自然选择1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原种变异1变异2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变异类型1变异类型2新物种新物种生殖 隔离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① 渐变式(绝大多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② 爆发式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物种A杂种植物异源多倍体杂交染色体加倍物种B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标志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二者联系 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但新物种产生的过程中一定存在进化。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原材料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种群是基本单位自然选择隔离进化基因库基因频率改变定向改变地理隔离生殖隔离阻断种群间基因交流新物种形成(1)马与驴能够交配产生后代骡子,所以二者属于同一物种。 ( )(2)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 ( )(3)生物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 )(4)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 )×××(2)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5)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 )(6)地理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 )×√(6)地理隔离产生后,不同种群的生存环境不同,通过自然选择,保留或淘汰的生物个体也不同,即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解析 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错误。例1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基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B[解析] 隔离阻止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有些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植物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D正确。2.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①~⑥仅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就可形成物种1和物种2B例2 有人将某种昆虫移入新的地区后,发现它在形态上与原物种有了明显差异。科学家将它与原物种交配,结果仍然能产生可育后代,因而认定它们仍属于同一物种。认定的理由是它们之间不存在 ( )A.基因交流 B.基因突变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D[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昆虫在形态上与原物种有了明显的差异,但与原物种交配后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而认定它们仍属于同一物种。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三、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协同进化 P119在自然界,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进化是孤立进行的吗?不同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进化是否也有关系呢?问题探讨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达尔文由储存着花蜜的细长兰花花距一定存在具有同样细长口器的昆虫,可以吸到花蜜。推测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事实1. 达尔文作出,上述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2. 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是否说明尔文的推测是错误的 理由是兰花的生殖离不开传粉昆虫,如果没有与这种兰花结构相适应的传粉昆虫,这种兰花就难以完成传粉受精,这个物种也就不存在。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达尔文的推测就仅是一种推测,不能被证实。当然未发现并不等于这样的蛾类昆虫不存在,因此并不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测一定是错误的。问题探讨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昆虫传粉的专门化有什么意义?特定昆虫给特定的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的效率,并且昆虫也可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生物界中其他生物是否有类似的相互影响?一、协同进化 P119没有我,你也跑不了这么快!没有我,你跑不了这么快!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一、协同进化 P119在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面临生存压力。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它们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生物不是孤立进化而是协同进化的。不同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进化是否也有关系呢?一、协同进化 P121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最早的生物是厌氧的,但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也在协同进化。原始地球一、协同进化 P12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协同进化(1)不同物种之间:(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①种间互助②种间斗争一、协同进化 P119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收割理论【例1】在一个人工池塘中,原本植食性鱼占优势,放进肉食性鱼后,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了。【例2】从一个含有多种藻类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人为去除海胆后,某种藻类会逐渐占据优势,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下降。协同进化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P121是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生态系多样性决定形成生物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P121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变异的不定向性蛋白质多样性无机环境的多样性根本 原因组 成导致直接原因组成直接 选择决定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地球上形成了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P12146亿年前 地球形成30多亿年前 生命的起源5.4亿年前 前寒武纪寒武纪2.45亿年前6600万年前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阅读课本P122-123,解决“思考与讨论”的4个问题。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P12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与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一练2.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 )A.能产生大量后代 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 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 D.使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变异类型1.对生物多样性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CD3.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 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 协同进化 D.地理隔离C练一练4.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协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5.关于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情况下生物的进化导致生物对环境的相对适应B.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支持达尔文进化渐进观点C.生物进化是通过传代过程中基因频率的变化而实现的D.中性的分子进化属于既无利也无害的基因突变BC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www.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