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道德与法治课上,两组同学分别设置了一个谜语,据此回答下列小题。谜语一:公民权利保障书,国家机构有蓝图 谜语二:婚姻合同继承事,物权侵权皆在此1. 请大家据此判断这两部法律是( )①宪法②刑法③民法典④治安管理处罚法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 根据“谜语二”判断,这部法律( )A. 着重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B. 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 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D. 专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3. 我国现行宪法历经5次修改,一般分为以下5个步骤,这体现了(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宪法确认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 “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在我国,坚持该标准的原因是( )A.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B. 人民有权力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C. 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九年级开展了“崇‘宪’于心,守‘宪’于行”宪法书签设计征集活动。小明同学想在书签上宣传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以下观点最合适的是( )A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C. 保障宪法实施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D. 每位公民要坚持宪法至上,坚决捍卫宪法6.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②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2025年第1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④乙巳蛇年正月,我市各社区联合开展“浓情榕城 拗九孝亲”敬老活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在我国,一方面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又提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具有统揽一切的最高权力②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执行宪法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④宪法由党制定,对党负责,受党监督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8. 阅读下列宪法条文,你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A.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B. 监察委员会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C. 宪法设置国家机构,并授予其相应的职权D. 监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9.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学校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评选活动。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 )A. 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B. 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C. 列举包含“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文,配文“宪法保障公民一切权利”D. 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10. 以下行为属于宪法监督的有( )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②追究和纠正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③教育部组织全国学生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④解释宪法,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宪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 )A. 表明了我国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C. 规定了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D.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12. 张某在甲市因涉嫌逃税罪被警方刑事立案。得知张某是乙县人大代表后,甲市警方依法释放了张某,同时向乙县人大常委会发去公函,提请批准对张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乙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许可甲市警方的刑事拘留申请。这一案例表明( )A. 国家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B. 刑事拘留是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C. 人大代表在犯罪后拥有特殊的权力D.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时要受到人大常委会限制13.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下履职,廉洁奉公,勤勉尽责,为人民做事,强化监督和约束给政府带来的影响是( )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民主权利②防止权力的滥用→抑制贪污腐败的滋生→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③预防权力的缺失→督促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④推行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确保政府工作人员廉洁奉公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下表中对“增强宪法意识”活动的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活动 点评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遵守宪法② 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宪法主题公园 学习宪法③ 小美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发到“市长信箱” 认同宪法④ 我班开展的宪法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践行宪法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5. 下列几组概念能用第二种图示表达的是( )①公民基本权利与维护国家安全②政治权利与监督权③社会经济权利与荣誉权④人身自由与住宅不受侵犯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小王得知某社区开展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就来到了现场。在现场,他们看到一些人拿着类似于纸片的东西进入会场,但也有不少人被拦截住,其中就有外国人、小孩,还有一些中年人。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6. 请你猜想外国人、小孩和一些中年人被拦截不能进入会场的原因与下列无关的是( )A.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 未满十八周岁C. 被剥夺政治权利 D. 年龄较大,已退休17. 下表是公民王某一天的行为,其中涉及与上述权利归属相同的权利,包括( )上午 ①在网上举报某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问题②收取出租房的租金下午 ③向老板催讨拖欠的货款④参加礼让斑马线文明劝导活动晚上 ⑤创作网络文学作品⑥上网就中美贸易摩擦发表看法A. ①③ B. ①⑥ C. ②⑤ D. ④⑥18. 下列行为与微评价对应的是( )选项 行为 微评价A 小吴给小周取了个侮辱性外号 侵犯了小周的名誉权B 某校将优秀学生干部的照片放在宣传橱窗 侵犯了学生的肖像权C 小福到社区参加五一文艺表演交流活动 小福享有劳动的权利D 小闽在上学期间得到相应的补助 小闽享有物质帮助权A. A B. B C. C D. D19. 学习“公民基本权利”时,小思同学作了以下的学习笔记,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财产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②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③公民通过劳动可以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④享有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 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应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图示中①②③按顺序补充正确的是( )A 依法服兵役、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B. 文化权利、维护国家利益、受教育C. 住宅不受侵犯、物质帮助权、劳动 D. 出版自由、维护国家利益、平等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在学校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请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1. 如图,请判断出同学们模拟审理的是什么案件( )A. 民事诉讼案件 B. 行政诉讼案件C. 刑事诉讼案件 D. 非诉讼案件22. 请你从下面情境中,选择适合在这个法庭审判的案件( )A. 李某在高铁卫生间抽烟,触发报警机制B. 高某和同伙在车站附近多次用碰瓷方式敲诈游客,累计数十万元C. 王老板拖欠供应方一笔货款,供应方认王老板故意拖欠,引发双方争执D. 刘大爷遛狗时经常不牵绳,放任小狗小区乱跑,随地大小便,邻居对此很不满意23. 公民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直接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是( )①小田参加母亲河环保公益活动受到同学点赞 ②小陈在部队服役时被授予“戍边英雄”称号③小华在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上提出建议 ④小张因欠债不还失信被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4. 为烟花爆竹“禁燃令”松绑,叫停涉嫌犯罪人员亲属“连坐”……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强化备案审查制度刚性约束,纠正违反宪法法律和上位法的规范性文件。强化备案审查制度说明( )A. 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 全国人大加强宪法监督C.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职 D. 公民维权要守法定程序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52分。25. 明辨是非小闽的邻居被公司无故开除了,她向小闽讲起了她一天的遭遇。遭遇一早上到公司办理离职事宜,但公司拒不支付她离职前一个月的工资和赔偿金,她据理力争,并要求提请劳动仲裁。(1)运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辨析小闽邻居的行为。遭遇二公司坚称她泄露了公司机密,并要求她出示最近三个月的通话记录以供检查。她想要和公司进一步交涉,但却遭到了公司行政人员的威胁和辱骂。公司行政人员更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在公司微信群中称她是“公司的泄密者”。(2)结合材料,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对公司工作人员的行为加以辨析。26. 时政点评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2025年2月2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刚刚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任命楼阳生为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蒙徽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新民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根据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上述人员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主持并监誓。全国人大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宣誓活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活动的意义。27. 某校八年级拟开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议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解读漫画(1)漫画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一基本原则?任务二:家校沟通班上同学小刘经常上课睡觉、没带课本、缺交作业,还振振有词地说,上不上课是我的权利,我又没有影响他人。班主任和小刘妈妈沟通,小刘妈妈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他自己也不喜欢上学,我们家长也没办法替他学,就这样吧。”(2)结合第二幅漫画“学有所教”,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你会如何说服小刘和小刘妈妈?任务三:分析新闻新闻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制定本法。新闻二新时代,行政机关正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注重把平等原则和比例原则运用于执法过程中,不折不扣保护人民的各项权利,努力确保法定权益受到公平保障、人格尊严获得平等尊重。(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新闻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路径。新闻一路径:新闻二路径:任务四:知识竞赛(4)宪法被比喻成树的根、山的峰、网的纲。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表格。材料 蕴含的道理树有根,根是树的基础。所以称宪法是根本法。 ①山有峰,峰是山的最高位置。所以称宪法是最高法。 ②网有纲,纲起提挈网的作用。所以称宪法是最严的法。 ③28. 八年级学生小福,本学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收获颇丰,感悟深刻。感悟一:2024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了2025年新年贺词,他深情地说,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是自2013年岁末首次发表新年贺词以来,连续12年在元旦前夕向全国和全世界传递心声。12篇新年贺词共计近18000字,“人民”一共出现了95次。在今年的新年贺词里,人民出现了10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1)为什么新年贺词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要一再强调“人民”呢?感悟二:2025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举行。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在这次亚冬会开幕式上,中国台湾地区运动员入场时,开幕式现场大屏幕上写的是“中华台北”,对应的英文是“ChineseTaipei”。现场主持人康辉清晰有力地念出“中国台北队入场”,瞬间赢得了全场的掌声。(2)为了表达我们对主持人“现场发挥”的钦佩,请为其写一段颁奖词。撰写要求:①颁奖词紧扣材料内容,语言简洁、精炼,字数不超过80字;②表述规范,逻辑清晰。感悟三: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多名人大代表提议,针对“AI换脸拟声”技术的不当利用引发的风险,要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有力解决人工智能发展和崛起所导致的各类法律问题,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3)同学们纷纷表示:“AI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但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存在法定权利的争议和安全隐患。”请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解析。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C 2. A【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B【16~17题答案】【答案】16. D 17. B【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B【21~22题答案】【答案】21. C 22. B【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52分。【25题答案】【答案】(1)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邻居要求支付工资、赔偿金及申请劳动仲裁的行为是合法、正当的。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司拖欠工资和拒付赔偿金侵犯了邻居的财产权。(2)“要求查看通话记录”侵犯邻居的通信秘密和隐私权;“在公司微信群中称她是“公司的泄密者””侵害了邻居的名誉权;“遭到了公司行政人员的威胁和辱骂”侵害了邻居的人格尊严权。【26题答案】【答案】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彰显宪法的至高无上地位,营造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社会氛围。③有利 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治国进程。【27题答案】【答案】(1)尊重和保障人权。(2)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受教育既是小刘的权利也是义务,小刘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他应该认真上课,认真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4)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28题答案】【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您用“中国台北”的坚定称呼,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您以清晰的表达点燃全场爱国热情。一词之重,彰显赤子之心;掌声如潮,凝聚民族认同!(3)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存在法定权利的争议和安全隐患,可能会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