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陈情表》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陈情表》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9.1 陈情表 课件
学习目标
1.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2. 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辟的语言。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李密的身世经历怎么样?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刘婴疾病
不能“废远”
为下文作伏笔
以情动人:祖孙亲情凄恻动人
零丁孤苦
未曾废离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本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朝廷任命,事态严重:
以情动人:进退两难,求理解同情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时间:逮、前、后、寻
动作:察、举、拜、除、当
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情状:特下、切峻、责、逼迫、催、临门
自己两难,处境狼狈:
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 之窘迫
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
思考:本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资料1:
嵇康之死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后迎娶了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的山涛离开选官(尚书吏部郎)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
景元四年,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
资料2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晋书《李密传》
另一个有才名的名人嵇康拒绝出仕,是什么结局?如果你是晋武帝,你屡次想征召一个人来,他屡次拒绝,你会怎么想?
身份之特殊,决定着处境之尴尬。那李密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还能做些什么?
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
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
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自然段,在文中找出让晋武帝明白李密尽孝其实就是尽忠,孝顺祖母就是尽忠国家的理论依据。
找依据
“圣朝以孝至天下”
说明自己应当得到同情
释误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阐明自己追求,消除误会
述苦衷
“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
“孝”——辞职的唯一理由
以理服人:关键之举打消嫌疑
三个角度,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合法
合情
合理
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李密提出来什么方案?他是如何解决忠孝不能两全这个矛盾的?
①明确目的
②誓表诚心
③提出请求
④誓死报效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以忠信人:提供方案,供君选择
武帝阅其表后,赞曰:“士之有名者,不 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侍祖母,后出仕。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膳食。
——《晋书 李密传》
合作探究:《陈情表》的语言特色
(1)请从文中找出一些表达敬意和自谦的词语,加以体会。
(2)找出文中的四字骈句、对偶句、比喻句等,说说这些句式在表达上的效果。
1、用词委婉,屈伸适宜。
语言表达切合身份,恭敬而得体。【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
请从文中找出一些表达敬意和自谦的词语,加以体会。
表示敬意的词语有:奉、伏惟、圣朝、清化、蒙、宠命、谨等。表达自己对新朝的敬意,进一步打消新皇帝的疑虑。
表达谦称的词语有:臣、猥、亡国贱俘、乞、犬马等。谨遵臣道,极尽谦卑之能事,化解晋武帝的疑心,博得他的同情。
以词悦人:实现博弈双赢
2、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文章借着排比、对偶句式整齐而和谐的节奏,反复强调语意,情感也得以加强。
对偶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效果: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效果:前后对举,表达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效果:“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对偶句总体效果: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比喻句
(1)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课堂总结
《陈情表》以“孝”感人,均堪称“表”中的典范之作。其说真话,抒真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很值得我们学习。其承载的“孝道”更是我们公认的准则,是我们应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我们需传承好孝道,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更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