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白菜和甘蓝经体细胞杂交过程培育出杂种植物B.二倍体西瓜的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培育出四倍体植株C.由马铃薯的茎尖培育出无病毒植株D.转入抗虫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出转基因植株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磨洋葱时所用的研磨液中需加入抑制DNA酶活性的物质B.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后,从绿色菠菜滤液中析出白色DNAC.利用二苯胺试剂检验DNA时需要设置不加丝状物的对照组D.实验中如果将研磨液更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提高3.土壤中有丰富的微生物,若要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筛选分解尿素[CO(NH2)2]的细菌,则尿素可以作为该菌的氮源B.理论上每毫升菌液中2号试管的活菌数是4号试管的100倍C.4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1.1×109个D.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4.一种双链DNA分子被三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切割产物通过电泳分离,用大小已知的DNA片段的电泳结果作为分子量标记(下图左边一列)。关于该双链D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呈环状结构,质量大小为10kbB.该DNA分子被NotI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该DNA分子中有一个NotI识别位点和两个EcoRI切点D.该双链DNA分子其NotI识别位点与EcoRI识别位点的最短距离为2kb5.油炸臭豆腐是我国一些地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在含有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有关传统发酵食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果酒的发酵温度低于果醋的发酵温度B.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C.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D.腐乳制作过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6.如图为纯化培养酵母菌的一个操作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操作步骤是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每一次划线菌种的来源都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C.若从1处开始划线,则图中酵母菌密度最小的是5处D.完成图示的纯化过程,接种环共需灼烧处理6次7.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种混合胚胎中有99.9%的遗传物质来自人,只有0.1%来自牛。你认为这0.1%的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牛卵细胞的(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8.海拉细胞是一种人工培养的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医学发展。如图是海拉细胞培养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动物细胞的合成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B.甲→乙过程需要用胃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等处理C.丙、丁过程中通常会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刺激细胞呼吸D.为避免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丙、丁过程中培养瓶盖必须旋紧不漏气9.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应先灭菌再调节pHB.纯培养物就是不含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C.培养乳酸杆菌时,培养基中需添加维生素D.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内部可形成菌落10.研究人员取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糖尿病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在加入特殊诱导因子促进Sox2,Klf4,Oct4,c-Myc(简称SKOM)4种基因表达的孵化器中培养得到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再定向诱导分化为可移植的正常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KOM中可能含有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周期B.孵化器中要加入动物血清来防止动物细胞受病原体侵染C.导入的SKOM使成纤维细胞具有衰老细胞的特征D.iPS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座青山的所有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种群12.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让人感受到病毒的无情。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PB.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D.能独立繁殖后代,且繁殖速度快13.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青霉菌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乳酸菌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生物14.下图甲为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图乙表示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b,适时打开阀a排气B.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a通气,打开阀b排气C.过程①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5.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 )A.微型繁殖 B.作物脱毒 C.细胞核移植 D.人工种子二、多选题16.科研人员利用易感青枯病马铃薯(2n=24)与抗青枯病茄子(2n=24)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经过程②得到的C细胞只有一种类型,因此不需要筛选C.过程④为脱分化,过程⑤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D.经过程④和⑤再生的杂种植株试管苗的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17.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良种公牛体内获得的精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的卵细胞结合受精B.早期囊胚a、b、c基因型相同,但发育得到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C.d可直接移植给受体,得到小牛的途径属于无性生殖D.胚胎移植时因代孕母牛几乎对胚胎无免疫排斥,因此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1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四个视野,1—6是目镜和物镜的几个镜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视野最暗,是在目镜1和物镜6的组合下观察到的图像B.甲视野最亮,是在目镜3和物镜4的组合下观察到的图像C.若观察过程中乙图像有些模糊,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D.观察顺序是甲→丁→丙→乙19.梅花鹿属于单胎动物,季节性发情,育种工作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梅花鹿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能获得多个卵母细胞B.梅花鹿的胚胎在早期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C.当受体数量有限时,可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以获得多个后代D.一般可选取桑葚胚时期的滋养层进行DNA分析,鉴定性别20.消毒和灭菌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效果方面差异显著,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常用的消毒方法B.消毒和灭菌均可消灭芽孢和孢子C.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是常用的灭菌方法D.培养皿和培养基的灭菌常采用干热灭菌三、未知21.研究人员将大麦细胞的LTP1基因导入酵母菌中,让酵母菌产生LTP1蛋白。下图2表示该实验过程的部分流程,已知不同物种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具有特异性。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用PCR技术可以扩增LTP1基因。PCR的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3个阶段,其中DNA双链打开成为单链的阶段是 。PCR过程中应选用的图1中的引物是 ,引物与模板DNA链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 。(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可在引物的 (填“3′”或“5′”)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为了让大麦细胞的基因在酵母菌中表达,需要在目的基因两侧分别添加 。(4)为了筛选导入了重组质粒C的啤酒酵母,请根据抗性基因设计筛选实验: 。22.PSMA是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将两株不同杂交瘤细胞融合形成的双杂交瘤细胞,既能够悬浮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又可以产生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PSMA×CD28既能选择性地靶向结合某种癌细胞表面的PSMA蛋白,又能特异性地结合T细胞表面的CD28蛋白,从而激活T细胞,通过活化的T细胞来识别和杀灭目标癌细胞。图1所示为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制备流程,图2所示为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结构及作用机理。(1)①过程注射的X和Y是 ,作用是 。(2)③过程中PEG通过 诱导细胞融合。(3)④过程利用 筛选出杂交瘤,⑤过程至少进行 次抗体检测才能筛选得到双杂交瘤细胞XY。(4)⑤过程得到的双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时,由于 ,会出现细胞停止增殖的现象,此时应先 后再进行分瓶培养。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特点是 。23.乳糖酶可被用于水解牛奶中的乳糖来生产低乳糖牛奶。普通乳糖酶热稳定差,在低温条件下才具有水解活性。为了获得高产耐高温乳糖酶的重组枯草杆菌,科研人员将bgaB基因(表达产物是一种乳糖酶)插入含有强启动子P43的质粒pZ01中,构建重组质粒pZ01-bgaB并转化至枯草杆菌中表达,主要技术路线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1)牛奶生产中一般不使用抗生素,低温下生产低乳糖牛奶过程中可能存在 ,使牛奶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科研人员在众多产乳糖酶微生物中选择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材料获取乳糖酶基因,理由是 。(2)pZ01上的P43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可驱动目的基因高效转录出mRNA。P43中含KpnI酶切位点,酶切后将失去其所必须的序列(E序列);bgaB基因不含限制酶切割位点。据图分析,为保证bgaB基因能与pZ01正确连接并正常表达,在设计扩增bgaB基因的引物时,应在引物1的5'端添加 ;引物2的5'端添加 。(3)过程①需用到的工具酶是 ,双酶切pZ01后回收 kb(引物5'端添加的序列长度均忽略不计)的DNA片段用于重组质粒的构建。重组质粒中保留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目的是 。四、解答题24.美西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研究表明,美西螈的巨噬细胞在断肢再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14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一)基因工程抗原的制备(1)根据美西螈CD1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PCR扩增CDI4片段。已知DNA聚合酶催化引物的3’—OH与加入的脱氧核苷酸的5’—P形成磷酸二酯键,则新合成链的延伸方向是 (填“5’→3’”或“3’→5’”)。(2)载体和CD14片段的酶切位点及相应的酶切抗性基因序列如图1所示。用Xho1和Sal1分别酶切CD14和载体后连接,CD14接入载体时会形成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的两种重组DNA.可进一步用这两种限制酶对CD14的连接方向进行鉴定,理由是 ,培养能表达CD14蛋白的大肠杆菌,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二)抗CD1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2所示:(3)步骤①和步骤⑤分别向小鼠注射 和 。(4)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的生长特点是 。(5)吸取③中的上清液到④的培养孔中,根据抗原—抗体杂父原理,需加入 进行专一抗体检测,检测过程发现有些杂交瘤细胞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原因是 。参考答案1.B2.D3.C4.D5.D6.B7.B8.A9.C10.A11.C12.A13.B14.A15.C16.ABD17.CD18.CD19.CD20.AC21.(1) 变性阶段 2和4 氢键(2)5′(3)酵母菌的启动子、终止子(4)将导入了重组质粒C的酵母菌分别在含有青霉素和四环素的两种选择培养基上培养,选择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但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的酵母菌22.(1) PSMA蛋白和CD28蛋白 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2)使细胞膜紧密接触(3) 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2/两(4) 培养基中营养物质耗尽或代谢产物积累 更换培养基 既能特异性结合癌细胞,又能结合并激活T细胞,从而精准杀伤目标癌细胞23.(1) 杂菌污染 啫热菌能在高温中正常生活,从该菌中获取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在高温下可能具有较高的活性(2) RNA聚合酶 限制酶KpnI识别序列和E序列 限制酶BamHⅠ的识别序列(3) DNA连接酶 6.7 便于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pZ01-bgaB的受体细胞24.(1)5'→3'(2)正向连接的重组DNA有这两种酶切位点(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而反向连接的重组DNA会形成新的序列,没有这两种酶的酶切位点(没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 CD14蛋白/CD14抗原 分泌抗CD14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能在体外无限增殖(5) CD14蛋白 参与形成杂交瘤细胞的B淋巴细胞种类多,有的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