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氧化还原反应暑假预习练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氧化还原反应暑假预习练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氧化还原反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不一定有电子转移的是( )
A.HCl→MgCl2 B.Na→Na+ C.CO→CO2 D.Fe3+→Fe2+
2.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制取下列药物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本草纲目》:制取“玄明粉”() 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自成轻飘白粉也
B 《通玄秘术》:制取“华盖丹”(醋酸铅) 以铁筋穿作窍,以绳子穿之;用净瓷瓮子盛米醋1斗,将铅片子悬排于瓮子口……
C 《本草蒙筌》:制取“灵砂”(硫化汞) 水银一两,硫黄六铢,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炉抽之……
D 《本草图经》:制取“铁华粉”(醋酸亚铁) 以铁拍做段片,置醋糟中,积久衣生……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4.已知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5.下列各组物质或概念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X Y Z
例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硫酸铜 盐 纯净物
B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C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D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A.A B.B C.C D.D
6.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 =NaCl+N2↑ +2H2O(已配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Cl中的氮元素被氧化
B.NaNO2是氧化剂
C.每生成1分子N2,转移的电子的个数为6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某元素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8.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化学式为H2C2O4)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H2C2O4+H+→CO2↑+Mn2++(未配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是H2C2O4 B.每消耗6个H+,转移5个电子
C.还原性:Mn2+二、填空题
9.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指 的能力或性质, 具有氧化性,发生 反应。
还原性:指 的能力或性质, 具有还原性,发生 反应。
10.回答下列问题。
(1)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黄色物质,而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溶液。则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 ,其中氧化性强的是 。
(2)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四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四个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① ;
② ;
③ ;
④ 。
(3)在(2)的④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若有5个还原剂被氧化,则生成的为 个。
11.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填字母,下同);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3)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若“反应i”是在酸性条件下由NO3-与Zn的作用实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2.已知反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被氧化的是 ,被还原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中的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的是 。
(2)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
三、计算题
13.(1)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密度为0.915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 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
(2)硫铁矿高温下空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4FeS2+11O28SO2+2Fe2O3设空气中N2、O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试完成下列各题:
①1.00mol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②55L空气和足量FeS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 L。
四、解答题
14.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 个。
1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品未标出)。
(1)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名称),Ⅱ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NaClO2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是 。
②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4HCl=NaCl+2Cl2↑+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请推测其原因是 。
16.某小组同学欲探究H2O2的性质,经历如下探究过程:
预测:聚焦H2O2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因此预测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思路是 。
实验和观察: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5% H2O2溶液反应以验证预测。
(2)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 性质,该实验中,证明KMnO4溶液与H2O2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 。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H2O2的 性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释和结论:
(4)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1.3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A A B C B B
1.A
【详解】A.HCl→MgCl2过程有可能是盐酸与氧化镁反应,该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无电子转移,故A符合题意;
B.Na→Na+过程中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有电子转移,故B不符合题意;
C.CO→CO2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有电子转移,故C不符合题意;
D.Fe3+→Fe2+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有电子转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A
【详解】A.用芒硝制硫酸钠的反应为:,没有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 用净瓷瓮子盛米醋1斗,将铅片子悬排于瓮子口,即将铅的单质转化为醋酸铅,铅的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 水银一两,硫黄六铢,来制硫化汞,硫和汞的化合价改变了,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 以铁拍做段片,置醋糟中,积久衣生制醋酸亚铁,铁的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3.A
【分析】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反之,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而当处于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项,F只能得电子变成F-,所以F2只有氧化性;K只能失电子变成K+,所以K只有还原性;HCl中的H+能得电子体现氧化性,Cl-能失电子体现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选A项;
B项,Cl既能得电子变成Cl-,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ClO-),所以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l只能失电子变成Al3+,所以Al只有还原性;H2可以失电子变成H+,与活泼金属化合时可以得电子变为H-,所以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B项;
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3NO2+H2O=2HNO3+NO;Na只能失电子变成Na+,所以Na只有还原性;Br既能得电子变成Br-,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BrO3-),所以Br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C项;
D项,O只能得电子,所以O2只有氧化性;SO2既有氧化性(SO2+2H2S=3S↓+2H2O )又有还原性(2 SO2+ O2=2 SO3);H2O既有氧化性(2Na+2H2O =2NaOH+H2↑)又有还原性(2F2+2H2O =4HF+ O2),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A
【详解】①,说明G到氯化钠,氯化合价降低,G到Q化合价升高,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
②,氢化合价降低,则氯化合价升高,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
③,Y中氯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
④,Z中氯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
因此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G、Y、Q、Z、X,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5.B
【详解】A.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的盐,盐是化合物,是纯净物,A正确;
B.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属于离子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是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B错误;
C.氧化物依据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依据性质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则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氧化物是化合物,C正确;
D.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浊液三种,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因此分散系属于混合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6.C
【详解】A.在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H4Cl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则NH4Cl作还原剂,A正确;
B.在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NO2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则NaNO2作氧化剂,B正确;
C.在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H4Cl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3价,失去3个电子;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NO2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3价,得到3个电子,生成1个分子N2,转移的电子的个数为3,C错误;
D.在该反应中NH4Cl作还原剂,NaNO2作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7.B
【详解】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例如2H2O+2Na=2NaOH+H2↑中O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B正确;
C.某元素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可能是失去电子,也可能是得到电子,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错误;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是反应前后化合价都为0,如,所以有单质参加同时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错误;
答案选B。
8.B
【详解】A.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所以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草酸是还原剂,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是H2C2O4,故A正确;
B.反应2MnO+5H2C2O4+6H+=10CO2↑+2Mn2++8H2O,每消耗6 mol 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0mol,故B错误;
C.H2C2O4作还原剂,则还原性:Mn2+<H2C2O4,故C正确;
D.该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所以生成物中应该是水,故D正确;
故选B。
9. 得电子 氧化剂 还原 失电子 还原剂 氧化
【详解】氧化性: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还原性: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或者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
10.(1) Cl2、H+ Cl2
(2) 酸性、氧化性 酸性 氧化性、还原性 还原性、酸性
(3) 1:5 3
【详解】(1)中氯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表现还原性,中氢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表现氧化性,中氯元素处于中间价态,且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所以具有氧化性的是和;由于铁在氯气中反应得、的价态为价,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价态为价,则的氧化性大于的氧化性;
(2)①与反应,表现为酸性,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表现为氧化性,答案为:酸性、氧化性;
②与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中和反应,表现为酸性,答案为:酸性;
③电解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答案为:氧化性、还原性;
④中,元素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生成,表现出酸性,答案为:还原性、酸性;
(3)若有1个参加反应,则有6个参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为1个,6个中有5个化合价升高,1个化合价不变,故还原剂为5个,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比为;根据方程式可知,若有5个被氧化,则生成为3个。
11. k和c a和l 2∶1 4Zn+2NO3-+10H+=4Zn2++N2O↑+5H2O
【详解】(1)N位于第二周期V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化成为化合态的氮,根据循环图,得出属于氮的固定的是k和c;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即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和l;
(3)反应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氧化产物是HNO3,NO是还原产物,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根据信息,Zn+H++NO3-→Zn2++N2O↑+H2O,Zn的化合价升高2价,N2O中N的化合价共降低8价,最小公倍数为8,然后根据所带电荷数守恒以及原子守恒,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Zn+2NO3-+10H+=4Zn2++N2O↑+5H2O。
12. ①⑥ ③ ④ ②⑤
【详解】①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中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③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从0降低到,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升高到0,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
④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1,水中部分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低到0,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⑤中,过氧化钠中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从升高到0,部分从降低到,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⑥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⑥;被氧化的是③,被还原的是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中的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的是②⑤。
(2)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13. 378 308 52
【分析】(1)假设溶液体积为1.00L,根据n(NH3)=c(NH3)×V,求出1L溶液中所含氨气的物质的量,求出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根据水的质量=氨水的质量-氨气的质量,求出水的质量,进而求出水的体积;由求出1体积水所吸收氨气的体积;
(2)①根据方程式计算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氧气的体积,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计算需要空气的体积;
②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利用差量法计算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1)假设溶液体积为1.00L,1.00L该氨水含氨的物质的量n(NH3)= 1.00L×12.0mol/L=12.0mol,V(NH3)=12.0mol×22.4L/mol=268.8L;1.00L该氨水中含水的质量m(H2O)=1.00L×0.915g/cm3×103mL/L-12.0mol×17.0g/mol=915g-204g=711g;V(H2O)==0.711L;==378;
(2)①根据方程式4FeS2+11O28SO2+2Fe2O3可知,1.00molFeS2完全氧化需要氧气物质的量为mol,因此需要空气的体积=(mol×22.4L/mol)÷0.200=308L;
②55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V(O2)=55L×0.200=11.0L,由化学方程式4FeS2+11O28SO2+2Fe2O3可知,11mol的O2参加反应变为8molSO2,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则11.0L的O2参加反应产生8LSO2,气体体积减少了3L,故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55L-3L=52L。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能准确运用各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利用阿伏伽德罗定律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Fe CuSO4 CO2 CuSO4+Ba(OH)2=Cu(OH)2↓+BaSO4↓ 1个
【详解】(1)本题利用假设法:假定A、Fe;B、CuSO4;C、氢氧化钡溶液;D、CO2;E、水,经过带入原题进行验证,符合题意;分析每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A与B为置换反应;B与C为复分解反应;C与D为中和反应;D与E为化合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
(2)B+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OH)2=Cu(OH)2↓+BaSO4↓;
(3)结合(1)分析可知,只有A与B反应为置换反应。
15. 亚硫酸钠 ClO2 2ClO2+H2O2+2OH-=2ClO+O2+2H2O 1:4 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分析】根据流程可知,氯酸钠与硫酸、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与双氧水、NaOH反应生成亚氯酸钠和氧气。
【详解】(1)由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反应I中,亚硫酸钠中的S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反应II中,二氧化氯中的Cl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2)Ⅱ中被还原,则H2O2被氧化,故气体a应为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H2O2+2OH-=2ClO+O2+2H2O。
(3)①
NaCl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其中1个NaClO2作氧化剂,转化为1个NaCl,4个NaClO2作还原剂,转化为4个ClO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为1:4。
②反应NaClO2+4HCl=NaCl+2ClO2↑+2H2O中,NaClO2作氧化剂,HCl部分作还原剂,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可能的原因是溶液酸性增强,导致ClO2的氧化性增强,Cl-的还原性增强。
16. H2O2中的O为-1价,可能降低为-2价,因此H2O2可能具有氧化性 氧化 有气体产生 氧化 2I-+H2O2+2H+= I2+2H2O 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分析】(1)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H2O2中的O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即双氧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可降低显示氧化性;
(2)实验①利用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双氧水做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变为氧气,该反应现象为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时有气体放出;
(3)实验②利用了碘化钾中碘为-1价,为碘元素的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验证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变蓝,说明碘化钾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
(4)实验①证明双氧水具有还原性,实验②证明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则结合上述实验得到最终结论。
【详解】(1)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H2O2中的O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氧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即双氧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可降低显示氧化性,故答案为:H2O2中的O为-1价,可能降低为-2价,因此H2O2可能具有氧化性;
(2)实验①利用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双氧水做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变为氧气,该反应现象为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时有气体放出,故答案为:氧化;有气体产生;
(3)实验②利用了碘化钾中碘为-1价,为碘元素的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验证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变蓝,说明碘化钾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H2O2+2H+= I2+2H2O,故答案为:氧化;2I-+H2O2+2H+= I2+2H2O;
(4)实验①证明双氧水具有还原性,实验②证明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则结合上述实验得到最终结论: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