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 某老旧小区经过改造,道路变得平坦宽阔,还增添了智能健身设施,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这表明社会生活( )A.丰富多彩 B.具有公共性C.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与居民无关2.下面是小海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从中我们认识到( )6:30 和爷爷到公园晨练8:20 和妈妈到小区门口的菜市场买菜15:15 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20:10 和爸爸一起看电视节目并交流看法①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生活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③倾力奉献社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④我们的个人生活与社会联系紧密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以下场景中涉及的社会关系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类型相一致的有( )①小强和家人周末一起去郊游 ②小辉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学习③老师为小杰讲解难题 ④小敏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奶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观察下图,说法正确的有(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应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③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④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③④5.小南依据下图推断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个人成长C.个人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元 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6.社会化学习,即立足当下的媒介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培养青少年终身学习的一条新路径,使其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下列属于社会化学习途径的有( )①参与社会实践调研 ②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③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④参加课外拓展活动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7.某公司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们需要适应新的工作评价标准和任务分配方式。小刘起初对新制度不满,认为增加了工作压力,但经过与领导多次沟通、观察新制度下表现优秀的同事,他逐渐理解并适应了新制度,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关于小刘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小刘适应新制度只是为了迎合领导,并非真正接受社会化②小刘与领导沟通并观察同事是否在遵守新制度,以适应职场变化③小刘学习新工作技能是在提升生活技能,增强职场竞争力④小刘从抵触到适应新制度体现了他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调整和成长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根据下面“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推测,该活动的主题可能是( )A.走进社会生活,提升综合素养 B.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C.感受世界巨变,创造精彩人生 D.培养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小浩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去假日海滩清理白色垃圾②小佳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逢周末都在家认真学习③小宇到文昌观看2025年全国射箭冠军赛,关注在家乡举办的盛大赛事④小薇在社区建设留言板上写下自己的建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3月2日,“2025万宁马拉松”在万宁市文化体育广场正式开跑。在赛道的起终点、检录处、能量补给点、医疗保障等多个岗位,近1 500名志愿者穿梭其中,提供热情服务。志愿者们的行为有利于( )①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②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法治观念③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1.下面是洋洋和妈妈的对话,下列选项能够全面反映对话内容的是( )洋洋:我可以利用手机“云游”线上博物馆,在家穿越古今,涨知识,开眼界。妈妈:我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完成了线上体检预约,解决了来回奔波的烦恼。A.网络有利也有弊,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B.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便利D.网络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12.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推出“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邀请广大网友建言献策。下列关于网民参与建言征集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为决策科学化贡献力量 ②网民利用网络表达建议③不断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④政府开通建言献策渠道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3.针对漫画《争分夺秒》,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①小静:避免沉迷电子产品,珍惜亲情②小美: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③小迪: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④小明:网络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难题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4.近年来,在不少公共事件中,有关部门要花费大量精力辟谣。下列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与技巧正确的有( )①看信息是不是名人所发,名人所发的就认可②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③看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范围广的就可信④看信息的内容,过度夸大、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不可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5.2025年2月2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重点整治任务,整治春节网络环境、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等8类突出问题。这要求青少年(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②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各种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惩处网络乱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6.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用网络做过的事情,为此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恰当的是( )小东 我通过“区长信箱”为文明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小强 我曾积极举报网络上诋毁英雄烈士名誉的言论小峰 我在网上帮忙转发过寻找走失老人的消息小芸 我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的倡议进行了响应A.让谣言止于智者 B.网络改变了社会C.遵守网络的规则 D.传播网络正能量二、简答题。(共10分)17.社会生活是人类共同参与的活动,具有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发展和公共性等特点。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积极认识社会生活,共创共享美好生活。(1)请你列举一个体现社会生活公共性的实例,并分析其如何体现公共性。(4分) (2)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你如何适应并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6分) 三、辨析题。(共12分)18.姚女士带着读初中的女儿小芮到北京旅游。路途较远,坐飞机需要3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酒店,休息一会儿后姚女士打算带小芮出门,可是小芮只想在酒店看综艺节目。无奈之下,姚女士只能在酒店陪着小芮看电视。姚女士劝小芮一起出门走走,多了解社会,亲近社会,小芮却认为:“我就是一个个体,与社会联系不大,每天学习那么累,没有必要再去了解社会、亲近社会了。”请你对小芮的观点进行辨析。 四、材料分析题。(共16分)19.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过后的海南,一幕幕暖心场景接连出现,传递出社会温情。场景一 海口市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吴秋杰看到社区干部在清理道路,便主动加入队伍。他帮忙拉电锯、拖树枝、清扫树枝,尽管天气炎热,背后衣服湿透,也没有懈怠场景二 三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倾倒树木进行清理,胡振杰、郑海亚、李奥宇3名少年见状后主动加入,他们用肩扛、用手搬,经过3个小时的共同奋战,道路恢复正常通行场景三 全省一万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近千支青年志愿队、青年突击队、大学生志愿队,积极投身于灾后重建(1)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列举一个你做过的此类行为。(4分) (2)阅读场景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灾后重建的意义。(6分) (3)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向这些平凡的英雄学习。(6分) 五、实践探究题。(共14分)20.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网络生活新空间”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分享感受】 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分享了对网络生活的直观感受: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软件甚至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服,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看到衣服搭配是否合适;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坐在家里也可以向“领导留言板”反馈小区的问题,看到留言被及时回复,感叹民主渠道的畅通……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网络点亮美好生活!(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点亮美好生活”的理解。(6分) 【调研数据】 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展示了北京市委网信办发布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相关数据。青少年网络风险主要问题的认知情况(2)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4分) 【撰写指南】同学们计划编制一份《网络素养养成指南》网络素养养成指南网络素养是指个体正确并有效使用网络时具有的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等能力。因此,网络素养养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网络安全有常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二、网络发言要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网络沉迷能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网络事件理性看:全面、辩证、客观地看待网络事件,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善以上内容。(4分)答案一、1.C 2.B 3.B 4.A 5.D 6.C 7.C 8.A 9.C 10.D 11.C 12.D 13.D 14.C 15.A 16.D二、17.(1)示例:公共图书馆。(1分)公共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免费的知识资源,体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性。它的存在依赖于社会的共同维护(如图书保护、安静阅读环境的营造),也需要使用者自觉遵守公共规则。(3分)(2)①通过阅读、实践和社会活动,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②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③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等。(每点2分,共6分)三、18.小芮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1)“我就是一个个体,与社会联系不大”是错误的。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②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③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与社会联系密切。(4分)(2)“没有必要再去了解社会、亲近社会”是错误的。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③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需要去了解社会、亲近社会。(4分)因此,小芮应该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2分)四、19.(1)亲社会行为。(2分)向灾区捐款捐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2分)(2)①对社会:加快灾后恢复进程,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分)②对个人: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2分)③对他人: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形成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2分)(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6分)五、20.(1)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线上购物、线上文化体验、导航等,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②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6分)(2)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网络沉迷成瘾,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4分)(3)示例:网络发言要文明: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使用文明用语,尊重他人,不恶意攻击、辱骂他人,不传播不良信息(2分)网络沉迷能预防: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明确上网目的,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提高自律能力(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