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我国远古的文化艺术史上早有“义”的典范—伯牙与子期的动人友谊,这是一种无功
利,完全超越时空界线的纯洁情感,是中国文化传统最本然的“义”,中国“义”的原形。无论东
西方都讲“义”,不过,从大方向上说,西方的“义”发展为“正义”,而中国的“义”则发展为“仁
义”。中国的“义”至少有两种原形:一是个人化的伯牙子期式的超功利的“情义”,一是孟子提
升的理想化的有别于功利的“仁义”。两者都把“利”作为“义”的对立项,把利益原则与道义
原则加以区分,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义”的原形是非功利的。
②但是,中国的“义”经历了历史风浪的颜簸之后,却逐步变形变质。发展到《三国演义》
与《水浒传》,“义”的内谣已发生重大变化,其核心概念,变成“结义”“聚义”“忠义”。在“义”
字前边加上一个字、一个定语,不是小事,它意味着“义”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③《水浒》中的“聚义”“忠义”和伯牙钟子期的“情义”已完全不同。无论是“聚义”还是
“忠义”,都是一个夺天下、打天下的功利目标。这种“义”,不是超功利,而是争功利。“义”只
是“利”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原则,是保证造反队伍实现大功利目标的精神纽带。“聚义”往往还
讲小义,即带个人情感的兄弟之义,而“忠义”则讲大义,即对大功利目标的绝对忠诚。
④《三国演义》讲的则是“结义”。“结义”也包含着“忠义”,但重心是“结”,即结盟。如
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首先是一种结盟,即组织;然后又是一种盟约,即组织原则,而其盟
约的目标是谋大事。桃园这一盟约,影响中国近两千年,后来它一直成为中国民间帮会和其他
秘密组织的组织原则和伦理原则,一旦“背义忘恩”,不仅违反了组织原则,而且也违背伦理原
则。立下原则时是向天发誓的,所以一旦有违,便违背人理,又违背天理,于是,便有“天人共
戮”的理由。
⑤桃园模式讲兄弟伦理,宣示兄第结盟,图谋天下“大事”。它之所以能在后代产生巨大
高一语试·第1页(共10页)2024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2.D3.B
4.(1)合理:①打破了等级,使人获得了平等地位,患难与共,获得生命尊严与生命守护。
②团结人民群众,从事集体革命斗争,除凶灭恶,劫富济贫。
(2)不合理:①团伙取代社会,团伙利益高于社会利益:②容易在政治上失去判断大是大
非的标准,导致对个人情谊的盲目忠诚,甚至被剥削者收买利用。
(4分。每点1分)
5.①“结义”中的“义”本质上是争功利的,只是“利”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原则。②关羽的
行为属于“情义”,是超功利的,是“义”的原形。③在“义”的内涵不断功利化,变形变
质的背景下,这种情义更加纯洁。
(6分。每点2分)
6.C7.A
8.①轻松、自潮:砸骨头后,既感到情绪发泄后的轻松,又意识到自己冲动下砸骨头的可笑。
②委屈无奈:喝酒时,鸣鸣地哭起来,体现村长收不齐税款的委屈和无力解决问题的无奈。
③释然:决定垫付后,睡得“四仰八叉”,表现出解决问题后村长内心的释然。
④心酸感激:收到生活艰难的村民们凑齐的税款时,既感心酸,又为这个馈赠而感动。
(4分。每点1分)
9.①“伤痕中的温情”指的是困境中展现的生存智慧与温暖,伤痛中迸发的人性光挥。
②村长和会计间的暴力冲突及其带来的肿胀伤口是“伤痕”,但这一伤痕中体现了村干部的
责任担当、夫妻间的默契扶持、同事间的理解共情等“温情”。③村中的艰难生活和税收困
境是“伤痕”,但这一伤痕中体现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
(6分。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CFH11.D12.B
13.(1)君主常常说要宽怒,实在不得已了,才施加刑罚。
(2)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14.①唐太宗在朝堂上说要大公无私,但私下的行为却有偏私之嫌。②对于自己的错误,害
怕被人知晓,就用帝王的威势来恐吓掩盖。(4分。用自己的话理解准确,每,点2分)
15.B
16.意象:两首词都用了“水”“山”“残阳”的意象。①王词以“澄江”“翠峰”展现金陵山
河的壮阔全景,开阔雄浑;萨词以“蒋山青,秦淮碧”的意象,凄凉寂寥,表达了物是人非
之感:②王词“残阳”与“归帆”组合,营造出宏阔悲壮的意境。萨词“斜日”的意象与“乱
鸦”组合,带有破败荒凉之感,灰暗阴郁,悲怆凄凉。(任选其一分析正确即可)
用典:两首词都运用陈后主的典故。①王词的“门外楼头”,暗指陈后主荒淫亡国,影射北
宋潜在的危机。“后庭遗曲”指陈后主谱写的《玉树后庭花》喻统治者沉溺享乐,警示当权
者勿重蹈覆辙。②萨词则以“玉树”“胭脂井”将陈后主与宠妃曾经的奢华与亡国后的悲凉
作对比,表达昔日繁华不再,只剩凄凉落寞之感。
17.(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