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初高中化学学法衔接初中化学主要是普及化学基本知识,培养化学基本素养,能掌握物质“是什么”,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人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即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化学主要是为将来科学研究打基础,提升化学学科素养,能探索“为什么”,学习方法以归纳、理解、探究为主,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一脉相承,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既有联系,又有拓展、深化。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顺利过渡,对化学学习有一个初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迅速适应新的学习呢?一、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方法衔接(一)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迎接挑战1.加强自学能力初中升人高中是个转折点,也是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要实现从以记忆为主的熟能生巧的过程到以归纳、理解、探究为主的飞跃。应该尽早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是关键。2.正确认识自己进入高一后将有一个不适应期,成绩有波动属正常情况,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自己。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度过这一时期,使学习成绩尽快稳步上升。3.注重顽强学习不能被高一学习难度骤升的下马威所吓倒。从初三向高一进发,一定要爬上一个高台阶,受到一定的挫折是必然的,关键是面对挫折不能惧怕,更不能急躁,要稳扎稳打,相信老师也会在旁相扶,帮助同学们一步步爬上这个高台阶。(二)在方法上做好衔接方法就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高中化学学生普遍感到易学难记,表现为“一听就懂,一做即错”。究其原因:高中化学知识难度明显增加,化学现象和过程较复杂,分析问题需从多层次、多角度来探究分析,造成思维受阻:另外缺乏在理解上下功夫,不善于将问题作具体分析,只满足于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仍停滞在初中阶段,对一些特殊性质“吃”不准。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1.学习方法一温故知新出奇迹。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好笔记,不懂的一定要及时问老师。课后先复习老师讲的内容之后再做作业,之后再预习。使学习走上温故而知新的正轨。并备错误本,将经常犯的错误记下,这样可克服思维定势的毛病,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衔接必刷题化学2.学习技巧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定要抓住最基础的书本,把概念、定义弄明白。同学之间多问、多讨论。另外,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阅读时注意摘录)(三)在学法上加以指导1.高中化学的特点是(1)理论性深:高中阶段将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论,还要学习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并且运用这些理论指导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理性高度。(2)综合性强:高中化学“量”方面要求提高,计算容量增大,题型变化多端,且与概念、理论等融合在一起,所以,以注重培养自学、观察和思维等能力,化难为易。(3)涉及面广:内容多且碎,涉及方面广,各章节既有独立性,又存在相互联系,学习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2.遵循高中化学的特点,进行如下指导(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预习不一定要太多的时间,有时5~10分钟就可以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但是要想学习好,一定要养成预习的习惯,“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自己能掌握的,知道自己不能掌握的,带着疑问、难点听课,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2)课上认真听讲,做好随堂笔记。上课时要做到“手眼脑耳口”齐上阵,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记笔记时,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人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的发挥。(3)课下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先复习,后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二部分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解析】(1)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燕千反应,首先发生:CaO十H2OCa(OH)2,然后加热第1讲物质的分类Ca(OHD2,Ca(OH2△Ca0+H,0.故答案为:Ca0+轻松训练H2O-Ca(OH)2 Ca(OH)2-ACaO+H2O.1.【答案】B(2)纯净物应只含有一种物质,題中无水氯化钙和五氧化【解析】A.萘是品体,石蜡是非品体,故选项分类错误,二磷符合,故答案为:B。不符合题意:B.银和铜都是金属,都具有导电性,都是导(3)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只有威石灰不能用来干燥氯化氢,故答案为:⑤。体,故选项分类正确,符合题意:C.A2O3是金属氧化物,(4)浓H2S04是H2S01与水的混合物,在物质分类中属不属于盐,NaHCO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于酸: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变色硅胶是SiO2和CoC12的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混合物:P2O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D.CO(NH2)2中不含NH十,不属于铵态氮肥,故选项分物,其中硫酸属于酸、氧化钙属于盐,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类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磷为氧化物,故答案为:酸、盐、氧化物、氧化物。2.【答案】B7.【答案】(1)Ca0②④【解析】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2)Ca0+H2O-Ca(OH)2选项错误;B.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3)D确;C.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石【解析】(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化学式为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CO;氧化钙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误。故选B。答案为:CaO:②④。3.【答案】C(2)氧化钙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做【解析】A.CuSO4·5H2O属于化合物,A错误:B.盐酸千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十H2OCa(OH)2,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错误;C.干冰属于化合故答案为:CaO十H2OCa(OH)2。物、铁属于单质,稀硫酸属于混合物,C正确;D.生石灰属(3)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于化合物、,白磷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化合物,D错误;答蒸气,是常用的干燥剂,故选D。案选C。第2讲分散系和胶体4.【答案】C【解析】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轻松训练应,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也不能反应,D中乙1.【答案】C与丙、丙与丁均不能反应,故A、B、D不符合题意。C中反【解析】此反应涉及了四种物质,从物质的分类来看,Al(OH):属于碱,HCI属于酸,A1C1属于盐。H2O属于应依次为:甲和乙:2C0+0,点燃2C02:乙和丙:C0十氧化物,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单质,故选C。Cu0△Cu+C02:丙和丁:2Cu0+C△2Cu+C02↑:2.【答案】A甲和T,C+0,点c0.丁一乙:2C+0,点整2C0.【解析】A.食盐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5.【答案】D悬浊液,而不是溶液:C.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分析】盐是指含有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而不是溶液;D.花生油不溶于水,子的化合物,可根据所含有的金属或酸根去命名,钾盐指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故由钾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硫酸盐指金属阴离子选A。(铵根)和疏酸根离子构成的盐。3.【答案】C【解析】钾盐指由钾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硫酸钠、【解析】A.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通过过滤无法分硝酸钠属于钠盐,碳酸钾、硫酸钾属于钾盐,硫酸盐指金属阳离氨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A错误:B.氢氧化铁胶体离子(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硫酸钠、硫酸钾属和氧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两者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不于硫酸盐,硝酸钠属于硝酸盐,碳酸钾属于碳酸盐,所以既属同,B错误;C.雾是气溶胶属于胶体,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于钾盐又属于硫酸盐的是硫酸钾。答案选D。丁达尔效应,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饱和氧化铁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持续煮沸至液体呈红禍色,6.【答案】(1)CaO+H2OCa(OH)zD错误;故答案选C。Ca(OH2△Ca0+H,04.【答案】C(2)B(3)⑤【解析】胶体中的胶粒带同种电荷,可互相排斥,是胶体(4)酸、盐、氧化物、氧化物稳定不发生聚沉的主要原因。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讲 物质的分类.pdf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