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二)(本试卷共24道题 满分80分)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 、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200 gB.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大约是 — 18℃C.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10 minD. 教室中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 m2. 绿茶是辽宁省内知名的茶叶。茶叶制作过程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焙干等。 焙干是指对茶叶进行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 化 B.汽 化 C. 液 化 D. 升 华3. 关于生活中与光影相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边的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B. 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看到的地图上的字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皮影戏中的“皮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教室里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的影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4. 关于足球比赛中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B.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去,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C. 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运动员射门时,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对脚的作用力5. 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插线板,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和插孔是串联的B. 开关闭合时用试电笔接触任一插孔,试电笔的氖管都会发光C. 若 A 、B 两孔发生短路,则其他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D. 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要使用图中的三脚插头( )第5题图6. 如图甲所示,是一 幅猫抓老鼠的漫画图,小明将一个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漫画里的老鼠竟然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第6题图A. 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对光有发散作用B. 若将漫画远离水杯,则老鼠“胖瘦”不会发生变化C. 漫画只有在一 定的距离范围内,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才会掉头D. 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7. 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许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利用核裂变释放核能B. “天宫”空间站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C.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推进器燃料的密度大、热值小D. “科学”号远洋科考船与北斗卫星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8.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密度盐水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面深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 B.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 丙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D. 三杯盐水的密度关系为p甲<ρ乙9. 某工厂设计了一个用来计件的装置,有物品经过装置时计数一次,简化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其中S 为红外线发射器,R 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有物品经过装置时会挡住射向R 的红外线,R 的阻值会变大,R0为定值电阻,某一时段电压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 压恒为12 V, R0 的阻值为3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V 时,计数器会计数一次B. 有物品经过装置时,R 的阻值为150ΩC.R 两端的电压为2 V 时,计数器会计数一次D. 有物品经过装置和没有物品经过装置时R1 的阻值之比为5:1第8题图 第9题图二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 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 梆子受敲击时由于 而发声;人们根据演唱者唱出的唱词就能知道是来自哪个选段,这是利 用了声可以传递 °11. 寒假期间,小明学会了烹饪一道经典的东北菜——锅包肉。在烹饪过程中,小明闻到了锅 包肉浓浓的香味,这是 现象。炒制时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锅包肉的内能。12. 如图所示,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玩具——竹蜻蜓。用手迅速搓动细竹棍并松手,竹片旋转时 对下方空气有一个向下的力,竹蜻蜓就会上升,竹蜻蜓上升的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选填“大型客机”或“火箭”)的升空原理与“竹蜻蜓”是一样的。13. 如图所示,小明将金属支架固定在泡沫板上,将自动铅笔的铅笔芯水平放置在金属支架上,支 架底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闭合开关,小明看到铅笔芯“亮起来”了,铅笔芯是 ( 选 填 “导体”或“绝缘体”),铅笔芯能“亮起来”是由于电流的第12题图第13题图14. 如图甲所示,是用来量取500 g 酱油和米酒时内径相等的竹筒。若酱油的密度大于米酒的密度,则应选竹筒 ( 选 填“A” 或 “B”) 量取米酒;小明测量米酒密度的过程如图乙所示,按照序号 ( 选 填“A→B→C” 或“B→C→A”) 的顺序更为合理。B乙第14题图15.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 阻 ,R, 是 一 个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 当 热 敏 电 阻 R, 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 的 示 数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要将电表改装成温度计,则将 改 装 成 温 度计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 如图所示,S 是发光点,S′ 是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1)画出入射光线 SA 的折射光线。(2)作图确定此透镜左侧的焦点F。17. 立定跳远是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某同学想设计一种装置,用来监测过线起跳现象。当有 同学踏上测试垫时,若站在规定区域 S 、S 都闭合,小灯泡发光,电铃不响;若脚尖超过起跳线,则开 关 S 闭 合 、S 断开,小灯泡变暗,同时电铃发出声音提示该考生脚尖过线。请根据以上要求,在虚线 框中补画出完整的电路图。(电铃用 表示 )第16题图第17题图四 、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8. (6分)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第18题图(1)实验室有水银和酒精两种液体温度计备选,小明查阅资料发现两种液体的性质如表一所示(在标 准大气压下),则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表一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温度/℃ 88 91 94 97 100 100 100 100 100 100(2)在组装器材的过程中,对于烧杯和温度计,应先确定 的位置。(3)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实验数据如表二 所示,并观察到从第2 min 开始,出现沸腾现象: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 选 填 “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选填“水蒸气”或“空气”)散发到空气中。 结合实验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出:水沸腾时,温度 o(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19. (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甲乙丙第19题图(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2)为了便于测量 (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3)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 平位置平衡。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动力F , 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阻力 F ; 测出 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 和阻力臂l ; 把 F 、F 、l 、l 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改变动力 F 和动力臂 l 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 和阻力臂 l , 再做几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动力F /N 动力臂l /m 阻力F /N 阻力臂l /m1 0.5 0.3 1 0.152 1.5 0.1 3 0.053 3 0.1 1.5 0.2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 用F 、l 、F 、l 表示)。(4)小明了解到我国古代用来称量的杆秤就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作的,如图乙所示。于是小明和 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该杠杆(重心始终位于 O 点)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质量的“杆秤”。如图丙所 示,以杠杆上的A 点为支点,当在C 位置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g)时,杠杆在水平位置 刚好平衡,则该杠杆的质量为 g;然后小明将 C 位置的3个钩码取下,挂到右侧作为“秤 砣”,为了将A 点作为“杆秤”的零刻度线,小明应在图丙原C 位置处装配一质量为 g 的 吊盘。20.(6分)小明和同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图乙是茶色玻璃板的示意图,A 和 B 是完全相同的两枚棋子。茶色玻璃板 前表面 后表面中间位置甲 乙(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本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代 替的测量工具是 ,用茶色玻璃板与用透明玻璃板相比的好处是 o(2)图甲中选用MN 这条线段表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则应将玻璃板的 (选填“前表 面”“后表面”或“中间位置”)与之对齐。(3)接下来,小明多次改变棋子A 的位置进行实验,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次数 棋子A到玻璃板的距离/格 棋子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格1 5 52 4 43 3 3分析数据和现象可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也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 面 的 距 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4)实验中,小明调整器材位置观察到棋子A 的像,同组的同学站在他的左侧,却没有看到像,如图甲所示,在不改变棋子 A 位置的前提下,如果要让同组的同学看到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方法一:将茶色玻璃板沿着 MN 方向,向左移动;方 法 二 : 以 茶 色 玻 璃 板 左 侧 边OM 为 轴 , 将 茶 色 玻 璃 板 适 当 向 (选填“前”或“后”)表面转动。21. (6分)小明和同组同学进行了“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甲丙第 2 1 题 图(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大端,目的是 。(2)同组的小华根据实验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所示的U-I 图象,记录多组实验数据的目 的是 ;小华对比发现他绘制的图象与小明的实验数据规律不同,原因是 (电源电压恒为3V), 分析图象可知,小华所测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3)小明和小华合作又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R 0,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阻值较小的 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电路中串联R0的作用是 (填字母)。A. 增大串联电阻,增大分压,电压表易于读数B. 增大串联电阻,增大分流,电流表易于读数五 、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22. (7分)为了加强体育锻炼,小明坚持跳绳打卡,若小明的质量为60 kg, 站立时每只脚与地 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 。 g 取10 N/kg, 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2)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某次小明跳绳10 min, 总计跳绳1200次,如果小明每次跳起的平均高度为4 cm, 则本次小明练 习跳绳的平均功率为多少瓦。23. (9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电器——无叶空气净化暖风器,兼具风扇、制暖和空气净化等功能,其铭牌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空气净化暖风器铭牌最大功率 制暖2000 W 凉风且净化40 W送风距离 4~7m最强进气气流可达 35 L/s最强出风气流可达 434 L/s第23题图(1)该电器制暖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用该电器正常净化5 min 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若房间面积为14 m , 高度为3m, 要使室内空气的温度从10℃提升到20℃,空气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用该电器的加热时间为6 min,则室内空气向外散热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ρ空气取 1.3 kg/m , c空气取1×10 J/(kg·℃)](4)如果要净化该房间内的空气,要过滤一遍与房间相同体积的空气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4. (6分)现代家用电器越来越智能化,扫地机器人就是智能家电的一种,是家庭地板清理的好帮手。如图1所示,是某型号扫地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第24题图1控制电路第 24题图2(1)机器人在工作时,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的目的是(2)扫地机器人能自动避开障碍物,原理是红外发射器以一定的角度发射红外光束,光束遇到物体被 ;再通过有滤光作用的凸透镜(又叫滤镜)后照射到检测器上。(3)该扫地机器人可通过灰尘传感器自动寻找灰尘清扫,机器人接通电源工作时,当清扫到一定程 度,地面灰尘减少,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增强,光敏电阻Rp 减小,电磁铁吸引衔铁, 指示灯亮。图2为其不完善的工作电路原理图,光敏电阻应连在 (选填“A” 或 “B”) 处 ; 当地面灰尘较多时,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将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B 触头将与 A 触头接触,电动机开始工作。(4)机器人呈圆盘形,圆盘的直径是30 cm, 工作时的行走速度约为3 m/min, 要清扫一个长3.6 m、宽 3m 的空房间,将整个空房间清扫一遍至少需要 min。(不考虑机器人旋转所用时间)参考答案:1.A2.B3.C4.C5.D6.C7.AD8.ACD9.ABD二、填空题10.振动;信息 11.扩散;热传递12.相互的;火箭 13.导体;热效应14.A;B→C→A 15.变小;电流表18.(1)水银(1分)(2)烧杯(1分)(3)变大(1分);水蒸气(1分);不变(1分)(4)撤去酒精灯(1分)19.(1)平衡(1分)(2)力臂(1分);右(1分)(3)F1l1=F2l2(1分)(4)40(1分);60(1分)20.(1)刻度尺(1分);使像更清楚(1分)(2)前表面(1分)(3)相等(1分);无关(1分)(4)前(1分)24.(1)增大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1分)(2)反射(1分)(3)A(1分);减小(1分);减弱(1分)(4)11.9(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