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多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多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A卷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前预测押题密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关键信息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新的一年到来,学校组织了一次以“提速迎新”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文化焕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采访大型史诗幻境演出《赳赳大秦》编剧团队后,你们根据录音将其中一段话写了下来。
历史需要追溯源头,秦统一六国便是中华文明的关键起点之一,“汉承秦制”,正是这一制度基础缔造了此后辉煌的华夏文明,①yùn育了唐宋等②diān峰盛世。而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西安兵马俑本身早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吸引无数人想要探寻它背后的故事。因此,溯源秦朝,讲述大秦的历史,不仅是自然的选择,更是文化标识的根本体现。
1. 采访录音中有两个字的读音编剧团成员读得不准确,请你帮忙注音。
缔造( ) 瞩目( )
2. 将录音写成文字时,某同学有两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加以补充。
①yùn______ ②diān______
【温故知新】
3. 陕西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悠悠文脉。请结合积累,将手抄报精选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面对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杜甫内心焦虑至极,青丝变成白发,感觉(1)“______,______”。(《春望》)初登仕途、恨不得志的韩愈,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坎坷遭遇让他疾呼:“呜呼!(2)______?______!”(《马说》)镇守西北边疆,范仲淹用(3)“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写出了延州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的地理环境。回到当年学习生活过的革命圣地延安,贺敬之用“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4)______,______”(《回延安》)写出了延安旧貌换新颜。
【科技创新】
陕西正在坚定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下面是某同学手抄报中的文字摘录,请你修改完善。
①一束光,可以做什么?②道路上,激光雷达可以成为车辆的眼睛,精确感知道路环境;厂房中,飞秒激光可以成为最细的“刀”,雕刻出高精细的曲线;实验室内,一束光通过高精度显微镜成为“镊子”,操控微米级粒子……③应用广泛的光子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④在一项项关键技术突破的背后,往往是高昂的研发投入、较大的研发风险、较长的研发周期以及快速的技术更新。⑤不同光子企业在______、______和______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成本高昂的共性技术,单家企业难以承担,共性技术平台应运而生。⑥针对难点,陕西积极建设光子共性技术平台,助力初创企业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转化落地,推动光子产业创新集群蓬勃发展。
4. 某同学在抄写第②句时漏写了一个标点符号,请你帮忙添加。
5. 某同学想删掉第④句中的加点词语“往往”。你觉得“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6. 抄写第⑤句时,有三个词语排序出错,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A.生产 B.研发 C.测试
【城市启新】
7. 陕西的每一座城市都像是一座文化宝库,当你漫步在各个崭新城市的街头巷尾,常常会有“一眼千年”神奇体验。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融碰撞,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扑面而来。经典从千载光阴中走来,名著带你向文化深处走去。
请为手抄报城市专栏撰写内容:请根据提示,完成故事概述,让大家了解发生在陕西的经典故事。
名著:《水浒传》
城市:华阴县
主要人物:史进
故事:______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西安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某科技公司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数字建造运营及数字资产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让数字资产实现价值变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共创建了1500万平方米的建筑信息模型。模型整合了机场扩建工程的各种相关信息。大到航站楼的整体,小到管网系统的每个安装支架,都体现在这些数字模型中,相当于创建了一座虚拟机场。
②机场三期工程项目建成在即,建设团队还准备交付“数字孪生”机场。“以往的项目验收后,资料就存放在档案室了,难以进行‘活化’利用。现在,我们尝试把这些建设期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在交付一座实体机场的同时交付一座数字机场。在后期机场运营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找管道的位置、关键设备的参数等信息,实现高效精准管理。”该团队的成员说。通过构建机场数字孪生系统,可实现跑道、机位、保障车辆等关键资源最优化,为后期机场的管理和运营提供高效支撑。一座更加智能的机场有望成为现实。
(摘编自《让“智慧机场”从愿景变为现实——探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材料二】
①西安地铁8号(环)线开通,西安进入“地铁环线时期”。地铁环线,能够将既有线路的“孤枝线路”连线成面,减少市民换乘次数,优化客流迂回中心运力浪费,缓解线网换乘压力,激发城市外围圈发展活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线网韧性,提升地铁保通保畅能力。从客流组织的角度来看,地铁8号(环)线的开通,使市民在中心城区附近不同方位的两个地点进行通勤时,无需再深入城市中心进行换乘,进一步缩短绕行距离,提升出行效率。同时,环线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对交通枢纽和客流大站的串联。这些场站有大量的集中客流,通过环线将其连接后,无论是从环内核心区还是环外郊区前往枢纽,均可就近乘坐放射线路或穿城线路至与环线的换乘站,再乘坐环线快速抵达枢纽。此外,8号(环)线就像是西安二环和三环之间的一条“金腰带”,串联了西安20余个商圈,地铁枢纽大量导入的客流,将与商业体的各类服务彼此增益。
②截至目前,西安已有11条地铁线路,形成了一个外通内畅、转换高效的“棋盘+环+放射”轨道交通网络,加强了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推进了城市融合发展。13年来,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再到一环牵七线,迈入西安轨道交通“400+”公里时代……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城市骨架的延伸,放大市民出行半径,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也串联起群众的美好生活。
(摘编自《“换乘之王”来了!》)
【材料三】
①1934年12月27日,陇海铁路潼西段全线铺通至西安,西安站始建。1936年西安火车站站房建成,它的建成推动了西安火车站附近工商业发展,改变了城市布局,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方便了人员流动,还为西北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1985年12月15日,西安火车站新候车大楼竣工启用,成为西安新地标。
③1996年,西安火车站成为全国首批微机售票试点火车站,让西安火车站售票业务从“做手工”到“敲键盘”,售票速度从几分钟压缩到几十秒。
④2020年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电子客票,西安火车站也实现了“无纸化”。
⑤2010年,西安火车站迎来西安至郑州高速铁路,国产“和谐号”高速动车组从西安火车站出发,使西安到郑州的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至2小时内。2023年,西安火车站首次接入进京G字头高速铁路动车组,西安与北京等地的时空距离被急速拉近。
⑥2021年12月31日,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竣工。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由原来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设计年旅客发送量4800万人次,成为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接驳,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摘编自《西安火车站建站九秩启新程》)
【材料四】
①到2035年,陕西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②陕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2035年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 目标值
1 享受1小时内快速交通服务的人口占比 95%以上
2 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半小时可达率 90%以上
3 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 90%以上
4 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通道能力利用率 60%~85%
5 主要通道新增交通基础设施多方式国土空间综合利用率提高比例 80%
6 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比例 95%
7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 90%
8 重点区域多路径连接比率 95%以上
9 综合立体网安全设施完好率 95%以上
(摘编自《重磅!陕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出炉:米字型+五横两纵!》)
8. 西安机场三期工程中,“数字孪生”机场的应用为后期运营管理提供了哪些便利?请依据【材料一】列举。
9. 西安地铁8号(环)线开通对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有何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安机场三期工程通过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建设期档案的数字化和后期运营管理的高效化,为智慧机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B. 西安地铁8号(环)线串联多个商圈并优化客流组织,其“棋盘+环+放射”的网络布局显著提升了城市交通效率和区域经济活力。
C. 西安火车站自1934年建成后,历经多次技术升级和扩建,现已成为集高铁、地铁、双广场于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航空枢纽。
D. 陕西省计划到2035年建成以智能先进、绿色集约为特点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
(二)(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古千秋五丈原
靳秀萍
①朔风凛冽,衰草遍野,眺望远处山坳里的楼宇,我思接千古。
②这里地处秦岭北麓,八百里秦川西端,地势平坦,东西北三面临空,开阔的视野和险要的地势使之成为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要地。因此原最狭处仅五丈的地势而得名五丈原。
③真正让五丈原闻名遐迩的不是它南枕秦岭,北眺渭水,扼东西交通,守南北要冲,而是这里曾经驻足过一位神话般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眼前的这个黄土原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五次伐魏的古战场,也是“智多星”诸葛亮陨落的地方。
④现在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建筑在五丈原最宽阔的地方。面对渭河,坐南朝北的五丈原诸葛亮庙,象征着诸葛亮毕生都在向往北伐,追求国家统一。
⑤来到诸葛亮庙门前,门前石刻卷轴上镌刻的《出师表》遒劲有力,豪迈奔放。南宋绍兴八年,岳飞领兵路过河南南阳,夜宿卧龙岗武侯祠,看到前人留在墙壁上的诗词文章,相同的人生境遇让岳飞触景生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出师表》,慷慨激昂的报国之情在行书、行草和草书的交替变化中流泻于笔端。清代光绪四年,时任岐山县县令的胡升猷重修武侯祠,花重金于京商手中购得《出师表》拓本,又请来陕西富平雕刻大师刻于青石之上,并镶嵌于武侯祠献殿东西两侧的墙壁之上。
⑥庙门上方悬挂有书法家题写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大门两侧有一副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女儿熟练背诵《出师表》后,我们一家三口免票入场。
⑦诸葛亮庙呈长方形,分东、西、中三个院落。东侧是献殿,中院为正殿,西侧是后院。献殿的钟楼前有一棵百年槐树,人称“结义槐”,粗壮的主干上分出三个杈,仿佛一个大写的“义”字。
⑧我们来到正殿,门上方书“英明千古”的匾额,东西两侧的偏殿是大将魏延和马岱。忠烈勇武的关兴和王平站立在东侧,西侧则是张苞和廖化,怒目圆睁,英武异常。正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塑像,上面的匾额为“将相师表”四个字。两侧对联为:“短兵五丈原,长眠一卧龙。”诸葛亮塑像手持羽毛扇,神态自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他,头戴纶巾,手摇羽扇,风流倜傥,神情自若,他一生功勋卓著。他“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的殚精竭虑;他“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运筹帷幄,怎能不让人顶礼膜拜?
⑨走出正殿,满满的敬仰感充盈心中。千百年来,诸葛亮近乎完美的形象根植于国人心中,文学作品中的他儒雅风流,无所不能。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同样忠肝义胆、智慧超群、正直高洁、光耀寰宇。
⑩站在“白帝城托孤”的壁画前,我思潮翻滚,诸葛亮是道德的典范、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大意失荆州的关羽败走麦城,生擒被杀。痛失关羽和荆州的刘备满怀悲愤地御驾亲征东吴。孰料东吴年轻的都督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兵败逃到永安。先主在永安托孤,说尽千古君臣情:“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精忠报国的诸葛亮和知人善任的君主刘备演绎出一番君臣千古佳话。从此,43岁的诸葛亮辅佐刘禅,开始谋划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也为了实现自己在隆中所提出的北伐曹魏,进而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他先用4年时间做北伐的备战,7年间亲率大军奔赴前线,开始了北伐的攻防三部曲。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在担任蜀国丞相,辅佐幼主刘禅期间,外交上派邓芝和东吴修好关系,和平共处;在内部修明政治,稳定人心。他发起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南征平叛;他推心置腹地收纳人心,为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五次北伐曹魏,在五丈原分兵屯田,但事必躬亲的他终因积劳成疾,遗憾地撒手人寰。
在正殿的南侧建有陨星亭,小小的亭子内用水泥塑封着一块表面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石块,此石为陨星石。有文字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据说是在五丈原附近发现的。传说这是人们为了表达对诸葛亮去世的哀思与怀念所造,如今五丈原周围村庄还有多个带有“星”字的村名,如落星堡村、同星村、原星村等。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军秘不发丧,按照他生前的安排,用减兵增灶的策略偷偷撤离。走出函谷关之后,蜀军突然哭声震天。蜀军遵照诸葛亮的遗愿,把他葬在汉中勉县的定军山下。手下将士把诸葛亮生前的衣服埋葬在岐山五丈原,以示纪念,就是眼前的衣冠冢,它位于正殿的西南侧。
走出五丈原诸葛亮庙,回望松柏掩映中的庙宇,我心潮澎湃,千年后的我们穿越历史的重重帷幕,依然为他儒雅的风范、卓尔不群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高洁的人格魅力所震撼。我深鞠一躬,向这个不朽的灵魂致敬。
(选自2025年1月25日《西安晚报》,有改动)
11. 文章开篇写“朔风凛冽,衰草遍野”,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2. 文中引用“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这副楹联有何表达效果?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
13. 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他“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的殚精竭虑;他“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运筹帷幄,怎能不让人顶礼膜拜?
14. 文章末尾提到作者“深鞠一躬,向这个不朽的灵魂致敬”,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如此敬仰诸葛亮的原因。
15. 假如你是一位导演,要拍摄一部关于诸葛亮的纪录片,需要在五丈原诸葛亮庙取景。为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与精神,你会拍摄哪些场景?请简要说明理由。(至少答出两处场景)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滉(huàng)欲遣使献绫罗四十担诣行在①,幕僚何士干请行,滉喜曰:“君能相为行,请今日过江。”士干许诺,归别家,则家之薪米储偫②(zhì)已罗门庭矣;登舟,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③,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每担夫,与白金一版置腰间。又运米百艘以饷李晟,自负囊米至舟中,将佐争举之,须臾而毕。艘置五百弩手以为防援,有寇则叩舷相警,五百弩已彀④(gòu)矣。比至渭桥,贼不敢近。时关中兵荒,米斗直钱五百,及滉米至,减五之四。滉为人强力严毅,自奉俭素,夫人常衣绢裙,破,然后易。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行在:皇帝外出退行时的行辕。②储偫:储备,特指存储物资以备需用。③厕筹:古人如厕后用来清洁身体的工具。④彀:张满弓。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自负囊米至舟中( ) (2)须臾而毕( )
(3)米斗直钱五百( ) (4)破,然后易( )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及”,与“及滉米至”中的“及”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B.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C. 至霸上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D.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舟,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
(2)有寇则叩舷相警,五百弩已彀矣。
19. 孔子说为政要“先之劳之”,意思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劳苦在前,享受在后。韩滉算得上“先之劳之”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0. 诗歌前四句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人物形象,请简述卖炭翁的形象特征。
21. 有评论说诗歌结尾“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十四字“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请简要分析“其事”“其意”各指什么。
三、作文(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成长路上,我们总会面临各种选择。是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还是埋头书本、专注学业?是跟随大众潮流,还是坚持自己的独特喜好?面对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这些选择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轨迹。
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哪一次选择让你印象深刻?在面临选择时,你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决定的?请以“成长的选择”为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自己的选择故事,也可以阐述对选择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机密★启用前
A卷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前预测押题密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关键信息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新的一年到来,学校组织了一次以“提速迎新”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文化焕新】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dì ②. zhǔ
2. ①. 孕 ②. 巅
【温故知新】
【3题答案】
【答案】 ①. 白头搔更短 ②. 浑欲不胜簪 ③. 其真无马邪 ④. 其真不知马也 ⑤. 千嶂里 ⑥. 长烟落日孤城闭 ⑦.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⑧.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科技创新】
【4~6题答案】
【答案】4. 给“眼睛”一词加上双引号。
5. 不能删去。“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说明在多数关键技术突破的背后存在这些问题,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关键技术突破背后都有高昂的研发投入等,这样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6. BCA
【城市启新】
【7题答案】
【答案】示例:史进随王进学习武艺,和少华山朱武等结交。后被猎户告发,史进等人一起杀败了官兵。但史进不愿落草,便远去渭州寻师。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9分)
【8~10题答案】
【答案】8. ①实现建设期资料“活化”利用,后期运营中可随时随地查找管道位置、设备参数等信息,实现高效精准管理;②实现跑道、机位、保障车辆等关键资源最优化,高效支撑后期机场的管理和运营。
9. ①减少市民换乘次数,提升出行效率;②串联交通枢纽和商圈,促进商业与交通协同发展;③增强线网韧性,缓解中心城区换乘压力;④推动城市外围圈发展,重塑空间布局。 10. C
(二)(21分)
【11~15题答案】
【答案】11. ①渲染苍凉悲壮的氛围;②引出下文对诸葛亮的历史追忆;③为全文奠定肃穆的感情基调。
12. 内容上:①浓缩诸葛亮生平功绩(作《梁甫吟》和前后《出师表》,奠定三足鼎立的格局等);②突出五丈原的历史地位。形式上:①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增强文学感染力;②强烈对比,凸显时间跨度的永恒与空间坐标的独特。
13. ①修辞手法:引用多个典故,以“收二川”等六组数字概括诸葛亮毕生功业;②语言特色:骈散结合,通过“殚精竭虑”“运筹帷幄”等四字短语强化气势;③情感表达:结尾反问句式强化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14. ①忠贞品格: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政治智慧:他运筹帷幄,提出北伐战略,体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③文化影响:其形象成为道德典范与智慧化身,影响后世千年。④人格魅力:儒雅高洁、近乎完美的形象深入人心。
15. 示例:拍摄庙门前《出师表》石刻,展现其忠义;拍摄正殿诸葛亮塑像,体现他的从容与智慧;拍摄“白帝城托孤”壁画,凸显君臣情谊与他的忠诚。这些场景能直观展现诸葛亮形象与精神。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16~19题答案】
【答案】16 ①. 背着,背负 ②. 完毕 ③. 同“值”,价值 ④. 换,更换 17. B
18. (1)登上船只时,发现资财行装器具已装满船舱。
(2)遇敌即敲击船舷示警,五百弩手随时待发。
19. 算。韩滉从准备生活物资到布置军事防卫,事无巨细皆亲自安排,甚至连如厕工具也要亲自记录在册;他为挑夫配备白银,率先亲自背粮,激发将士积极性;他身居高位却“自奉俭素”,夫人衣物穿到破损才换。
(四)(4分)
【20~21题答案】
【答案】20. 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描写,展现出卖炭翁长年烟熏火燎、鬓发斑白、十指黧黑的衰老辛劳形象。
21. 其事:宫使使用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强行换走卖炭翁千余斤炭。
其意:揭露宫市强取豪夺、剥削百姓的本质。
三、作文(50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成长的选择
成长,是一条布满岔路口的道路,每一次面临选择都像站在这些岔道口上,每一个选择都决定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在我的成长历程中,那次关于是否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择,至今仍记忆犹新。
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比赛,热爱文学的我十分渴望参加。我渴望站在舞台上,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语言传递给每一个听众。然而,我性格内向,平时课上发言都会紧张得面红耳赤,更别提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了。一想到台下那一双双眼睛都在注视着我,我的心里就直打鼓,害怕出丑,害怕被嘲笑。
那段时间我十分纠结。参加演讲的冲动和被嘲笑的恐惧充斥着我的内心。我不断地权衡利弊:参加比赛,我可能会收获掌声和荣誉,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但也有可能在台上忘词,沦为大家的笑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迈出这一步。为了准备比赛,我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修改演讲稿、练习演讲。一次次站在镜子前,纠正每一个发音、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哪怕每次练习都伴随着紧张和不安,我也没有放弃。
比赛那天终于来临,我在后台等候,心跳加速,手心全是汗。当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时,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舞台。一开口,我的声音有些颤抖。慢慢地,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将准备好的内容流利地表达出来。演讲结束的那一刻,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成功了。
成长就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恐惧,挑战自我。那些障碍看似难以跨越,实际上只要我们勇敢地做出选择,就一定能收获成长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