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第Ⅰ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长江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个体2.202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拼”出小麦完整基因组“拼图”,该成果为小麦高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小麦的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3.马的体细胞中有3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A. 8条 B. 16条 C. 32条 D. 64条4.小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如下图),其原因可能是( )A.目镜放大倍数太小 B.物镜没有转换到位C.未调节细准焦螺旋 D.标本未对准通光孔黑鹳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依赖清澈水域和丰富的鱼类资源生存。近年来,随着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一度罕见的黑鹳又回到汾河湿地。请完成第5~7题。5.上图为汾河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A.黑鹳 B.水草 C. 鱼 D. 虾6.黑鹳属于迁徙鸟类,以下特征与其飞行相适应的是( )A.卵生 B.喙长且直 C.腿细长 D.前肢变成翼7.黑鹳重现汾河湿地体现了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C )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B.随意捕猎湿地动物C.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D.过度开发旅游资源8.蒲公英的果实顶端长有冠毛(如下图),像一把降落伞,可以随风飘散,这是为了( )A.传播种子B.传播花粉C.吸引昆虫D.接受光照9.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牡丹的高度赞赏。依据图中牡丹的特征,可判断它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10.某班同学开展“给校园内的植物挂牌”实践活动,图中所示为牡丹的标牌。标牌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A )A. 纲 B. 科 C. 属 D. 种11.中药黄芪为山西道地药材,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根入药。黄芪幼根生长主要依靠的部位是右图中的( )A. Ⅰ和Ⅱ B. Ⅱ和ⅢC. Ⅲ和Ⅳ D. I和Ⅳ12.人工肾可帮助肾衰竭患者过滤血液,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右图为人工肾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薄膜相当于人体肾脏中的( )A.肾静脉B.入球小动脉C.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13.科学家把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成279份,一周之后,每一份都能再生出一条新涡虫。涡虫再生形成不同组织的过程主要依赖( )A.细胞分裂和分化 B.细胞衰老和死亡C.遗传物质的改变 D.生活环境的改变14.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目的是增加叶片中的淀粉B.步骤②说明该实验变量是黑纸片C.步骤③可使叶绿素溶解到清水中D.步骤④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蓝15.观察下图中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可推测 ( )①猫双眼的位置更有利于它捕捉猎物②兔双眼的位置更有利于它躲避敌害③猫和兔是同一物种但没有共同祖先④猫和兔双眼位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第Ⅱ卷共3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16. (12分) 甜瓜培育与引种新疆的瓜田里,有一种被称为“老汉瓜”的甜瓜,口感软糯,甘甜多汁。它的缺点是皮薄如纸,不易储运。科研人员通过杂交技术选育出新品种,在保持风味的同时,将瓜皮硬度提升了30%,成功解决储运难题,以科技之力助农兴农。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图中标号)(1)科研人员培育甜瓜新品种时,进行人工授粉,将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②] 上。受精后,[③]中的 发育为种子。(2)甜瓜果实中的[④]主要是 组织,其中的有机物通过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3)甜瓜果实的厚皮和薄皮是一对 ,科研人员选择果皮厚度不同的甜瓜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这一技术利用了 的多样性。(4)甲、乙两地果农将甜瓜新品种引种到当地,在甜瓜的生长季节,两地的主要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地点 土壤 降水量 光照条件 白天平均气温/℃ 夜间平均气温/℃甲地 基本相同且适宜 33 22乙地 33 12若甲、乙两地果农采用相同的方法栽培甜瓜,你认为 (选填:“甲地”或“乙地”)种植的甜瓜含糖量更高,请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其原因: (2分)。(5)农业害虫会影响甜瓜的产量和品质。有人提出通过大量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害虫,这样做的危害是 。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害虫的其他措施: 。17. (11分) 从舌尖到脚尖。健康生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有助于健康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图中标号)(1)图一为健康人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0~1小时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进食后葡萄糖通过图二中[③] 吸收进入血液;1~2小时血糖含量 ,是因为[②]中胰岛分泌的 调节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2)血液中的一部分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 ;暂时不用的葡萄糖被合成糖原贮存;多余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等物质。(3)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如果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可能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如图三),使该血管内径 ,血流量 ,导致心肌细胞缺少营养物质和 ,进而引发冠心病。(4) 某男生13岁,身高166厘米,体重68公斤,BMI(身体质量指数)=24.7(BMI>21.9即为超重)。请你为他提出一条合理的饮食建议: 。(5)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我国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下表为人体不同活动的耗氧量。由此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 慢跑 活动更有利于减重。活动 每小时耗氧量(升)慢跑 120坐 25散步 6018. (12分) 跨学科实践在学校开展的“制作酸奶”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小康的实践过程如下:【任务一】认识发酵菌种和发酵原理(1)制作酸奶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选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 。(2)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的酸性物质是 ,该物质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奶液呈凝乳状态,使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任务二】探究发酵剂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小康查阅资料了解到:发酵剂(含乳酸菌)的种类和接种量都会影响酸奶的发酵效果;优质酸奶的凝乳状态为质地软硬适中。探究1:不同发酵剂的发酵效率(3)他选择①、②号两种发酵剂进行实验。实验中,除发酵剂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 。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在一定时间内, 号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较高,依据是 。探究2:不同接种量对酸奶凝乳状态的影响(4)他选择发酵效率较高的发酵剂,设置不同接种量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右表。由此可知,该发酵剂的最适接种量为 ,因为此接种量下,酸奶的凝乳状态为 。【任务三】设计装置制作酸奶(5)下图是小康设计的制作酸奶装置示意图。为确保发酵效果,依据乳酸菌发酵所需条件,该装置还应补充 (答出一点即可),理由是 。(6)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入发酵剂。冷却的原因是 。制成的酸奶若不及时食用,应置于冰箱冷藏保存,理由是 。2025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 物 学 答 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第Ⅰ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长江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个体2.202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拼”出小麦完整基因组“拼图”,该成果为小麦高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小麦的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3.马的体细胞中有3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C )A. 8条 B. 16条 C. 32条 D. 64条4.小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如下图),其原因可能是( C )A.目镜放大倍数太小 B.物镜没有转换到位C.未调节细准焦螺旋 D.标本未对准通光孔黑鹳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依赖清澈水域和丰富的鱼类资源生存。近年来,随着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一度罕见的黑鹳又回到汾河湿地。请完成第5~7题。5.上图为汾河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B )A.黑鹳 B.水草 C. 鱼 D. 虾6.黑鹳属于迁徙鸟类,以下特征与其飞行相适应的是( D )A.卵生 B.喙长且直 C.腿细长 D.前肢变成翼7.黑鹳重现汾河湿地体现了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C )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B.随意捕猎湿地动物C.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D.过度开发旅游资源8.蒲公英的果实顶端长有冠毛(如下图),像一把降落伞,可以随风飘散,这是为了( A )A.传播种子B.传播花粉C.吸引昆虫D.接受光照9.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牡丹的高度赞赏。依据图中牡丹的特征,可判断它属于( C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10.某班同学开展“给校园内的植物挂牌”实践活动,图中所示为牡丹的标牌。标牌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 A )A. 纲 B. 科 C. 属 D. 种11.中药黄芪为山西道地药材,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根入药。黄芪幼根生长主要依靠的部位是右图中的( B )A. Ⅰ和Ⅱ B. Ⅱ和ⅢC. Ⅲ和Ⅳ D. I和Ⅳ12.人工肾可帮助肾衰竭患者过滤血液,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右图为人工肾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薄膜相当于人体肾脏中的( D )A.肾静脉B.入球小动脉C.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13.科学家把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成279份,一周之后,每一份都能再生出一条新涡虫。涡虫再生形成不同组织的过程主要依赖( A )A.细胞分裂和分化 B.细胞衰老和死亡C.遗传物质的改变 D.生活环境的改变14.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步骤①目的是增加叶片中的淀粉B.步骤②说明该实验变量是黑纸片C.步骤③可使叶绿素溶解到清水中D.步骤④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蓝15.观察下图中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可推测 ( B )①猫双眼的位置更有利于它捕捉猎物②兔双眼的位置更有利于它躲避敌害③猫和兔是同一物种但没有共同祖先④猫和兔双眼位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第Ⅱ卷共3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16. (12分) 甜瓜培育与引种新疆的瓜田里,有一种被称为“老汉瓜”的甜瓜,口感软糯,甘甜多汁。它的缺点是皮薄如纸,不易储运。科研人员通过杂交技术选育出新品种,在保持风味的同时,将瓜皮硬度提升了30%,成功解决储运难题,以科技之力助农兴农。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图中标号)(1)科研人员培育甜瓜新品种时,进行人工授粉,将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②] 柱头 上。受精后,[③]中的胚珠 发育为种子。(2)甜瓜果实中的[④]主要是营养(或“薄壁”)组织,其中的有机物通过 筛管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3)甜瓜果实的厚皮和薄皮是一对 相对性状 ,科研人员选择果皮厚度不同的甜瓜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这一技术利用了基因(或“遗传”)的多样性。(4)甲、乙两地果农将甜瓜新品种引种到当地,在甜瓜的生长季节,两地的主要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地点 土壤 降水量 光照条件 白天平均气温/℃ 夜间平均气温/℃甲地 基本相同且适宜 33 22乙地 33 12若甲、乙两地果农采用相同的方法栽培甜瓜,你认为 乙地 (选填:“甲地”或“乙地”)种植的甜瓜含糖量更高,请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其原因: 甲、乙两地白天平均气温相同,甜瓜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基本相同。而乙地夜间平均气温低于甲地,甜瓜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较少,所以乙地甜瓜中有机物的积累量较多,含糖量更高 (2分)。(5)农业害虫会影响甜瓜的产量和品质。有人提出通过大量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害虫,这样做的危害是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任答其一即可) 。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害虫的其他措施: 经安全评估后,适当引入害虫的天敌;经安全评估后,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新品种;经安全评估后,利用细菌和真菌生产生物杀虫剂;经安全评估后,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任答其一即可) 。17. (11分) 从舌尖到脚尖。健康生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有助于健康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图中标号)(1)图一为健康人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0~1小时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进食后葡萄糖通过图二中[③]小肠 吸收进入血液;1~2小时血糖含量 下降 ,是因为[②]中胰岛分泌的胰岛素 调节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2)血液中的一部分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暂时不用的葡萄糖被合成糖原贮存;多余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等物质。(3)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如果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可能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如图三),使该血管内径 变小(或“变窄”) ,血流量 减少 ,导致心肌细胞缺少营养物质和 氧 ,进而引发冠心病。(4) 某男生13岁,身高166厘米,体重68公斤,BMI(身体质量指数)=24.7(BMI>21.9即为超重)。请你为他提出一条合理的饮食建议: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或“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营养均衡,适量增加新鲜果蔬的比例;三餐分配合理,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任答其一即可) 。(5)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我国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下表为人体不同活动的耗氧量。由此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 慢跑 活动更有利于减重。活动 每小时耗氧量(升)慢跑 120坐 25散步 6018. (12分) 跨学科实践在学校开展的“制作酸奶”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小康的实践过程如下:【任务一】认识发酵菌种和发酵原理(1)制作酸奶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无 (选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 分裂生殖(或“无性生殖”) 。(2)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的酸性物质是 乳酸 ,该物质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奶液呈凝乳状态,使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任务二】探究发酵剂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小康查阅资料了解到:发酵剂(含乳酸菌)的种类和接种量都会影响酸奶的发酵效果;优质酸奶的凝乳状态为质地软硬适中。探究1:不同发酵剂的发酵效率(3)他选择①、②号两种发酵剂进行实验。实验中,除发酵剂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在一定时间内, ② 号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较高,依据是 相同时间内,②号发酵剂的产酸能力更强;相同时间内,②号发酵剂产生的乳酸更多;相同时间内,②号发酵剂产生的酸性物质更多(任答其一即可) 。探究2:不同接种量对酸奶凝乳状态的影响(4)他选择发酵效率较高的发酵剂,设置不同接种量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右表。由此可知,该发酵剂的最适接种量为 3% ,因为此接种量下,酸奶的凝乳状态为 质地软硬适中 。【任务三】设计装置制作酸奶(5)下图是小康设计的制作酸奶装置示意图。为确保发酵效果,依据乳酸菌发酵所需条件,该装置还应补充 ▲ (答出一点即可),理由是 ▲ 。第一、二空的答案见下表,其中答案1、2中,任答其一即可。答案 第一空 第二空1 玻璃瓶盖 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同时防止杂菌进入(只答“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或“防止杂菌进入”不扣分)2 温控器 温控器可控制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温度(6)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入发酵剂。冷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发酵剂中的乳酸菌 。制成的酸奶若不及时食用,应置于冰箱冷藏保存,理由是 低温可抑制乳酸菌的活性,防止乳酸菌继续发酵,影响酸奶品质;低温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防止酸奶变质 (任答其一即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