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秋一年级上册语文2《我爱我们的祖国》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文化自信①引导学生了解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长江黄河所代表的国家意义,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②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2. 语言运用① 指导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我爱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句子,培养良好的语感。②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的喜爱。3. 思维能力① 通过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思考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以及长江黄河的重要性。②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理解爱国情感的内涵。4. 审美创造① 欣赏插图中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的庄严美,长江黄河的气势宏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② 启发学生用绘画、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5.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准确朗读。(2)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2. 难点(1)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爱国的意义。(2)如何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引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的图片,亲切地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预设学生回答: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接着追问:“那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呢?”引导学生回忆。2. 观察描述展示五星红旗和天安门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小朋友们,说一说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的?天安门又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学生回答: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星星;天安门很壮观,有红色的墙和金色的屋顶等)3.初读句子(1)教师朗读“我爱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引导学生跟读。(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读音。然后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预设学生积极举手朗读)4.理解含义(1)结合插图,详细讲解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的象征意义。(2)提问:“为什么我们要爱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呢?”(预设学生回答:因为它们代表我们的国家,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3)进一步追问:“那它们代表着我们国家的什么呢?”(总结性答案: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团结和伟大,北京天安门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庄严和权威。)5.认识江河(1)展示长江、黄河的图片或视频。(2)介绍长江:“小朋友们,这是长江,它是我国第一长河,全场约 6300 千米。长江就像一条巨龙,奔腾不息,它流经了 1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长江不仅水资源丰富,还拥有美丽的风景和富饶的土地,养育着沿岸无数的中华儿女。”(3)介绍黄河:“再看看这条河,它叫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 5464 千米,它的河水因为携带了大量泥沙而显得浑浊。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提问:“大家想想,长江和黄河对我们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因为有了这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哺育了万万千千的华夏儿女,才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盛不衰。6.朗读句子(1)教师朗读“我爱长江。我爱黄河。”“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引导学生跟读。(2)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倾听并纠正读音。然后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预设学生积极举手朗读)(3)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祖国的全称,简称:中国(4)现在孩子们一起大声读出我们祖国母亲的名字吧!(学生齐读)7.深入探讨(1)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庄严的氛围。(2)组织小组讨论:“看到五星红旗升起,你的心情怎么样?”(3)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感受。(预设学生回答:激动、自豪、骄傲等)(4)引导提问:“那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怎样用实际行动去爱国呢?”(预设学生回答:好好学习、尊敬师长、爱护环境等)8.朗读升华(1)再次带领学生朗读句子,要求读出热爱的情感。(2)请个别学生朗读,全班评价。9.创意表达(1)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五星红旗和北京天安门。(2)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四、总结拓展: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认识了国旗、天安门、长江和黄河,知道了国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奔腾不息滋养哺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才让我们祖国的文明源远流长。同时也明白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热爱我们的祖国。孩子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山川壮美,物产丰富,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着我们去认识呢。五、布置作业:回家给家人讲讲今天学到的内容,读一读这句话,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践行爱国的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