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凡人之光(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凡人之光(学案)

资源简介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
——方法及例文精讲一
认真看完本文,以后对记叙文阅读下笔如神!!!
适用于中学部编版以及其他版本教材!!
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全文没有一句废话!
做阅读文章就像交朋友,所有认识且交往甚好的朋友,我们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我们跟这些朋友也有很多的共同点,因为人以群分。做阅读文章,也是如此。简单来说,这就是我们常常要求做到的群文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各种文章的主题了然于胸,游刃有余。那么,就得学会阅读的方法,而不是每次拿到一篇文章,都觉得它是一篇新文章,立马开始埋头读文章、看题、答题;或者是每天在那里使劲刷好几篇阅读文章,自我感觉成就感满满,而一校对答案,又陷入自我怀疑,陷入无限的循环,又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记叙文阅读大部分主要考查六个内容:
一是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或内容或情感,
二是赏析文章的1-2个语句,写人(人物描写的方法),写物(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景(环境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
三是分析人物形象,
四是理解文章的主旨,
五是剖析文章的标题(包括含义+作用),
六是掌握文章的写法(包含分析语言特点,写作方法,写作视角……)。
不要怕题目的问法花枝招展,归根结底就是综上所述,因此,看完题目之后,就必须非常明确每一个题目所考查的内容,确定答题的思路、格式。
而是要先看看跟之前练过的文章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等会答题才不会像无头苍蝇。
所以,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于自我证明,而是先做好以下工作:
一标段落,现在大部分文章有标好段落序号,没有的话就要自己先标上去
二分层次,由此更加清楚文章的叙事、写作方法、文体,比如:有跌宕起伏故事情节和叙事就是小说,其他的可能是散文
三边读边圈画出所有人物、时间、地点,方便自己答题寻找信息
四找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等会所有答题基本都要围绕这个文眼来展开叙述
五明主题,可以使用练过的相关主题的文章的精炼专业术语来进行答题
六出主旨,能用自己的话精炼地说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表达什么情感
做好以上的工作,再着手答题,就能信手拈来,不慌不忙,卷面也能干净整洁,熟能生巧,作答精准,得分更高!!!
精讲例文一:
主题:凡人之光
小人物——巡道大叔、出租车司机熊师傅、保安黄和义
大精神(人性之光)——坚守岗位、爱岗敬业;
为人仗义、朴素善良、乐于助人、给予“我”帮助与关心;
勇于担当、在困境中互帮互助、托举生命
人物情感
1、“小人物”对江城的热爱、奉献
2、“我”对“小人物”的美好精神的赞美、感动、感激、敬佩,希望“我”也能成为江城之“光”
文体:记事散文
写法:白描手法;
小人物+大精神=以小见大;
小人物+生活琐事=富有生活气息,真切自然,平易近人,情感真挚
层次划分+重点人物+文眼“光”:
1-6段:巡道大叔+光的海洋
7-10段:大学时光+路灯的光、月光+光谷
11-16段:出租车司机熊师傅+微光
17-21段:保安黄和义+微光
22段:“我”+期待成“微光”!!!
____________
李御
①列车载着一千多名工人,穿山越岭,向鄂西南的一个工地进发。车至乌龙泉火车站,已是夜
晚。火车停下来,我随大伙儿走下车厢在站台透气。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我看到了站台前方的
一片灯光。那片灯光再往前,就是武汉市区光的海洋。从豆灯如萤的山村,一下走进这光的世界,
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②一位巡道大叔路过,好奇地问道:“小伙子,看什么哩?”
③“看光!远处的光。”
④大叔乐了,说:“我天天晚上在站台里,也没觉得这光有啥值得看的。”
⑤我激动地告诉他:“我们那个山村,只有煤油灯,还得省着用。这里不一样,这光,一眼看
不到边。”
⑥大叔听了,没有再笑,反而很热情地对我说:“那你多看看吧。”
⑦这好多年前发生的一幕,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后来,被这片光吸引,我考入了武汉的一所
大学,开始与这座我为之动心的城市朝夕相处。
⑧晚上从图书馆出来,我总会在喻家山下的校园内漫步徜徉,看路边的树木,看盛开的花草。
但更上心的,是看路旁那一盏盏路灯,看路灯所发出的柔和温馨的光。周末的晚上,我有时也会去
学校旁边的街市,静观那些居民区的万家灯火。
⑨在校时,因囊中羞涩,很少上街品尝武汉小吃。记得有一回,给一家报纸投稿,得了十多元
稿费,我便邀约室友去大东门小吃街。那次我们品尝了不下十种小吃,热干面自不待言,春卷、豆
皮、欢喜坨、锅贴,我们都尝了尝。那份难得的口福,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晚上,从大东门小吃
街回学校,我们踏着一地月光,唱着当时流行的歌曲,心满意足,其乐融融。
⑩这座城市,处处与光有关。还记得当年离学校一站多路,有一个破旧的居民区,烂泥田、杂
草地簇拥在颠簸的道路两旁。此地,原叫鲁巷。后来,这里变成了光谷高科技产业园,园区里诞生、
开花结果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说到“鲁巷”,人们已慢慢淡忘,但说到“光谷”,无
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耳熟能详。现在的光谷,成了武汉市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成了居住、休闲、
购物的热门之地。
大学毕业后,我在这座城市定居,接触最多的是这座城市里的人。
前些年,我因脚烫伤,在家休息。准备做晚饭时,发现液化气瓶没气了。那时还没用上管道
天然气,无奈之下,我给认识不久的出租车司机熊师傅的寻呼机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一刻钟后,
熊师傅就扛着煤气罐“吭哧吭哧”上了楼。
我赶忙道谢,请熊师傅喝茶。“喝什么茶哟,我还要跑生意!”熊师傅粗声大气。
我把换气的钱、的士费、搬上六楼的辛苦费一起递给熊师傅。换气的钱他收了,其它一概拒
收。还是那副粗门大嗓:“你这个人好啰嗦,一点小事,我还收钱?”
熊师傅麻利地帮我换上气罐,然后扛上空气罐下楼。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依然气高声大:
“你脚没好之前,莫到处晃,有事打招呼。”
粗门大嗓的背后,是一份豪气与仗义。这也是我对武汉人的印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这座城市彰显了英雄本色。太多的英雄群体与个体,太多可歌可
泣的人和事,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当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些人物与故事时,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因
为我知道,武汉人就是这样——敢打善拼,是英雄的人民。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小区的普通保安,名叫黄和义,快六十岁了。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买
菜、送菜,给老人送药,有求必应。大年初一,一家业主发现楼上漏水,而楼上的住户在国外。那
位住户向黄和义求助,告知黄和义钥匙放在二十公里以外的亲戚家。许多交通工具停摆,黄和义四
处打电话求人,终于取回了钥匙,开门修好了漏水管道,为楼下住户救了急。大年初二,小区一位
老人发高烧、咳嗽不止。黄和义知道后,热心帮忙联系急救车将老人送院治疗。黄和义三个多月没
有回家,吃住都在小区保安室。
后来,我见到他,对他说:“老黄,你真不容易呀!”
黄和义笑了笑说:“也没啥,大事来了,大家一起扛!”
从来到这座城市求学,再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定居,一晃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相处,
我越发感到,无论是熊师傅,还是黄和义,他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一点点微光。虽然微小,但汇聚
在一起,就让这座城市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难忘这江城之光。而我自己,也想成为这座城市里温暖的一点微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5.文中多次提到“光”这一重要意象,请结合全文完成表格。(2 分)
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或内容或情感
思路+方法:一看例子的字数+格式;二找原文信息;三用精炼地语言概括(一般原文有相应的字词可以作答)
“光”的类型 市区灯光 “光”的位置 站台前方 “光”的特点 (1)光亮如海/看不到边 “我”的情感 不知所措
路灯 校园路旁 柔和温馨 愉悦
月光 回校路上 清澈如柔水 (2)心满意足/其乐融融
微光 武汉城市 微小耀眼 温暖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划线的句子。(4 分)
考查:赏析文章的1-2个语句
思路+方法:
1通过运用xx手法,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描写对象xx事情,3表现了xx描写对象xx特点,4表达了“我”或是主人公xx情感。
答:“麻利地帮我换上气罐,然后扛上空气罐下楼”运用动作描写,“麻利” 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熊师傅换气罐动作的熟练,展现出他做事的干脆利落;(2 分)
“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依然气高声大:‘你脚没好之前,莫到处晃,有事 打招呼。’”运用语言描写,体现出熊师傅为人豪爽、热情仗义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熊师傅这类热心武汉人的好感和感激之情。(2 分)
17.下列哪个选项更适合做文章的标题?请作简要分析。(4 分)
A.微光
B.江城之光
考查:剖析文章的标题(包括含义+作用)
思路+方法:
标题含义:
1表面含义:解释字面意思
2深层含义:一语双关,本文通过写了xx内容,表现了xx人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情感或思想或道理
标题作用:
1xx标题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
2xx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xx标题运用xx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诗意化的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5问句式标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不同标题选择以上的不同术语作答!!!)
示例一 答:A 微光 理由:本文侧重写的是小人物的生活小事,与“微”字对应;(1 分)小人物所做的小事都温暖人心,散发着精神的光芒;(1 分)城市虽大,却是由每个人所散发的光芒组成,以此为题,以小见大,能凸显文章的主题,歌颂平凡人物的美好品质,抒发自己对这些品质的向往。(2 分)
示例二 答:B 江城之光 理由:点明了写作对象与主要内容;(1 分)一语双关,既是写江城的各种光,也有心灵层面的光——江城人的善良朴实、勇于担当的精神之光;(2 分)全文围绕江城的光娓娓道来,江城之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 分)
18.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5 分)
考查:掌握文章的写法(包含分析语言特点,写作方法,写作视角……)
思路+方法:1根据文章的文体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2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特点
3结合材料+文体综合总结语言特点
“叶圣陶先生……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
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本文具有这种“写话”风格吗?请举一例说明。
示例一 答:本文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多用白描手法,特别是人物对话,显得真切自然,平易近人。(3 分)例如:一位巡道大叔路过,好奇地问道:“小伙子,看什么哩?”“看光!远处的光。”(2 分)
示例二 答:作者从生活出发,记叙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富有生活气息,感染力强。(3 分)例如:文章中记叙熊师傅给“我”送煤气罐的事。(2 分)
示例三 答:本文感情真挚,细致恳切,无处不透露出作者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于平淡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3 分)例如:赞颂熊师傅、黄和义等人是这座城市的微光,汇聚在一起放射出耀眼的光芒。(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