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开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娜娜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充实的一天”:早上开着新买的汽车去单位上班,中午回家给年迈父母做饭,晚上接到电话通知:自己的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获市政府表彰。她这“一天”体现了( )①跆脊扶助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履行的法定义务②公民享有劳动权、财产权、文化权利③公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④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2.2023年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南非总统通电话。两国元首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串沟通和交流。这体现了习主席行使的职权是( )A.任免权 B.外事权 C.授予荣誉权 D.发布命令权3.下面是同学们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情境材料的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B.小李谎报小区火灾险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须承担刑事法律责任。C.公交车上王某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后,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D.政府开通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高了政府为民服务水平→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应该( )A.学会担当,做到见义智为 B.见义勇为,为此奋不顾身C.以国为重,牺牲个人利益 D.杜绝违法,依法制裁犯罪5.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C.保障公民在民事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相同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6.“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增强宪法意识②要认同宪法价值③要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④宪法的实施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列图示,揭示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8.小新对照宪法内容梳理出图,请你选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宪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C.宪法一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9.针对个人信息安全有关问题,如消费者人脸被非法获取、个人简历遭肆意贩卖,老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等问题,有人建议全国人大把这些侵犯个人信息的问题写入宪法。全国人大对这一建议( )A.可采纳,因为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信息问题 B.可采纳,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民生问题C.不采纳,因为宪法要打击的是严重的违法犯罪 D.不采纳,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0.2023年3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通过提案建言资政、发挥作用。这说明人民政协( )①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③通过提案行使国家权力,推动政府提升服务意识④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聚焦中心任务履职尽责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 ②④11.热播电视剧《狂飙》讲述了以安欣为代表的政法队伍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之间的生死搏斗。最终,高启强落网归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被法院依法判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随着以高启强为首的黑恶势力的覆灭,他背后的“保护伞”也被铲除瓦解。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②检察院对高启强提起公诉,是司法维护正义的体现③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④调查职责是检察机关的首要职责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2.2023年5月21 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活动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民航局、中国残联等7 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方便残疾人交通出行的一系列举措,为残疾人交通出行提供便利。这( )①有利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②表明我国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③可以消除社会偏见,助力残疾人行使公民权利④为残疾人提供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二、情境分析(第13 题12分, 第14题10分, 共22分。)【生活微观察】八年级学生小华喜欢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见闻记录下来,下面是他记录的几个片段:13.片段一:放学路上,看到几个社会青年正向一位同学索要钱物,我赶紧拨打了 110报警。14.片断二:最近几天我看到许多“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我明白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5.片段三: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并不违背平等的原则。“观其行,辩是非”请你对小华记录的三个片段内容分别进行点评。(12分)【法治新闻】16.新闻一:2024年2月份,一起“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刷屏了网络,经公安机关调查证实,该事件系捏造。其经过是“网民徐某某与同事薛某为吸粉引流,共同策划、编造“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系列视频脚本后,制作成视频,并做插系多个网络平台,造成了恶劣影响”。而后,浙江杭州公安机对徐某某、薛某以及涉事公司作出标要处罚,还责令该涉案网红公开道歉,对其账号予以阶段性禁盲。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网络添晶并法外之地”,要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义五平公会17.新闻二: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泽华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并在退休之后利用其影响力,贪污受贿,共计近10亿元,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影响极其恶劣。2024年5月29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宜判何泽华受贿一案,对被告人何泽华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学法明理”,请你运用所学法治知识;分别对上述新闻进行解读。(10分)三、情境探究,明理践行。(每题6分,共18分)18.小薇从商场购买了一个保温杯,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她想自认倒霉算了。(1)小薇应该: 。(2分)(2)理由: 。(4分)19.小张经常半夜在家里听音乐,声音很大,吵得邻居无法休息,邻居找他理论,他却说:“这是在我自己家,我想咋样就咋样!”(1)小张应该: 。(2分)(2)理由: 。(4分)20.表哥是一名退役军人,最近他接到了“二次入伍”通知。(1)表哥应该: 。(2分)(2)理由: 。(4分)四、生活实践。(共24分)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某校八年级同学们开展了“不负韶华 担当有我”的主题实践活动,为祖国献礼,请你参与其中。主题一:国事民生·家国情怀21.信息一:2024年3 月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将近 3000名人大代表出席,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22.信息二:2023年春天,淄博烧烤爆红“出圈”。记者在烧烤市场探访中发现商品价格公道、不存在短斤缺两现象。小小的烧烤,既是广大民营企业创造力与活力的生动展现,也是政府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3.信息三: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指出,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收案21081件,结案17855件。同比分别增长54.6%、29.5%。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收案4557.4万件,结案4526.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6%、13.4%。全国法院系统工作以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和高水平安全,为人民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分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则信息分别蕴含了哪些道理 (12分)主题二:根本大法 法制基础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40年来,现行宪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宪法是母法,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4.【我思考】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材料蕴含了什么道理 (10分)主题三:不负韶华 强国有我!“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节点,全面建设法治中国进入新阶段。每位中学生都要有担当使命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25.【我行动】请你为“全民学法,提升法治素养”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5 CBDAD 6-10 AADDA 11-12 CB二、情境分析(第13题12分,第14题10分,共22分)13. 片段一:小华的做法是正确的。他面对不法行为,采取了拨打110报警的方式,既保护了同学的安全,又做到了见义智为,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责任。(2分)片段二:小华的认识存在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2分)片段三:小华的观点正确。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是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照顾,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并不违背平等的原则。(2分)(每点2分,共6分)14. 新闻一:①徐某某、薛某为吸粉引流编造虚假事件,其行为违反了法律,受到了行政处罚,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②公安机关对该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维护了社会秩序。(2分)新闻二:①何泽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最终受到法律制裁,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人民法院对何泽华的判决,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2分)(每点2分,共4分)三、情境探究,明理践行(每题6分,共18分)18. (1)小薇应该:向商场协商解决,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2分)(2)理由:①消费者依法享有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合法权益。②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4分)(每点2分,共4分)19. (1)小张应该:降低音乐音量,避免影响邻居休息。(2分)(2)理由: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4分)(每点2分,共4分)20. (1)表哥应该:服从“二次入伍”通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分)(2)理由: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4分)(每点2分,共4分)四、生活实践(共24分)21. 信息一: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②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4分)信息二: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4分)信息三:①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②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分)(每点2分,共12分)22.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定,体现了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是对宪法的具体落实。(10分)(每点2分,共10分,任答5点即可)23. ①开展法治讲座,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法律知识。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大家的法律素养。(2分)(每点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