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中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各题①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一座古人猿雕像在天地间静默。注视着它,仿若感应到200万年前的时空流转。黄帝城遗址里细碎的陶片比比皆是,黄帝泉水波澄澈,但五千年前古战场的喧嚣已然远去。②白石山峰林里,夜枕星空银河,晨观日出云海,有如临仙境的惬意自在。石堰梯田上纵览___甲_(浪漫/烂漫)风光:春来野花绽放,夏到秧苗péng bò,秋深雾霭重重,冬临山峦皑皑。热门打卡地小五台山,无数旅游爱好者超爱的穿越线路,这里“一山有四季,咫尺不同天”。③太行山旅游带,是一幅jiāo mèi绝美的山水画卷;是一条从未干涸□从未断流的历史文化长河。令人心驰神往、思接千载。④八百里太行,乙____(恭候/等候)四方来客,太行欢聚!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péng bó________(2)jiāo mèi________2. 为文段甲、乙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甲:________乙:________3. 文段空缺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4. “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义项:①(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②传播;③向往。文段里“心驰神往”中“驰”字意思应为________。(填序号)5. 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先贤总结自己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谆谆教诲、殷切劝慰。孔子总结学习的经验,给出(1)“,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王湾总结时序更替的经验,留下“(2),(《次北固山下》)的哲理;李商隐羁旅巴蜀,想象回家团聚的情景,留下了“(3),”(《夜雨寄北》)的劝慰;刘禹锡倾听白居易吟哦诗歌,并借酒振作精神,留下了“(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劝慰。二、阅读(45分)(一)(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材料二:正德丙子秋九月,予奉命之蜀,逶迤①四百余里,水急如射。挽舟上者,日不一舍②。下者,顷刻数程。两崖俱滑石,而浪尤汹涌不可楫。有曰峡者,狭也。又曰,山夹水曰峡。盖水行山间,随山以曲折,仰视之悬崖绝壁万仞千寻。如覆屋、如峻削。间有鸟道,率者万盘。日午方见,而天之多斯昭昭③然。又有曰滩。滩从水从难,盖水之难行者,深浅不一,转徙无方,岩岩④怪石,锋利矛交。平者铺弹⑤,险者截江,奇者可爱,恶者可憎。水波摩激,日夜不停。子过之舟行则畏途步无从,乃叹曰:蜀道之难,信矣。(节选自熊相《峡纪行》,有删改)材料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①逶迤:曲折行进。②一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③昭昭:明亮。④岩岩:高大,高耸。⑤铺弹:铺开摊平的弓。6. 郦道元,字善长,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著有《水经注》。7.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至于夏水襄陵( ) (2)属引凄异( )8.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日午方见,而天之多斯昭昭然。9.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描写了“猿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10. 请用“/”给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仰视之悬崖绝壁万仞千寻。11.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描写了三峡的水,画波浪线句子共同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分别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二)(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父亲①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他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他说,要想起来就能吃到,一醒来就能吃到。我跟他说,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说,他喜欢自个儿吃,谁谁谁吃东西都不给他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正好那阵子换牙,我告诉他一句老话:众人吃,喷喷香;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这一招起了作用,因为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②可换牙继续,他委屈地说:“我没有偷吃呀!”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把换牙的真相告诉他了,并表扬他是个大方的孩子,说懂得分享的孩子人见人爱。③有一天,我在家里招待朋友,酒过三巡,儿子忽然跑进房间抱出来一瓶酒。那是一瓶放了近十年的酒,此前我跟他说过,这瓶酒很珍贵。他把酒放在桌子上说:“爸,这是一瓶好酒吧?”我说:“是啊。”他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这让我有点脸红。朋友一开始不肯让我打开这瓶酒,当听了我和儿子有关分享的故事后,不再阻止……④想一想,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自私时,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慷慨?⑤儿子在草坪上奔跑,我喊他回来,说:“小草有生命,你这样会把小草踩痛的。”他问:“那草怎么不喊痛啊?”我说:“小草不会说话。不仅小草,小鱼也不会说话,但它们都是生命,不要伤害它们。”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⑥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用了各种法子都没有通好。后来就去菜场买了几条泥鳅,准备派它们去疏通下水道。儿子见了泥鳅,要我把它们养起来。我哄他说,先让泥鳅去办事,等它们把水管弄通了,就给他养着。他想了想,答应了。后来,下水道通了,当然泥鳅也一去不复返了。儿子就站在下水道那里,等泥鳅出来。他问我:“爸爸,泥鳅还没有下班?”我说:“没呢。”他说:“几点下班?”我说:“7点。”他想了想,就玩别的去了。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等了很久,泥鳅没有回来,他就哭了,说:“天黑了它看得见吗?”我说:“泥鳅不会回来了。”他问:“泥鳅去哪里了?”⑦我的心就那么一动。我知道泥鳅去了哪里,可我没有像他一样关心泥鳅的命运。后来我告诉他这些泥鳅的确切去处,他问:“那你为什么不爱惜?它们是有生命的啊!”我无言以对。⑧孩子一天天长大,问题也一天天多了。有一回,放在桌子上的50块钱不见了,我们到处找都没有找到,就问儿子是不是他把钱拿走了。他吞吞吐吐地说偷偷拿过一次钱,是5块的,买零食吃了,但桌子上的那50块绝对没拿。我当时不相信,朝着他的屁股来了几巴掌,再问他是不是拿了。他还是说没拿,真的没拿。虽然他没再遭皮肉之苦,但我心里想,这事一定是他干的。⑨没几天,却在狗窝里找到了50块钱,这让我不安。于是,给他“平反”,向他道歉。他说:“光道歉是不行的,我得打你的屁股啊。”我想了想,趴在沙发上,让他打。这让他高兴坏了,打一巴掌,傻笑一阵。⑩那一刻,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在他眼里,爸爸是个庞然大物,但现在他可以打爸爸的屁股,也许这就是平等。 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父亲,是那样的偶然,但他的一生因此而改变。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那样,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 我们陪伴孩子、滋养孩子,他们同样陪伴、滋养我们。我们教育他们,更需要接受他们的教育,因为他们拥有世上最美好的心灵!12. 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事件 “我”的教育与行为 儿子的行为1 “我”教育儿子要懂得分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2 ②________________ 儿子却想把泥鳅养起来,并急切地等待他们回来。3 ③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不承认;儿子开心地打了“我”的屁股。13. 结合每件事情发生之后父亲的情绪体验和行为,简析父亲的人物形象。14. 比较下面这组句子,分析原句好在哪里?原句: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改句: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走到下水道那里。15. 简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三)(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的特点是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用色的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材料二】从长沙的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湖南的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湘绣的“绝招”要数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绣工可以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例如,一幅《狮虎》座屏绣品,一面是一只仰天长啸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只低头夜行的下山狮,一上一下,正面的虎头转到反面变成了狮尾,两面的形象迥然不同。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湘绣在刺绣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材料三】湘绣是以素库缎、素软缎、硬缎、交织软缎、透明尼纶等为底料,用各色真兰绣花线纯手工精心制作的高档、昂贵的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保存湘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湘绣屏风要轻拿轻放,防止玻璃破碎,宜摆放在通气、干燥的地方,以防霉变。湘绣是日用、实用品宜干洗,避免将汗珠滴在绣品上,同时也应避免用洗衣皂、洗衣粉等碱性物品来清洗。尽量避免风吹、阳光直射。避免与粗糙、带毛刺的物质接触,使丝绸“跳丝”而造成损伤。【材料四】①在工艺品市场,一些私营企业主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把粗制滥造的湘绣作品投放市场,使湘绣在工艺品市场上的声誉大受打击。省湘绣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一件湘绣作品完成后,可以马上根据原作品的构图和设计,重新绣出另一件崭新的作品。如果由同一位刺绣大师执手,还有可能超过原来的工艺,因为刺绣大师已有了更丰富的经验。湘绣精品的“可复制”硬伤,已成为众多湘绣厂家颇感头痛的问题。②湘绣人才青黄不接,愿意从事湘绣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据介绍,绣工们从很小时就要学绣,经过20多年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熟练工。一般来说,到40多岁,绣工的技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去练就这样的手艺,再加上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中,绣工的工资普遍不高,这项工作显然缺乏吸引力。16. 【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7. 【材料三】依次介绍了绣品哪些方面的内容?18. 针对【材料四】所呈现的湘绣现状,请你提两点行之有效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传承湘绣。19. 妈妈一进门就对小文说:“今天真是太不小心了,我的湘绣丝巾上弄了一小块污渍,得马上用洗衣皂试试,看能不能把污渍去掉,幸好今天是晴天、等下在清水里洗几遍,挂在外面,下午就晒干了。”如果你是小文,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劝阻妈妈。(四)名著阅读(5分)20. 下面是《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中关于人物的描述,其中匹配正确的是哪两项( )A.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B.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藤野先生C.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眼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沙悟净D.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牛魔王21. 有效阅读方法能帮助我们增长知识、丰盈心灵。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从以下两部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著作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在阅读过程中对读书方法使用的体会。①《艾青诗选》 ②《水浒传》示例:阅读《骆驼祥子》时,我圈画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时燥热天气描写的语句,在旁边做了批注,判断出这里是环境描写,表现出祥子拉车的艰辛,也看到了一个为理想而吃苦耐劳的祥子。这种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2. 班级正在开展“走近老人,关注老人”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这次主题班会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不少于60字)。(2)下面是对某市区300名60岁以上老人目前生存状态进行的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所获取的信息。某市区老人目前生存状态调查调查内容 时间 人数 百分比子女多久来看望一次 每周 270 90%每月 27 9%三个月或半年 3 1%子女多长时间来电话 每天 225 75%两至三天 60 20%三至七天 9 3%七天以上 6 2%根据调查表你所提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3)除班会以外,班级还准备开展其他活动内容、班长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两种活动方案,请你也开动脑筋再设计两种。方案一:讲孝亲敬老故事方案二:寻孝亲敬老名言方案三:______________方案四:______________(二)写作(5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3. 作文题目:冬日里的那道光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24.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科研人员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不言放弃,才有了科技的进步;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备课,不厌其烦,才有了教学的精进;同学一道又一道地写题,不知疲倦,才有了学业的突破……不论何种职业或身份,恰恰是这看似平凡的重复,才有了卓越的成绩和灿烂的成功。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吉林省中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1~4题答案】【答案】1. ①. 蓬勃 ②. 娇媚2. ①. 烂漫 ②. 恭候3 顿号(、) 4. ③【5题答案】【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二、阅读(45分)(一)(15分)【6~11题答案】【答案】6. ①. 北魏 ②. 地理学7. ①. 冲上、漫上 ②. 连接8. 中午才能看见太阳,天空的广阔明亮就很明显了。(意对即可)9. 材料一中的渔歌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难的悲凉感慨。材料三中“猿声”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之情。10. 仰视之/悬崖绝壁/万仞千寻。11. 共同特点:水势湍急。材料一画波浪线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水流速度与飞奔的马和疾风相比,突出水速之快;材料二画波浪线句子“水急如射”,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湍急的水流比作射出去的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势湍急。(二)(15分)【12~15题答案】【答案】12. ①. 儿子在“我”宴请朋友时把“我”的好酒抱出来,让“我”与朋友分享; ②. “我”告诉儿子要爱惜生命,而“我”自己却用泥鳅来疏通下水道; ③. 桌子上的50块钱不见了,“我”怀疑是儿子拿去的;后来“我”发现是被狗叼走的,“我”向儿子道歉。13. ①从“我”利用儿子换牙的契机引导他学会分享,当儿子质疑时能坦诚告知真相,可见“我”是个善于引导且较为诚实的父亲。②在泥鳅事件中,“我”虽哄骗了儿子,但当儿子质问时,能无言以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体现“我”内心有反思精神,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③在误认儿子偷钱事件中,“我”发现冤枉儿子后,能向他道歉并接受儿子的“惩罚”,表明“我”能承认错误,愿意给予儿子平等的对待,是个尊重孩子的父亲。(两点即可)14. 原句运用动作描写,“冲”字写出了儿子的动作之快,表现了他对泥鳅的牵挂和希望泥鳅回来的急切心理。“走”字虽然也是动作描写,但在急切心理的表现上没有“冲”强烈。15. 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歌颂赞美孩子们的美好心灵。(三)(10分)【16~19题答案】【答案】16.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湘绣作品《狮虎》说明双面全异绣的神奇精彩,进一步表明湘绣独树一帜的原因。17. 介绍了湘绣的制作材料;介绍了湘绣的保存方法;介绍了湘绣应该如何清洗。18. 示例:加强市场管理力度,严把湘绣质量关;开展“湘绣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让学子们充分感受到湘绣文化的魅力。19. 示例:湘绣是日用、实用品宜干洗,避免将汗珠滴在绣品上,同时也应避免用洗衣皂、洗衣粉等碱性物品来清洗。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丝巾属于日用品,所以不能用洗衣皂水洗晒干。(四)名著阅读(5分)【20题答案】【答案】AC【21题答案】【答案】示例一:①阅读《艾青诗选》时,我采用了分类批注法。按诗歌主题分类,对“土地”“太阳”等意象相关诗句进行批注,体会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这也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艾青的爱国情怀,感受到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力量,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祖国深深的爱。示例二:②阅读《水浒传》时,我把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鲁智深和李逵进行比较,发现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从中我体会到了比较阅读能发现人物间的共性与个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人物。示例三:②阅读《水浒传》时,我运用情节梳理法与人物分析法。细致梳理各路英雄上梁山的情节脉络,绘制情节图,清晰故事走向。同时深入分析林冲、鲁智深等人物性格,从林冲的隐忍到爆发,鲁智深的豪爽侠义,通过对比、归纳,体会到作者塑造人物的精妙。这让我不仅领略到梁山好汉的魅力,更感受到北宋末年社会的复杂与矛盾,对作品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2题答案】【答案】(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开展“走近老人,关注老人”的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2)示例:该市区老人子女每周看望老人、每天给老人打电话的人数较多,比例较高。(3) ①. 谈孝亲敬老感受 ②. 访孝亲敬老名人(二)写作(5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3题答案】【答案】例文:冬日里的那道光深冬的风像细针,扎得玻璃窗嗡嗡作响。我缩在教室后排,盯着成绩单上刺眼的分数,感觉整个世界都浸在冰水里。放学铃响时,暮色已裹着雪粒扑进走廊,我把试卷揉成团塞进书包,故意磨蹭到人群散尽。走到校门口,才发现雪下大了。鹅毛般的雪片斜斜掠过路灯,在地面铺出薄薄一层银霜。我裹紧围巾往前走,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车铃声。回头看,是张老师推着自行车追上来,车筐里的教案本沾了雪,像盖了层棉花。“怎么一个人走?”她把伞往我这边倾了倾,车链条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声,“我家方向和你顺路。”雪粒子打在伞面上沙沙响,张老师的自行车前轮总碾着我影子的边缘。路过巷口的烤红薯摊,她忽然停下车:“等我一下。”摊主掀开棉被的瞬间,焦糖味的热气裹着橘红的炉光涌出来。她挑了个最大的红薯,在手套上颠了颠才递给我:“捂手。”滚烫的红薯隔着手套烫得我指尖发麻,却有股暖意顺着手臂往上爬。“上次月考的阅读题,”她忽然开口,自行车碾过积雪发出“咔嚓”声,“你分析景物描写时,说‘雪像撕碎的作业本’,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我愣住了,以为她要提成绩,鼻尖却突然发酸。“写作就是要这样,”她的声音在风雪里很清晰,“把心里的东西掏出来,哪怕像雪一样冷,也能焐热别人。”到小区门口时,雪已经停了。张老师帮我拍掉肩上的雪,自行车灯的光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我捏着渐渐凉下来的红薯往家走,回头看见她的车灯在雪地上拐了个弯,像颗落进黑夜的星星。那天晚上,我把揉皱的试卷展平在台灯下。笔尖划过错题时,忽然想起烤红薯摊的炉光,想起张老师说“心里的东西能焐热别人”。原来有些光不必很亮,却能穿过整个冬天,把人心里的冰都融化成春天的溪流。【24题答案】【答案】例文:重复里的光 晨光透过窗棂时,老陈的馄饨摊已氤氲起热气。他手腕翻转,擀面杖在面团上画出均匀的圆,馅料如月牙般卧进面皮,这套动作他重复了二十年。食客说老陈的馄饨有“家的味道”,却不知这味道里沉淀着千万次重复的专注。生活中,看似平凡的重复从不是无效的循环,而是通向卓越的密码,在一次次坚持中雕刻出成功的模样。 实验室的灯光曾无数次映亮爱迪生的侧脸。当他人嘲笑他“重复千次仍一无所获”时,他却在数千次灯丝试验中看到希望的微光。从竹丝到钨丝,每一次重复都在剔除错误选项,每一次失败都在逼近正确答案。正是这种“把重复做到极致”的执着,让电灯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夜空。无独有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们,日复一日重复着调颜料、补色块的工作,在显微镜下复刻千年笔触,让斑驳的壁画重焕生机。他们懂得,重复不是机械劳动,而是用耐心与热爱在时光里深耕。 我的学琴经历亦印证着重复的力量。初学钢琴时,《哈农》练习曲的单调音阶让我烦躁,手指在琴键上僵硬如木偶。直到看到老师指尖流淌出的旋律——那些看似重复的练习早已内化为肌肉记忆,让复杂的乐章信手拈来。于是我开始沉下心,每天重复练习音阶与琶音,在黑白键的起落中感受力度的细微变化。当《月光奏鸣曲》的第一声和弦响起时,我忽然明白:重复是给天赋铺就的阶梯,每一次按下琴键都是在为成功积蓄力量。 生活中,重复是晨光里老陈的擀面杖,是实验室里爱迪生的灯丝,是琴键上跳跃的指尖。它让科研人员在无数次试验后突破技术壁垒,让舞者在千万次旋转中打磨出优雅弧度,让学子在反复演算中窥见知识的堂奥。所谓卓越,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在岁月的沉淀中让平凡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