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piān;呕;悯;qì;解析:“扁舟”的“扁”读作 piān,“呕心沥血”的“呕”注意偏旁,“悲天悯人”的“悯”为竖心旁,“修葺” 的“葺”读 qì。(2) A;解析:“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符合杜甫半生经历;“东奔西跑”侧重忙碌,“背井离乡”侧重离开家乡,均不如“颠沛流离”贴切。(3) 在“有诗意”前加“既”;解析:原句缺少关联词语,加上“既” 与后文“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构成并列关系。2.B;解析:②句总起人生和历史的曲折,⑤句转折说明曲折并非倒退,④句强调挫折是小插曲,①句得出成功的人受挫不消沉,③句解释原因,顺序为②⑤④①③。3.D;解析:A 项“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B 项“两个学校的学生” 有歧义;C 项“打造……进程”搭配不当;D 项无语病。4.①勿以善小而不为;②惟吾德馨;③一张一弛;④长袖善舞;⑤必有近忧;⑥千里之堤;⑦自知者明;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根据积累填写,注意“馨”“弛”“堤”等字的正确书写。5.(1)敬老如花脸上开;解析:“孝心似籽”对应“敬老如花”,“心里种”对应“脸上开”,符合对联对仗要求。(2)知孝礼;记录“孝行”事例;解析:栏目名称与内容对应,“知孝礼”对应解读内涵,“践孝行”对应记录事例。(3)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解析:列举经典孝亲故事,符合要求。6.①多;②少;③靠近;④厌恶;解析:结合语境和课内知识,“蕃” 是“多”,“鲜”是“少”,“就”是“靠近”,“恶”是“厌恶”。7.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解析:“来年忽发箭数十” 表示事件,“挺然直上”描述状态,“香味坚厚而远”描述香味,据此断句。8.(1)(莲的茎)中间贯通,外面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2)这只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解析:准确翻译关键词“蔓”“枝”“尚”“况”等。{#{QQABSQc14wg4kEQACQ6bUUG6CwoQkJMRLQomwQCcKAQLCRNABAA=}#}9.(1)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2)经冬犹绿、有岁寒心;(3)不慕尘世、坚韧;(4)张九龄以丹橘自比,表达虽遭排挤仍坚守节操;郑板桥通过兰花在山中茂盛,表达对自然本性的追求;(5)用牡丹衬托莲的高洁,用桃李衬托丹橘的实用;解析:结合诗文内容分析花草特征、作者情感和衬托手法的作用。10.91 岁高龄仍坚守稻田;第二个孩子出生第三天去海南;从骑自行车到让人搀扶下田;73 岁获特别驾照开车下田;88 岁开会时发火;弥留之际听到达标消息点头;解析:从文中提取关键事件,简洁概括。11.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摔本子”“严肃说”表现袁隆平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对错误观点的愤怒,体现其责任感和科学态度;解析:指出描写方法,分析作用。12.句子一:引用赵炳然的话,真实具体地表现袁隆平重视实践,增强文章说服力;句子二:引用臧克家的诗,赞美袁隆平的贡献,升华主题;解析:任选一句,分析引用的作用。13.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对袁隆平的回忆;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和赞美;吸引读者兴趣;解析:从结构、内容和效果方面分析标题作用。14.(1)保尔;冬妮亚;(2)思想差异;解析: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他”是保尔,“她”是冬妮亚,因思想差异分手。15.(1)朱赫来;(2)为理想献身、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解析:根据名著知识填空。16.(1)革命与家庭的矛盾;(2)与家长沟通要真诚、讲道理,争取支持;解析:结合选段内容和现实,分析革命困难和启发。{#{QQABSQc14wg4kEQACQ6bUUG6CwoQkJMRLQomwQCcKAQLCR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