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框目(一)概念的概述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框目(一)概念的概述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框目(一) 概念的概述
任务一 概念的含义




问题导航: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柏拉图:“人是什么?”柏拉图思考一番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要靠两条腿走路,所以人是两脚直立的动物。”第二天学生就提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这就是你说的人吗?”柏拉图赶紧弥补:“确切地说,人应该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这个学生又把鸡全身的毛全身拔光,再一次问柏拉图:“那现在它没有羽毛,双脚直立,它应该就是你所说的人了?”柏拉图无言以对。
思考:柏拉图的回答是否把握了人的本质属性?人还有哪些属性?柏拉图的回答为什么没能解释清楚“人是什么”?“人”的概念应该使用哪种属性?
1
2
任务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




问题导航:“人”这个概念,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包括男人、女人;未成年人、成年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人”这个概念中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
1
2
3
4
课下巩固训练(六) 概念的概述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课下巩固训练(六) 概念的概述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75分)
【基础练】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2题,共60分)
1.(2024·山西太原高二期末)在山西方言中,对“家”的表达有“闺舍”“居上”“屋里”“住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念可以通过不同语词准确表达出来
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不同的语词在任何场合都表达同一概念
④不同的语词在不同场合表达不同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对“家”的表达有“闺舍”“居上”“屋里”“住舍”等,这说明概念可以通过不同语词准确表达出来,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①②正确。“不同的语词在任何场合都表达同一概念”的说法过于绝对,不同的语词也可表达不同的概念,③错误。不同的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也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④错误。
2.(2024·江西九江高二期末)运用欧拉图表示“中国”和“江西”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选D。“中国”指的是国家,“江西”指的是省份,外延上没有相同部分,D入选,A、B、C错误。
3.(2024·四川凉山高二期末)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对此,下列关于外延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吴承恩与《西游记》的作者是全同关系
②狮子、老虎、斑马与动物是种属关系
③四川与成都、绵阳是属种关系
④比赛结果中的输和赢是矛盾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吴承恩与《西游记》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所以这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故①符合题意。狮子、老虎、斑马包含于动物这个概念中,所以这两组概念是种属关系,故②符合题意。四川省是省份,成都、绵阳是城市,四川省与成都、绵阳是全异关系,故③表述错误。比赛结果有输、赢和平局,输和赢是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故④表述错误。
4.(2024·浙江金华高二期末)从概念外延的关系看,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
A.P:一年;S:四季
B.P:联合国;S:国际组织
C.P:打印遗嘱;S:遗嘱
D.P:北京;S:中国首都
解析:选C。一年和四季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全同关系,A错误。联合国和国际组织是种属关系,不是属种关系,B错误。打印遗嘱和遗嘱是种属关系,C正确。北京和中国首都是全同关系,不是交叉关系,D错误。
5.(2024·辽宁高二阶段练习)随着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迅速发展,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电池,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太阳能电池”(  )
①是“电池”的种概念
②揭示了“电池”的本质属性
③与“电池”相比,其外延相容
④与“电池”相比,其外延不相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太阳能电池与电池是种属关系,“太阳能电池”是“电池”的种概念,①正确。太阳能电池概念揭示了太阳能电池的本质属性,②错误。“太阳能电池”的外延是“电池”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关系是相容的,③正确,④错误。
6.(2024·四川成都高二期末)2024年4月,在人民银行相关部门指导下,中国银行已经形成数字人民币APP“碰一碰”硬钱包收款的方案,并率先在深圳出租车行业试点。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  )
A.是“货币”的种概念
B.与“货币”是矛盾关系
C.与“货币”相比,其外延大
D.与“货币”的外延不相容
解析:选A。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数字人民币概念和货币概念是种属关系,“数字人民币”是“货币”的种概念,A正确,B错误。“数字人民币”的外延是“货币”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小于“货币”的外延,故他们的外延关系是相容的,C、D错误。
7.(2024·山西大同高二阶段练习)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从什么方面界定“数字经济”这个概念(  )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D.内涵或外延
解析:选A。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根据题干中给数字经济下的定义来看,数字经济这一概念反映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可见,这是从内涵方面界定“数字经济”这个概念,A符合题意。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材料是从内涵方面界定“数字经济”这个概念,B、C、D不选。
8.(2024·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刑法”与“民法”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
①相容关系 ②全异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反对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刑法”与“民法”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不相容关系,①错误。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全异关系,“刑法”与“民法”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全异关系,②符合题意。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是交叉关系,“刑法”与“民法”两个概念的关系不是交叉关系,③不符合题意。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刑法”与“民法”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反对关系,④正确。
【提升练】
9.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解析:选D。“冻雨”与“雨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叫“冻雨”,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A错误。“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冻雨”与“下冰凌”是不同语词表达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
10.(2024·江西高二期末)某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逻辑与思维》之后,尝试把形式逻辑的知识运用到政治学科其他模块的学习中去。该同学用下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其对相关模块知识的认知符合该关系的是(  )
①A——扩张财政政策 B——紧缩财政政策
②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③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A——唯物主义(派别) B——唯心主义(派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图示表示的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财政政策分为扩张财政政策、紧缩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①属于反对关系,与图示相符合,符合题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属于矛盾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反对关系,③正确。
11.(2024·山东济宁高二期末)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少;外延越小,内涵越多。下列各项具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的是(  )
A.司法机关,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B.水杯,热水杯,大号热水杯
C.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D.中国人,文学家,鲁迅
解析:选B。只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具有反变关系,最高审判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所指相同,是全同关系,A不符合题意。从水杯,热水杯,大号热水杯内涵依次增多,外延依次减少,且三者是属种关系,B符合题意。中国、新疆和乌鲁木齐三者是整体与部分关系,不是属种关系,C不符合题意。文学家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二者是交叉关系,D不符合题意。
1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定会表达不同概念
②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
③《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交叉关系
④《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也可能会表达相同的概念,故①说法错误。材料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体现的是同一语词可能会表达不同概念,在使用时要避免混淆,故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故③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15分)
13.(2024·陕西渭南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2024年3月29日,美国拜登政府修改规则,升级针对中国人工智能(AI)芯片和相关工具出口管制的措施,这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碍中国芯片制造业发展的又一“努力”。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
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知识,揭穿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的实质。
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揭穿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的实质。关键词①: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可联系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关键词②: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可联系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事物范围,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关键词③: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可联系运用划分方法明确外延时,要遵循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答案: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国家安全”与“泛化国家安全”,二者本质不同,内涵不同,西方国家把“国家安全”偷换为“泛化国家安全”,实则是搞地区保护主义。
②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范围,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
③运用划分方法明确外延时,要遵循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