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框目(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框目(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简介

(共64张PPT)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框目(二)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任务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问题导航:小丽的高考分数为564分,她在报志愿时考虑到了高考分数、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条件、大学层次、大学所在城市、专业及未来就业等因素,最后综合考虑,确定了自己报考的96个高考志愿。她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
思考:什么是分析与综合?为什么要进行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有哪些?分析与综合各有什么特点?
1
2
1
2
1
2
任务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问题导航:1911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看一幅地图时,无意中发现,非洲西海岸向海洋中突出了一大块陆地,而南美洲正好有一个向内凹进的巨大缺口。如果把东半球的大陆移动,让它们靠近南北美洲它们就能吻合起来,成个完整的大陆。
思考: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法?
1
2
1
2
1
2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课下巩固训练(十七)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课下巩固训练(十七)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75分)
【基础练】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2题,共60分)
1.牛顿用三棱镜把日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着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这才明确了光的颜色的本质。在这里,牛顿运用的是(  )
A.分析的方法
B.综合的方法
C.演绎的方法
D.归纳的方法
解析:选A。牛顿为了认识光的本质,对光的本质进行剖析,把光的各个部分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这一过程属于分析法,故A入选。
2.(2024·山西太原高二期末)由于人们的年龄阶段和工作环境等的特殊要求,需要在食品中适量加入营养强化剂,以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维持人体健康,强化人体体质,例如在奶粉中添加维生素、碳酸钙、硫酸锌等。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基于(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功能分析
解析:选D。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者某种成分的分析,材料没有体现,A不选。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材料强调的是不是量的多少,B不选。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者变化的原因的分析,材料不体现,C不选。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者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由于人们的年龄阶段和工作环境等的特殊要求,需要在食品中适量加入营养强化剂,强调的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原因便在于其可以维持身体健康,D入选。
3.(2024·江苏徐州高二期末)一个公司要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要对市场表现、竞争对手、产品定位、市场趋势等方面深入调研,然后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最佳的市场策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在综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要素
B.分析的优点在于认识的透彻和精确
C.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查
D.综合的方法注意力要放在各部分的联系上
解析:选C。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A错误。材料强调在分析市场的各个方面的基础上形成最佳的市场策略,没有涉及分析的优点,也没有涉及综合的方法注意力要放在各部分的联系上,B、D不符合题意。要对市场表现、竞争对手、产品定位、市场趋势等方面深入调研,然后整合起来形成最佳的市场策略,启示我们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查,C符合题意。
4.(2024·北京高二阶段练习)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材料表明(  )
①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②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
③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①说法错误。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表明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②③符合题意。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④说法错误。
5.(2024·河南洛阳高二期末)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是培养壮大能够持续创造和熟练操作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创造新型劳动对象、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队伍。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运用分析方法认识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要素
②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③分析与综合的对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④运用综合思维统筹新质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新质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体现了运用分析方法认识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要素,运用综合思维统筹新质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联系,①④观点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②说法错误。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而不仅仅是对立,③说法错误。
6.(2024·河北邢台高二阶段练习)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分解为多个因素加以研究,如分为市场需求、供给、价格、竞争等,然后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和规律。这一思维方法(  )
①注意力集中在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
②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③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④建立在综合的基础上,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将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分解为多个因素,然后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这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而分析将注意力集中在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但如果认识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所以要防止这种片面,①③符合题意。综合方法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分析方法,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④错误。
7.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引起国人担心,部分地区市民从辐射想到盐,然后想到盐短缺,继而引发了“抢盐潮”。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抢盐者的认识(  )
①是在综合指导下的正确分析
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揭示整体
③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④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抢盐者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正确分析,①错误。抢盐者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正确揭示整体,②错误。抢盐者的认识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出发,③正确。抢盐者的认识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④正确。
8.(2024·辽宁朝阳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对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之间的联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
②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③分析为综合作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④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C。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①③说法正确。“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是分析与综合的区别,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④说法错误。
【提升练】
9.(2024·河北秦皇岛高二期末)“龙舟水”是我国华南地区端午节前后的一种独特天气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大范围的强降水。2024年5月21日,广东省“龙舟水”防御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24年广东省雨季比往年来得更早更强,“龙舟水”降雨落区再次重叠,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风险进一步加大。各级党委政府要全力以赴做好“龙舟水”各项防御工作。由此可见,此次会议部署(  )
①把多层次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②坚持了辩证思维,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当前工作
③运用了矛盾分析法,推动斗争性转化为同一性
④以分析的结果指导人们做好“龙舟水”防御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2024年广东省雨季比往年来得更早更强,“龙舟水”降雨落区再次重叠,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风险进一步加大,各级党委政府要全力以赴做好“龙舟水”各项防御工作,由此可见,此次会议部署把多层次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①正确。坚持了辩证思维,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当前工作,既看到了以前的雨季降雨落区,又看到了现在的雨季降雨落区,还看到了未来的风险,②正确。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能相互转化,③错误。以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做好“龙舟水”防御工作,而不是分析,④错误。
10.(2024·江苏扬州高二阶段练习)将来哪个城市最适合老年人生活?《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3)》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报告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对国内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
※从综合能力上看,最领先的城市有北京、青岛、上海、成都、烟台、重庆等,一共有60个城市在综合指标上领先。
※从分指标看,青岛等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领先;北京等城市的财富储备领先;苏州等城市在服务体系完善度上领先……
以上研究(  )
①运用分析方法,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
②证明分析作为先导,指导人们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认识
③验证了只要运用分析方法,就能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
④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3)》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报告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对国内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从综合能力上看,一共有60个城市在综合指标上领先,从分指标看,青岛等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领先;北京等城市的财富储备领先;苏州等城市在服务体系完善度上领先,可见以上研究运用分析方法,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①④正确。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②错误。运用分析方法,未必就能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③排除。
11.(2024·河南省开封市高二期末)为了揭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奥秘,科学家们首先把动植物分解为最小单位——细胞,进而把细胞解剖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研究它们对遗传的影响,发现影响遗传的主要部分在细胞核。接着,科学家们又把细胞核分解为DNA和RNA,发现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奥秘就这样解开了。这一过程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①在解剖细胞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
②运用分析的方法把各部分性质分别加以研究
③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综合方法在揭示奥秘的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材料未涉及在解剖细胞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①排除。为了揭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奥秘,科学家们首先把动植物分解为最小单位——细胞,进而把细胞解剖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发现影响遗传的主要部分在细胞核;又把细胞核分解为DNA和RNA,发现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这表明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的发展,运用分析的方法把握各部分的性质及之间的联系,②③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④错误。
12.(2024·江苏南京高二期末)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而数据中心是承载算力的物理实体,目前,我国各类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产生大量数据的东部地区,但提供数据的企业面临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具有能源丰富低廉、土地充裕、气候适宜等优势。基于此,我国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这一布局(  )
①建立在对东、西部现状分析与综合基础上
②立足于西部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协调联动
③说明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④为我国算力发展绘制了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我国各类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产生大量数据的东部地区,但提供数据的企业面临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具有能源丰富低廉、土地充裕、气候适宜等优势,基于此,我国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这一布局建立在对东、西部现状分析与综合基础上,为我国算力发展绘制了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①④符合题意。立足整体,“东数西算”工程应立足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而不是立足于西部的发展,②说法错误。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15分)
13.(2024·河南新乡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中部地区以约占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4的人口数量,创造了约1/5的经济总量,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部地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辩证地理解和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辩证地理解和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加以说明,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有效信息①:党中央在分析中部地区的现实状况、战略地位的基础上,作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可联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有效信息②: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部地区推动发展的根本遵循→可联系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有效信息③:党中央提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可联系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向高级发展。
答案: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党中央在分析中部地区的现实状况、战略地位的基础上,作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②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部地区推动发展的根本遵循。
③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党中央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提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认识不断地向高级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