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7届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卷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十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当地时间2024年12月9日15时03分左右,位于菲律宾中部的坎拉翁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柱高度达3000米。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2题。1.火山灰喷发的高度达到A.电离层B.高层大气大气上界C.平流层D.对流层2.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导致大气受热环节中A.②减弱B.⑤减弱1717477777地面C.③减弱D.⑥增强抚仙湖是云南省第三大湖泊,也是我国内陆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该湖通过海口河泄水,注入南盘江,最终注入珠江。受湖泊水位和人为调控的影响,海口河下泄水量变化很大。下图示意抚仙湖局部流域。据此完成34題。24°4024°30'流域界线4220山蜂/海拔(m)一河流24°20…、河沟102°5010255【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卷·地理第1页(共6页)】25-T-850A3.抚仙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生物大循环4.海口河下泄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河曲地貌,一般可以分为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自由式河曲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而嵌入式河曲多分布在山地地区。下图分别示意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地貌。据此完成5一7题。嵌入式河曲自由式河曲5.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堆积D.流水侵蚀6.与自由式河曲相比,嵌入式河曲A.河道更加弯曲B.河水流量更大C.河岸更加陡峭D.河道更加宽阔7.自由式河曲分布的河段还可能发育出A.牛轭湖B.瀑布C.峡谷D.三角洲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人口稀少且分布极不均衡。下图示意格陵兰岛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完成8一9题。80°60°40°20°0809北洋70°格陵66°34努克回首府。城市60【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卷·地理第2页(共6页)】25-T-850A2027届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卷·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结合材料可知,此次喷发的火山灰柱高度达3000米,可知高度达到对流层。2.C喷发出的火山灰对太阳缅射形成遮挡,②所示的大气反射增强,使得③所示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⑥所示的地面辐射减弱,火山灰(含有大量水汽、杂质等)使大气密度增加,⑤所示的大气逆辐射增强。3.A根据材料可知,抚仙湖为淡水湖,且湖水通过海口河注人南盘江,与外界相通,故抚仙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4.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湖泊水量较大,故可推测海口河下泄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夏季。5.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曲是河流侵蚀河岸,形成的弯曲的河道,因此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6.C由图文材料可判断出,与自由式河曲相比,嵌人式河曲河岸更加陡峭:河道的弯曲度和宽度无明显差异:从图示无法看出河水流量大小。7.A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式河曲分布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河曲的颈部易被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故自由式河曲分布河段还可能发育出牛轭湖:瀑布、峡谷一般分布在地势落差较大的河段;三角洲多发育于河流入海(湖)口处。8.D由图和材料可知,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9.B由图可知,格陵兰岛主要城市分布在岛屿西南部沿海地区,北部与东部沿海及内陆地区城市数量较少。10.C该城镇布局在长江和湖泊沿岸地区,河流和湖泊可以为生产生活提供丰富水资源;长江,湖泊沿岸易发洪涝灾害:地处平原地区,森林资源不丰富。11.A由图可知,该城市南、北城区间相隔大面积农田区,城区之间经济贸易、人口流动往来不便,故为促进南、北城区协调发展,需要重点完善城区之间交通建设。12.B由材料可知,微墨制作需要桐油烟、麝香等众多原料,而黄山市、宣城市油桐植被丰富,有利于提炼桐油烟,生产微墨。13.D徽墨采用多种原料制作,原料优质,成本高,且徽墨制作过程繁杂,工序多,多采用人工,生产成本高,造成徽墨品质好,产量低,价比黄金。14.A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现代社会对传统纸墨需求小,传统徽墨市场需求小,产业经济效益低,资金不足,制作技艺传承困难。【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卷·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T-850A15.B结合材料可知,矛华生活在北极地区,适应寒冷的生存环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部分地区气温升高,导致适合矛华生存的环境范围减小。16.C由上题可知,随者全球气候变暖,北极部分地区气温升高,矛华生存环境出现变化,为追寻适合生存的寒冷环境,矛伟活动范围最可能向温度更低的极地地区转移:在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更有利于矛华捕食,且利于筑巢繁殖,故不会向地势平坦地区转移。17.(1)黑土成土母质人类活动(人类耕作)(每空2分,共6分)(2)东北地区夏季温暖湿润,植被生长旺盛,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多;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慢,因此土壤中积累的有机质较多。(每条3分,共6分,其他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3)土壤有机质较少,肥力较低:土壤质地黏重,不易耕作:酸性强,对适宜种植的作物有一定要求:通气性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呼吸作用:透水性差,可能易造成渍涝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8.(1)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河流沉积土壤肥沃:靠近城市,距离清费市场近: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运输便利:农业科技先进,所产农产品品质好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果蔬种植对劳动力需求较少,节省人力成本;随若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采蔬需求量增大,市场广阔:相较于粮食作物,果蔬销售价格较高,利润较高:果蔬种植产业链较长,发展潜力大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的情给分)(3)延长了农业种植的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农业种植的知名度,开拓了市场:有利于促进服务水平提升,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多元化发展,增强了市场风险应对能力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9.(1)区域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往来频繁,河运需求高;河道众多,航运条件好:位于港口,河、海联运便利;河运历史悠久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方便居民出行;主要河道河运发达,(相较于桥梁)修建地下遂道可以减少对船只通行的影响等。(每条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3)有利于保障货物运输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就业;有利于增强对外贸易,加强国际贸易地位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高一年级期末检测卷·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5-T-85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盘州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试题 地理答案.pdf 贵州省盘州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试题 地理试卷.pdf